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冯至《十四行集》版本探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冯至是中国新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曾出版《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以及《十四行集》等诗集。鲁迅曾称赞冯至为其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43,而冯至抒情诗最典型的代表便是他在1941年写成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诗。冯至的十四行诗表现出对生命的体验与关怀,思想深邃精微同时艺术上又朴素自然,因此成为新诗中的经典。

农村土地确权的资料是明确土地权属的参考文件,一定要保证这些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现阶段政府大力推行新城镇化,地方政府需要重视农村土地确权各类资料的采集以及保存,实现档案的数字化[7]。这样就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对农村土地信息的保存,避免出现资源缺乏的状况;可以补充部分缺失的资料,保证农村土地权属有完整的依据[8]。

《十四行集》共有五个版本,前四版都经过冯至本人的亲自修订,每个版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冯至的研究进入高峰期,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十四行集》进行分析解读。然而这些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十四行集》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对文本的研究出现了“版本任选,但结论统指”的问题。诗歌的语言极为精细,一两个字词的改变都可能对诗歌文本造成大的影响,更何况这些十四行诗中有些语句经历了大的改动。将几个版本进行对照比较,可以对《十四行集》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从文本的演变轨迹也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及艺术见解的发展变化。

2015年6~8月,正值药品稽查“农忙时节”,因丈夫被公派出国留学,黄梅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独自带着1岁的女儿担起家庭重任。在此期间,她参与了“幸福伤风咳嗽”假药案、“小儿健胃宝”假药案、“公牛牌超速效鼻炎灵”假药案、“板蓝根冲剂”假药案等系列假药案的查处。案件数量多、案情复杂,加班成为常态,她常常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托付给自己年迈的母亲。

关于冯至《十四行集》版本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刘勇的《〈十四行集〉版本小考》[2]15-20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但集中于初版本和定本,忽视了中间的修改本。王波在《冯至〈十四行集〉的版本批评》[3]82-86中就几处修改与刘勇商榷,但其分析仍不够系统和完整。崔永利的《论冯至对〈十四行集〉的修改》[4]3则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切入,探讨《十四行集》的修改问题。因此,《十四行集》的版本价值仍未得到充分挖掘,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是有必要的。

来到教室,小唐果然如孩子们说的那样泪流不止,伤心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我将小唐叫到身边,安慰他,帮他擦干眼泪,想各种办法打开他的心扉,让他告诉我哭泣的原因。小唐只一个劲地哭,边哭边说自己不想在这个学校待下去,要转到其他学校去。

《十四行集》最初于1942年5月由桂林明日社出版,附同时期写作的杂诗六首。1949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十四行集》(下称第二版)增加了作者序,增订了附注,并将附录改为杂诗四首。1980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冯至诗选》将《十四行集》全部选入,并且给这27首诗分别加上了诗题。1985年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冯至选集》又据《冯至诗选》全部选入。以上四个版本均由冯至亲自修改审定,《选集》中的版本为《十四行集》定本。冯至去世后,河北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冯至全集》,同样收入《十四行集》,在《冯至选集》的基础上对个别字进行了替换,但只是出于汉语文字规范的原因,对文本意义并无影响,因此在下文的具体分析中不将《全集》本考虑在内。

《十四行集》的主体是按顺序排列的27首十四行诗,由于这27首诗自成一个体系,其文本演变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这27首诗的几个不同版本如表1所示,暂不涉及其他几首附诗。

为具体分析文本的变动,表2将各个版本中的不同之处一一列出。(说明:诗句的行号标在文字之前便于对照;《冯至诗选》一栏将每首诗的题目列出;有些版本中标点符号有少部分作了调整,但影响不大,故下表未将标点符号考虑在内。)

涉险“8·15”案后,连卓钊一度化名连超,精心维系以“海王星号”赌船为核心的赌场资源。“海王星号”除赌博之外,又是各路资金往来的场所,更是连卓钊结交高官富商的平台。

 

表1 《十四行集》的五个版本

  

属性书名出版社时间备注初版本《十四行集》桂林明日社1942.527首十四行诗首次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竖排繁体)修改本《十四行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1增加作者序,增订附注(竖排繁体)修改本《冯至诗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8据1949年版全部选入,给每首诗增加了诗题,作一定修改定本《冯至选集》(第1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8据《冯至诗选》全部选入,作一定修改(作者生前最后一次修改)全集本《冯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2据《冯至选集》全部编入,修改个别字词

第7首也进行了改动,后两节由“共同有一个神/他为我们担心:/等到危险过去,/那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为河水。”改为“要爱惜这个警醒,/要爱惜这个运命,/不要到危险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为河水。”。这两个版本都有一种提醒和警示的意味,但前者较为委婉、含蓄,后者则变成直接教育的语气。正如王波所说:“修改之后的诗句的确失去了原有的风采,两个‘要’引领的句式带有过于强烈的教化色彩。”[3]85第二版的“共同有一个神”更具有一种开阔的感觉,仿佛从一个更高远的地方来看待“我们”的运命。《诗选》版在语气上更为强烈,意味上更加明确,但总体看来,其艺术效果不及前版。

从初版本到第二版

1.订正错误和错别字。第11首的第一二句,初版本作“在许多年前的一个深夜/你为几个青年感到‘一觉’;”,第二版第一句改为“在许多年前的一个黄昏”。作者注说“鲁迅的《野草》里有一篇《一觉》。”《一觉》中:“在编校中夕阳居然西下……”因而鲁迅写作《一觉》的时间应该是在黄昏,将“深夜”改为“黄昏”才符合事实。第13首中“不管风风雨雨”在初版本中误作“不只风风雨雨”,第二版将其改正。第17首的11句,初版本误作“它们”,再版时改正。又如第27首初版本中“但愿这些诗像一面国旗”,第二版中“国旗”改为“风旗”,与第4句“看,在秋风里飘扬的风旗,”对应,所以也是订正而非修改。

2.替换词语。第二版中修改了一些词语,使诗句更加自然,意思更加明确。如“筑了”——“筑起”(第3首),“街道”——“街衢”(第7首),“永不曾凋谢”——“永不消沉”,“抱着”——“怀着”,“摒挤”——“摒弃”(第11首),“时时”——“常常”(第12首),“病里”——“病中”,“发展”——“营养”,“懂得”——“知道”(第13首),“产生”——“降生”(第19首)。

马云筹备两年之久的阿里未来酒店在杭州正式营业,这家酒店除了支持打开支付宝就能预定房间以外,最为核心的是其独有的“天猫人工智能精灵”。通过该智能精灵,无需前台登记,只要注视它两秒,就可以完成所有入住程序。而且在房间里,不管是要开电视、开灯、关灯还是开窗帘、开空调、咨询WIFI密码、点外卖,只要轻轻说一声,智能精灵就能立马感应,及时响应!而且,当顾客离开房间的瞬间,借助无感体控定位系统的电梯,就能自动当对应楼层响应等候。

3.修改句式使之齐整、通顺。如第10首第5句添加主语“我们”,第6句由“认识你是长庚,你是启明”改为“认识了你是长庚,是启明”,主语更明确,语句更简洁。第13首由“我们走过无数山水”改为“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字数与下一行“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相同,句式显得更加齐整。还有第17首“踏出活活泼泼的道路”改为“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不仅与上一行字数相同,且读起来更加自然。

研究会从最初四个亚太地区专业委员会、欧亚大陆桥专业委员会、决策支持系统专业委员会、山海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展到现在九个专业委员会:中国亚太研究会、人口健康与长寿专业委员会、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防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低碳经济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分享经济与创新网络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文化产业研究专业委员会、智能社会与智能经济系统分析专业委员会。

另,《冯至选集》序中就这一版的删改问题给出了几条原则,第二条是:“有个别诗句,尤其是诗的结尾处,写得过于悲观或是没有希望,我不愿用往日暗淡的情绪感染今天的读者,我把那样的句子作了改动。”[5]4第15首的修改就印证了这一条原则,诗句中的虚无主义成分在修改后减少了。反观《冯至诗选》中的一些修改也同样有这种考虑,作者希望诗句结尾能够给人希望,或者至少不是那么悲观、绝望。

从第二版到冯至诗选

1.增加标题。《冯至诗选》中给《十四行集》的每首诗增加了标题,将近一半的诗题取自诗的第一句,如第1首标题“我们准备着”来自“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第2首“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则以整个首句作为题目。还有些取诗歌所描写的对象作为题目,如第3首的“有加利树”,第10首的“蔡元培”,这些题目使诗歌所咏对象更加明确,与文本形成一种对照关系。另外一些题目则是从诗句中提炼而来,如第17首中“原野的小路”,以及第19首的“别离”。

2.修改字词。有个别字词根据汉语规范作了修改,如“像”改为“象”,“孤负”改为“辜负”,“关连”改为“关联”。另外出于艺术上的考虑还替换了一些词汇。如第5首中“永久”改为“永远”,第14首中“轻倩的船”改为“轻盈的船”,第16首中“并立”改为“站立”,第17首中“一条条”改为“几条”,第21首中“生了”改为“有了”。这些修改总体上使诗句优于前版。

 

表2 《十四行集》四版对照表

  

序《十四行集》1942《十四行集》1949《冯至诗选》1980《冯至选集》19851《我们准备着》24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4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33筑了一座严肃的庙堂,3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有加利树》44不曾孤负了一个名称;13却在你的否认里完成。《鼠曲草》4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13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51我永久不会忘记12等到了夜深静悄,13只看见窗儿关闭,14桥上也敛了人迹。《威尼斯》1我永远不会忘记12只担心夜深静悄,13楼上的窗儿关闭,14桥上也断了人迹。6《原野的哭声》711等到黄昏到了12那分歧的街道9共同有一个神10他为我们担心:11等到危险过去,12那分歧的街衢《我们来到郊外》9要爱惜这个警醒,10要爱惜这个运命,11不要到危险过去,12那些分歧的街衢8《一个旧日的梦想》98他会出乎意外,感到眩昏。《给一个战士》8他会出乎意料,感到眩昏。105只在过渡的黎明和黄昏6认识你是长庚,你是启明12参加我们将来的工作———5我们只在黎明和黄昏6认识了你是长庚,是启明,9赖你宁静的启示才得到12参加人类的将来的工作———《蔡元培》9从你宁静的启示里得到111在许多年前的一个深夜4但是那“一觉”却永不曾凋谢。5我永久抱着感谢的深情9被摒挤在这个世界以外,10有几次望出来一线光明,12你走完你的艰险的行程,1在许多年前的一个黄昏4但是那“一觉”却永不消沉。5我永久怀着感谢的深情9被摒弃在这个世界以外———10你有几回望出一线光明,12你走完了你艰险的行程,《鲁迅》5我永远怀着感谢的深情122你时时想到死填沟壑,2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5战场上有健儿的死伤,14只照出来可怜的形像。《杜甫》5战场上健儿的死伤,14只照出来可怜的形象。132你为过许多良家的女孩流泪,8不只风风雨雨,或是日朗天晴。9从沉重的病里换来新的健康,10从绝望的爱里换来新的发展,11你懂得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2你为过许多平凡的女子流泪,3在一代雄主的面前你也敬畏;8不管风风雨雨,或是日朗天晴。9从沉重的病中换来新的健康,10从绝望的爱里换来新的营养,11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歌德》2你为过许多平凡的事物感叹,3你却写出许多不平凡的诗篇;

  

142你把一束向日的黄花3燃着了,浓郁的扁柏4燃着了,还有在烈日下5行走的人们,他们也是6向高处呼吁的火焰;7但是初春一棵枯寂的8小树,一座监狱的小院,9和阴暗的房里低着头10剥马铃薯的人:他们都11像是永不消溶的冰块。12这中间你却画了吊桥,13画了轻倩的船:你可要《画家梵诃》2你燃着了向日的黄花,3燃着了浓郁的扁柏,4燃着了行人在烈日下———5他们都是那样热烘烘6向着高处呼吁的火焰;7但是背阴处几点花红,8监狱里的一个小院,9几个贫穷的人低着头10在贫穷的房里剥土豆,11却象是永不消溶的冰块。12这中间你画了吊桥,13画了轻盈的船:你可要157我们走过无数山水,7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13从远方什么也带不来,14从面前什么也带不走。《看这一队队的驮马》13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14从面前又把什么带走?13从远方把些事物带来,14从面前把些事物带走。161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5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1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5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174踏出活活泼泼的道路。11还有死去的朋友,它们都4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6也有一条条宛转的小路,11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原野的小路》6也有几条宛转的小路,181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1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194像刚刚产生的两个婴儿。4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别离》2010只在些亲密的梦里萦回?《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10只在些亲密的梦里萦絗(纟回)?215也生了千里万里的距离:《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5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2211神,我深夜祈求12像个古代的人:《深夜又是深山》11我在深夜祈求12用迫切的声音:2310等到太阳落后,它又11衔你们回去。你们没有12记忆,但这一幕经验《几只初生的小狗》10日落了,又衔你们回去。11你们不会有记忆,12但是这一次的经验2414时时都是永生。《这里几千年前》14时时都是新生。2513梦里可能听得到14天和海向我们呼叫?《案头摆设着用具》13睡梦里好象听得到14天和海向我们呼叫。26《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2713但愿这些诗像一面国旗8还有个奔向无穷的心意,13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8还有个奔向远方的心意,

进入九十年代,要有些清醒,

第18首中“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改为“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如陈思和先生所说,这样的修改是“把经常性的生活经验改成偶然性的一次经验,更增加了经验的神秘感和不可重复性”[7]133。这首诗写“我们”在一个生疏的房间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只在这个黄昏认识了窗外的原野,以后也许再无交汇,然而我们的生命就如这原野一般,隐约地藏着过去与将来。由于诗中想要表现这种瞬间中的永恒感,首句用“有时”便比“常常”更加合适。

第24首最后三句:“看那小的飞虫,/在它的飞翔内/时时都是永生。”《冯至诗选》将“永生”改为“新生”。该诗前三句为:“这里几千年前/处处好像已经/有我们的生命;”表现出生命具有一种时空上的广阔性,所以诗末说飞虫“时时都是永生”未尝不可。但《十四行集》一个重要的主题便是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很多都体现出一种“蜕变论”的思想,如《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有加利树》《歌德》等。将“永生”改为“新生”后,与其他几首诗也形成了一种对照关系,整体的思想更加统一。

第27首第8行中的“无穷”被修改为“远方”,全诗第二节就变成:“它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让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还有个奔向远方的心意,”。修改之后四个“远方”不仅在音韵上更加和谐,在意义上也衔接得更紧密。光、黑夜和草木,这些是“远方”的客观事物,而诗人的心意也在奔向“远方”,这之间形成了一种连贯性,主客观被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3.调整诗句,使语言结构更加自然。冯至在《十四行集》第二版的序中说,他采用十四行形式,是因为“它正宜于表现我所要表现的事物;它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而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适当的安排”[5]257。但在《冯至诗选》序中,作者说:“虽然如此,还是有几首诗囿于形式,语言结构显得不够自然。”[8]1所以在《诗选》版中,冯至便对一些不够自然的诗句进行了调整。如第23首的10至12句,第二版中诗句是断裂的:“等到太阳落后,它又/衔你们回去。你们没有/记忆,但这一幕经验”,《诗选》中则将每行变成了完整的句子,显得更加连贯自然。又如第14首《画家梵诃》,冯至对这首诗作了大的调整。《诗选》中将2至4句的主语统一为“你”,并且用了三个排比句,使句式显得整齐且朗朗上口。第5、6句主语统一为“他们”,字数也变得相同。后面几句同样如此,取消了刻意的分行,使语言变得更加自然。后来的《冯至选集》的序中:“我有时在行与行之间、节与节之间试用跨句,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的可以增强语言的弹性和韧性,失败的则给人以勉强凑韵的印象。”[5]14即冯至认识到有些跨句比较牵强,于是在几次再版中予以修改。

4.修改诗句造成诗意变动。有几首十四行诗在《冯至诗选》中有较大的改动,对诗意产生了一定影响。第5首的末三句由“等到了夜深静悄,/只看见窗儿关闭,/桥上也敛了人迹。”改为“只担心夜深静悄,/楼上的窗儿关闭,/桥上也断了人迹。”,即由对事实的描述改为一种心理活动。这首诗写水城威尼斯,将每个个人比作寂寞的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便像岛屿间的桥。“当你向我笑一笑,/便像是对面岛上/忽然开了一扇楼窗。”第二版中,这楼窗在夜深时会关闭,即人与人之间的桥又断掉了。在《诗选》中,则只是诗人主观的担忧,害怕这窗关闭,然而它并不一定会关闭,这首诗的悲观意味便减少了许多。

从初版本到第二版,修改主要集中在错别字、用词和句式上,主要出于艺术上进一步完善的目的;第二版到《诗选》版则出现许多内容上的变更,有些甚至对全诗的基调造成影响;定本中的改动较少,但仍有两处值得分析。下面将具体分析三次修改。

修改的第二处是第15首的最后两句。第二版中最后一节:“什么是我们的实在?/从远方什么也带不来,/从面前什么也带不走。”《冯至诗选》中改作“什么是我们的实在?/从远方把些事物带来,/从面前把些事物带走。”至《冯至选集》中又变为:“什么是我们的实在?/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从面前又把什么带走?”第二版中,作者传达出一种虚无感,我们的实在是一种虚无,我们无法把握住外界的一切。这与诗的第三节是一致的:“仿佛鸟飞翔在空中,/它随时都管领太空,/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虽然驮马驮来货物,水冲来泥沙,风掠来他乡的叹息,但我们却无法把住这个世界的一丝一毫。《诗选》中变为肯定的语气,虽然作者并未说明是将何种事物“带来”、“带走”,但至少肯定了我们的实在并非虚无。这样的修改虽与第一二节呼应,但是便使第三节孤立出来,不符合十四行诗的一种“起承转合”的诗句模式,在诗意上变得不连贯。因此作者在《选集》中又将这两句又改成问句,他向自己也向读者发问:我们将什么事物带来、带走?笔者认为,定本中的修改综合了前面二者,是比较成功的。如李广田先生在论《十四行集》时所说的“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解开”[5]257,诗句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在其中。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外界的关系是《十四行集》中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如第27首的末两句:“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与定本中的第15首也形成一种对照,末节的发问仿佛在这里得到了解答——虽然远方的光、黑夜、草木以及奔向远方的心意都是把不住的东西,但诗人希望通过诗,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把住它们。

1.少量的字词修改。定本中根据汉语规范将“形像”改为“形象“。第9首中原本作“出乎意外”,定本中更正为“出乎意料”,改正了语病。

冯至诗选版到定本

第22首中“神,我在深夜祈求/像个古代的人:”改为“我在深夜祈求/用迫切的声音:”。后面两句为:“‘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作者注:“记得《古兰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这已经说明了这句话出自古人之口,前文的“像个古代的人”便显得有些多余,修改后的“用迫切的声音”则更好地表现了诗人的这一强烈渴望。“祈求”的对象必定是某种高于人类的存在,所以将“神”去掉对诗意并无大的影响。刘勇在文章中提出删去“神”是由于作者对文化大革命心有余悸[2]16,但第12首中“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一句并未修改,且《冯至诗选》中收录的其他诗中仍有上帝、神等意象存在,故此种推断是不成立的。另外,第25首的最后两句由“梦里可能听得到/天和海向我们呼叫?”改为“睡梦里好象听得到/天和海向我们呼叫。”,两句字数相同,格式更加整齐。并且,由疑问句变成陈述句,“听到天和海向我们呼叫”变成一种肯定的事情,诗人由发问变成陈述自己的体验。第15首也作了修改,在下文《冯至选集》部分具体说明。

2.诗句的修改。定本中的修改很少,只有两处。其一是第10首《蔡元培》,将“赖你宁静的启示才得到”改为“从你宁静的启示里得到”。修改前的“赖你”有些夸张之感,修改后的诗句是一种更中肯的评价。

第13首《歌德》的第2、3句在前三个版中各不相同。由“你为过许多良家的女孩流泪,/在一代雄主的面前你也敬畏;”改为“你为过许多平凡的女子流泪,/在一代雄主的面前你也敬畏;”,在《冯至诗选》中又改为:“你为过许多平凡的事物感叹,/你却写出许多不平凡的诗篇;”。从“良家的女孩”到“平凡的女子”,在用词上更加考究。前两个版本中,“为女子流泪”和“敬畏雄主”形成对照,而《诗选》版由于后一句完全被置换,则变成了“平凡的事物”和“不平凡的诗篇”之间的对比关系。第1句为“你生长在平凡的市民的家庭”,改动后1、2句的“平凡”更衬托出第3句中的“不平凡”,这样更能突出对歌德的赞颂。

综上,从初版本到第二版的修改,主要是出于艺术上完善的目的。在副文本上,第二版增加了作者序,交代了《十四行集》的写作缘由以及采用十四行体的原因等。“有些体验,永远在我的脑里再现,有些人物,我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吸收养分,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我为什么不给他们留下一些感谢的纪念呢?由于这个念头,……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5]256-257这些交代对于读者理解《十四行集》的主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看,《十四行集》的这几个版本,其字词的修改和语句的微调都达到了艺术上完善的目的。从第二版到《冯至诗选》版作了较大的改动,造成一些诗歌意义上的改变,这些修改有些是成功的,增强了诗歌的细腻和力度,但有些似乎不如前版。个人认为,除个别篇目有待商榷,定本总体上比较完善。后两次修改与前版隔了几十年,冯至也从中年进入老年。这几次的修改,也可以折射出作者思想情感或诗歌理念的一些变化,似乎悲观和虚无的成分减少了一些,而留下一种开放性的思考,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也许还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验。从上文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四个版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因此学者在研究《十四行集》时应做到“版本精确所指”。讨论具体文本时,必须明确版本,特别是谈到一些作过较大改动的篇目时,不能不考虑到文本的变迁。

对于《十四行集》几次修改的得失,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读者如何看待,相信冯至是经过慎重考虑方作修改的。冯至本人非常具有反思精神,他的一生如鼠曲草一样也是在“否定”里生活。所以,我想用冯至晚年的一首诗《自传》(写于1991年3月25日)来结束本文:

三十年代我否定过我二十年代的诗歌,

五十年代我否定过我四十年代的创作,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把过去的一切都说成错。

八十年代又悔恨否定的事物怎么那么多,

于是又否定了过去的那些否定。

我这一生都像是在“否定”里生活,

纵使否定的否定里也有肯定。

到底应该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自从2016年起,我国健康管理已经从经典健康管理进入了精准健康管理的新高度。精准健康管理是运用精准检测,人工智能,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检测及大数据分析等,为人们提供精准健康检测、评估、分析及预测的等多种健康管理服务。这系列的服务不但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提供服务者与接受服务者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完成。而高校教师群体文化程度高、相信科学、敢于尝试新兴事物。因此,对高校退休教师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实现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精准管理。

第4首中“却在你的否认里完成”改为“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其实考察诗句可以发现,作者原本也是在“否定”意义上用的“否认”。鼠曲草躲避着一切名称,一切的形容和喧哗在它身边便凋落,这是一种对世间浮华的“否定”。冯至在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写道:“我爱它(鼠曲草)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6]314所以《诗选》中将其改为“否定”更加合适。

才明白,人生最难得到的是“自知之明”。[6]181

参考文献

[1]鲁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M]//鲁迅全集第5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从孔子“礼”的实践层面来看,礼的实践途径主要依靠“克己”与“为仁”来实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前文提出,孔子以仁释礼并将“为仁”作为实践礼的核心内容。孔子的克已和复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欲要达到仁的境地,必须克制心中不符合礼的目的与欲望,此外,内心中情感表达也需要通过礼的形式合宜地表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仁。

[2]刘勇.《十四行集》版本小考[J]. 诗探索,2003,(Z2).

2.1 公主岭霉素田间施用对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田间施用公主岭霉素水提液后,水稻植株叶片中PAL、SOD、GLU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7月9日到8月5日持续取样期间,虽然PAL、SOD、GLU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施用公主岭霉素水提液的处理3个酶活力均持续高于清水及药剂对照,其中PAL的峰值出现在7月24—27日,SOD和GLU的峰值均出现在7月12日。影响植物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病菌入侵、机械损伤、虫害、旱涝或其他气候因素等,施用公主岭霉素水提液后水稻植株叶片中防御酶活性升高说明在公主岭霉素的诱导下水稻抗逆性增强。

[3]王波.冯至《十四行集》的版本批评[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崔永利. 论冯至对《十四行集》的修改[D].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

一是15%企业所得税、10年期两免三减半;二是区内自用物资免进口关税、增值税;三是区内企业内销替代进口,可补税后销售;四是外资搞基础设施,所得税五免五减半;五是外资可办三产,对现行规定不许可的,经批准可办商业、金融;六是外资可办银行及分行、财务公司;七是可办保税区,可从事转口贸易、出口业务;八是区内中资企业也可减免所得税;九是区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50年至70年;十是新增财税留给浦东新区。

[5]冯至. 冯至选集[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1)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完善节能技术基础。中国海油高度重视对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的监管,要求各用能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完善能源计量器具、原始记录、基础台帐,加强用能计量和检测,做好能源计量及能源统计资料记录及积累和分析等工作。

[6]解志熙. 冯至作品新编[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笔者认为,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社会管理是一个可以进行描述的历史事实,应该从历史、问题出发,努力呈现具体管理文化赖以生成的历史语境、现实处境,以此为基础把握具体管理模式的深层构架,并从当代社会的管理问题与管理需要出发,理解不同文明背景下、不同样态的管理文化的汇通基础,进一步探索不同文明背景下、不同样态的管理文化的汇通可能。

[7]陈思和.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续)[J]. 当代作家评论,2004,(4).

隐喻翻译的要点是充分释放原诗中隐喻的文化负载情结,表达诗人的高尚情怀、美政理想和爱国情操。翻译时,应根据隐喻的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成所指目的,可以采用认知的翻译策略,使用等喻或换喻的翻译方法;为达成语用目的,可以采用贴合语境的语用翻译策略,使用省略喻体或意译的翻译方法。

[8]冯至. 冯至诗选[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刘钰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