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办学路径研究 --------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供求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理想工作找不到”与大批现代制造企业“优秀员工招不到”两种现象并存。产生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普遍存在的高职院校的单主体办学体制。要破解这种困局,单靠学校教学改革是不够的,必须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客体”地位拉回到“主体”地位,实现校企利益捆绑和双主体办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目前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已出台了诸多有关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多次提出了“加强双主体办学”的实践探索要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健雄学院)依托太仓发达的产业基础,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率先探索高职教育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和现实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

健雄学院双主体办学的实践探索

健雄学院地处全国十强县----苏州太仓市,是一所县办高职院校。县办高职具有与地方经济相生相伴的天然优势,同时又受制于地方管理和财力,一直存在办学自主权不大、财政投入不稳定等体制性障碍。因此,如何在公办体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借助企业资源和市场机制助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健雄学院努力寻求突破的重要课题[1]109-110

1.关于双主体办学的实践思考 实现双主体办学,必须在不同办学主体、不同所有制之间找到“利益共同点”。唯有互利才能合作,唯有共赢才能持久。由于学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属性的市场主体,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利益共同点”,不应该是企业之间合作追求的“等价交换”,不应片面追求投资后的“物质”回报(如入股分红),而应重视“人力与智力”回报。特别是公办院校,在与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应倡导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校企资源汇集共享。企业提供设施设备、实验实训条件,进行捐资助学等,让学校“获利”;学校通过精准培养人才、培训员工、服务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等,让企业“获利”。双方以“资”换“智”、以“财”换“才”,这才是当下实施双主体办学、规避政策风险的可行路径。同时,要让企业真正成为办学主体,必须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如:吸收企业为董事会(理事会)成员,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让企业拥有表决权甚至“一票否决权”等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应得权益,增强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2.健雄学院双主体办学的实现路径 太仓目前集聚300多家德资企业。大型德企为了解决自身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近年来先后建立了舍弗勒、海瑞恩等多个企业培训中心。但是,众多中小微企业囿于场地条件,只能寻求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跨企业培训中心,通过跨企业培训中心实现校企合作办学,这样,在太仓又产生了德国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DAWT)、中德培训中心等双元制培养平台。其中规模最大的中德培训中心,由太仓市政府、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AHK-上海)与其它众多太仓德资企业合作建设。中心设在健雄学院,占地5 000多m2,总投资5 000多万元。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健雄学院提供理论课师资和学生管理,德资企业捐助仪器设备、提供实训师,承担培训中心每个学生3万元培养成本, AHK-上海提供培养方案和质量监控。目前,该中心每年为德资企业培养输送150多名获得德国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素质技术员工,成为德企在太仓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3.健雄学院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 为保障合作企业在合作办学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健雄学院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跨企业培训中心实行“一董三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参见图1):董事会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企业在重大事项上有表决权,在运行管理上有参与权,在质量评价上有一票否决权[2]67-70。此外,该培训中心还设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训管理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等,在董事会领导下,分别行使培训指导权、组织实施权、质量评价权,由此实现管办分离、教考分离,确保了培训质量达到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标准。中德培训中心董事会由太仓市政府、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德资企业和健雄学院四方组成,德国工商行会和德资企业在中德培训中心“一董三委”组织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该平台已成为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德国工商行会在中国唯一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基地。

健雄学院双主体办学的实践要点

1.多元化共建体制 传统的实践教学载体一般由学校根据教学需要投资兴建,学校建设、管理并使用。其主体的单一性、资源的有限性往往导致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老化、利用率不高”等困境。跨企业培训中心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以“创设企业环境”为重点,政府和企业都成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因此能够吸引政府财政支持和企业合作办学。2018年,太仓市政府出台双元制政策,每年设立2 00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企业与学校共建跨企业培训中心,共同培养能工巧匠。多元化共建体制分担了职业教育成本,为双主体办学体制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4]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在传统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载体基础上,汲取德国双元制教育精髓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实践教学组织形式[3],它通过“一董三委”充分体现了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其实践创新要点主要有:

2.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在双主体办学体制下,企业从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转变为“合作伙伴”。企业把学生当作储备人才来精心培养,学生在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合作企业三个地方分段轮换、接力培养,能力、素质螺旋式提升,不少学生未毕业就被企业预定一空。近年来,健雄学院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60多个奖项,德国AHK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稳居省里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的双主体办学成果获得省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等奖和特等奖。

3.一体化培养模式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世界闻名的职业教育成功模式,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实现校企一体化培养。健雄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并实现本土化创新,大力探索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同时,依托跨企业培训中心,汇聚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培训资源,为学校的工学一体化教育提供了便利。学生在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企业环境中熏陶、在校企教师联合指导下实训,形成了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六双”特色:办学双主体(学校+企业)、教学双师资(教师+培训师)、培养双场所(教室+实训工厂)、学生双身份(学生+学徒)、毕业双证书(毕业证书+技能证书)、发展双目标(高素质+高技能)。

健雄学院双主体办学的实际成效

通过人为模拟犯罪现场污染情况,将污染样品洗净并用无水乙醇棉球擦干后使用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结果见图11)。可以得出结论:污染样品经过处理后,对检验结果基本无影响,仍可通过拉曼光谱图进行分析。

在女贪官腐败问题上,既有长期疏于相关制度设计的原因,也存在“牛栏关猫”—已有制度设计“失效”的问题。如,罗亚平以胆大泼辣、专横霸道在当地名噪一时,她“常用手指着对方(拆迁户)的脑袋破口大骂,什么脏话都说得出来”,但这种工作作风竟得到了某些上级领导赏识,认为其有魄力、有能力。正因如此,罗亚平狂妄到不仅把两位顶头上司都发展为自己的保护伞,而且还拉拢多名下属工作人员一同作案。由此,当地对罗亚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事实上已经形成各级别既不想、也不愿、还无意监督的局面[41]。而类似情形,至少还可以在杨秀珠、石亚卿等贪腐案中看见。

1.专业建设有了源头活水 在双主体办学体制下,企业与健雄学院共建了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港口物流等5个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投入实验实训设备、实训师资,设立奖助学金,分担50%以上的学生培养成本。企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缓解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增强了学校的自我造血能力,彻底扭转了学校“靠财政吃饭、看政府眼色”的被动局面。

健雄学院的双主体办学实践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撑了合作企业的发展,服务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市场化运行机制 市场化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跨企业培训中心运行机制建设的必然选择。市场化运行机制具体包括:(1)政府导向机制。政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政策扶持、奖励补助等措施,对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进行宏观引导,确保人才培养始终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2)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双主体办学,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利用自身资源,共同参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这样,参与办学的各方均拥有相应的权益,责权利统一。(3)互相监督机制。通过“一董三委”内部治理结构,共同讨论、统一决策、分工负责,以保障办学决策的科学性、人才培养的自主性和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市场化运行机制既激发了高职教育的生机,也激发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

3.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校企双主体办学实践,近三年,健雄学院为当地培养输送了优秀技术技能人才4 500名,培训在职员工2万多人次,与企业合作转化科技成果100多项,申请专利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孵化高新企业20多家(2家已上市)。尤其是,吸引了大批德资企业到太仓投资兴业,使太仓成为国内德企最为集聚、发展最好的县域,成为李克强总理点赞的“中德创新合作高地”。

活性炭内部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各种孔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贡献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般认为,大孔容积在0.2~0.8 cm3/g,比表面积小于0.5 m2/g;中孔容积介于0.1~0.5 cm3/g,比表面积在20~70 m2/g,不超过总面积的5%;微孔容积介于0.2~0.6 cm3/g,比表面积在400~1 000 m2/g,甚至更高,占总面积的95%以上[7]。

其次,在高校图书馆未使用大数据技术之前,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仅为简单的供给关系,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分别扮演着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的角色。大数据技术应用之后,读者也成了信息的贡献者,与高校图书馆同属信息的管理者。

总之,健雄学院以实践性教学为突破口,通过跨企业培训中心这个共建载体引进企业资源,在公办体制下探索双主体办学的实现路径和治理结构,实现了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资源共享化,促进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实训实习与企业生产同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同步,从源头上缓解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矛盾,对提高高职教育企业参与度、学生满意度乃至学校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5]

参考文献

[1] 刘博语.论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划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4).

[2] 顾 淮.教学产业园:高职教育双元制本土化创新[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3] 刘希富.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耦合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5).

[4] 蓝洁.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

[5] 赵文晋.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5(5).

 
丁锴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