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的四个维度

更新时间:2009-03-28

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始终是党与人民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进步与走向胜利的重要动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41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高度,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国这一宏大目标,着重从传统文化之维、核心价值观之维、“双轮驱动”之维与交流互鉴之维等四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与新论断,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一、立足传统文化之维,筑牢文化强国坚实根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结着炎黄子孙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智慧,是人类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璀璨奇葩。枝繁叶茂缘于树大根深,文化强国,离不开民族的传承与创新。只有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强国大厦的基石作用,充分肯定与汲取其丰富营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梦才能够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4页。,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求进步的美好期盼,成为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的坚实根基。

⑤强化防汛抗洪基础工作。进一步制定完善松花江洪水调度方案、重要防洪工程调度方案、城市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和黑龙江干流洪水防御方案,修订完善各级防汛抗洪应急预案等,增强方案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早已成为紧密联系而又不能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大地,适应中国社会与时代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源渊与广泛的现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虽然得到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但有些人仍存在着诸如全盘否定与虚无历史、妄自菲薄与去中国化等错误倾向,这无疑会消除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割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拥有坚守的从容、奋进的勇气、创新的活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0页。在具体实践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就是要充分认知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与光辉前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阐释,深入学习与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积极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完善人文交流机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二)以时代性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凡的延续力,凝聚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与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当今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与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支撑,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增进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客观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唯洋是从,盲目追随“现代潮流”的现象,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4页。。在具体实践上,以时代性彰显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辩证的扬弃,努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塑造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大力弘扬跨越国度、超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与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努力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统筹宣传、文化与文物等各部门力量,综合运用各类现代载体形式,丰富拓展内涵,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融入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之中,使传统文化的底蕴焕发出时代的魅力。

(三)以中国特色引领文化强国之路

(2)下部注入管,将喷嘴降低到设计深度,并确定喷射方向和摆动角,以确保凝结体的有效连接。应防止喷嘴堵塞,可采用低压给水、气、浆时放低管道的方法,或采用塑料布或胶布缠绕的临时防护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植根于心灵深处,溶化于血脉之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品格气质与心灵情感等,具有强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凝聚力与延续力,筑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的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及今薪火相传、绵延不断,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着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的错误倾向,仅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陈列于博物馆中让人凭吊的“古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42页。在具体实践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就是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生命力、凝结民族向心力、激发民族创新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探寻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创建适应中国现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管理效能,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吐故纳新,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推动下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二、把住核心价值观之维,凝聚文化强国强大动力

丛书选题契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卷撰写过程中,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各卷作者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内容叙述有了更新。主编还适时调整选题,特别增设生态文明卷,直接呼应了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的重要精神。如此,各卷记述内容也力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印证和观照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发展。

(一)以阐释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切入点

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在于实践,执行力寓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追求,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也只有在践行中才能真正发挥其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等多种作用,进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的正确方向。随着我国新一轮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上各种思潮异常活跃,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日益频繁,特别是西方国家采用文化入侵等多种手段对我国“和平崛起”战略进行打压,且日益猖獗,客观上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带来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为此,“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与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3、164页。在具体实践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日常化、生活化,拒绝“虚化”和“空洞”理论,摒弃“说教化”“教条化”的僵化模式,促进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思想引领作用;对照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法律法规之中,体现到具体的行为准则之中”*叶晓楠:《在文化自觉中传承文脉》,《人民日报》2016年8月6日。,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弘扬讲社会责任、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的良好风气,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机制、利益导向与社会环境,以榜样的示范带动来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引领全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认同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契合点

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之基、文化软实力之魂,它根源于社会现实,在一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引领人们道德品行与精神文化追求的一面旗帜,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不断调整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对文化强国建设起着正向的驱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信仰,其认同培育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它有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交融中求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自信与价值自信,更好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实现文化强国之梦提供强大动力。面对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一些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在社会中的主流地位正在被侵蚀、消解,给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与文化强国建设带来巨大挑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与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核心价值观,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3、164页。在具体实践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历史传统的思想精髓,营造良好的价值生态与文化认同氛围,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倡导人们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与素质建设,提升理想信念层次水平,把文化强国建设真正内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在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空间中抢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高地,使之“产生思想和情感共鸣,进而获得广泛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可,自觉将主观意志和内心信仰有机结合起来”*门献敏:《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取向》,《信阳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三)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核心价值观总是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基本价值标准。内容正确不等于实践效果就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离不开科学的阐释。我国是一个具有十三亿多人口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要实现文化强国之梦,特别需要有全体人民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而阐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已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基础性工程。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融,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多变、多样,传统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受到空前的冲击与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页。。在具体实践上,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理论,厘清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属性与价值取向,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营造浓郁的舆论导向;坚持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传统文化、吸纳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等相结合,增强阐释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紧密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现实国情,将反映人民群众共同意愿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话语体系,使人民对核心价值观的真谛看得透彻、听得明白、说得清楚。

三、定位“双轮驱动”之维,打造文化强国重要支撑

MIDAS/GEN是指General structure design system for windows environment,即以Windows为开发平台的通用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系统。在结构设计方面,MIDAS/GEN全面强化了实际工作中结构分析所需要的分析功能。通过已有的入索单元、钩单元、间隙单元等非线性单元,结合施工阶段、时间依存性、几何非线性等最新结构分析理论,从而计算出更加准确和切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是不断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只有定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坚持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锐意创新,主动有为,才能进一步增强文化竞争力,在提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精神生活得到更加丰富,真正发挥文化在引领社会风尚、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44页。。这揭示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互动性与协同性内在联系,必须统一谋划、协同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42页。它作为决定文化性质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兴国之要,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我国当今社会思想认识多元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核心与基础,这彰显了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根基,体现了广大人民对理想信念的美好期盼,为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凝聚强大动力支撑。

(一)以科学规划健全文化与市场服务体系

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吸引着他的目光。

(二)以政府主导拓宽文化投入渠道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其繁荣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作支撑,必须明晰政府的主体责任,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元力量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稳步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政府大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各地文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投入渠道单一、经费不足的普遍现象,造成区域间差异较大、服务设施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化供需结构失衡等现象,客观上阻碍了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克服这些现象,“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孙智君:《习近平的产业经济思想及其显著特征》,《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在具体实践上,应以政府主导拓宽文化投入渠道,形成“文化要发展,经济须先行”的广泛共识, 将文化建设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考量, 创新投入机制,广掘活水之源,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更好地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 以服务人民与提高人民素质为目标,千方百计加大对文化建设事业的有效投入,切实提高政府投资的实际应用效能,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积极调动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捐助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合理的方式向社会和个人集资,有效吸纳社会资金,最大限度地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作为具有对应关系的一组重要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两大基本支撑,体现着我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总体布局。从根本上说,科学规划是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化保证,也是党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既强调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又关注民生权益保障的充分展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文化与市场接轨日益密切,各层次要素市场表现活跃,文化市场体系已形成基本框架,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人才、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等市场配套不足,文化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客观上阻碍了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面对此种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44页。这在具体实践上,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重心下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构建国家、省、市、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等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体系,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实现各地标准化、均等化文化服务目标;将法律制度与市场规则作为产业发展的基准与动力,明晰产权主体关系,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活技术、信息、法律、人力、保险等中介服务组织,畅通文化产品服务,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型改制,在对新闻出版等意识形态领域注重加强领导与监管的同时,强调文化市场的平等竞争,鼓励更多的非公企业进军文化产品市场,更好的引导文化生产与流通渠道的合理分化。

(三)以完善机制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文化产业作为新型的朝阳产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文化产业资源,既是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核心问题,正日益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全球经济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文化产业结构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文化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大多集中在传统领域、科技含金量不高,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度比较低,且文化产业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协调有序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30日。。在具体实践上,以完善机制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就是应紧紧围绕文化产业与其他各产业的融合发展,化解文化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与市场主体结构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切实提升文化产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调控、管理职能,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优化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人才与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科技创新,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合文化产业内部资源,开发挖掘新型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提升居民对文化教育娱乐服务的消费水平,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具有现代化、时代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四、秉承交流互鉴之维,昭示文化强国美好愿景

当今世界,任何一种优秀文化都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单一文化,它总是体现着多元一体与多样共生的特性,并以丰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展现出来。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不仅源于文化自身,更离不开对一切优秀文化的积极吸纳与借鉴继承。从中国古代文明到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文明,再到当前发达国家文化无不遵循这一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在银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4日。中华民族从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强国,既是一个不断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这为吸纳人类有益文化成果,提升建设文化强国水平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以中国特色铸造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历史的选择与人民选择的结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大的全局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党治国理政达到了新境界,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同文化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矛盾与冲突不断, 客观上制约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在5000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以中国特色铸就民族文化自信,在具体实践上,就是要高度认同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把握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与光明前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礼敬理性地对待民族文化成果,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使其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动力;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意识,丰富发展完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拓展人类认识的新视野与推进现代化的新境界,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二)以开放包容吸纳人类有益成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今世界,正日益成为一个文化开放的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包容互鉴正在成为新的发展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传承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主动融入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它不仅有利于国际社会深入了解发展中的中国,赢得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同与尊重,而且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在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上,容易表现出两个极端,或者“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对“西学”大为贬斥、大加挞伐;或者“自轻自贱”“妄自菲薄”,对“西学”盲目崇拜,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这些在客观上都会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长处和优势,都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在具体实践上,以开放包容吸纳人类有益成果,就是要正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走势,深刻认知世界文化资源的有益价值,以科学的意识与积极的态度吸纳和借鉴各国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在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基础上,更好把世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与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寻找最佳的契合点;以科学理性态度正确看待本国的文化,辩证对待外来的文化,充分认知中国文化独特优势及其光明前景,在经济全球化的交流互动中,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提升中国当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树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强化危机意识,严格把好文化引进与派出项目的质量关,构筑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高地,推进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地应对新一轮国际文化的激烈竞争与挑战。

(三)以“信使”工程提升文化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不同民族与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具有很强的同化力与吸引力,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正日益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积极实施“信使”工程,既要“形于中”也要“发于外”,传播好中国文化价值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话语权能力。在世界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充满好奇,有的充满质疑,而我国的对外传播理念、话语体系、传播技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和不适现象,造成“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等问题的广泛存在,直接降损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杨振武:《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人民日报》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的中国”、“理论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8日。。在具体实践上,以“信使”工程提升文化影响力,就是要以国家为主导,以政府和官媒为重要渠道,注重吻合时代特征,在保持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不失语的同时,不断扩大自身的视野,增强议题设置的能力水平,努力反映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呼声和诉求;借助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双重努力,注重提升本土概念、西方概念中国涵化,加强对“草根”话语的提炼,以国外能理解和接受的修辞来表达中国理念,推进话语创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达,让世界了解一个完整、真实、立体的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孔子学院”特色品牌,构建人才交流尤其是留学生交流的长效机制,积极提升国际话语权能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探索提供“中国模式”。

 
门献敏,武治国
《理论学刊》 2018年第02期
《理论学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