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跨民族比较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

传统心理学主要以研究人的负面情绪和行为为导向,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症状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主观体验,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再只是无心理问题症状,幸福感也成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1〕

幸福感指个体根据自定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包括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以及生活中的情绪体验两部分,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2〕。在众多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人格特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3〕。Stones等人通过梳理1991年至2011年间的相关文献发现,人格特质对幸福感有强而稳定的预测作用〔4〕。众多研究者在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三类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幸福感间的关系,结果大多发现外倾性人格特征与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人格特征与幸福感有显著负相关〔5-6〕;还有研究指出精神质人格特征也与幸福感间呈显著负相关〔7-8〕,“精神质与神经质2种人格特征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因素”〔9〕

然而,既有研究多以大学生整体为研究对象,少有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进一步区分。“由于历史、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群体在高校学生中间凸显出某些特殊性。”〔10〕此外,从民族地区进入汉族地区高校学习生活,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独特的文化适应挑战:他们面临着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他们也承受着既想融入主流文化又担心失去本民族文化的心理压力。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在人格特征、幸福感及二者关系上呈现出不同于汉族大学生的特点。例如:有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同龄人群体,且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男生更特殊〔11〕;但也有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稳定且略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12〕

综上,有必要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领域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幸福感以及二者关系上的不同特点,从而为开展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及指导。

人类习惯于把生活看作是一场关于决定的戏剧。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将个人视为不断对世界作出选择的自主个体。无论是莎士比亚的戏剧、简·奥斯汀的小说还是俗气的好莱坞喜剧,艺术作品的主题通常是英雄做出的一些至关重要的决定。生存还是毁灭?听妻子的话杀了邓肯国王还是遵循良心而宽恕他?嫁给柯林斯先生还是达西先生?基督教和穆斯林神学同样关注选择的戏剧性,认为永恒的救赎取决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为6036名某民族高校大一新生。按民族分,样本包括汉族学生2491人(41.3%),少数民族学生3545人(58.7%),其中人数超过200人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8.9%)、回族(8.7%)、土家族(6.0%)、彝族(5.7%)、满族(4.6%)、壮族(4.5%)、苗族(4.2%);按性别分,样本包括男生2295人(38.0%),女生3741人(62.0%)。

(二)研究工具

1.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测查被试的幸福感水平〔13〕。量表共33题,从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对健康的担心、忧郁或愉快的心情、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六个方面评估被试的幸福感水平,总分越高代表幸福感越强。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

2.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ysenck Personality of Adult,EPQ-A)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14〕。量表共88题,包括E(外倾性)、N(神经质)、P(精神质)三个人格维度,以及一个L(掩饰性)效度量表。其中外倾性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体越外向;神经质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体的情绪稳定性越差;精神质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个体越固执、倔强、冷漠。在本研究中,三个人格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0、0.88、0.60。

人格特征和民族变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由表3可知,人格特征和民族变量对大学生幸福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二者共解释了大学生幸福感43%的变异。具体来看,三类人格特征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外倾性(β=0.19,p<0.001)对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外向性越高个体幸福感越高;神经质(β=-0.56,p<0.001)和精神质(β=-0.09,p<0.001)对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神经质越高、精神质越高的个体幸福感越低。其中,神经质是预测幸福感最为重要的人格特征指标,内外向其次,精神质对幸福感的预测力相对较弱。民族变量对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预测力较弱,基于虚拟变量编码方式可知,汉族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水平更高(β=0.03,p<0.01)。

(三)施测和数据分析

由院系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施测,统一呈现电子版指导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本研究中,主要运用了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特点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民族大学生的幸福感进行了比较。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见表1。

 

表1 不同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类 别大学生总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男(M±SD)113.87±12.17 113.92±12.31 113.79±11.97女(M±SD)112.98±12.06 112.46±12.13 113.69±11.93

大学生幸福感的性别与民族差异。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男/女)×2民族(少数民族/汉族)的方差分析(ANOVA)。结果表明,性别主效应显著,F(1,6032)=5.67,p<0.05,男生的幸福感显著高于女生;民族主效应边缘显著,F(1,6032)=2.85,p=0.091,汉族大学生的幸福感略高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与民族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1,6032)=4.26,p<0.05,具体而言,少数民族男生与汉族男生间幸福感无显著差异(t=-0.24,p=0.814),但少数民族女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汉族女生(t=3.08,p<0.01)。

(二)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基本特点

调节效应方面,民族变量仅在神经质这一维度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4,p<0.01),说明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与幸福感的关系上呈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但神经质人格特征对两类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神经质人格特征均对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但少数民族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特征对其幸福感的预测力(β=-0.56,p<0.001)要显著强于汉族大学生(β=-0.49,p<0.001)。

岔河村海拔低、气候适宜,适合种植多种蔬菜,在扶贫项目的支持下,村民们的蔬菜种得越来越好。在建设蔬菜交易市场急需用地的情况下,普万雄主动把自家的地提供给了村小组。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修路建房技术,逐渐成为建筑施工的一把好手,并主动承接修路建房等工程,组织一批老乡跟着自己干,年收入达1万多元。

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性别与民族差异,以三类人格特征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男/女)×2民族(少数民族/汉族)的多元方差(MANOVA)分析。经过分析,从总体来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F(3,6030)=19.13,p<0.001;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民族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差异不显著,F(3,6030)=0.40,p=0.753,总体体现出跨民族的一致性;民族与性别间存在边缘显著的交互作用,F(3,6030)=2.41,p=0.065。具体来看,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为外向(F(1,6032)=9.80,p<0.01),情绪稳定性更高(F(1,6032)=14.90,p<0.001),倔强冷漠程度更高(F(1,6032)=19.91,p<0.001);民族与性别间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神经质维度上,F(1,6032)=7.08,p<0.01,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男生的情绪稳定性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t=-5.01,p<0.001),而汉族大学生中男女生情绪稳定性并无显著差异(t=-0.79,p=0.431)。

首届学员毕业后仅仅发表1篇文章,1项科研立项,无升级为担任行政职务的学员。2017年平均每人发表1篇文章,科研立项共7项,升职担任行政职务者7人,总成果达91.67%。

 

表2 不同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基本状况

  

类 别外倾性(M±SD)男13.09±4.30 13.13±4.25 13.03±4.38女神经质(M±SD)男10.92±5.64 10.71±5.68 11.25±5.57女女大学生总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12.71±4.33 12.67±4.33 12.76±4.34 11.59±5.72 11.71±5.78 11.43±5.65精神质(M±SD)男4.32±2.66 4.29±2.61 4.36±2.75 4.02±2.53 4.07±2.56 3.96±2.48

(三)不同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间的关系

以幸福感为结果变量,三类人格特征为预测变量,民族为调节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比较不同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其幸福感的预测作用。首先,将民族变量转换为虚拟变量,少数民族编码为0,汉族编码为1;其次,对三类人格特征及幸福感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并计算形成三类人格特征×民族的交互项;再次,以幸福感为结果变量,将三类人格特征、民族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全部放入回归方程(Enter)。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人格特征、民族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项 目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民 族外倾性×民族神经质×民族精神质×民族β tp14.09-40.32-6.63 2.99 1.40 3.17-1.20 0.000 0.000 0.000 0.003 0.189 0.002 0.229 F(7,6028)=645.64***adjR2=0.43

本文通过对中国及一些特征国家关于抗震区划的阐述,总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家地震区划概况,并以其中一些国家为例介绍了不同类型国家抗震设防烈度采取的一些方法。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比较。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基本状况,见表2。

四、讨论

(一)不同民族大学生幸福感和人格特征的基本特点

幸福感方面,本研究发现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在幸福感水平上略低于汉族大学生,但该差异主要源于少数民族女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汉族女生,男生在幸福感上并不存在民族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情绪不稳定性(神经质)更高有关;另一方面,本研究中被试均为大一新生,少数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文化冲击与人际融入问题〔15〕,而女生对人际融入的需求和敏感性都高于男生,因此少数民族女生的幸福感被大大削弱。该研究结果与前人从心理问题症状角度探讨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11〕,一方面可能因为心理问题症状和幸福感属于两个独立的维度,二者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本研究增加了对性别和民族交互作用的考察,在前人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出了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幸福感上的民族差异。

人格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总体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三大人格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尽管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间存在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差异,人格形成过程不同,但最终二者在人格特征上呈现出一致性的规律。同时,本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神经质人格尤为突出,值得重点关注。神经质是一种体验消极情绪状态的持久倾向,高神经质个体容易产生不合理想法,倾向于将中性事件消极化,难以控制自身冲动,易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16〕。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可能由于担心遭受性别和民族的双重偏见,自我价值感不高,因而具有更多的消极认知特征和情绪体验。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幸福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外倾性能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幸福感水平,而神经质和精神质能显著负向预测幸福感水平,该结果与前人在普通大学生群体中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6〕。从预测力系数来看,首先,神经质是预测幸福感最为重要的人格特征指标。高神经质个体具有消极的认知特征和情绪体验,往往存在情绪调节问题,人际关系技巧较低,因此幸福感易受影响。其次,外倾性对幸福感有中等程度的预测力。外向的个体具有主动、包容性强等特点,使其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认可,人际关系更好,产生的积极情感较多,因此幸福感更高〔17〕。再次,精神质对幸福感的预测力相对较弱,效应值低,故仅在大样本条件下表现出显著性,解释了前人研究结论的分歧〔6-8〕。高精神质的个体通常表现为自我中心、冷漠、倔强、固执,这些特点往往使人产生压迫和焦虑感,缺乏人际情感交流与投入,因此体验的积极情感和幸福感较低。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的关系具有民族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受神经质人格的消极影响更大。究其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之初面临着文化冲击与环境融入的双重压力,需要适应的问题更多,而高神经质个体更倾向于将一般性适应问题视为威胁或极大的困难,甚至是民族偏见和排斥,容易产生并沉浸于消极情感中,进而其幸福感被削弱。

第一,幸福感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民族差异,主要体现为少数民族女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汉族女生,人格特征在大学生群体中则具有跨民族的一致性。

(三)研究结果对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首先,本研究结果揭示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间存在紧密联系,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人格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本研究结果提示了三大块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的内容。第一,加强情绪管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应教给并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能技巧,增强学生的情绪稳定性,降低神经质人格的消极影响。第二,促进人际交往与融入。外倾性人格对幸福感的积极影响主要源于其更好的社交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虽不能改变个体的内—外向性格,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创设丰富多样的体验式活动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做自我分享与表达,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互动和融合,从而提升幸福感。第三,促进人际关怀。精神质并非精神病态,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个体的幸福感。高精神质个体具有倔强、固执、冷漠、缺乏同情心等特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向学生提供矫正性和预防性指导,还应着力于积极的发展性指导,培养学生形成无私、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其次,本研究发现,总体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更低,且更容易受神经质人格的消极影响。因此,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者指出,虽然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性格坦率直爽,在人际交往中淳朴粗犷,但这些特性也常常影响他们调控情绪,尤其是难以有效控制负向情绪发作;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边远地区,文化基础差,家庭经济情况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着以自卑情绪为核心的负向情绪,情绪容易出现明显的波动〔10〕。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文化变迁的巨大挑战,因适应问题导致的学业发展障碍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18〕。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需要重点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与不良情绪调控,另一方面则需要重点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文化适应压力与困难,促进其文化适应与融入。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从认知入手,着力改变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消极认知,避免其对中性事件做消极解释,将问题和困难归因为民族偏见或排斥;同时通过讲授文化适应过程及理论,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文化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表现,减少由文化适应引发的焦虑和恐惧。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从情绪情感入手,增强少数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国外文化适应领域的研究表明,整合模式最有利于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适应,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不仅要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去,同时也应当认同本民族文化〔19〕。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课程,规范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20〕并通过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等方式从多角度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其民族认同和幸福感。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从行为技能入手,重点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适应的技能技巧,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能力。

以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砷元素形态为例,讨论了测定牛黄解毒片中的砷元素形态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及其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方法。可以看出,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如原子荧光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等),该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全过程的重复性、标准曲线的制作、称量和定容所使用的天平、玻璃器皿等方面。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实际操作中,认真、细心、按规范做好每一步操作,就可以减少不确定度,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再次,本研究发现与其他群体相比,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神经质水平更高,幸福感水平更低,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尤其关注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在上述教育措施的基础上,应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人际融入问题。一方面,可通过各类活动鼓励不同民族师生间积极互动,促进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快速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引导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适应中的问题形成积极的认知,发掘适应问题中的积极意义,以积极的心态接触和融入新环境。

刘永泉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非常时期,农药企业想摆脱困境叠加、问题迭出的现状,此次大会就是一个契机,通过交流与合作,触摸行业痛点和热点、帮助农药企业找准定位、认清社会责任、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农药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五、结论

Plan0全肺V5、V20、V30较Plan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0全肺MLD、侧患肺MLD较Plan1+2分别下降了(4.2±8.8)%、(4.7±10.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0心脏V30较Plan1+2下降了(2.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0脊髓Dmax较Plan1+2下降了(12.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Lucas R E.,Diener E.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M〕.The Collected Works of Ed Diener.New York:Springer,2009:75-105.

临床研究的70例病例均来自2017年1~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非透析CKD-MBD患者。

第三,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的关系具有民族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神经质人格特征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强于汉族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宋玉冰,张海燕.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53-54.

〔2〕Dei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34-43.

第二,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幸福感有重要预测作用,其中外倾性人格特征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特征对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8〕高文欢,普彬.特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4):30-32.

为使流经导流片①A的水流能均匀地沿水平方向流动,在①A与收缩段之间设置整流段,并在整流段安置蜂窝器,可对水流起导向作用,并能降低水流的横向湍流强度。图6给出蜂窝器附近不同断面的湍动能分布。从图6中可看出,现有的整流蜂窝器能起到有效的整流作用,水流经过蜂窝器之后湍动能得到有效降低。

〔5〕贾秀廷,王延.民族高校大学生人格特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8):129-130.

〔6〕陈华,任娟,孙丽丽,王丽娅,闫园园.从南京三所高校调查看大学生人格及其与主观幸福感认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05-308.

〔7〕艾桃桃,欧阳明昆,雷湘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3):42-46.

〔4〕Stones M.,Kozma A.,McNeil K.,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 in Later Life:20 Years after the Butterworths Monograph Series on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Aging〔J〕.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2011,(30):467-477.

〔9〕廖友国,何伟,吴真真.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21(5):41-46.

〔10〕王艳,张积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状况分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5):49-54.

〔11〕苟萍,卢勤.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0,(2):144-148.

半刚性节点模型是对于碗扣式扣件或直角扣件的支架半刚性连接,由于其连接作用达不到刚性节点的连接作用,故要对线刚度比k1、k2进行半刚性修正。采用修正之后的线刚度比按照刚节点模型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修正只需在碗扣式连接处。除了文献4中表D-2注明的梁远端铰接和嵌固的调整系数不需要修正,其余地方也不必再修正。

〔12〕罗鸣春,黄希庭,严进洪,付艳芬,尹可丽.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10,(4):779-784.

〔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3-86.

〔14〕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6:1-49.

数学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数学结构,都需要从简单的数学结构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进行简单的结构构造,进而找到突破,加以引导变式研究,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既可以增加求知欲和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又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构建学生的新的数学结构。

〔15〕姜雪凤,陈宪章.异域文化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调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88-90.

〔16〕Costa P.,McCrae R.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Professional Manual〔M〕.Lutz,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92:14.

〔17〕王国宁,王志英,姚丽,张琳.宁夏回汉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总体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9):896-898.

基于拓扑冗余度评估的大型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优化//魏书荣,刘昆仑,符杨,冯煜尧,胡浩,张开华//(18):84

〔18〕何志华,叶弘.非正式群体与彝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以成都某高校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58-62.

〔19〕Phinney,J.,&Devich-Navarro,M.Variations in Bi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Mex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997,(7):3-32.

〔20〕任路,金海英.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5):14-21.

 
袁晓娇,陈秋燕,程科,吉木哈学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