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3+3”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把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切入点,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的政策支持。同时,随着ICT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和升级,广大中小企业必将走出产业链的低端,高端技能型人才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竞争的主体,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中高职“3+3”分段培养从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制度角度出发,能适应职业院校培养体系改革要求,以符合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培养规格。本文以部分江苏省信息类专业为例,调研和分析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1 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原因,我国的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未能体现中职与高职的递进和层次,未能体现整个职业教育的系统性[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覃子珍,龙映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7(5):60-63.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设置专业课程的重要依据,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描述过于宽泛,缺乏专业固有的特性;中职与高职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交叉重复,衔接不够紧密,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专业调研工作开展不够深入,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对当前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职业岗位要求等没有真正了解;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而空,且操作时比较随意,没有真正挖掘和提炼本专业的固有特性,比如本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以及职业能力要求等;三是中职和高职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各自为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整体性设计,系统性不强,并未充分考虑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中职学校除了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还应为高职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而高职人才培养更应体现自身的高层次性。此外,目前中职和高职专业目录不对应,也给中高职衔接工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带来了一定难度。总而言之,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必然导致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衔接。

本研究的对象是初中数学教师.个案教师的选择是在前期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前期调研中,教研室与相关学校的领导在了解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思路后,推荐了多位教师.在观摩了这些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并进行了访谈之后,选择了J中学的一名教师——在此我们称其为张老师.而后对初中数学教师PCK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位教师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因此,最终确定了J中学的这位张老师作为研究个案.

1.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系统性

一般在初花期主蔓摘心,促进侧枝生长,降低开花节位,抑制过旺生长,促进结荚,减少落花。生长结荚期应进行多次摘心。对于过密的2、3次分枝,过旺、过密的侧枝,下部过密的叶片,过密的花序,也应及早摘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节约养分。

1.3 课程开发与教学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

构建统一、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紧接着就是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环节,这个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课程开发与教学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中高职专业课程开发过于形式化,与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衔接度不高,同时相关课程的配套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缺乏共享机制;课程配套教材开发建设进度较慢,且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教学过程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培养参与度明显不够,很多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后,就停留在纸质的合作协议层面,培养过程中的沟通互动甚少,学生了解高职院校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的归属感不强,另一方面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很多高职院校还是采用普招班的培养方案,没有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少中高职学校仍以最终的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对学生过程性的肯定很少,学生普遍缺乏成就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中高职在课程开发方面缺乏系统性,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不到位,与实际岗位技能要求脱节,同时中高职课程建设配套资源时,主观意识上没有考虑对方的需求,只考虑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开发课程配套资源,再加上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研讨,导致课程资源建设重复,同时双方也未建立健全资源后期的共享机制。二是中高职双方在教材开发和选用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只考虑教师使用方便,比较盲目。三是中高职合作办学注重形式和过于功利化,重申报轻建设,一旦项目审批通过,双方对于后期的关注度大大降低,双方也不太愿意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高职双方也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将来所要衔接的高职院校;此外双方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四是缺乏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学生所处的阶段、学生特点了解不够深入,更不知道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盲目地通过传统的试卷考试来衡量学生能力达成情况,这是不客观、不全面的。

2 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中高职共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4)完善“课程+讲座”职业素养训练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方面开展系列化职业素养讲座。第一学年以行业发展、职业生源规划、优秀毕业生、职业认证等专题讲座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第二学年以新技术、人才需求与岗位要求等专题讲座为主,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让其了解行业;第三学年以就业指导讲座为主,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开设职业素养训练课程。第一学年开设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商务沟通课程,第三学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也会对中高职衔接产生很大影响。专业课程体系系统性缺乏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出现重复;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职业素养训练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培养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把握不及时、不准确,不清楚行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要求,对面向的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分析不够深入,使得设置的课程与行业发展、岗位要求不相符,导致了中职和高职课程设置相脱节;二是制订课程标准随意性很大,且表述各一,中高职课程标准界限模糊,缺乏双方协商和统一顶层设计,导致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这种重复现象既浪费教育资源,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三是中职和高职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两个阶段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层次性体现不够,也就是说,中职学校按照自身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开设课程,而多数高职院校是按照以普高毕业生为生源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没有体现高职教育对中职教育的引领和提升作用,不可避免地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的交叉重复、技能训练倒挂等不合理现象;四是中高职学校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主要考虑专业课程,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考虑较少,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

2.2 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课程有效对接

1)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中职的课程体系设计为公共基础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又由职业基本能力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三个子模块组成,这样既满足小部分学生的就业需要,又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升学需求。《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12号)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公共基础)和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构成。这样各个模块中高职课程进行衔接,既体现分段培养,又保证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有机统一,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从而构建统一的衔接课程体系,避免课程重复设置。“模块化”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框图如图1所示。

1 “模块化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框图

1)完善课程开发与资源共享机制。①分析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成立以行业专家、企业专家、课程组成员等组成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通过企业调研,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②教学内容选取与序化。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类,得到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确定学习领域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内容包括课程对应的硬技能和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软技能。③制订课程标准。在深入分析职业认证标准内容基础上,将职业标准中典型工作内容的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标准中,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认证标准有效对接。④开发课程配套资源。按照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要求,遵循技术的先进性、资源的实用性、使用的交互性等要求,开发与课程配套的一体化教材及信息化资源,并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共享使用机制。⑤教学组织与实施。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实施分层、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以及项目化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实施专业主干课程分层教学改革;课外通过项目工作室、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⑥教学效果评价。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实施“以证代考”、以赛代考、项目化等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成就感。课程考核采用以阶段性测试、现场提问和操作、项目评估、答辩等形式为主的过程性考核,将学生的考核细化到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在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逻辑思维、用户需求分析等软技能的培养。

然而,只有31%的企业为了发挥“数据分析”的作用而重新制定了运营结构;41%的受访者意识到“跨部门工作”对于成功运行大型数据项目的重要性;只有23%的企业已经实施了企业范围内的数据策略。

采用“3+3”分段培养,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自为政的教育形式,建立共同专业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充分发挥中职与高职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各自加强应承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将原先高职课程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调整到中职阶段,实现课程体系的对接,优化了课程结构,有利于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建立健全课程开发与教学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模块化”的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以知识、能力、素养的递进顺序,以就业、服务、现代产业对接的要求为引导,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模块化课程整合中职和高职专业实践训练项目,融合了专业各自的实践教学条件的优势,打通从基本技能培养到高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中职、高职阶段专业技能培养的相互支撑衔接、融合和提升的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我轻轻打开窗门,身子便无风自动,如超人一般在空中悬浮着。我张开双臂,如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呼呼的风从我身边刮过。突然,一坨大便向我飞来,我一个后空翻,(因为没有了地心引力,各种武功,大多数人都会)躲开了那坨大便,又一个闪身,逃离了大便地区。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环节,能否科学合理地衔接直接关系能否实现中职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江苏省信息类专业为例,调研并归纳了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为其他院校信息类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提供参考。

3 结束语

2)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3]。①制订“3+3”中高职分段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中职、高职双方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②建立中职、高职双方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在中职阶段,中职、高职双方应从合作办学方案制订,到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到学生学习综合评价进行全程关注、全程参与,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中职教育的引领作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观校园、相关技术讲座、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高职院校,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在高职阶段,一方面针对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也应该积极参与后期高职阶段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了解和分析学生在高职阶段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及原因,以便进一步优化和修订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3+3”中高职分段培养的教学管理方式。③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中高职衔接教育单独组建班级,这样更加有利于中高职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加有利于“3+3”中高职分段培养质量的提高。

3)优化中高职课程结构,保证学生就业质量。在充分调研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的基础上[2],充分优化课程结构,在中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保证高职阶段高技能的培养,并为高职分类分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堵有进.中高职衔接的现实问题与破解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13):51-56.

[2] 吕岩荣.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7(23):33-36.

[3] 张旭军,张爱国,李丹.基于胜任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13):36-40.

于正永,华山,丁胜高,张立中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