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09-03-28

蔡元培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其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章程将“教育”列为博物馆建设、运行的重要目的[1]。2015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视察时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这是对博物馆教育功能和职责的新诠释[2]

利用 UCINET 6.0软件的 Core-Periphery 功能进行核心—边缘模型的测度。从表2可以看出,2010-2016年河南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并呈现核心城市逐渐增加,边缘城市逐渐减少的态势。2010年河南省旅游经济网络中核心城市仅有6个,边缘城市12个。2013年平顶山市和鹤壁市进入核心区,核心城市达到8个,边缘城市减少为10个。2016年核心区进一步扩大,许昌市也进入核心区,至此核心区与边缘区城市数量均等。从核心区的行政分布来看,核心城市中除安阳市和鹤壁市外,其余6市均与省会郑州市比邻,形成以郑州市为辐射极的圈层结构。

可得出结论,北美短叶松在加热1 h时,适当时间的热处理使得其样品表面逐渐变得稳定,碎片量也减少,表面与未处理样品相比也较光滑。而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其样品表面受到破坏,样品表面逐渐明显的开裂。其样品粗糙度在2 h之后超过了未处理材,4 h时粗糙度则更高,但4 h的样品表面比未处理的要稳定。若将热处理1 h、2 h、4 h进行对比,则发现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其样品表面粗糙度增加。

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重要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人类文明记忆与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将博物馆作为公共艺术教育主体,正是博物馆教育功能与使命使然。19世纪50年代德国纽伦堡日耳曼博物馆是近代博物馆教育的最早典型。欧美等国的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一直引领世界发展。国外博物馆实现了从“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理念的全社会的关注。它日益重视和拓展自身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3],成为公众重要的艺术教育场所,也成为社会精神生活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美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及经营哲学成为全球典范,主要体现为公有性、开放性和可参与性。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中心,也是文化教育中心、学术研究中心,还是休闲娱乐中心[4]。美国许多大学设有“博物馆教育”学位,并开创“儿童博物馆”;荷兰的博物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以“展教结合”和“馆校结合”教育形式受到世界关注[5]

国外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审美艺术教育渗透到公众的生活中。我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应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面向公众展开艺术教育活动,提升我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公众的审美素养,传播知识,启迪智慧,促进全民美育的发展。

1 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局

1.1 教育职能缺位

拥有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博物馆艺术教育开展活动的基础。目前我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人才十分短缺,大部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尚不能适应博物馆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依据《关于印发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2018年公布),目前中国有4859家博物馆,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都与博物馆的专业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部分人员属于“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毕业于博物馆专业的更是凤毛麟角,部分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远远落后于当下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需要。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能适应当下博物馆教育功能转变,大部分从业人员主要从事保管和研究工作,不擅长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部分市、县级博物馆没有一位考古专业人员,此外大多博物馆职能部门对博物馆建设重视不够,博物馆从业人员待遇不高,更加凸显了专业人才缺乏。根据《国家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从40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发展到25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这远远不能满足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更不可能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严重制约着我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公共性缺失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教育职能缺位、公共性缺失和专业人才缺乏等现状亟待解决,我们深知公共艺术教育尚未真正意义上被制度化地纳入我国博物馆教育体系中。在面对公众时,如何更好地改善公众的参观体验,向公众传达更准确、易懂、有益的信息和知识,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责任。

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博物馆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一支广博知识、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队伍是满足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将加强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繁荣的首要保障措施,并要求“明确博物馆知识密集型文化教育机构的属性和定位,创造有利条件,严格博物馆从业人员资质,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在这基础上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纲要》为我国博物馆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9]

1.3 专业人才缺乏

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旨在为公众提供教育服务。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城市博物馆关注的主体是文物藏品,对于艺术教育职能的认识不足,依然是“以展代教”的思路模式。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偏差,尚未真正确立以教育为中心的博物馆服务理念,普遍把公众视为实施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客体,出现教育职能的认识缺位现象,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博物馆教育活动。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所提供的公共教育,普遍采用说教的形式进行知识灌输,在这种单向灌输过程中公众始终处于被动的倾听和接受状态,很难进行主动的体悟,这种灌输形式忽视了对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挖掘,片面认为“博物馆教育等同于讲解导览”“教育等于教育活动”等。教育职能的认识缺位不仅表现在理念上,也表现在运行方式上,在教育实践中,博物馆并未围绕展览开展延伸和拓展教育活动,部分博物馆只有少数场馆对外开放,每天平均开放时间受限,公众亲近感不强,造成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和公益属性不够突出,因此,博物馆成为象牙塔式的殿堂,博物馆的艺术教育也难为公众服务。

博物馆艺术教育的公共性植根于其赖以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博物馆艺术教育以公众为服务对象,以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和审美情趣,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使命。因此,博物馆教育的公共性是藏品的公有性、空间的开放性、公众的参与性。博物馆艺术教育“公共性”的建构体现在“艺术接受”上,唤起公众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参与意识。作为承载艺术教育职能的博物馆,首先是面向社会,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可以进行艺术体验和接受审美教育。当下我国的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我国中小城市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依然处于刚刚起步状态,较少地从普通公众角度去考虑公共艺术教育,出现了社会服务功能弱、教育场所开放不够和公众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管理部门对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依然进行着较大程度的行政干预,如不少博物馆的设置只是形式而已,博物馆开馆展览开放热闹一阵后随之关门闭关,公众无法通过展览获取审美和接受教育。部分博物馆的开发仅仅面向特殊人群,而不是普通大众,公众也无法参与、无权建议场馆是否开放,这种开放背离了平等主义。另外,公众参与公共艺术教育管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中的参与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博物馆在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无法实现。

2 推动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选择

2.1 树立创新理念,促进博物馆教育持续发展

作为转型中的博物馆,如何最大限度地彰显其教育价值,是当下各方关注的焦点。博物馆从业人员要认清自己的使命,转变观念,树立创新理念,从而为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通过应用服务器对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各传感器数据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展现到互联网上、微信等手机APP。

第一,提高公共意识。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只有以公正、公平、公益、公开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公共”起来。目前,我们应加强对“公众”关注,要强化民主意识、法治精神、服务意识,要以精英化与大众化双轨发展为服务目标。目前博物馆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大多是符合上层社会艺术教育,因此,要加强社会大多数阶层的不同的艺术教育形式,突出最广泛的社会性的特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第三,培养公众兴趣。博物馆教育的目标是建立藏品与观众之间的合理关系。每一位公众均有不同的兴趣。近年来国外涌现了博物馆教育新理念,为开发既易于公众接受,又具有娱乐性的博物馆教育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许多新的博物馆传播学概念正在被开发和实践检验之中。我国也应该以培养公众兴趣为导向,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最大化[7]

第二,强化公众中心地位。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一直处于问题的核心。如果没有公众积极参与的博物馆,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公众对于博物馆的依赖程度,是博物馆存在的理由。赫施霍恩认为:博物馆看起来似乎是关于实物的,但它们的确是关于人的。博物馆的规划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博物馆与公众关系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人”的因素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能否实现将藏品的意义和价值传达给观众这一最终目标的最基本的标准[6]

第四,增强互动体验。博物馆是启迪人们心智、拓展人们视野、提升公众审美、引导人们深入思考的场所。一种新的趋势认为,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不应该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8]。因此,博物馆应该充分考虑藏品供观众互动,应改变传统单一传导式的博物馆导赏方式,运用“互动”式教学和创造性思维,强调“公众体验”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充分明确公众参与权利,强化公众主体意识,引导观众去思考展品与人的关系,了解原理,并将收获转化为知识、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博物馆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2.2 加强校馆联动,打造多元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

第十一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军用供给粮票”(面粉、大米、粗粮、马料各“伍拾斤”“壹佰斤”“伍佰斤”“壹仟斤”版)。

面对当下博物馆艺术教育困局,首先要扩大博物馆学专业数量。在专业建设上,要构建“校馆共建”的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体系,校馆共建教育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文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博物馆发展新趋势适当调整,增加方法论、新技术运用、现场实践等课程,加强高校博物馆与考古文博实验室的建设,增强实践环节的培训,同时探索高校与博物馆、文博单位联合办学的模式。第二,“校馆”协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馆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并通过教学、展陈等途径在全社会推广使用,克服教学分离、校馆分割的不良现象,凝聚“校馆共建”合力,促进校馆建设同步发展。第三,提升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专业化队伍,明确职责并定期开展培训,加强“观众研究”与活动评估,实时更新以调整决策。第四,积极拓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渠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定期选派从业人员到国外博物馆教育部门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双边或多边国际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提升我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2.3 探索多维互动模式,优化公众体验

面对愈发多元的公共艺术教育需求,博物馆的艺术教育职能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我们的新目标势在必行。以强烈的创新精神,开拓多维度思路,寻求特色化方式,并以此构建适合需要的多维度新模式。

那就意味着即使我们经受住所有考验,也会有六个不幸的人无法成为正式成员。我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克里斯蒂娜正在看我,但我没法儿正眼看她,我正盯着艾瑞克,目光一时无法移开。

博物馆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论向基于观众需求导向的双向互动式体验转变,形成多维度的教学新模式,广泛探索以博物馆为本体和载体的社会各界联动的多维度教育新模式。正如福尔克和德尔金所说的,所有的学习是一个意义生成和关系建构的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强调过程、动机、结构、体验的场景学习外,以“参与式”、“探究式”、“互动式”、“对话与交流式”、“自我导向式”、“自主式”和“建构主义式”等多维度学习模式,这种多样的概念主题代表了以观众个体为主导的、主动体验的博物馆教育新范式,也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的人文精神的本质。博物馆应立足于以公众为本,改变传统单一传导式的博物馆导赏方式,运用互动式教学,形成以“学习与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观众体验”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一方面,观众体验并非来自教育者,而是众多要素互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多样化的场景学习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灌输式单调模式。观众体验的优势在于其多种学科合作的整体视角,实现“怡情、悦心、启智”的教育功能。张恩静在《博物馆中的互动体验与场景学习》一文中提出了互动体验模型,作者认为,观众体验是个人场景、社会场景、物理场景共同作用的结构,强调观众在塑造自身体验和意义方面的重要性。

3 结语

教育是博物馆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共艺术教育是博物馆面向公众、走向社会的文化通道,其推进和转向是时代演化的结果。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公共艺术传播功能,其作用和意义深远。博物馆艺术教育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素质的最重要指标。为了推动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反思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约因素,并根据问题提供正确的路径选择,深入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理论,加强教育模式的拓展,改进固有的教育方式,建立起多维度的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创造一个生活化、系统性的“社会课堂”,拓宽博物馆艺术教育功能。也希望我国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在未来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元化新路。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J].东南文化,2010(06):9-16.

[2]陈理娟.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刍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05):163-170.

[3]郑勤砚.博物馆的公共美术教育浅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4):159-160.

[4]韩璐,韩璘.艺术博物馆与全民族人文

素养提高——荷兰的经验与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4(5):105-109.

[5]安来顺.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C].北京博物馆学会学术会议.1997:17-27.

[6]丁梦婷.博物馆展示教育与观众的主观能动性[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6):98-100.

[7]余丁,吕晓晓.美术馆公共美术教育管窥——从美国的美术馆教育说起[J].荣宝斋,2011(4):48-57.

[8]王雪芳.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的人力资源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7:3.

[9][英国]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博物馆[J].紫禁城出版社,1986.6,18.

 
万长林,张一博
《湖南包装》 2018年第02期
《湖南包装》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