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上海张江中老年人群的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及其与生活习惯的关系

更新时间:2009-03-2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1],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2]。欧美国家GERD的患病率为10%~20%[1],东亚地区为5.2%~8.5%[3]。一项全球系统回顾性研究显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GERD患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3]。本研究对上海张江地区中老年人群的GERD患病率进行调查评估,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GERD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45~59岁为中年人,≥60岁为老年人。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整群随机抽取张江镇10个社区共2 007名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各年龄段细分亚组。

1.2 调查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参考国内外文献后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及生活习惯问卷等。其中RDQ问卷主要记录被调查者过去4周内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反酸和反流这4种症状出现的频率和程度,根据不同症状出现的频率和程度分别评分,总分≥12分为GERD的诊断标准,RDQ评分<12分的可排除GERD[4-5]。生活习惯调查内容包括饮酒、吸烟、浓茶等20项。研究组在社区首先进行GERD科普知识讲座,并讲解GERD问卷填写方法,对于无法独立完成问卷的居民,由医生询问后代为填写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 007份,应答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有效问卷结果输入SPSS 15.0数据库,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RDQ问卷阳性率比较

RDQ问卷筛选的总体GERD患病率为4.9%,各年龄组RDQ问卷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1,P=0.010)。70~79岁组和80岁以上组的阳性率高于45~49岁、50~59岁和60~69岁组,GERD患病率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见表1。

国内外文献提示部分生活习惯是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择了20项生活习惯,详见表3。对GER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统计学分析中OR值在1.2~1.4为轻度危险因素,1.5~2.9为中度危险因素,3.0~9.0为高度危险因素,得出相关危险因素,详见表4。

 

表1 各年龄组RDQ问卷阳性率比较

  

年龄组调查人数RDQ问卷阳性人数RDQ问卷阳性率/%45~49岁17363.4750~59岁605162.6460~69岁902535.8870~79岁270207.4180岁以上5747.02合计2007994.93

2.2 男、女性的RDQ问卷阳性率比较

本设计采用以MSP4305438A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中频电炉的温度控制模块,使用该模块可以将模糊PID控制算法移植到单片机中,上位机通过ModBus实时的设定温度,通过该模块能够实现中频电炉的温度控制,通过现场调整模糊PID控制的参数,能够很好的实现中频的温度控制,在上升时间、超调量、稳态误差方面相对传统PID控制都有所提高。

中老年人群中,男、女性的RDQ问卷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中年人中男、女性的RDQ问卷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中男、女性的RDQ问卷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GERD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设备库中的设备进行分类,分为选型设备与功能性部件。在冷机/热网与VAV形式的空调系统中,选型设备包含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分集水器、冷却塔、冷却水泵、换热器、热水循环泵、膨胀水箱、软化水箱、补水泵、凝水泵、凝水水箱等核心设备;功能性部件主要包括各种水阀、风阀、温度计、流量计与压差开关等。

 

表2 男、女性的RDQ问卷阳性率比较

  

分组性别调查人数RDQ问卷阳性人数RDQ问卷阳性率/%χ2P中年人男性22041.82女性558183.231.1380.286老年人男性427214.92女性802566.982.0220.155合计男性647253.86女性1360745.442.3260.127

 

表3 GERD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赋值

  

编号变量名生活习惯赋值1x1睡前吃夜宵无=0;有=12x2喜饮咖啡无=0;有=13x3饮酒无=0;乙醇摄入≥20g/d=14x4吸烟无=0;≥20支/d=15x5浓茶无=0;有=16x6喜事巧克力无=0;有=17x7喜食油腻无=0;有=18x8辛辣食物无=0;有=19x9喜食甜食无=0;有=110x10进食过饱无=0;有=111x11喜食生冷无=0;有=112x12喜食肉蛋无=0;有=113x13GERD家族史无=0;有=114x14经常失眠无=0;有=115x15工作或情绪经常紧张无=0;有=116x16便秘无=0;有=117x17服用阿司匹林无=0;有=118x18经常服用催眠药无=0;有=119x19经常参与麻将棋牌活动无=0;有=120x20经常锻炼身体无=0;有=1

 

表4 GERD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BSEWaldsdfPOR95%CIx100.7550.2578.65410.0032.1271.286~3.516x141.1730.23724.45110.0003.2332.031~5.148x150.6010.2625.28210.0221.8241.093~3.046x160.5850.2366.12610.0131.7951.129~2.853x180.8940.3297.39710.0072.4461.284~4.659x19-0.8080.3654.90810.0270.4460.218~0.911

GER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2006年GERD蒙特利尔共识意见强调GERD诊断以症状为主,如反流症状引起不适或者无不适症状但已有糜烂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都可诊断为GERD[1]。GERD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诊断、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实验、内镜检查、食管测压、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等[4,6]。PPI治疗实验虽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但有可能造成PPI过度使用。内镜检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均为侵入性检查,检查耗时长,耐受性差,很难在社区推广应用。鉴于症状诊断的RDQ问卷[5-6]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很适合社区医生对GERD患者的初步诊断及在社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使用,因此本研究采用RDQ问卷进行社区中老年人群GERD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经常参与麻将棋牌活动的OR=0.446,95% CI:0.218~0.911,表明中老年人群中经常参与麻将棋牌活动者患GERD的危险性是不常参与麻将棋牌活动者的0.446倍,说明经常参与麻将棋牌活动是中老年人群发生GERD的保护性因素。

经常服用催眠药的OR=2.446,95% CI:1.284~4.659,表明中老年人群中经常服用催眠药者患GERD的危险性是不常服用催眠药者的2.446倍;进食过饱的OR=2.127,95% CI:1.286~3.516,表明中老年人群中进食过饱者患GERD的危险性是适量饮食者的2.127倍;便秘的OR=1.795,95% CI:1.129~2.853,表明中老年人群中便秘者患GERD的危险性是无便秘者的1.795倍;工作或情绪经常紧张的OR=1.824,95% CI:1.093~3.046,表明中老年人群中工作或情绪经常紧张者患GERD的危险性是工作或情绪轻松者的1.824倍。综上所述,经常服用催眠药、进食过饱、便秘、工作或情绪经常紧张是中老年人群发生GERD的轻中度危险因素。

薏仁酱醪,来源于高盐稀态发酵薏仁碎米酱油发酵过程样品,(豆粕:薏仁碎米=3:2、米曲霉接种量0.20%、制曲温度34.5 ℃、制曲时间49.5 h、每16 h翻曲一次、盐水浓度为18 °Bé,其添加量为原料的2倍,于 250 mL三角瓶中进行发酵);鲁氏酵母 AS 2.182,来源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球拟酵母 AS 2.222,来源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3 讨论

经常失眠的OR=3.233,95% CI:2.031~5.148,表明中老年人群中经常失眠者患GERD的危险性是不失眠者的3.233倍,故可认为经常失眠是GERD的中高度危险因素。

GERD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近年研究报道北美GERD患病率高达27.8%,而欧洲高达25.9%[7]。2010年国内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GERD 症状的患者约为3.1%[8]。新疆的一项研究显示,40~60岁和60岁以上人群发生GERD的风险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提示老年人群的GERD患病率较高[9]。2015年上海宝山地区一项研究采用RDQ问卷筛选的GERD患病率为8.5%,其中40~49岁人群的GERD患病率为8.5%,50~59岁人群的GERD患病率为7.8%,≥60岁以上人群的GERD患病率为6.7%,男、女性的GER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本研究采用RDQ问卷在张江地区中老年人群中筛选的GERD患病率为4.9%,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GERD患病率较中年人群明显升高,其中<60岁中年人群的GERD患病率低于宝山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GERD患病率与宝山地区相当。本研究中男、女性的GER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宝山地区研究结果相符。多项研究对老年GERD患者进行胃镜、食管测压和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显示胃镜下食管黏膜损害程度较重,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降低,24 h食管pH监测显示食管的酸暴露程度较高,这可能是老年人群GERD患病率较高的原因[11-12]

GERD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生活习惯对其影响较大[14-15],中国《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指出改变生活习惯是GERD治疗的一部分[16]。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改变生活习惯的治疗包括抬高床头、降低体质量、戒烟戒酒、避免睡前进食、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反流症状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辛辣或酸性食物、高脂饮食等[16-17]。有研究发现通过健康宣教改变生活习惯,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有明显改善。本研究对张江地区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进食过饱、便秘、工作或情绪经常紧张与GERD密切相关。饱餐是公认的GERD危险因素。进食过饱造成胃过度舒张,刺激诱发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还可导致胃酸分泌时间延长,故应指导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Iwakiri等[18]的研究给予健康受试者相同热量的不同体积食物,进食800 mL的患者食管的酸暴露时间较进食500 mL者明显延长。腹内压增加可加重体位性反流,便秘可增加腹内压,造成胃排空延迟,因此GERD与腹胀、便秘以及体位性反流均有一定的相关性。GERD属于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非常重要,当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时可影响迷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增加胃酸的分泌和抑制胃的运动,因此精神紧张与GERD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显示经常参与麻将棋牌活动是GERD的保护性因素,可能是由于精神放松的缘故。

在GERD患病人群中,约有1/3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主要是由于频繁的烧心和反流所致,而当存在夜间酸突破时,这种烧心和反流会影响睡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有夜间反流症状者中80.1%存在睡眠障碍,明显高于无夜间反流症状者;有夜间反流症状者的睡眠障碍58.7%发生在反流症状之后,仅有21.5%发生在反流症状之前[13]。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失眠是GERD的中高度危险因素,经常服用催眠药是轻中度危险因素,表明睡眠障碍与GERD有关,反之GERD也会导致睡眠障碍。

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学习能量流动的内容时,教者创设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的情境,他只携带了一只母鸡和一袋玉米,如何才能使他能存活更长的时间以等待别人的救援?学生想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先吃鸡再吃玉米,二是先吃玉米,并用部分玉米去喂鸡,再吃蛋后吃鸡。学生饶有兴趣的探索能量流动的过程。

GERD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张江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对GERD患者生活习惯的干预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因RDQ问卷筛选出的GERD患者样本量较少,今后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1 Vakil N, van Zanten SV, Kahrilas P, et al. The Montre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J]. 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8): 1900-1920.

2 El-Serag HB, Sweet S, Winchester CC, et al. Update on the epidemiology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J]. Gut, 2014, 63(6): 871-880.

3 Jung HK. Epidem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Asia: a systematic review[J].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1, 17(1): 14-27.

4 计亦旻, 刘菲.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5, 35(1): 28-30.

5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协作组. 反流性疾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消化杂志, 2003, 23(11): 651-654.

6 Shaw MJ, Talley NJ, Beebe TJ, et al.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 Am J Gastroenterol, 2001, 96(1): 52-57.

7 Herregods TV, Bredenoord AJ, Smout AJ. Pathophysiolog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new understanding in a new era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5, 27 (9): 1202-1213.

8 He J, Ma X, Zhao Y, et al.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the epidemiology of symptom-defin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China[J]. BMC Gastroenterol, 2010, 10: 94.

9 高鸿亮, 冯文涛, 姚萍.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胃肠病学, 2012, 17(8): 483-487.

10 李爽, 周康年. 侯立新, 等. 上海宝山地区胃食管反流病流行学研究及生活质量评价[J]. 中国消化病杂志, 2015, 27(6): 333-336.

11 韩佰花, 王丹, 王京, 等.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 34-35.

12 崔莉红, 朱风珍, 陈桂敏, 等.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食道压力测定和24小时pH监测的临床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17): 2246-2247.

13 邹多武, 许国铭.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夜间反流与睡眠障碍情况的调查[J]. 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12): 828-831.

14 Gunji T, Sato H, Iijima K, et al. Risk factors for erosive esophagit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 large number of Japanese males[J]. J Gastroenterol, 2011, 46(4): 448-455.

15 Asl SF, Mansour-Ghanaei F, Samadi H, et al. Evaluations of life style factors and the severity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J]. Int J Mol Epidemiol Genet, 2015, 6(1): 27-32.

1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10): 649-661.

17 刘诗. 改变生活方式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8, 20(1): 8-9.

18 Iwakiri K, Kobayashi M, Kotoyori M, et al. Relaionship between postprandial esophageal acid exposure and meal volume and fat content[J]. Dig Dis Sci, 1996, 41(5): 926-930.

 
胡晔东,王波,徐文,刘菲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8年第02期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