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职院校“三融一体”人才精准培养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众所周知,一些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建设、教学改革和招生就业等自身任务繁重,与社会需求主动协同不够,学校与用人单位、师生与企业员工、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由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教材内容空泛、教学理实脱节、教师能力不足及学生学习倦怠诸多问题,导致毕业学生针对性不强、应用性较差,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面对国家经济发展面临深层次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级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转型需要,毕业生就业困难或用非所学现象严重,产生人才浪费较为严重的新矛盾与新问题。毋容置疑,如何依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需要,是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学院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三融一体”人才精准培养方法内涵

“三融一体”人才精准培养方法(以下简称“三融法”)是我校吸收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成功经验及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出“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师生融会”的人才精准培养方法。从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师生融会三个维度,通过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将产教、校企、师生六大要素融为一体,协同着力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产教融合”指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或依托企业开展教学实训和培养培训,学校与产业融为一体,教学与产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切实做到工学结合,教师在产教融合中提高,学生在产教融合中成长。“校企融通”是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提供技术服务、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建立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工作互动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师生融会”则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在与产教融合、校企融通紧密结合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师生在主动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直观教学和技能训练中,实现教学相长,融会贯通效果。

“三融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高度结合,克服了职业院校人才适应性不高与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学生主体是“三融法”的根本特征,协同着力是“三融法”的最大特色,精准培养是“三融法”的显著特点。

俄罗斯的建筑是具有拜占庭风格的艺术建筑,古罗斯建筑中有正教堂400多处。俄罗斯的教堂数万之多。在俄罗斯,几乎每一个城镇都有各具特色的教堂,许多教堂呈现群建筑风格,形成靓丽的风景线。

由此可见,“三融法”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改革了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主体单一、标准单一、内容单一和方法单一的问题,构建了学校、企业与行业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可对学生做出全方位、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评价。

二、运用“三融法”破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一)聚焦企业需求,推动人才评价改革

“三融法”的基础是产教融合和校企融通,在人才的精准培养,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共同需要下,能形成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和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双向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常态化机制,较好地解决教师能力不足问题。在这一机制下,企业提供专业教师实践岗位,学校提供企业技术人员教学岗位,对现有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老师依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行分层分类按需施训,合理选择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在新教师聘任上,学校也能根据企业专业需求,细化聘用条件,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性,并提高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方法有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如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大,融入度不高,人才精准培养目标就会落空。高职院校应敢于面对学习主体进校时文化成绩相较不高,学习自觉性较差的问题。

蒋介石执政时期的国民党表面上以现代革命政党自居,但骨子里遵循的却是中国传统的派系政治原则,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都不是以公意为原则,而是“传统的恩惠和忠诚的交换关系”㊼。国民党内的派系常以私人关系为基础,以地缘、血缘、学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具有传统特色的政治文化。蒋介石用人注重地缘与人际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从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中共在这方面相对来讲,更注重能力,站在党的立场去衡量用人,是从公的角度出发的。

(二)聚焦课程设置,推进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通过教学整体设计的改革使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能运用到实践项目方案设计表现中,整体的效果图设计表现水平有显著提高。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双线并行贯穿项目,课内和课外两个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训练能力,学习知识,养成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同时,将外语知识渗透到课程教学实施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素质。

(三)聚焦教师主导,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主导,也是“三融法”的组织者、推动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水平能力,决定了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需要大量的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人才评价是人才开发管理的关键环节,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影响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向。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更是职业教育。然而,部分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不够融通,在办学理念上,受普通高等教育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偏重高等教育的理论知识传授,突出职业技术特点不够。培养满足行业和市场需求的能够胜任一定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及应用型技术人才应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三融法”的产教融合和校企融通,有利于学院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让专业始终紧盯行业企业发展,预测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提高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与此同时,可充分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依此确定培养专业,设计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和组织教学工作,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源于职业需求,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结合,基础理论则以专业应用为目的,本着必需和够用原则。教学内容以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与现实脱节问题。

(四)聚焦学生主体,破解学习倦怠问题

传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局限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操行、奖罚情况和考勤情况方面的评价,评价主体方面仅限于学院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参与评价,未能对学生的技能水平、适应能力及企业认可度方面做出全面、公正和客观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人才评价须以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为标准,突出人才培养的技能型与应用性。“三融法”以产教融合和校企融通为前提,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不同岗位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课程和课程体系,有效实施教学环节。人才评价标准内容则根据不同用人主体的职业类别、层次和评价目的进行设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企业需求,人才标准精准对接用人单位需求,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融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目标明确,强调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做中学、做中教”,将教学过程构建为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培养及提高过程,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和实景教学,在工学交替教学活动中,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过程,用实践过程验证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与职业素养不断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教学主体作用通过主体性目标和主体性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克服了传统教学学生学习目标不突出、缺乏学习成就感、情绪低落、行为被动以及效能低下等学习倦怠现象。

(五)聚焦工作过程,增强能岗适配度

高职院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是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时期短。少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校企融通与师生融会做得不够,无法结合企业个性化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学生能力与岗位不匹配,与用人单位磨合期较长,造成人才潜力难以有效发挥,人才浪费严重。

“三融法”人才评价体系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以能力与岗位适配为建设目标,通过加强校企战略合作,发挥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将课堂办进工厂,将车间搬入校园,教学过程瞄准整个职业全流程,与就业目标精准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方向,更加突出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可完全掌握职业技能,完成学生和员工的角色转换,较好地解决了因职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职业恐慌与能岗适配问题。

二语学习者在习得一个语块后就能在语义上进行替换,创造出无数新鲜的内容,使语言具备产出性,也能够促进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构式语法理论不仅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养成,提高军事英语词汇学习的质量,使他们能够产出更准确、更地道、更丰富的目的语语言。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语法教学法、词汇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还是任务型教学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是可以取长补短、综合利用的。笔者日后还将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找到构式语法理论与其他教学法的最佳切合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军事英语应用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三融法”吸取了德国“双元制”教学法精华,根植于中国职业教育沃土。在“双元制”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上,既能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又可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精准对接,有效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精准培养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到学校企业零距离、就业创业无缝隙,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学生就业需要。“三融法”的研究与实践,一定能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精准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有益探索,为我国新时代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8):45-49.

[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5(9):30-33.

[3]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鄂政发〔2017〕5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EB/OL].2017-11-28.http://www.hubei.gov.cn/govfile/ezf/201712/t20171208_1232952.shtml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J].教育科学论坛,2018(3):3-7.

[5] 刘延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7-01-24(001).

 
方正平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