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欧美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虚拟化、产业经济空心化所带来的严峻经济社会问题,使发达国家不得不转变自身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从“去工业化”战略转向“再工业化”。美国2012年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政府2013年提出“工业4.0”战略,英国实施的《工业2050战略》,法国的“工业新法国”计划,这些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战略,都把着力点放在重振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为配合再工业化发展战略,欧美发达国家随之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致力培养现代制造业、智能制造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其人才需要求变化分析

德国是率先掀起再工业化浪潮的国家之一。德国先进制造享誉全球,在全球再工业化背景下,德国率先掀起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改革。2010年德国内阁便提出工业4.0概念,确定了工业4.0是德国未来发展的主方向,2013年正式确立了“工业4.0”的国家战略地位。工业4.0的核心理念是信息通信技术与生产物理系统的连接,实现工业生产方式从机械、单一、琐碎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转变为智能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形成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智能工厂。

美国经济发展在2008年金融危机受到重挫之后,奥巴马政府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当届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签署了《复兴与再投资法案》,决定为振兴制造业计划提供7870亿美元的资金资助。2010年8月签署的《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正式拉开了美国再工业化的战略序幕。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是以互联网技术与再生能源融合为基础,以新能源作为关键要素,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变革。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其认识到去工业化、国内单一的化石燃料等工业使美国丧失国际竞争力。因此,新一轮的再工业化中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以带动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以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抢占未来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英国是传统的工业强国,作为世界是第一个“工业革命”国家,曾占据着“世界工厂”的地位。在金融危机之前,英国实行去工业化政策,将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向外迁移,英国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下滑,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也急剧下降。金融危机之后,英国政府重新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通过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英国制定了《低碳工业战略》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推行低碳经济,以期通过新能源开发实现英国制造业的低碳环保、高效节能。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各发达国家利用本国的传统或资源优势抢占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将深刻影响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也必将引起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

一是需求数量的转变。随着各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政策,通过一系列扶持措施的落实,许多制造业回流,使本国制造业呈现出新的繁荣。由于各国此前的去工业化政策,制造业对从业人员失去吸引力,教育中也侧重培养第三产业服务的人才。此外,由于技术与设备的更新,原来的初中级工也无法满足新制造业的需求。因此,在新一轮的再工业化浪潮中,企业找到适合的岗位技术人才成为主要的难题。美国德勤公司调查显示,美国的制造业现在有60万个就业岗位面临空置。而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美国有128万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口,但他们并不能解决空置岗位的问题〔1〕。而在德国,据《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报告预计:2012-2030年间,将有约1046万接受过“完整职业培训”的人才离开德国劳动力市场,而新补充的人才数量只有755万,劳动力缺口达到290万人〔2〕。由此可见,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新制造业亟需与其相匹配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是人才结构的转变。工业4.0的出现改变了现有工业生产与服务的模式,其高度的自由化、数字化与个性化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制造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生产过程机器设备的操作、管理、优化等多方位的能力。2015年12月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BIBB)发布了《工业4.0及其带来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工业4.0将给德国带来43万个新的工作岗位,但同时也有6万个工作岗位被智能化系统取代,49万个以上的传统工作岗位将被直接剔除〔3〕。在美国,据调查,为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求近80%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是技能型(有副学士学位,或有12-24个月的培训经历)或高技能型(有学士学位,或有36个月以上的培训经历)人才〔4〕。可见,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初级或中级职业技术人员完全达不到就业标准,原来初中级工将被大规模地淘汰,或需要接受再培训才能适应新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因此,随着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智能生产、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业市场上的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将逐步被高级技术型人才替代,对信息、科学技术和工程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大规模增加。

三是职业技能的转变。再工业化中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的变化,使劳动市场技能与现实需求呈现出严重的不匹配。技能不匹配是指个人工作技能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它已经成为美国制造业回归的一个中心挑战,影响着社会各个层面,从企业的生产力和效率到青年的现在和未来的福利〔5〕。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德国企业岗位中提前终止合同数量达14.89万,中止合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员工无法胜任岗位。智能化生产、互联网+工业的生产模式使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更是设计者和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调试、运用高端、精密、智能化设备的能力,还应具备生产管理、程序优化等综合能力。需要从简单的业务流程操作转变工作过程、生产制造过程的设计者、监管者和评估者。新从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数学、工程、信息、科学等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知识,具备以信息素养为首的综合能力。

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就备案审查制度的视角而言,政府规章备案审查方面还缺乏健全的启动机制,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还未能实现有效衔接、互为补充,备案审查主体的法律责任和公众参与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还有待完善之处。

2) 作业时,将计划作业区的地膜削开拉起,并用围堰隔离,非作业区的地膜与围堰搭接,阻隔雨水进入作业区。围堰应与作业堆体坡底保持一定的间距,并随着作业区的推进而移动。地膜、隔离墩断面如图4所示。

()提升制造业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金融危机前,美国由于实行去工化政策,每年制造业产值在不断的下降,而国内教育体系则侧重培养第三产业服务人才,学生也更愿意选修非工科类学科,制造业在劳动市场缺乏吸引力。为了让更多学生流向制造业就业领域,美国的职业教育从侧重服务业人才培养转向制造业人才培养,通过规划制造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让学生看到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潜力,提升未来从事制造业的意愿。美国还注重在K-12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对先进制造业的兴趣,并在11-12年级为学生开设先进制造业相关的“双学分”课程。“双学分”课程是11或12年级的学生在高中和社区学院的衔接合作协议下,在高中修读的学分可获得社区学院的认可,以此拓宽职业生涯,让更多学生可流向制造业就业领域。

2.4.3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对CIPN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相关性进行敏感性分析,从总体合并结果中逐一剔除单个研究,新的合并结果与未剔除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敏感性低,结果稳定。同时,由于纳入研究类型存在不同,分别剔除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新的合并结果与未剔除前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表4),表明研究结果与纳入不同类型的研究无关。绘制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散点图基本对称(图4),同时采用Egger's检验定量判断发表偏倚,结果提示无发表偏倚(t=0.15,P=0.884)。

英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国,在再工业化中也是积极应对。为了重塑制造业形象,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英国2011年实施“开放和了解制造业计划”,通过组织学生、教师到先进制造企业进行现场参观、考察、交流,让学生了解先进制造业的流程与技术,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

德国是制造业强国,其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也被称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为保持职业教育的公众吸引力,让更多青少年选择职业教育,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2014年,德国联邦教研所和就业局开展了“保障和扩大职业教育开展”项目,对学生进行潜力分析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上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让职业教育继续保持着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拓宽职业教育范围调整教学内容与标准

不同于园区的“新区域建设”,“场景”是根植于城市的文化中,有当地的社区作为保障的空间形式。因此,它的功能往往是多元的。在一个场景中,它可能不仅服务外来的文化消费者、吸引的文化资本,还服务于当地的居民,甚至是偶尔路过的人群。这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将文化从城市中抽离的“孤岛式建设”有很大的区别。以往,大量“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大型音乐场馆等通过城市批出专门用地建设在远离人群的区域。这一做法否定了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巨大联系[3]。

为提高技术工人的能力素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层次,英国扩大高校技术学院的招生规模,加大对学徒制的资助。英国高校技术学院是培养高端技术、科学人才的学校,培养工业所需的发明家、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截至2014年底,英国共有30所高校技术学院,每个学院拥有在读学生约600人。英国政府计划再新设24所高校技术学院,2016年将在读学生总数提高到3万人〔6〕。可见英国政府为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所需人才,加大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每年的培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此外,为培养制造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徒制培养层次,英国政府把免费参与学徒培训的年龄从16岁提升至18岁,满足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再工业化使得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所引起的劳动结构变化必将促使职业教育结构发生改变。再工业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为满足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美国大力发展学徒制,构建区域学徒制模式,解决技工短缺问题。美国国内知名企业和社区学院开始进行区域学徒制的试点,开发学徒制培训指导手册,促进区域学徒制模式的发展,以期在先进制造业中形成规模效应。2017年,特朗普推动“Made in America”战略,设立美国制造日和“劳动发展周”,扩大学徒项目,促进就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南国的戏剧运动现在应该向他第二个阶段了。他曾允许降到民众的低地把民众引向艺术的殿堂,但第一期的运动中他还不免有些在艺术的殿堂中徘徊瞻顾。现在请许他发表第一期第二次的剧目,这些虽然是第一期运动的完成但已可以看见向第二期的推进了。[27]259

第一,宣扬大国工匠精神,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每一次工业革命所引起的生产方式变革所需的技术工人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程度越高越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我国受“学而优则仕”“重学术轻技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技术工人处于社会边缘。为此,我们要通过媒体宣扬大国工匠精神,宣传产业工作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主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全社会重视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风尚。通过开放生产中心、技术中心,让市民、中小学了解技术生产过程,了解职业界、技术界,现场感受工匠精神,让全民对技术、职业具有敬重之心。

()进一步加强教育体系内部融通与衔接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是数字化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一场新型产业变革,因此,现代生产的劳动者不仅要掌握生产过程,还要求能够优化生产过程,在智能生产中能够实现多元的人机对话,素质、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为促使劳动者不断加强进修与培训,提升学历水平与资格水平,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育体系的内部融通与衔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互通。

2014年,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工商业协会、就业局等共同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修订了国家资格框架,建立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等值资格体系,将普职等值体系、资格评定标准纳入框架之内,在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下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等值互通,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空间,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此外,为让更多的青年实现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灵活过渡,为个人提供更多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2017年德国联邦职教所发布了《教育体系内部融通衔接指南》,阐述德国普职融通衔接教育体系的形式基础,展示教育体系内部融通衔接的实践,指导如何衔接与融通,增加青年进修与培训的途径与机会。

为实现在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校企合作,奥巴马政府在履任之初便推出“为美国未来奠定技能之基”的倡议,并组建联盟组织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协作〔8〕。为此,美国政府加大与校企共同培养学徒的力度,对参与学徒培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特朗普政府还为推行学徒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监管机制,建立基于行业为基础的学徒标准;推行社区学院校企协作项目,通过校企协作、产教融合重振应用型人才培养,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社区学院校企协作项目包括:与著名企业共同举办一贯制科技高中,并在多个州成功推行这种办学模式;推广制造业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社区学院与企业协作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共同体工程。美国政府将与企业协作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重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多元、有力、扎实且卓有成效。

()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制造业人才培养

英国国家资格证书框架则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纳入一个等值融通的体系之中,为全民提供一个开放、自由、个性的上升通道。为解决制造业对技术技能工作的需求,针对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存在学分生硬、学分转换难等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英国于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规范资格框架(RQF)。RQF规范了资格级别、资格类型、资格内容、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范围和广度,让民众在职业技能培训和普通教育之间轻松的实现学分转换,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等值对换,为各级各类资格互相转换建立一个更完善、便捷的平台,满足了制造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以及国内民众对接受多类型教育的渴求。

英国政府为鼓励企业参与技术型人才培养,2015年宣布决定自2017年开始向企业征收学徒税,并且将是否缴纳学徒税作为参与政府重大招标项目的重要指标,这有助于提高企业参与学徒制培养的积极性,招收更多的学徒以获得更多的税收回报。此外,为加大制造技术和工程技术学徒的培养,英国国家学徒制服务机构还联手科学、工程和制造技术技能委员会、国内企业,加大先进制造业和工程类高学徒制项目的推广。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实现高级学徒培养人数的翻番。为提高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2014年英国政府联手国内企业成立雇主导向的国家学院,以培养世界级先进产业人才。国家制造业中心将作为全国高级工程技术培训中心,有助于缩小英国与国际在劳动生率和技能等领域之间的差距。

在德国,企业是双元制育人的重要主体,承担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随着德国制造业的高端发展,对知识型技能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近几年来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热情持续下降,德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扶持。为应对制造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职教所于2016年4月共同启动实施“职业教育4.0——适应未数字劳动的专业人才资格与能力”的倡议,支持职教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分析数字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人才需求预测等。德国联邦政府为了帮助企业培训数字化人才,实施“促进跨企业培训机构及能力中心数字化”特别资助计划,支持企业培训机构改善装备条件,加快专业人才数字化培养,以满足制造业所需。

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策略思考与建议

新一轮的工业化浪潮已袭卷全球,发达国家正通过制造业技术升级抢占再工业化发展的制高点,我国要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背景下获得发展先机,人才是根本。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离不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工人,离不开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升级与换代。结合发达国家经验,我国职业教育为满足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

近几年来,先进制造业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先进设备等专业的需求。德国不断扩大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职业的学生培养人数,根据就业需求调整职业资格和专业教学内容及标准,重组专业。2005年至2015年,德国新设立教育职业23个,更新151个教育职业的教育教学标准规范〔7〕。面对新的市场需求,德国及时调整了专业教学内容和标准。如一个工业技师过去是负责对工程的方案、组织生产进行质量把关,指导工人如何做,但随着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工业技师需要具备优化生产流程、参与新产品的开发成本评估、工艺改良等能力。德国的职业教育为此在专业教学标准、考核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制造业市场的需求。

第二,对接“中国制造2025”,调整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现代制造业是信息技术与生产过程的高度融合,生产过程的无人化、机械设备的数字化将使得生产过程正式迈入“机器人时代”,这对我国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型的生产方式要求职业教育及时更新课程设置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技术的同步更新升级。职业教育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界线,按照工作生产过程重构课程体系,以多学科相互融合的方式,着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让学生既掌握生产技术,又懂得过程管理,具有能够针对生产过程优化生产方案的专业综合性知识背景和跨专业问题的处理能力。

第三,建立普职等值性资格框架,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的障碍。发达国家有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横向沟通,纵向衔接,面对再工业化新形势所做的工作是优化与调整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对其中的条款与条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仍不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对换仍不通顺。为满足现代制造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我国急切需要建立起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等值体系,打通普职教育沟通的障碍,统筹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加快建立起学分银行,打通中高本及研究生的晋升通道。2017年5月,广东发布了全国首个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各级各类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提供了共同参照,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及业绩成果间可依据等级标准实现互认,各级各类教育实现纵横贯通和衔接〔9〕。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的地方探索为建立全国资历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基础。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四,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校企合作,搭建校企育人平台。发达国家的应对再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强化校企合作。我国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校企“一头冷一头热”的尴尬局面,缺乏顶层设计和法律制度支撑等问题。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急需破解校企合作难题。在国家层面上用法律制度规定学校与企业的权责,保障校企的权益。搭建以政府牵头,行业主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整合产业、企业、学界力量,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标准、课程设置、师资设备等资源共享上实现产教深度融合。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把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强化了企业主体地位,突破产教融合瓶颈,规定产教融合相关方利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保障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提供稳固的政策基础。

随着再工业化的发展,新制造业对劳动力市场高素质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美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各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应对新制造业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曦.谁在阻挡美国制造〔J〕.装备制造,2012(6):84-85.

〔2〕Vet Data Report Germany 2014〔R〕.Germany:Fede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IBB),2015.33

第五,部分老师不适应网上操作,又不放心授权给其它老师或研究生,更依赖传统报账方式,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网报系统的全面推广。

2018年11月7日,商务部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城乡配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印发有利于落实《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确定全国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城市50个左右、骨干企业100家左右”的主要目标;有利于指导各地对开展城乡高效配送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与模式创新发展;也是检验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成果的重要依据。

〔3〕Industry 4.0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Labour Market and Economy: Scenario Calculations in Line with the BIBB-IAB Qualifications and Occupational Field Projection〔R〕.Germany: Fede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IBB,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Structures Research-GWS,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IAB,2015.

〔4〕汤霓.石伟平.美国振兴先进制造业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51-56.

〔5〕Anja Perry, Simon Wiederhold & Daniela Ackermann-Piek.How Can Skill Mismatch be Measured? New Approaches with PIAAC〔J〕.methods, data, analyses,2014,Vol. 8(2):137-174.

〔6〕University Technical Colleges. Overview〔EB/OL〕.http://www.utcolleges.org/.2014-11-11.

〔7〕刘立新.工业4.0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4.0发展述评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8):5-12.

〔8〕王辉.美国“升级版”职业教育体系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9-95.

本研究探索的大班教学环境下将句酷批改网的反馈与教师反馈相结合的三稿式写作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切实改善了他们作文中句式、内容的逻辑性及连贯性和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使写作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9〕广东发布全国首个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地方标准〔EB/OL〕.http://finance.china.com.cn/consume/2017 0525/4225824.shtml.

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识世界、对待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执两端而允中”的智慧对于华人的心理、思维和行为处事等各层面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思维,1999)。探究中庸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和运作规律,有助于更好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处事方法,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郑玉清
《教育导刊》 2018年第05期
《教育导刊》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