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资水中段宋以降陶瓷窑址及器物调查

更新时间:2009-03-28

资水中段,古称茱萸江,简称萸江;两岸曾是多个峒蛮民族世代居住的崇山峻岭地区。宋神宗熙宁五年开梅山后,梅山核心区从此一分为二置安化、新化两县,上梅为新化,下梅为安化。

上梅新化陶瓷自宋代以来的历史分布脉络、基本特征与发展成就进行介绍。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但本文介绍的主要是瓷器,严格地说,是上梅瓷器;因为在梅山核心区域内,就目前的调查了解,不管是从陶瓷传承历史、窑址分布,还是其规模与影响来看,陶瓷主要集中在上梅地区,也就是梅山资江中段的萸江上游至中游地段。

陶瓷行业发展的基本脉络

陶瓷的出现是和人类的定居生活密不可分的,同时,也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陶瓷所蕴藏着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信息,以及它所包含的科学、工艺、美学、宗教、民俗等内涵,早已成为了各相关学科研究的对象;自然也是我们梅研会不可缺失的研究课题。

上梅地区使用陶瓷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时候,据《新化县志》记载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如记有新化圳上镇干家村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褐陶与泥质灰陶的豆、碗陶器;茶溪乡(现田坪镇)云霄桥村有夹砂红陶、黑陶的钵、罐等器物。但这些信息,只见记载资料,没有实物标本相印证。

新化县白溪镇(原何思乡)何家坪村,是北宋熙宁六年开梅置县的地方,在这旧县城城池内的遗址里,发现有宋代的陶瓷执壶残器与碗、缸类碎片。而在琅塘镇(原龙通乡)印双村也发现有宋代泥质的红陶、白陶、灰陶等。这些陶瓷是产自于开梅之前还是之后,还可研究,但是,是生产于梅山本地应没有问题。

遗憾的是,在上梅地区,除有这些零星的记载与发现外,在陶瓷领域进一步的考古资料,却一直没有发现;而且,随后的夏商周各代,一直到唐、五代,以及元、明、清各代,都是难觅踪迹。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梅山陶瓷,一直无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梅研会自2004年发现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新田窑”,即后来命名的“筱溪窑里陈家窑”后,2015年5月又发现“江田窑”,同年10月又发现“半山杉木坳窑”后,才终于有了较为完整的上梅地域从宋、元、明、清、民国到现在的连续不断的整个陶瓷发展进程的脉络。从此,也就有了真正开启梅山陶瓷文化研究自宋代开始、一直到今天的可能。

(一)宋、元时期的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与窑头山窑址群

宋代在上梅地域的窑址,现发现有两个,一个是萸江上游的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图1),它位于新邵县坪上镇筱溪村北至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新田村南两村所辖江面的东岸台地上;整个窑群处于萸江上游的右岸(从上游往下游看),在宽约400米左右范围内绵延约2公里左右分布,跨越今新邵县与冷水江市两县市。

  

图1 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大概分布图(孙宇琴江)

第二个为萸江中游的窑头山窑址(图2),它位于新化县琅塘镇苏溪村窑头山至安化县平口镇新坪村八仙台窑冲的老庵堂(现已不存)附近。其中窑头山窑址整个堆积与分布废弃残片的区域为窑头山当地四户戴姓住房所辖的空地及地基之下,占地达2500平方米左右,与八仙台窑冲窑址的直线距离大约在2000米左右,堆积废弃残片的厚度有6、7米,多以匣钵、垫圈为主,偶见有碗、碟、罐等残片。而八仙台窑冲的窑址,因常被柘溪水库所蓄的库水淹没,是否周边还存在窑址遗迹,因情况不明,不好枉自猜测。据当地多位老人介绍,曾见有匣钵、垫圈、碗、碟等瓷片出土;有的无釉,有的施有褐色釉。

长江南岸境内的陆域展布大小不等的沿江湖泊、塘等地表水体,区内降水丰沛,地表径流通畅,地表水系发育。池州市水系主要有秋浦河、白洋河、九华河、平天湖、查村湖等。

  

图2 窑头山与八仙台窑冲窑址(红色椭圆形点)大概分布示意图

苏溪窑头山与新坪八仙台窑冲的两个窑址,虽分属后来的新化与安化不同的行政区管辖,但从两窑址的标本特征来看,其胎、釉到纹饰,几乎完全相同,所以应属同一个窑群,而且同属一个时代。由于采集调查的物证标本资料匮乏,窑址的技术传承关系,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而时代,初步认为应为宋代,并与萸江上游的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同属一个类型,只是窑址的规模,比上游的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要小很多,而且烧制的时间可能也要短很多。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第五主族原子掺杂砷烯的几何结构及稳定性、电子性质和STM图像.研究发现,由于杂质原子具有不同的半径和电负性,替位掺杂原子在砷烯中会引起局部结构变化. 进一步研究电子性质发现,第五主族原子掺杂会导致砷烯能带带隙的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N原子掺杂引起的变化最大. 最后给出了第五主族原子掺杂砷烯的STM图像,为实验科研者识别和分析砷烯缺陷提供有益的参考. 该研究结果将对二维砷烯纳米材料在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二维材料电子结构的能带工程是其在新型微电子器件等方面应用的关键,后续研究工作将进一步考查掺杂类型和浓度对砷烯电子结构的影响.

苏溪村一般认为是原梅山苏氏的原居地之一。开梅时,北宋熙宁六年招纳梅山峒主时,受纳的首领就是苏氏的族长苏甘;苏溪之名可能就源于梅山的苏氏。所以不管该窑是创办于开梅前还是开梅后,不可能与苏氏没有关系。此支梅山苏氏后陆续转徙他处,今天的苏溪窑头山,已没有了一户苏氏人家。

(二)元、明时期的江田窑

江田窑位于新化县油溪乡江田窑村。它是梅山陶瓷业继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与窑头山窑址和八仙台窑冲窑址后的又一个窑场,初步探得烧制瓷器的有新老两个窑址。该窑的技术可能传承于德化,源于贵州玉屏来的金氏一族所开创。金氏一族迁徙基本路径及技术传承,是从贵州玉屏首先来到新化油溪江田窑,再分三路发展:一路白溪何思,一路油溪青龙,一路远至怀化溆浦。从目前了解采集到的小量瓷片特征、风格来看,具有元、明多种特征,初断该窑应开始于元代,止于明代。该窑(老窑场)的最终命运,是转而烧制成本更低、更能使当地百姓接受的坛子亚壸(亚,即夜,新化方言读yà。壸,新化方言读bù。为陶瓷坛坛罐罐的俗称)而直至今日。

(三)清代半山杉木坳窑

基于以上原则,医院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医院目标管理体系。整个体系包含确定关键成功领域、确定关键绩效要素、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构建医院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四大步骤,其中的核心环节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正是由于乡村旅游基于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因此花期、涨退潮期、旱期等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如此一来,乡村旅游有着较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这也使得依托该行业的相关业务每年的营业额大打折扣。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多数经营者选择将其作为副业,在旺季时应游客需求提供服务,而淡季时则重操旧业。

考虑到田野调查的时间较短,调查采集的点面有限,仅限现有掌握了解到的小量局部而单一的瓷片、窑炉砖等情况来看,该窑的上限最多可达明代,下限为清末;而从现有采集的器型、釉彩、纹饰看,更接近清晚期,因而暂定为清代中晚期更为可靠。从不同探点的窑炉砖、红烧土、红砖垛坎断面以及分布的范围等情况看,该窑规模可能不小,初断起码有一个窑炉以上。具体详情,如窑址规模大小,器型种类多少,烧制技术程度,具体烧制时间及年代等,都还需做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讨。

(四) 民国后洋溪瓷业

洋溪,为新化县南部的一个镇,瓷业源于民国四年当地学子邹承休在洋溪的水东村创办“华新瓷业公司”为开始,并在其影响带动下,新化以洋溪溪东的水东村为中心,周边先后有“新阜通公司”、“裕兴公司”、“中兴工厂”、“永益公司”、“五美公司”、“楚宝公司”、“董家桥碗厂”、“维山瓷厂”以及可能还有“裕宽公司”等瓷厂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开业;继之衍生出“维新公司”、“裕和公司”、“永利公司”、“德心公司”、“半山瓷厂”、“裕记”、“福记”等瓷业公司的诞生。乡绅办厂之积极、民众观注之热烈,致使新化洋溪一时传有“小景德镇”之称。当年洋溪瓷业之兴盛,民国二十年(1931年)即被载入了“省年鉴”

而洋溪窑业的技术,主要传承于醴陵窑,其次还有景德镇窑。

1949年后,当地在政府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之下,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将洋溪各主要瓷器公司、瓷厂逐步合营在华新瓷业公司名下,并最终改造完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华新瓷厂”。1960年厂址搬迁入县城,1966年“华新瓷厂”更名为“新化瓷厂”,直至2007年改制不成而最后关门。从此,上梅洋溪传统瓷业基本转入了电子工业陶瓷的发展之路。

陶瓷产品的基本特征与特点

我们对这件待考器物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一)宋元陶瓷产品的基本特征

1.萸江上游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

(1) 胎质:见有青灰色、浅灰色、灰白色、赭(zhě)色、灰紫色等(图3)。以灰色调为主,赭色、灰紫色次之;原料来源多样,属本地特色。

  

图3窑里陈家窑部分胎质

(2)釉彩:以单色釉为主,一般以青釉、酱褐釉为常见,其他黑釉、乳白釉、黄釉次之(图4);可能还有绿釉。釉彩的整体表现,体现的是一种简洁素雅之美。

上梅的宋代窑址,虽然我们暂定为开梅后所建,但从窑头山与八仙台窑址群能跨越新化、安化两县的地理位置看,有可能在开梅前就有陶瓷制作的可能;也可能开梅后两县在同一地域同时开窑也有可能,这都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的物证支持才能最终解决。

  

图4a青釉 图4b酱釉1

  

图4c青黄釉 图4d黑釉(刘志平摄)

(3)器型:暂见有碗、盏、盘、壶、罐、炉、钵、缸、瓶等十多种。其中以碗、盏、盘、壶、罐最为多见(图5)。造型大方朴实,品种类型多样;生产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经济而实用。

  

图5a敞口碗(刘志平摄) 图5b茶盏

  

图5c唇口束颈圆腹香炉 图5d唇口短颈鼓腹香炉(刘志平摄)

  

图5e菱花口瓶 图5f唇口短颈方肩瓜棱罐

  

图5g长颈折肩旋纹执壶 图5h盘口莲子执壶

(4)待考器型

下面这件(见图6a、b)是多件待考器物中的一件,初视疑为烛台灯具的残器或其他器皿;也有人提出疑似魂瓶盖顶的残件。

  

图6a、b器皿待考(刘志平摄)

关于梅山魂瓶,多出自宋元时期,而窑口一直不详;是否有出自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的魂瓶,是我们此次考察调查的重点。

我们从2014年7月24日起至2015年3月27日止的8个多月里,共对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进行了7次田野考察调查;其中2015年1月3日,在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点村民垒护菜地地界的堆积瓦片中,找到了这件残器。

自我效能是指人类有根据外部环境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10],在这过程中,信心越强,调节和改变自身行为的能力就越强,从而能更好的应对压力和挑战[11],而低自我效能会导致个体过低的评估自己,应对疾病和挫折的能力下降[12]。本研究中,两组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在PCI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5A模式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提高更加明显,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GSE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5A模式的干预,患者的自我效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宋代开梅置县后,中原文化元素必然注入古梅山峒区并占领、主导上层社会,陶瓷生产制作,必然带有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影响下所具有的共同性;同时,因受其所在地域文化及环境影响、以及当地工艺技术条件的制约,而具有某些特殊性。

A、是否确定为魂瓶盖顶

比较新化、冷水江、涟源、双峰等县市出土的魂瓶实物,没有找到类似盖型或瓶口式样;加之残缺较大,是否为魂瓶部件不能确定。

B、是否确定出自筱溪窑里陈家窑址

秀容川在街头,在小酒店,问老人,问少年,问他们知不知道秀容月明这个人。有人说,怎么不知道?那是个叛徒。也有人说,秀容月明是个大英雄,不是他,桂州城早不是这样子了。

此刻,丁达的身体被一层泡泡包裹着,这原本是困住宴西园的泡泡。原来,在喵星飞鼠大使发射导弹的这几秒内,壶天晓条件反射般地把原本包裹着宴西园的泡泡罩在了丁达体外。壶天晓和镜心羽衣一个采集原料,一个织补泡泡,这一切都在瞬间完成,像是没经过大脑指挥似的,连他们自己都惊讶不已。不过,导弹爆炸的冲击力仍然在防护泡上炸开一个大洞,在丁达的后背上留下爆燃后的烧灼痕迹。过了好一会儿,泡泡上的大洞才逐渐愈合。或许是出于对云织、猎影星族的恐惧,喵星飞鼠大使愣在那里,不敢轻举妄动了。

虽来自筱溪窑里陈家窑址中心范围之内,但不是来自窑址自然遗迹堆积点,为人为搬迁摆放之物。不排除象其他堆积在一起的窑址瓦片,也是从筱溪窑里陈家窑址里捡拾搬迁而来;但附近有早期坟墓葬地,也不能排除来源于此。

C、是否与筱溪窑里陈家窑址器物特征相符

器物曾上有青釉,釉色吻合,但因长期风吹、日晒、雨淋,致使胎釉侵蚀而变化较大;因暴露时间较长,自然风化剥离严重,因而与周边现在见到的同地器物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特征吻合。

D、因为是意外的孤品,不具备普遍代表性。

结论:不能完全确定为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生产的器物,不能确定为魂瓶盖顶或瓶口的残件,也可能为灯具及其他器皿或制瓷工具的一部分。敬请各位老师、专家来释疑解惑。

(5)纹饰:题材多样,并能形成审美与实用的有机统一(图7)。

  

图7a菱形网格纹

  

图7b变形菊瓣纹

  

图7c莲花纹 图7d梅花纹

  

图7e荷花水草鱼纹(刘志平摄) 7f图2—25“福寿嘉庆”吉语纹(刘命清摄)

  

图7g装饰图案

(6)装饰工艺

暂见有印花、刻花、戳印、粉底彩绘、釉下彩绘、堆塑等(图8)。

  

图8a模印印花纹饰 图8b单刀刻划纹饰(李魁供)

  

图8c、d戳印纹饰(李魁供)

  

图8e粉底彩绘纹饰 图8f堆塑刻划纹饰(李魁供)

(7)底足

常见有平底、饼底、玉璧底、玉环圈足底、玉环圏足内玉璧底及高足底[6]等几种基本修足式样。其中碗类以饼底、玉环圈足底、玉璧底、玉环圈足玉璧底及高足底为主,盏类多为玉环圈足和平底足,盘、碟类为玉环圈足,罐、壶类为平底足,炉类为平底足和玉环圈足。

李宇春2008年发行的《秀才胡同》以旁者的角度来叙述胡同里一段缺憾美的动人爱情故事,借歌曲的反复吟唱、修辞格的巧妙应用来将自己内心的微妙感受与文化意蕴相糅合,使人感同身受,虽含而不露却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8)装烧工具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贯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关键已不只是工艺人员,而是设计人员、工艺人员与管理者,机械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将会有这三者保证,此三者的相互协调工作将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在现如今网络技术的高数发展的情况下,机械制造工艺与网络技术紧密的结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中的设计、制造等等过程都需要网络技术的参与,这使得工艺变得更加流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企业之间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使交流变得更加流畅。

  

图9a平底筒形匣钵(吕峰涛摄) 图9b平底凸圜筒形匣钵

3、器型: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餐饮类的碗、盘、碟、杯、壶、食盒、锅等,日用的罐、缸、灯具、帽筒、花盆、渣斗、瓷锤、算盘等,文房的笔筒、笔洗、水丞、墨盒、印章等,陈设的花瓶、凤尾瓶、灯笼尊等,以及丧葬墓志铭瓷板,工业用瓷与瓷塑人像、飞禽走兽等。但主要以餐具酒具为主,主要品种一般为弓大、弓二、弓三,锅大、锅二、锅三,弓反、弓令等[7]

该窑位于新化县槎溪镇半山街村十组杉木坳一个小地名叫冬冲的地方,现已被修建沪昆高铁时所建的预制构件场及大型水池所占用;存在窑址及废弃瓷片的山体,右侧一部已被开挖殆尽,左侧山坡上仍留存有散乱的瓷片与碗底残件等,技术传承关系暂不清楚。

见有垫圈、垫饼、支钉。

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4]。国内外大量研究提示,脂肪肝与肥胖、糖耐量减低、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IR)等因素密切相关[5-6]。

a、垫圈:垫圈多为环形,大小不一,一般外径6.5厘米,内径2.2厘米左右;偶有随意的泥条盘筑弧形的支垫。

b、垫饼:较少见,制作随意,原料并不讲究,此件为夹砂泥料,有随用随取的可能。型状为圆饼形。

c、支钉:常见两种形状式样,多为乳头形,少量长方形。

(9)烧造工艺

为龙窑烧制,装窑广泛使用匣钵,碗、碟、盏等多采用叠装仰烧,也有一匣一器单个烧制的,自然是对产品有更高的要求。香炉、罐、钵、瓶等一般都是一匣一器装烧,同时也广泛使用套烧;套烧中又分有同器大小套烧与异器大小套烧两种。叠烧时,碗与碗、盘与盘之间以及碗、盘与匣钵之间均用垫圈或垫饼、支钉隔离。一匣一器单个装烧时,只在器物底足与匣钵间隔一垫圈,烧成之器内表干净光洁,不会有粘连痕迹。装窑时,每柱匣钵的最上一个匣钵上还要用封盖或用匣钵盖上,防止坯件裸露。

  

图10a“陈×”工匠款 图10b疑似“蒋”字工匠款

  

图10c疑似“唐×”工匠款 图10d “刘”字工匠款(李魁供)

(10)款识

主要见有工匠款、花押款和图案款等(图10)。

  

图10e花押款识1 图10f花押款识2

  

图10g刻划单圈图案款 图10h模印菊花图案款(李魁供)

2、萸江中游窑头山窑址标本

4月16日7时50分,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水利部陈雷部长的要求,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宁出席青海水利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玉树州结古镇召开的第三次会议,对进一步查实水电站大坝、人饮工程、水文测站等水利设施的受损情况,全力做好应急供水,坚决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等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15日在玉树现场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回良玉副总理的安排部署,加快水利震损设施排查与修复,保障受灾群众尽快用上电、喝上干净水,这对于维护地方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该窑的器型、釉彩、纹饰及窑具等与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特征基本一致(图11)。

  

图11窑头山窑址标本

(二)明清陶瓷产品的基本特征

窑址规模小,产品单一,纹饰简单是其主要特征。

1、元明江田窑陶瓷标本(图12)

  

图12a碟子 图12b折沿碗

  

图12c碗底 图12d常见纹饰

2.清代杉木坳窑标本

A、匣钵

(1)器型(图13)

  

图13a碗 图13b钵

(2)纹饰(图14)

  

图214a点彩花卉纹 图14b花草纹1 图14c花草纹2

(三)民国洋溪瓷业产品的基本特征

1、胎质:一般胎质细密,同时也有精粗之分,胎体一般厚重。

2、釉彩:细者白净,粗者泛黄;表面光泽柔和。常见施彩工艺主要见有青花,其次是粉彩、新彩与釉下彩等。

B、支垫

4、纹饰:题材广泛。见有山水人物、仕女、花鸟、动物、牡丹、缠枝花纹、鱼藻、芦雁、喜字、福字、禄字、寿字、梵文、梅、兰、竹、菊、八宝、八蛮、松鹿、松鼠葡萄、蝴蝶、耕织图、典故、诗词、墓志铭文等。

5、铭文:书法多样,尤以草书居多;真(楷)书次之,隶书又次之,篆书及变体再次之;且大多功底扎实,铭文有来历。

6、款识:常见有公司款、纪年款、置办款、敬赠款、堂名款、作者款等,有时前面还加有“洋溪”、“新化”、“洋溪溪东”等指明地点的字样;一般为手写,用色有青花、墨彩、绿彩以及青花+绿彩混合使用等(图15)。

  

图15a敬赠款“赞华兄惠存承休识”“廸光先生惠存蕭理甫识赠”

  

图15b堂名款“刘举安号”“萱荫庐”“维馨草堂”

7、其他:在工艺制作与绘画上也有其独特地方。

如民国及以前的陶瓷上用色普遍较淡,少有浓烈用色,特别是青花颜色表现明显。如江田窑、杉木坳窑都有其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颜料都需引进,没有直接的供货来源,有时可能还要经过多手交易才能获得,加之道路险阻获得较难,因而相对成本价格较高;而产品多为一般实用器,多用不合算所至。

民国后,青花瓷器多施用俗称的洋蓝,发色灰暗,层次单一;加之用料较稀薄,此种现象也很突出。另外各瓷厂烧制的环境与技术的参差不齐,釉面的缩釉、鬃眼、铁锈斑、串烟等缺陷也时有发生。

装饰方面,绘画随意、古朴,个性特征较明显,少有匠气也是其特点。而且在绘制的过程中,很少采用分水,因操作粗放的关系,器底常有少量彩料粘附痕迹,有时釉面上都有(图16)。

  

图16a青花荷花纹蒸锅

  

图16b青花山水纹油灯 图16c青花山水人物大酒壶

下面以例证来具体说明梅山陶瓷民国时期在器型、名称、题材上的一些特征和特点。

  

图16d民国釉下彩花蝶纹大酒壶 图16e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釉下彩山水人物小酒壶

上面两个酒壶口沿下都有一个状似小乳钉的东西,它可以看成是梅山地域陶瓷器型上区别于其他窑口的一个特征。古人喜欢温酒,《三国演义》里就有温酒斩华雄的经典情节,李白也曾写过一首《暖酒》诗。而象在酒壶口沿边上加有小乳钉这样的具有温酒、烫酒功能的酒具,一般出现在梅山地域,这和梅山人的生活环境与习惯是分不开的。过去梅山地域各家各户的炉灶周边,都安装有一至两个温鐤(新化方言俗称xì diàng),温鐤内装满了水,利用炉灶的热辐射来温热温鐤里的凉水,可供一家人日常的洗涤、洗漱之用,很是方便。天冷时,家中主人要喝口小酒,又怕酒凉时,只需移开温鐤的盖子,将酒壶直接放入温鐤内烫酒温热;为防酒壶翻倒,就将酒壶口沿下的这个小乳钉挂在温鐤的口沿上,平稳而不翻倒。所以每当看到酒壶口沿下的这个小乳钉时,熟悉的老辈人都会联想到梅山的温鐤。

  

图17民国青花“八仙”纹碗

这碗(图17),本应叫“八蛮”碗,全称应为“八蛮献(进)宝”、或“八番进(献)宝”纹饰碗;此类纹饰也有人称“胡人献(进)宝”,还有“波斯献(进)宝”等多种称呼;其实怎么叫这要根据所绘纹饰而定,因为蛮人与胡人是有区别的。这种纹饰题材应用于陶瓷上,主要出现在明清、民国时期,而且主要是在民窑瓷器上用得最多。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普遍规律,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特殊性.“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所谓“八蛮(番)”,其实是占据中原的统治者对外族的一种泛称,随着王朝的更递,具体所指也是变化的,有时还是对换的。这种纹饰的出现,反映出历史上外族蛮人与胡人曾和中原王朝是有过一段很好的经济交往。而“八蛮献(进)宝”四个字是当时中原统治者取的,除了“八”字为表概数的文字,表示多的意思外,其他三字都是走了样的。“蛮”是轻视的产物,“献(进)”是面子的产物,“宝”是少见多怪的产物。几个蛮子、胡人,牵着他们司空见惯的大象、麒麟(长颈鹿),或捧着珊瑚、扛着象牙等跑到中原,换去他们没有的丝绸、陶瓷、茶叶等,也就是互通有无,谈不上什么献宝、进宝的;有时也确有一些少量的进贡,但最终是回礼的更多。而在梅山地区少有人将这碗叫“八蛮”碗的,更不要说“八蛮献(进)宝”碗了,都叫“八仙”碗。而“八仙”是有特定人物的,指的是由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等八位中的人物所组成的群体,有了这八位,才叫“八仙”,如果没有这八位,有他们所执的宝物(法器),如葫芦、扇子、鱼鼓、荷花(笊篱)、花篮、宝剑、玉板(拍板、阴阳板)、笛子(箫管)也行,那就叫“暗八仙”,为道家八宝,寓意吉祥。这种图案要注意看清的是什么宝物家伙,如是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那就是佛教中的“八宝”了。两种八宝,代表的却是道、佛两家各自不同的境界与追求。可梅山地区的山民不知为什么,都将这种纹饰的碗叫成“八仙”碗,这是否是一种潜意识的抵触,是对历史上一直被称为“蛮”的现实,骨子里根本就不接受。在他们的眼里,那些当年“持宝”交易的先祖个个都是有本事的能人,“八蛮”在梅山人的眼里就等同于“八仙”;而“八蛮”与“八仙”图是有区别的,梅山人不可能不知道;但在我们梅山地域,从没有人去加以区别和纠正,这是否有可能是梅山地区特有的一个民俗文化现象?

床边教学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学生可获得医患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可直接观察和学习以病人为中心的诊治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如何评估疾病,还可以学习如何消除疾病对人的影响。

  

图18青花蟹型文具(蟹为堆塑)

此件青花蟹型文房用具(图18),可以说是瓷工匠心独运之作,它集笔洗、笔插、砚台、笔舐、墨盒五项功能如一身,造型以正面堆塑的写实螃蟹而代表整器为蟹形;笔洗与砚台一虚一实,两者合为太极,寓意更为高深。蟹下两边有鱼,又寓意游刃有余。创作大胆,想象丰富,实在少见。

螃蟹,自古寓意解元,象征科甲及第;有八条腿,自然四平八稳,且八足皆横行,霸气十足,寓意可横扫千军;故螃蟹兼有金榜题名和文武兼备之寓意。

有人说梅山人有三气,即匪气、霸气与灵气,所以才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我们从梅山这件匠心独运所创作出来的、附有本土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房器物上,似乎能看到这种文化气质。试想当年,如果加只笔,拿根墨,怀揣着这样的一只螃蟹,某人想要纵横四海、横行天下,也是并不为过的。这也是后人理解了梅山一地为什么会出现一批象邓显鹤、邹汉勋、魏源、陶澍、陈天华、谭人凤、成仿吾等文化英才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梅山陶瓷文化上所反应出来的一些文化特征与特点。

.陶瓷业的主要成就与影响

(一)宋元时期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繁盛期,其中梅山萸江上游的筱溪窑里陈家窑址群,与萸江中游的窑头山窑址群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宋代梅山地区的两个重要的陶瓷生产与销售的集散地。象《新化县志》记载的旧县城遗址里发现的陶瓷执壶、碗等残器(图19),与琅塘镇印双村的泥质红陶、白陶、灰陶等,都应是出自于梅山萸江中游的窑头山窑址群的陶瓷。

  

图19旧县城遗址里的陶瓷执壶、碗

我们从初步调查采集的宋元时期的标本可以看出,其产品的多样性,工艺的成熟性,以及窑址的规模性,都说明梅山地域起码从北宋晚期开始,陶瓷生产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和较大的规模。这么大规模的窑址群,其产品决不是只满足于本地的内销。我们从新化及周边县市收集的部分传世(包括出土)器物资料,比较窑里陈家窑址器物特征可知,其胎、釉、彩、型的特征,都大致相同,并且有些都可一一对应。因此可以推断,通过瓷器贸易,其上梅两县市周边的今新邵、邵阳、邵东、隆回、洞口、武冈、涟源、娄底、双峰、安化、桃源、桃江、溆浦、辰溪、泸溪、沅陵等县市,都可能是它的主要供货市场,并影响服务于它。

在梅山这个相对封闭的地域,自此有了这样规模的手工业制作基础,必然使当地的经济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也使我们看到了开梅后给梅山带来的手工业发展的重大变化。是否还有沿资江萸江段的上游与下游更进一步的地域销售拓展,因年代久远、考察的局限,不可妄自断言。

(二)明清时期

进入明清后,梅山地区的陶瓷生产进入了一个较长的低迷期,这从江田窑与杉木坳窑的规模与产品质量就可看出;加之窑址的地理位置相对远离资水,进出运输也就困难。所以,此时主要应是满足于上梅地区的内销。究其原因,除自身因素外,可能受外来瓷器冲击的影响,如最近的益阳羊舞岭窑(因有通资江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运达上梅);也可能跟元末明初的战争及后来的梅山“三李反明”[8]而造成的近百年动乱,国力衰退等多种因素有关。直至清代都没有得到有较恢复。

(三)民国后

进入民国后,以华新瓷业公司为龙头的上梅陶瓷生产,又进入了一个兴盛期。从下面这些瓷器标本就可看出(图20,21)。

  

图20a民国五年青花狮纹灯笼尊(刘志平摄) 图20b民国七年青花花鸟纹瓶

  

图20c青花荷花纹缸 图20d青花花卉纹罐(刘志平摄)

  

图20e粉彩花鸟人物西瓜罐 图20f粉彩人物冬瓜罐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醴陵釉下五彩濒临灭绝从此湮没无名,正如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老师说的:“犹如昙花一现,更犹如划破黑夜的一颗耀眼流星,令人赞美又令人痛惜”的时候,华新瓷业的釉下五彩,却在蚩尤故里薪火相传;她在探索中成长,在孤寂中长成,她一枝独秀,却养在深闺人不知。

  

图21a釉下彩松鼠葡萄纹凤尾瓶(上部缺损) 图21b釉下彩葡萄纹酒杯

当年洋溪瓷业的年产量达20万件左右,产品不但远销外省,其窑业、瓷艺技术也辐射外地。除直接支持周边的新化县城、冷水江、新邵、隆回外,技术支持还远至洪江、新宁、新晃、芷江、泸溪等县市。

洋溪瓷业的华新公司,还有力地服务于湖南的工业生产,如抗日战争时期承制安化烟溪兵工厂的大批电瓷器材,以及承制邵阳、浏阳等硫酸化工厂的设备用瓷,武汉化工厂的瓷钵等。

(四)解放后

1951年11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洋溪华新瓷业公司全部人员财产,同年冬改由邵阳专署资江工矿公司管辖。这一时期,华新瓷厂为新生政权的城乡交流所做出的贡献,不但是满足了人民传统日常生活用瓷的需要,还为世界锑都锡矿山和邵阳、衡阳等地多家厂矿生产工业用瓷(如冷却筒、硫酸盆、蓄电池盒等)以及办公用瓷和民用瓷(如公用笔筒、墨水盒、印章、拉手、电线夹等)。

下面这些产品(图22),虽带有明显的民国风格,却对繁荣当时新生政权管辖下的陶瓷市场的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22a红彩描金碗 图22b轧道粉彩宝相花碗

  

图22c新彩城乡交流纹饰碗 图22d新彩梅花五星花纹碗

这些产品自然为当时老一辈师傅的一种简单的革新创作,他们通过简单的改装,如加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改画“城乡交流”、“红五星”等手法,使它们改头换面地赋予了新生的气息。

1956年,华新瓷厂已成为湖南省最先出口瓷器的第一个厂家。

1957年8月,由于华新的技术革新成绩显著,因而全省陶瓷行业技术革新现场会定在了华新瓷厂召开,景德镇、醴陵、洪江、益阳、郴州等地瓷厂,均先后派人来厂参观学习。

1958年,华新瓷厂研制的“62165#”坯料配方生产的薄胎酒具,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三次陶瓷会议上展出,以其“薄如纸、白如玉、响如铮、明如镜,万里无云”的质量被中央与专家评为全国第一。

此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的专用瓷(图23)、韶山宾馆的旅游瓷(图24),均分别由轻工部和省轻工厅安排新化华新瓷厂承制;省里将华新与醴陵、洪江、界牌四大瓷厂列为全省4个重点出口瓷厂。

  

图23人民大会堂甘肃厅用瓷釉下彩茶具样品

  

图24韶山旅游瓷礼品茶壶

1964年,华新瓷厂产品已全面转向出口。同年,华新瓷厂设计制作的“三用镶金机”,填补了省内空白。这一科技成就,后经省援外办改装推广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1965年,华新瓷厂已成为全国13家出口瓷厂中,生产成套西餐具的第一家。至1966年,年平均出口率80.35%,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1966年,试制成瓷釉下贴花(属釉中彩)新产品获得成功,此项工艺技术于1974年,被列为全省重要科研成果之一。后还被载入省轻纺工业主办的《科技成果汇编》。

1981年,生产高档瓷45头、90头新美西餐具635万件出口美国,获得省轻工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该产品后分别被评为省地四新优质产品。

1982年,瓷塑“大狼狗”被评为省轻工局优秀新产品奖,后还获得轻工业部出口产品铜质奖。

1983年,新化瓷厂研究生产的结晶釉产品(图25)与景德镇产品并驾齐驱,且花色品种之多。

  

图25结晶釉糖、茶罐

其中金星釉产品系全国首创,1984年,90头餐具,被省轻工厅评为优秀新产品,并荣获一等奖。

其中生产的白胎花插系列产品广销西德、法国、荷兰等10多个国家。其中天鹅花插(图26)、海螺、田螺花插系列产品还曾获得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银质奖。

  

图26天鹅花插系列产品

1988年,国家科委将新化瓷厂开发的实用艺术瓷,列为国家星火计划;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所有产品共销往40多个国家;新化瓷厂成为湖南省最大的艺术瓷生产基地,并一度成为全国艺术瓷出口的最大厂家。从此,新化瓷厂开始走入巅峰。

当年新化瓷厂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陈设艺术瓷

  

图27碧玉绣花 宝黛读西厢 笛声鹤舞(刘天卓摄)

2、实用艺术瓷

  

图28结晶釉羊形酒壶、酒杯 小丑蓄钱罐 嫦娥奔月台灯座

3、纪念瓷

  

图29 跨世纪 校庆纪念赠品

4、礼品瓷

  

图30熊山秀色系列挂盘 人物礼品挂盘(邹宝德)

5、日用瓷

  

图31 茶具

当年新化瓷厂绘制的各类山水挂盘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四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人物画像挂盘,还曾多次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贺寿贺礼,如赠送在京的李聚奎将军、陈正湘将军,香港的彭立珊夫妇等。还有种类不少的工业用瓷和其他民用瓷等,直至2007年因破产改制最后关门。这个几异其名的华新瓷业,历时92年终于走完了她的全程,那堂熊熊的火焰熄灭了;她曾闪耀的光焰照射过五州,她曾创造的辉煌给梅山人民带来过骄傲与希望;这是华新的遗憾,也是历史的必然;瓜熟蒂落,亘古不变。

今天的上梅洋溪瓷业,已从原来的主要生产日用瓷、出口瓷、艺术瓷而逐步发展转变为电子工业用瓷。产品包括电子陶瓷、结构陶瓷、磁性材料等三大系列,已成为继全国艺术瓷出口基地之后的又一个电子陶瓷出口基地,产品已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在运载火箭、神州宇宙飞船以及月球探测工程上都有它的身影。其中:温控器瓷件占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放电管用金属化瓷管、保险管瓷管在全国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水阀片系列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14年,特种陶瓷工业总产值已达22亿元。近几年来,新化特种陶瓷产业申请专利360件,获得授权280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的有10个项目,与大专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20余个项目;申报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6个,申报省科技厅重点项目4个。特种陶瓷已发展成为上梅地区又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并为娄底市“十二五”期间优先培育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

综合上述,梅山陶瓷产业从重生之日起,就与梅山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并随时记录下了各个历史时期梅山山民的兴衰荣辱。她是梅山文化体系中一个少有人涉及,却又有着丰富实物资源可供跟踪、挖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她承载了许多文字史料没有的,也许是更多、更广、更长的历史信息;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有可能成为一项支持梅山文化持续发展的拓展课题。因此,对她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应是梅山学界方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注释

①该窑曾被冷水江市的几位古玩爱好者(龚志勇、李魁、刘楚华、张解华等)所发现,并于2004年7月31日给“冷水江市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做了书面报告。之后,李魁还以署名文章《发现新田窑》发表于《娄底晚报》。

②八仙台,为今安化县平口镇新坪村的一个组,原名双林坪、打石冲等。1952年后,当地邓氏村民根据当地存有的一块平整的台地,并用自己的祖辈邓名模,书名朝范的外号八仙公而将此处取名叫八仙台,后还曾取有永安的地名等多种。最后,因八仙台的名称得到当地邓氏村民的普遍认同而留存了下来成为了当地的地名。

③四户戴姓村民为戴维照、戴宋芝、戴顺华、戴继喜。

④“省年鉴”,见《新化县志》人物传记,《新化文史》第三辑欧阳镜撰写的《建国前的新化陶瓷工业》与朱佛郎绘的《上梅绘志》等都有提到;但“省年鉴”原文资料,作者并没有找到而做进一步考证。

⑤在调查中,据筱溪村窑里陈家窑一组一组村民陈建新讲述:曾在附近地里挖出过一个绿釉壶,器物不大,有破损;后把它丢在附近塘里了。

⑥据“湖南考古·最新发现”栏目,王良智发文介绍的省考古研究所发掘窑里陈家窑址资料中有高足碗标本一件,本文没有核实本人及实物,仅供参考。

⑦即大菜碗、小菜碗、饭碗、茶碗、酒杯等。弓是碗的叶子直点的,锅的意思是叶子圆些的;大、二、三即为大小型号,反就是茶杯,令就是酒杯。

⑧三李,指的是李再万、李再昊、李廷禄。详见李新吾、李志勇、李新民《梅山蚩尤:南楚根脉,湖湘精魂》第四、第五章诸节。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

⑨这是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老师在看了罗磊光先生展示的晚清民国时期醴陵釉下彩瓷后曾发表的感叹:“二十年的生命,异常灿烂又异常短暂,犹如昙花一现,更犹如划破黑暗的一颗耀眼流星,令人赞美又令人痛惜。翻检中国瓷器烧造历史,如此生命短暂而又成就不凡的,大概只有北宋汝官瓷器与之相似。但俩者相比,文化背景及文化价值意义大相径庭。我觉得,清末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更重要一些”。

 
孙平,李新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