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高职衔接是广东省高职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也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途径之一。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近年重要的试点工作,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如何实践从“娃娃”(初中毕业生)抓起的“中高职衔接,5年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招生即学徒、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招生、学习、训练、就业为一体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的新型课题之一,也是将中高职衔接教育与现代学徒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实践模式。

采用单纯随机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微信群语音功能宣教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组,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

2017年3月至8月,研究课题组就广州市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广州市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开展的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形式各异,内容丰富。但将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深化研究实践,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全国各类中高职院校开展相关培养活动形成借鉴指导,还需要不断深化,形成特色。

(一)中高职衔接培养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1]

广东省早在2010年就启动了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从2010年至今,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招生模式,主要有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高职3+技能证书等形式。

43支MDT团队,从覆盖的疾病种类数量上已十分可观,如何推动这些团队有效运行呢?“医务部门的参与将MDT的管理运营正规化、有效化,多学科整合门诊和特需门诊应运而生。”孙湛介绍道,“为了提高MDT特需门诊的效率,我们设定了流程。”孙湛说,首先由MDT负责人递交书面申请,经过医务处和门诊部审核批准,再由特需医疗部安排出诊时间、地点及频次。

(二)现代学徒制培养

(1)经过多方的考察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消音速流排水管件,消音速流管件内有螺旋纹,排水量比普通的管件增加1/3,噪音相对减小,比普通排水管件产生的水流声降低8~10dB,确实遏制了在污水排放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

我国是最早将水利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水利设备以获取防汛信息的国家,在信息采集方面不断创新、优化,改善信息的传输技术和组网能力,拓展信息采集的渠道,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根据当前的水利工程应用实践,水利自动化主要应用于监控和管理水质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检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中。该水利系统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水土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远程遥控操作;二是面对突发状况,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实现信息预警。

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有机结合

“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eship)”起源于 1993 年英国政府的“现代学徒制计划”,经历几十年的完善与发展,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2004年,英国政府启动针对14~16周岁青年的“青年学徒制(Youth Apprenticeship,简称YA)”项目。伴随着英国高等学徒制试点的开展,英国较为完整的、面对14岁以上青年的、分层次的学徒制体系基本形成,包括青年学徒制、前学徒制、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

1. 明确培养定位

通过合作学院,在高职院校的主导下,联合中职学校与企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确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学徒式课程内容,形成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内容。

(一)校企共建合作学院,搭建坚实的人才培养平台

中职学校、高职学校、企业三方共建合作学院,搭建“中高职衔接,5年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平台,学校连接政府,企业连接行业,破解现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普遍存在的“学校热,企业冷;中职热,高职冷”难题,通过三方共建的平台,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与投入,培养真正技能娴熟的“学徒工”。

(二)构建“招生即学徒、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招生、学习、就业模式

构建“招生即学徒、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招生、学习、训练、就业制度,通过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有机结合,可以缓解当今企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用工荒”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学生招生入学就明确自己的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也明确5年岗位任务要求,学生在中职入学时就与企业签订相关培养协议,确定升入高职学校的目的与要求,进入高职阶段时再次与相关企业进一步签订集培养、就业于一体的合同,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就业上岗。

易先生她见过几次,都不过点头招呼。这天第一次坐下来一桌打牌,她知道他不是不注意她,不过不敢冒昧。她自从十二三岁就有人追求,她有数。虽然他这时期十分小心谨慎,也实在别狠了,蛰居无聊,心事重,又无法排遣,连酒都不敢喝,防汪公馆随时要找他有事。共事的两对夫妇合赁了一幢旧楼,至多关起门来打打小麻将。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联手开展中职招生,学生入学后以“学徒”的身份在校学习,学习的环境做到真实的岗位技能训练,在不能提供真实岗位的技能训练环节上采用高仿真情境学习,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就业上岗,做到5年学习中做徒弟,5年就业后可做师傅,通过5年时间培养出娴熟的技能型人才。

(3)加强公司管理 ,提高审核质量:船舶监督处要检查辖区船公司对公司相关从业人员在防台安全意识和知识方面的培训,以对公司和船舶审核为契机,对那些重生产轻安全的船舶公司,船舶管理处应加强公司审核力度,对在防台工作中出现因人为原因造成船舶险情的船公司,要采取附加审核或约谈等方式限期整改。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2]

  

图1 中高职衔接5年一体化 “学徒培养环境”中成长变迁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通过招生试点的方式联合招生,做到学校的招生与企业的招工相结合,招收对象为符合中考报考条件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被录取的学徒班学员应与合作企业签订合同[4]

(三)明晰培养定位,重构学徒型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跨界整合资源的功能,做到衔接专业紧贴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即成为企业学徒,完成学习任务即成为区域支柱产业所需要的人才[3]。从中职“娃娃”(初中毕业生)开始的现代学徒制,实现将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实施。

1.2.3 相关定义 吸烟:最近30 d,每天吸烟数量达到1支以上[3]。饮酒:平均每周饮酒大于4 d,男性饮酒量大于2个标准量,女性饮酒量大于1个标准量[3]。每天静坐时间:指闲暇时间,每天看电视、使用计算机、阅读、打牌等[4-5]。每天睡眠时间:正常睡眠时间为7~8 h,睡眠过短为小于5 h,睡眠过长大于或等于8 h[6]。每天新鲜蔬菜摄入:每天新鲜蔬菜的正常摄入量为300~500 g[7]。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吃早餐频率(<6次/周),经常吃饱晚餐频率(≥4次/周),运动频率(<2次/周),静坐时间(≥3 h/d)。

借鉴英国“青年学徒制”的成功典范,为我国从初中毕业生即开展学徒制教育,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一体地结合起来提供了借鉴与指导作用。中职开始即实行从“娃娃”(初中毕业生)抓起的“中高职衔接,5年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招生即学徒、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招生、学习、训练、就业为一体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厘清中、高职技能型人才定位与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标准。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和就业岗位要求,将中职培养定位为操作型技能人才,将高职培养定位为技术型技能人才。在此基础上,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与规格。

2. 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对接产业发展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以专业群为平台探索宽口径专业衔接模式,着力解决中职和高职相近专业的口径不一容易造成衔接脱节的问题;适应产业发展相关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建立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标准原则,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将企业任务开发成为专业核心学习任务,按照基础项目、核心项目和综合项目的层次,重构课程体系。克服教学内容与企业任务脱离、教学空间与企业环境脱离、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等不足,探索“学生即员工、教师即师傅,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习情景与企业环境一体”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模式。

依据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中职的培养目标为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职为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中级工与高级工要求的相应技能和知识,可定为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文化基础部分接口标准,与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考试要求一致。

现代学徒制简单来说就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开展职业岗位技能教育活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的共同指导,把岗位要求、企业项目、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与育人过程深度融合的 “学生即员工、教师即师傅,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习情景与企业环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 开展学校与企业一体的教学组织模式

3. 确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口标准

人海之大,竟无一是你所求,无一能为你所托。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做了欲望的傀儡,木樗樗地继续着你的每一天,并把它称作“我的生活”。

(四)共建“中职导师+高职导师+企业导师”的三导师队伍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中职学校教师、高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三导师”共同承担。要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研发和联合建设专业的力度。合作企业要将师傅承担教学任务纳入员工考核内容,高职院校要将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内容[5]

在中高职“衔接”与现代学徒制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中,应进一步按照培养层次梯队与企业联合构建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做到学校与企业互聘互派,共建“中职导师+高职导师+企业导师”的三导师队伍,通过合作学院平台,互相学习和提升,可有效解决学校教师在企业岗位中当不好师傅,企业师傅在讲台上授不好课的两大难题,实现真正高水平的“师傅”在岗位中将经验传授“徒弟”,从“娃娃”(初中毕业生)抓起学技能。

1996—2016年,化工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自2017年起,化工区正式步入“从大到强、从强到优、从优到精”的迭代升级发展阶段。

(五)培养娴熟的“岗位能手”,树立“学徒”标杆

“娃娃”(初中毕业生)型学徒的可塑性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非常强,在培养环境的设计上,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开放、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实践平台,以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6]。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在企业岗位上反复实践演练,经过中职阶段到高职阶段的进阶,完全可以从初级学徒工培养成高级学徒工,最终成为娴熟的“岗位能手”,在毕业时即可以成为直接上岗的熟练准员工。在整个一体化的培养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学徒可塑性强与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能力的培养,为学徒将来创业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在五年一体化的培养过程中,要紧贴岗位技能标准,从中职到高职按不同层次与级别递进式引领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强化岗位技能训练。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方式,打造出“学徒”标杆,对整个学徒班的成员起一个有影响力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标杆“学徒”的辐射带动来提升学徒式的学习效果,整体提升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

(六)全程跟踪,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系统

在中高职“衔接”模式下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必须做到从中职学生的招生到高职学段学生毕业的全程跟踪,全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徒管理规范,学徒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工作流程,做到学徒岗位学习效果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形成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评教评学机制。在学徒岗位技能胜任度与熟练度的评估上,应该采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作出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确保学徒真正能胜任工作岗位。

学校要借信息化、智慧化校园建设契机,通过远程监控、视频录像、网络交流、现场听课、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抽查等多种途径,对师傅的传授指导质量、学徒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从而建立实时的、动态的质量监控保障系统[7]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

在广州市高职院校中,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中高职“衔接”与现代学徒制方面走在前沿。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中高职“衔接”的3+职能证书招生,在2015年开启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同年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又是学院最早试点中高职“衔接”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之一。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从2011年开始试点,首次就以中高职3+技能证书招生110人,从2012年开始,陆续与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实施对接,累计招生400余人。目前在中职阶段的学生已有三届,第一届学生已经在2014年6月进行了转段考核,2015年步入高职阶段学习并于2017年顺利毕业,培养过程与就业结果均非常理想。从2015年开始,每年均有不少于40人规模的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

专业将中高职“衔接”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有机结合,效果显著。中高职“衔接”培养下的现代学徒制在2017年广东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中荣获一等奖。首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广州大学城的国家数字家庭示范基地共建合作学院,根据校企培养协议,与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合作的班级全部实施4+1项目实践教学,先后有四个年级4个班探索了现代学徒制改革,通过“企业项目训练+顶岗实习”的方式,工学结合特色鲜明,同时创造了高职院校进驻广州大学城教学的先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其次,构建了“招生即学徒、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招生、学习、就业模式,合作企业参加了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录取前就参加了企业的面试,正式入学后签订学徒制学习协议。第三,学徒班的培养根据学徒所从事岗位明晰了培养定位,重构出学徒型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体系,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牵头构建了“中职导师+高职导师+企业导师”的三导师队伍,全程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系统。第四,组织学徒班技术能手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成绩显著,在软件设计技能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省市级奖8项。在中高职“衔接”培养下开展的现代学徒制,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结束语

广东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试点的中高职“衔接”下的现代学徒制取得了较好的成功。在校企共建合作学院,构建“招生即学徒、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招生、学习、就业模式,重构学徒型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体系,共建“中职导师+高职导师+企业导师”的三导师队伍,打造“学徒”标杆培养娴熟的“岗位能手”,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的有效实施与成果积累,将带动国内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从而推动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中高职衔接[EB/OL].(2012-09-03) [2017-01-25]. http://www.moe.gov.cn/.

[2]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2014-08-27) [2017-01-25]. http://www.moe.gov.cn/.

[3] 祝成林. 现代学徒制推进中高职衔接的目标、任务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4):13-18.

[4] 吴艳青.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3):41-43.

[5] 周向军. 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28-30.

[6] 赵志群. 建立类似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制度[J]. 职业技术教育,2014(15):24.

[7] 邱德梅,夏胜利.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6(2):51-53.

 
张士刚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