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创客到创客教育:实践属性与意义向度

更新时间:2009-03-28

新工业社会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崛起和信息网络的高度发展,既为个体的创意构想实现和扩散提供了充分条件,也对个体的综合创造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必然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创客、创客空间、创客教育等应运而生。2015年“创客”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16年底,在我国科技部认定的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名单里,有1337家名列其中。其他省市级众创空间有3155家,且以很快的速度在诞生和更迭着。[1]教育部门也在从各方面推进创客教育,为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广义的创客是指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变成现实并乐于分享的人。创意是对意义的表现,设计是对意义的实现,创客本质上是进行意义创造的人。[2]由于“创造、发明、发现”实践属性的存在,创客成为不断追寻与创造意义的特殊实践活动的个体。

一、创客的实践属性及其特征

创客久已有之,但创客(Maker)概念的出现却在近几年。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创客是指出于兴趣爱好而努力将创意变成现实的人。现时的“创客”具有三个变革性的共同点:在桌面计算平台上玩DIY,设计自己喜欢的产品;在开源社区共享设计数据;用3D打印机等桌面制造工具自己生产,或者是委托给制造商生产。[3]目前国内对创客这一概念的阐释基本围绕“创新”“实践”和“分享”这三个关键词展开。[4]

(一)实践属性是创客的基本属性

实践属性是指人的活动和生存方式具有实践的三大本质规定性:一是确立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地位;二是主客体通过统一达成内在关联性,形成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世界”;三是主客体统一所体现的“合价值性目标”,即活动具有满足主体内在需要的内源性意义。[5]创客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创造方式,更是一种实践方式。这是由创造的实践属性及其对人的生成价值所决定的。创客的创造完成是在个体创意的基础上,个体创造与群体协助双向互动的结果。个体创意首先需要个体在认知与实践基础上建构关于客观存在(自然、社会、个人)的创新意向,再通过与群体的协商、质疑、争论、商定、修正等共同构创过程取得共识,最后以技术工具及资源作为载体,不断凝结为带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创意产品。在此个体创造与群体创造共促共进的过程中,所有成员均是在已有知识(作为其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起点)和产品的基础上,在协同互助认识世界及能动反映客观存在的过程中,不断综合、创造新知识与新产品,进而展现了知识的超越性与创造的全新性。在这种意义上,创客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创造方式,整个创客活动是一个全新的再创造过程,是所有参与个体既创造外部世界又创造内在自我的过程,而不只是为创造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创客作为主体基于已有知识和产品的理解,探究外部世界并建立与客观存在之间关系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

(二)创客实践属性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占有型、交往型、生存型。在创客的创造实践中,探索与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属于占有型实践,个体创造与群体协助在双向互动中建立多元关系的共促共进活动属于交往型实践,而自主自觉地完善内在自我与发展人生意义的创客活动则属于生存型实践。因此,创客活动内在地包含着多种实践特质,是高于某一单一实践类型、具有丰富内容和明确价值取向的目的性与意义性活动;创客的实践属性具有价值性、情境性和过程性特征。

随着“三农”新形势的发展,直接服务于农业的农资企业该如何应对?这是农资企业近年来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传统营销方式还能否维持经营?要适应新形势,要快速发展壮大,该作出什么样的改变?笔者从事农资业十余年,经历了农资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起大落,同时也经历了新科技和新产品的推广历程,对于农资企业未来如何适应新形势有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并讨论。

创客实践是个体不断追寻与创造意义的特殊活动,创客教育则应为创客进行相关的意义追寻与创造提供指导、进行支持、营造环境、优化路径。针对创客寻求与创造“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意义,创客教育需要让创客们在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与“假定性意义”的基础上,面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发展对知识意义的新认识与新思考,经过工具材料的使用与同伴集体的协同,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知识新意义的发现与创造,再经过检验测试与方案修正后达成完整的知识创造实践。而针对创客寻求与创造自身存在的意义,创客教育则需要发展创客的自我认知、发现自己的兴趣与专注所在、把握自身的能力与思维特征、敏锐觉察自己的想法与行为意向。发展创客的自我实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造就创造的素质品质、开启创造的价值追求。发展创客的自我超越:对物质世界与社会文化的不懈探索、对勇担责任与敢为人先的不断践行、对创造卓越与突破自我的不断追求等。

正是人内在的愿望、目的和需要,形成了实践的价值性;创客实践属性的价值性意味着创造不是价值中立的、无涉的,而是充满了多种可能的价值关怀与追求;创造实践是实践主体基于向善的实践目的、明智的实践规划、主动的参与投入的生存性实践。[6]因为创客代表着新工业革命的未来,他们摆脱了对生产资料系统的依赖,在互联网络的支持下,关注内心深处的好奇与创造本能,立于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向内而生,个人的创造本能得以释放、创意生产力得以爆发。创客不是纯粹地凭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去从事一份毫无自主性与创新性的工作,而是技术发展、生产方式转型、生活方式改变的综合产物,体现了网络原住民的人本特征。[7]

[2]姜奇平.创客:再工业时代的新人[J].IT经理世界,2012(11).

2.创客实践属性的情境性

诗前半写景,后半则化用《楚辞·渔父》之典故,抒发其优游自得、无往不适的情怀。由于诗中所写清水游鳞之水景,与《楚辞》中的沧浪之咏景象类似,即便将沧浪之水看成是本诗中所写的新安江水,也无不可;再加上情绪、心境的契合无间,故本处所用典故,对于阅读本诗并不构成丝毫障碍。明了者知其为用典,不明了者无妨视其为写实。典故融化于诗句之中,浑然一体,可谓是“用事不觉”,而对于诗意的理解来说,其用事之平易,又可谓是“易见事”矣。

实践具有情境性,任何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8]创客实践属性的情境性意味着创造不仅包括由已知信息建立起新的系统和组合的形式思维,还包含把已知关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以及建立新的相互关系的主动参与式实践。在新的情境中的积极探索、除旧布新,新颖独特且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在真实的情境脉络中才能得以建构和生成,创客的创造在与自我、外界(包括他人、环境、资源等)相互作用的情境中得以实现,创客的品能、创造的意义在情境中得以显现。

创客的培养需要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是借助技术工具提供环境、资源与机会,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创造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教育实践。实践—意义取向的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客教育是教育实践,创客教育的实践就是在支持学习者的创造过程中实现意义的生长。创客教育的实践取向关注的是“如何成为创客”的科学性内容,而创客教育的意义取向关注的是“成为创客何如”的价值性内容。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创客的实践属性在学创过程中显现出来,无论是探索与改造客观存在的占有型实践,还是与他人双向互动与协作共促的交往型实践,抑或是自主自觉地完善内在自我与发展人生意义的生存型实践,创客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展开的。在过程中,创客实现了对已有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所遇到问题的逐步解决、认知情感体验的探索收获、创新品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协作互助团队的形成及所有成员的自我完善与意义丰富。具有实践理性的人能够充分认识到创造实践过程的复杂性、生成性与动态性。

二、创客实践的意义内涵

意义是对人而言的,“离开人与意义的关系,就无法理解人的活动”,即要通过“事物与人的活动的关联”达到意义的理解。实践正是使人与事物或他人相联系的活动,人通过实践所实现的正是对意义的理解、追求和创造。

(一)创客实践活动是寻求真善美统一的自由境界

实践的意义维度意味着实践不仅仅是求真的活动,更是求善、求美的活动,是真、善、美的统一。求真意味着实践活动需取得对外部世界及自身的认识,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发展;求善意味着实践活动取得对他人与社会的有利性,以合乎人类的目的与要求;求美意味着在精神领域取得无限的目的。创客从小处开始,大处成长。个体遵循内心深处的好奇与创造本能,把新思维转换成手工技艺,同时又把手工技艺转化成新思维。在创客活动中,个体创新思维与创造的产品技艺之间不断进行着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实践活动。创客工作充满着智慧、道德、愉快的特质,智慧是因其不仅包含思维上的创造力、行动上的创造力,还有艺术想象上的创造力。道德是因创客是先驱者,创造出实际需要但尚未了解的产品,同时为大众提供运用原理和提供服务的知识启蒙。愉快是因创客是享受工作、充满活力的,能够克服工作带来的枯燥乏味和劳累痛苦,创客使创造成为一种乐趣。由此可见,实践才是创客的本质,创客进行的创造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创客实践活动是寻求真善美统一的自由境界。创客实践的主体总是在努力寻求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外界(包括他人、环境、资源等)之间合理、和谐的互动关系,追求创造实践于己、于他人、于社会向善的价值。[9]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拥有一个相对透明的经营运作过程,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活动中难以监控以及不透明等问题,从而避免企业出现资产流失、生产能力低下以及组织结构冗余等问题出现。此外,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也可以不断促进企业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沟通,广泛地收集企业内外部的资料信息。针对海量的信息,企业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为后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二)创客实践是个体不断追寻与创造意义的特殊活动

[1]刘志阳.2016众创空间发展报告[R].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2016.

三、实践—意义取向的创客教育

3.创客实践属性的过程性

(一)创客教育的实践取向:为“成为创客”奠基

狭义的创客是指利用技术工具将创意现实化的人,在此基础上的创客教育是培养学习者基于技术工具的综合创造与问题解决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客教育实践取向首先意味着“技术性”,即让创客掌握综合创造与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技术与方法等,从而使创客能够更加有效地达成创造目的。创客教育更多的是技术工具的支持、空间氛围的营造,为拥有创意的创客们提供一个载体与抓手,从而将想法变成现实。创客教育实践取向还意味着“活动性”,创客教育以技术工具更多是数字化工具为基础,倡导创客自我驱动与参与式研究的方式,强调通过创客自身的思考、设计、制作以及与团队的协作等活动,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意的创客,提升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总之,创客教育旨在培养创客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只有在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教育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有些建筑的门厅、大厅等空间地面铺装采用耐用、坚硬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其造价偏高,通常使用在较高等级的建筑室内.例如胶澳总督府邸旧址门厅的地面铺装使用黑白相间的菱形大理石地砖.

(二)创客教育的意义取向:为“成为创客”赋值增能

1.创客实践属性的价值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综上所述,创客及创客教育的内涵至少包括两个维度:实践之维、意义之维。创客成为不断追寻与创造意义的特殊实践活动的个体,创客教育则是培养创客基于技术工具的综合创造与问题解决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二维有机统一于创客及创客教育的活动之中,它们的有机结合不但保证了创客及创客教育的活动效果,而且能从中发现并实现各自的价值意义,因此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应成为创客及创客教育的理想追求。

创客实践不仅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探索与改造,还表现为个体对内在自我的完善、对个体存在意义的追寻,以及对完满生活的追求。创客是追求与创造意义的个体,创客实践则成为个体不断追寻与创造意义的特殊活动。创客不仅寻求与创造“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意义,也寻求与创造自身的意义。一方面,创客寻求“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意义(知识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三个部分组成),因为个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学习始于符号,始于对符号的感知、认识、理解、接受与传递。同样创客的创造也始于符号,通过符号对意义世界进行探索,即通过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世界进行联系、组合、转化与创生,从而感受、思考、构建、创造现实世界的真实物质。[10]另一方面,创客也在不断地寻求与创造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地追问与反思“为何而创造”“这样的行为有何意义”等意义性和价值性问题,从而在不断地从事实践活动而使得意义产生、实现、生长的过程中,使自身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进而获得精神的充盈、生命力的激发、主体性的自由及创造素质的提升等。[11]

钢筋混凝土箱涵:在忻定排洪渠桩号2+806.6处设节制分水闸,闸后沿108国道新开1.68 km排洪暗涵入南云中河,排洪涵为两孔现浇C 25钢筋混凝土矩形暗涵,孔口断面尺寸为2.6 m×2 m(宽×高),设计流量15 m3/s。

[3]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郭伟,钱玲,赵明媚.我国教育视域下创客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15(8).

[5][8][11]郭元祥,伍远岳.学习的实践属性及其意义向度[J].教育研究,2016(2).

(2)WebGL 可移植性强。WebGL 是开源的同时,HTML5 的开放标准也破除了硬件和系统的限制,且支持轻量级3D 应用,降低了对硬件的要求;

[6][9]郑燕林,李卢一.培育实践智慧:创客教育的本质目标与实施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2).

[7]夏雨禾,郭丽娟.创客的碎片化现象解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

[10]伍远岳,郭元祥.论知识的个性化意义及其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2166,也就意味着以总税负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应当接受原假设,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陈晓燕
《教育参考》 2018年第02期
《教育参考》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