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全过程视角下“企业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提出,要完善教育质量标准、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质量监测制度。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在第四代评价理论中,评价者不是对被评价者的客观状态进行描述,而是以参与者身份对被评价者形成主观性认识,参与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团体。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统,在实践上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而且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契合。按照乔伊斯的观点,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出现的“企业课程属于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为关注,但在当下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意愿普遍不足,以至课后时间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学校应当在物理课堂中积极推广微课教学模式,以改善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的衔接。在实践中,教师可首先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并录制成短视频,同时教师应将该视频转发至班级内的信息平台中。学生可利用课前时间对教学内容展开预习,并总结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讲解新课程的内容,并针对学生的疑问作出详细的解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也将更具针对性。

1 企业课堂教学模式运行状态概述

1.1 企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

企业课堂率先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诞生,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通过“汇丰课堂”、“牧野课堂”和“钜升课堂”三阶段实现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三次跨越。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等对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此后,全国各地高职院校逐步构建起名目繁多的具体实践形态,但忽略了从全过程的视角研究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实效性的应有价值。我国正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全面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协同实施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企业技术和设备资源,科学设计专业课程学习模式。

1.2 对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评价的必要性

这种教学模式有效破解了产教脱节、校企深度融合难等问题,是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探索。在实施与推广过程中,作为其基本构成要素的课程、师资、教学条件和生产条件等方面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与弊端。通过对相关资料研究发现,国内高职教学评价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处于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评价观念不正确、评价体系设计不全面、评价方法技术欠缺以及评价制度不规范等等。在对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或以学生能力为视角,或以就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或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或侧重于对顶岗实习和实践教学的评价。由于没有脱离传统的认识框架,很多反思并没有触及教学评价的本质,较少开展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单一,偏重于调查研究,研究成果思辨性论述和描述性话语较多,缺乏实践证据的论证与探讨。

2 全过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构建理念及目标

2.1 理念构建

任何教学评价都是以改进作为终极目标的[1]。教学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导向与推动作用。在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框架下,教学模式评价被赋予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使命,并且更加注重内容的综合性。以自主设计的全过程评价系统为框架,考察在企业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实现“四个对接”,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学习岗位与生产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在全过程视角下,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监督、调控、引导作用,破解产教脱节困境、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2.2 目标确立

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在于考察一种教学模式的使用是否实现了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对课程的学习上,学生基本能够达到了解、沟通、熟悉与合作的目标,这些与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基本吻合。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是有所收获的,至少对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有所帮助。在企业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本身。在企业课程里,在全真或模拟的教学情境下,无论是语言陈述、素材呈现、课堂交流、技能展示、学习动机激发、课堂规则建立、时间管理以及活动和练习指导,教师往往展现出高效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企业课堂以其实践性和丰富化的特征,在教学效果的实现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全过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框架搭建

3.1 体系构建以问题为导向

自主建构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全过程评价系统。在全过程评价系统中,包含课程要素评价、师资评价、生产条件评价、教学条件评价等四个子系统[3]。其中,课程要素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考核标准;师资要素包括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评价;生产条件要素包括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对接、学会未来岗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跟进;教学条件要素包括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双课堂”育人等。

3.2 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为保证数据传输稳定性,信道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深空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领域.在智能通信中,接收方需根据接收数据判断系统采用的调制编码形式。在通信侦察中,需根据截获信号完成信道编码参数和相关协议的识别,进而获取原始信息.因此,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1,2].

进行全过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框架搭建的目的在于对其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即是企业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也是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完成。在实践中,课题组走进“联通课堂”、“大北农课堂”和“宝马课堂”。通过对课程要素、师资队伍、生产条件和教学条件等要素的考察发现,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在课程要素方面,企业进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性更高,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更为紧密;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较之传统教学行为更为明确具体;在生产和教学条件要素方面,在参与研究的“企业课堂”中,采取了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和共用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满足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3 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企业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针对实践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第一,高职院校现行的教学评价系统不是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结果,没有走出舶来之品、简单移植的框架;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养成的衡量。第二,关注如何发挥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发展优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适应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第三,评价系统充分体现出职业性特点,将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培养等时代要素充分融入其中。

教学评价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2]。以建立评价与教学相融、渐进式序列化交互设计、改善校企环境等三项标准为原则,对自主设计的评价系统以及措施方式进行分析和论证,并由此提出较完善的教学改进重构建议。第一,基于实然的研究,提出应然的理论体系。实然是我国实时实态正在发生或曾经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有效的职业教育企业课堂教学实践。应然是能有效评价职业教育企业课堂教学合目的、合格规律程度的评价系统。第二,见微知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的转型期。教学模式改进是关系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改革能否惠及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第三,用思想引领行动,促使高职教学向提升实效性方向转变。改进后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在满足学生差异发展需要与充分利用已有校企资源之间建立平衡。

4 对企业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深入探究

4.1 进行案例研究

其二,实感到图书馆虽不大,但专业特色明显,特别是善本室里收藏的17—19世纪的有关卡尔梅克历史、人文的图书丰富,对研究者言无疑是一座资料宝库。

4.2 对教学行为有效性进行评价

具体目标如下:第一,构建企业课堂教学模式全过程评价系统,提供评价路径和解决对策,提高教学质量。第二,采用大数据研究方式,以“联通课堂”、“大北农课堂”、“万科课堂”、“宝马班”和“国源定制班”等为案例进行研究,以全面掌握当前高职院校“企业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第三,创新高职教学模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营造生态课堂模式。第四,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职业教育领域内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为便于统计与对比,施肥、铺膜时间均为2017年3月21日,播种时间均为2017年4月25日,采用人工点播器穴播栽培技术,保苗60 000株/hm2,南北行向。四周设保护行1 m,走道50 cm。

4.3 成功实现了两个对接

第一,实现了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的对接。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为例,D-SCDMA网络技术、BTS设备原理、移动互联网数据通信设备和网络测试与优化等课程均通过企业课堂的教学模式实施。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工作情境训练。学生既可以进行直接就业,也可以实现与就业行业、企业的成功对接。第二,实现了教、学、做、用合一,实际教学目标与工作岗位对接。这种零距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通信产品生产管理与质检等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在实际操练中,企业化的日程管理,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身份的变化。从教室到企业车间,从课堂到真实生产环境,从模拟实习到实际生产,使教学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和项目资源等都活灵活现起来。这些变化,正如朱旭东所言,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有心无痕[4]

5 实施全过程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将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

对教学模式进行全过程评价将提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一,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变革并提高其实效性。通过改进与重构课堂,使高职教学饱受诟病、改革举步不前和游移不定的现状有所改变[5]。第二,启发师生和管理者塑造新的教学行为。促使一线教师虽身处日常教学实践,却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与疏漏的局面被打破。第三,契合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教学、顶岗实习、岗位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和教学评价。

5.2 为教学诊改提供素材

在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目标导引下,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系统评价,力求对评价系统的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做出正确判断。在评价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探寻教学与社会诸多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多种模式教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严格企业课堂管理,注重过程监控、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对接,增强对学生未来岗位晋升和职业规划的培养跟进。实施全过程评价,突破个案研究的特定情景,注重事实与其他因素的联系、注重情节的完整性、以改进为反思改变教育行为。

综上所述,提出一套策略性、技术性强的全过程评价系统,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将这一原创系统运用于高职院校内部模拟评估,对评价和改进教学将产生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潘菊素,祝志愿.基于分类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17-25.

[3]俞启定.高职应当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6):15-16.

[4]朱旭东.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职业技术教育,2013(5):1-8.

[5]王鉴.课堂志: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15(3):112-118.

乔莉莉
《电大理工》 2018年第01期
《电大理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