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为例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阶段农业生产模式的“三高”(高耗能、高投入、高废物)特征越来越明显[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3-10],由于研究区域和研究重点不同,虽然在指标层次设置、指标选取、指标内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些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仅仅考虑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制度政策、技术和人口等宏观层面的因素,但忽略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主体和重要决策单元的作用[11],没有考虑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这可能会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有很大的自主性,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12-13]。相关研究表明,从农户层次探寻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较强的优势[14]。因此,应将农户作为分析和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基本单元[15]。但基于农户尺度的相关研究较少,亟需强化此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系统影响的传导机制纳入到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框架,提出基于农户尺度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并选择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进行案例研究。

1 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构建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PSR)在环境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分析等领域和国家、区域、地方、小型地理单元等尺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但是,微观尺度(如农户层次)指标对压力和响应的敏感性与实验检测结果的吻合程度是最高的[17-18],PSR模型框架在农户层次是适用的。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在PSR模型框架下探讨农户生产行为与耕地质量的关系[19],但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生产系统的扰动和影响越来越显著的背景下,将PSR框架模型应用到农户层次,结合农户行为、政策调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构建基于农户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pressure-state-effect-response,PSER)框架模型(图1)。其基本原理是:自然、社会经济、人口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会对农户及其生产行为产生压力。为了实现总体效用最大化,农户会根据外部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农户生产行为目标和农户行为状态;同时,农户生产行为状态的改变也会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可能会造成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因此,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整和农户的生产行为方式改变等方式进行响应。在基于农户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PSER)”框架模型下,结合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系统的传导机理,构建一个能够真实表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多视角的评价体系(表1)。

图1 基于农户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模型框架 Fig.1Pressure-state-effect-responsemodel framework based on farmer

表1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weight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household behavior

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压力指标(0.17)农户土地 规模(0.27)人均耕地面积(0.19)土地区位(0.33)土地细碎化程度(0.21)社会经济 压力(0.29)劳动力机会成本(0.26)土地产权状况(0.23)农产品价格(0.38)农产品商品化率(0.13)农户家庭 特征(0.39)非农业收入比例(0.31)劳动力所占的比重(0.18)家庭总收入(0.27)户主文化水平(0.24)状态指标(0.21)农业投入 强度(0.41)农家肥投入量(0.13)化肥投入量(0.21)农药使用量(0.17)机械投入量(0.11)灌溉次数(0.15)劳动力投入量(0.23)土地利用 程度(0.24)复种指数(0.58)撂荒面积比例(0.42)农户种植 结构(0.35)经济作物面积比例(0.66)粮食作物面积比例(0.34)效应指标(0.33)农业面源 污染(0.15)TN(0.50)TP(0.50)土壤肥力 水平(0.34)有机质含量(0.25)全氮含量(0.25)有效磷含量(0.25)速效钾含量(0.25)农业生产力水平(0.52)单位耕地面积产量(1.00)响应指标(0.29)政府政策 响应(0.17)新技术支持政策(0.41)价格补贴(0.36)禁令(0.23)农户行为 响应(0.17)土地利用方式(0.56)投入状况(0.44)

说明:括号内为权重

2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2.1 数据来源与调查设计

选择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共调查回收了73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02份,比例达到95.3%。

2.2 指标处理

为了便于分析,评价采用总分值越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越高的正相关分值体系。将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指标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① 扩散型的指标。如城镇影响度、道路通达度等,这类指标的特点是随着距离的增加,其作用分值呈现直线或者指数衰减的规律。根据调查区域的实际,对外交通通达度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国道、省道、县级公路、乡级公路4种,中心城镇影响度主要考虑县城和一般城镇。在实际操作中依照《农用地定级规程》的计算方法进行。② 非扩散性指标。压力指标中属于这类指标的有家庭总收入、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机会成本、种植业收入比例、土地规模、耕地细碎化程度等;状态指标中包括农业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和农户种植结构;效应指标中包括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肥力和土地生产力。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指标数值的分布特征,对这些指标分别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确定分级赋分标准。另外,耕地肥力选取有机质含量、全N和有效P、速效K等指标进行衡量,其数值在农户调研时现场取样化验得到,并根据指标数值的物理含义及对土壤结构或者农作物的影响方式进行赋值。农业面源污染指标包括TN和TP,采用综合调查评价方法,利用清单分析的思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核算[20]。③ 对于没有定量数值的指标只进行定性说明,如农户的文化程度、农户对农业环境政策的响应程度等,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分别进行赋值。

2.3 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表1)。该方法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约束,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指标权重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减少了主观随机性。

3 结果分析

3.1 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总体状况

在不舍什么呢?小伊自嘲,不是好几次都想推开那扇代表E的门,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吗?这或许是18年来上天第一次给你选择命运的机会,继续享受着作为DJ的日子,那不是这么久以来你的梦想吗?不是不想拥有平凡而腐朽的生命吗?不是早已经决定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只为自己而活吗?

3.2 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

[1] 陈敏鹏,陈吉宁,赖斯芸.中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清单分析与空间特征识别[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6):751-755.

3.3 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综合指数差异

对于兼业程度的衡量,按照当前研究的习惯做法[21],将农户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作为表征指标。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少于10%的农户为纯农户,介于10%~50%的为一兼农户,50%以上的为二兼农户。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纯农户比例仅为19.34%,兼业农户比例超过80%。其中,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的比例分别为32.59%,48.07%。可见,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存在。纯农户、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差别较大,3种类型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69.51,72.89,67.46。可见,适当的农户兼业能够提升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但兼业程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就会减低。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由于劳动力、农业生产性物质和技术投入以及经营规模等方面改变或影响生态环境的程度存在差异[22],从而对农业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20]。对于纯农户来说,其收入以农业生产类为主,在农业产出的最大化目标的作用下,农户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对土地利用的各项投入,并且具有较强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和行为倾向,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也相对较高。对于一兼农户来说,农户仍然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轻度的非农兼业活动的本质是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出现的时间被推迟,能够增加农业收益[22]。同时为了获得长远的农业高收益会倾向于增加保护性投入和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这些都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二兼农户来说,收入以非农类产业收入为主,农户生产中会将更多的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到非农产业中,而只是将耕地作为粮食消费来源,会对土地采取掠夺式的经营行为或者撂荒行为,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下降。

3.4 不同规模农户的综合指数差异

结合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际状况,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将农户分为5类,将农户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按生产规模组进行分组统计(表2),计算不同组别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平均值。经对比分析发现其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在超小经营规模阶段最大;随着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在逐步降低,在中等规模达到最低;随着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开始逐步提高。可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随着农户生产规模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提高的“U”型变化规律。可能的解释是按照要素替代理论,当农户生产规模较小时,农户会用劳动替代其他生产要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势在此阶段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原始的生态行为,有利于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当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变大时,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表现出来的优势在此阶段会慢慢消失,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但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时的成本降低和产出的增加,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回升。

表2 不同规模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差异 Tab.2 Index of agricultur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cale household

农户类型规模区间农户数量/个平均指数超小规模[0,0.100]2975.29小规模(0.100,0.201]17170.66中等规模(0.201,0.335]31258.98大规模(0.335,0.667]16766.01超大规模(0.667,+∞]2371.89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平均值为69.66,被调查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不高,提升空间很大。基于农户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较强。在区域内部,区位条件越优越的农户,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越低,区位条件较差的农户,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反而偏高。

(2)不同农业经营规模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差异较大,二者呈现“U”型的变化规律。即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另外,还需要特别说明两点:一是虽然小规模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较大,但这是农户在小农意识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原始生态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二是中等经营规模的农户数量最多,占总样本比例达到了58.98%,但该类农户对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最小,这说明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实践中应在“三权”分置的框架下构建长期稳定的土地产权制度,通过有序流转的方式实现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适度集中。

[3] MUHAMMAD H K,RUSLAN R.Adoption and Intensit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Vegetable Farming in Bangladesh:An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J].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15,17(6):1413-1429.

4.2 讨论

遵循外部因素-农户行为压力-农户行为状态-农户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政府政策和农户行为响应的逻辑主线,构建了基于农户行为的“压力-状态-效应-响应”逻辑框架模型,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农户行为、政策调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变化的互动关系,并在此框架下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探讨农户视角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分布规律。但在本研究的技术框架下只能测算出压力指数、状态指数、效应指数、响应指数及综合指数,不能定量测度4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技术方法的探讨。

参考文献

从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两方面分析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① 在区域间差异方面,首先计算不同区域农户平均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农户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正向相关关系,二者相关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达到了0.938。这表明,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区域来说,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相对较强;反之亦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民众对环境质量需求较高,有能力和意愿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环境设施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这能够有效减少和修复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② 在同一区域内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区域内部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区位条件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区位条件主要考虑消费市场的距离、区域交通条件以及耕作距离三方面的因素,对这些指标进行专家打分,利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得到区位状况综合分值。根据区位条件将农户分为3类:区位条件优越的农户、区位条件中等的农户和区位条件差的农户。3类农户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6.5%,38.2%,35.3%。3类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66.71,68.28,73.37,区位条件越优越的农户,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越低;区位条件较差的农户,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反而偏高。这可能是因为区位条件优越的农户大多处在城乡结合部,非农经济较发达,农户从事非农兼业活动较多,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不强,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能采取不可持续性的短期行为。反之,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的农户大多地处传统农区,耕地资源数量相对较多,调查中发现虽然该区域的农户外出打工较为普遍,但大多是在农闲时的临时行为,其对农业的依赖性还很强,因此,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倾向更强,这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2] 梁流涛,曲福田,冯淑怡.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创新探讨[J].软科学,2010,24(8):53-57.

综上所述,对于人格障碍患者而言,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有效性,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其不良行为,促使其早日融入社会。

利用农户调研数据和上述方法测算得到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为69.66。不同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差异较大,最大值为76.69,最小值为47.52。为了进一步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分布状况,根据其数值大小将被调查农户分为5个层次:① 高可持续发展指数(取值在[80,100])的农户29户,占比4.13%;② 较高可持续发展指数(取值在(70,80])的农户356户,占比50.71%;③ 中等可持续发展指数(取值在(60,70])的农户241户,占比34.33%;④ 较低可持续发展指数(取值在(50,60])的农户69户,占比9.83%;⑤ 低可持续发展指数(取值在(0,50])的农户7户,占比1.00%。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中等和较低的农户占比较大,表明调查区域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较低,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压力较大。

(3)随着农户兼业程度的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即适当的农户兼业有利于农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提升,但过度兼业会减低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因此,为实现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真正向非农产业转移,应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如建立农民市民化的优惠政策和支援保障政策体系,降低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成本;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使老有所依、病有所养,消除后顾之忧;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4] GRAEME S M,ARTHAWIGUNA I W A.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Bali:Is the Subak An Obstacle,An Agent or Subject?[J].Human Ecology,2011,39(1):11-20.

[5] BASIL D M,JASON P,THOMAS B,et al.A DS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Regions[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10,164(1):43-52.

在对培养目标方向进行调查时,被试研究生有着不同的认识。认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占5%;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占27%;而认为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占68%。培养目标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市场机制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吸引水务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参与。但是水市场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部分水资源和水服务的有限领域能够进入市场并且受到水的流动性、多用途性和公共性的诸多限制。世界银行曾经对国际水市场经验做了总结,发现水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较为苛刻,至少有9个方面。很多学者的研究也佐证了该结论,如卡尔·鲍尔的研究指出:水市场的运作相当复杂,其发展受制于法律规则、政治选择、制度安排、经济和地理条件、以及文化因素,所以对水市场应持谨慎和适当的预期。

一个由12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于9月10日—14日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NL)对B61-12延寿计划的电子、机械、热和飞行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评审,确定B61-12延寿计划能够满足国防部的相关要求。评审组还评审了潘得克斯工厂的程序、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安全性,确认该厂已为启动最终生产认证工作做好了准备。

[7] 曹执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衡阳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8):113-116.

[10] 许刚,佘之祥.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18-21.

[9] 袁久和,祁春节.基于嫡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2):152-157.

[8] 张立新,崔丽杰.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非整秩次WRSR[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7):14-19.

[11] 李小建.还原论与农户地理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5):767-777.

[6] 段妍磊.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6):169-173.

[12] SUSAN H L,GLENN D,MYRON P G.Household and Farm Transitions in Environmental Context[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11,32(4):287-317.

松弛通常是面团在整形操作后,筋力收紧,如果再进行操作的话,面团收缩变形,不利于整形,因此松弛一定的时间,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时间为5~10 min。中间醒发是相对最后醒发而言的,中间醒发也可以理解是长时间的松弛或者是中种面团的醒发,因为在有些面包品种中,虽然是一次搅拌,可能由于时间的原因经过多次发酵,因此就不好确定哪次的醒发属于中间醒发。最后醒发是烘烤前的最后一步,经过最后醒发的面包即将进入烤箱烘烤。因此了解松弛、中间醒发、最后醒发的特点和目的,就可以调节这几个环节的时间、次数。

[13] 王亚茹,赵雪雁,张钦,等.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以甘南高原为例[J].地理研究,2016,35(7):1273-1287.

[14] 徐建英,柳文华,常静.基于农户响应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改善策略[J].生态学报,2010,30(22):6126-6134.

[15] 周建华,杨海余,贺正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农户采纳限定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2):37-43.

那天,游客稀疏,她在东华门边的食堂饱餐一顿后,一路走一路消食,走过太和殿广场,经过历代艺术博物馆,踏入慈宁宫。眼见满池锦鲤搅动碎金波纹,耳边呦呦鹿鸣响起,一转身“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的景致,让她几乎错以为回到了过去。天边流云淡淡,黄琉璃瓦上却立了一个人,宴姝定睛一看,那是工人正在进行古建修护。

现有资料中没有发现有“生物鲕层”的说法,因为学术界对鲕粒的解释有化学成因(比如真鲕、表鲕等)和生物成因(比如藻鲕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同一鲕粒中两种成因都有,其中与微生物有成因关系的鲕粒圈层,暂称为“生物鲕层”。

[16] TONG C.Review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Research[J].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0,13(4):53-55.

2.1 内源性细菌的除去 SD大鼠40只,用普通饲料喂养1周。在大鼠饮用水中加入氨苄西林2.4 mg∕mL、链霉素0.5 mg∕mL,除去大鼠口腔内的内源性细菌,连续3 d。第3天用棉签取大鼠口腔唾液,接种在TPY固体培养基上,37℃厌氧培养48 h,观察口腔内细菌生长情况。实验大鼠从第3天开始至实验结束都喂养致龋饲料2000#。

[17] RYDER R.Land Evaluation for Steepland Agriculture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1994,160(1):74-86.

[18] LEIBIG M A,DORAN J W L.Evaluation of Point-scale Assessments of Soil Quality[J].Journal of Soil and Waiter Conservation,1999,54(2):510-518.

[19]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北京大兴区耕地质量评价[J].地理学报,2008,63(8):856-868.

[20] 梁流涛,冯淑怡,曲福田.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74-80.

[21] 李小建,乔家君.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03(5):58-61.

Step 7 Aiming at the locked angle fiin the optimal fault joint locked angle set C,according to the forward kinematics equation,the Monte Carlo method30is used to traverse the joint rotation angleand the degraded workspace Wf(subscript ‘f’means ‘failure’)can be obtained as

[22] 梁流涛,曲福田,诸培新,等.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效率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10):1525-1532.

陈聪,梁流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年第02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