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村转型发展评价及对策探析——以河南省获嘉县楼村为例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乡村衰落是如今全球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普遍趋势[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的许多现实问题,其中城乡发展问题尤为突出。深受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和重城轻乡政策的制约,我国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农村持续空心化、人居环境不断恶化,逐渐成为制约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期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14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问题上。2017年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进一步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力争开创农村转型发展新局面。

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化,稳妥推进农村转型发展,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自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先后经历了以生产力提升、市场经济引领、可持续发展概念引导为重心的农村转型发展阶段[2]。农村转型发展,是农村区域人地地域系统要素提升、结构优化及功能强化协同作用的综合自然-人文过程,是实现村域资源优化配置、破解农村“乡村病”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农村系统是复杂性、综合性的人地地域系统,农业经济、非农产业、生态环境及生活设施等要素是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农业经济是村域生产发展的基础,对于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改革,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的多功能农业、都市农业及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农业转型是重中之重[3-5]。非农产业是村域转型发展的加速剂,有利于快速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村域能人、资源技术、劳动力等村域系统组成要素是当前影响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6]。生态环境及生活设施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决定农村能否持续稳定发展[7]。农业农村问题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受到了国内外社会学、经济学及地理学领域的广泛关注[8-12]。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宏观发展战略[13-15]、农村发展模式机制与路径[16-19]及典型案例区调查评价[20-22]等方面。新时期的农村发展研究将综合集成农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及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全面评价农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更加强调城乡统筹协调及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研究及应用实践。

第二类,涌流体验的特点(Characteristics of a subjective state whie being in flow):高地集中的注意力(CT)、行动-意识融合(AA)、失去自我意识(LS)、控制感(SC)、时间扭曲感(TT)、自带目的性体验(AE)。

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悬殊,农村转型发展的区域方向及战略需要因地制宜、分区推进。传统平原农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人口集聚区,也是未来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本研究针对河南平原农区的地域特点,以获嘉县楼村为例,通过构建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微观视角开展平原农区农村转型发展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可为其他类似村庄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平原农区农村转型发展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数据采集方式:① 通过问卷调研、典型农户征询及村域资料收集,获得1965—2015年村庄发展的历史信息。② 1992年楼村土地利用图,2005,2010,2015年3期遥感影像图及其解译。③ 在2010,2012,2015年对楼村进行3次入户调查、多主体调研问卷,包括对村级干部、经济能人、技术专家、普通村民的实地调查。④ 研究年份河南省农村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地区报刊等资料。

1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河南省获嘉县楼村地处传统平原农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典型的工农业带动型村庄。2016年楼村土地利用现状中,农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居民点用地分布较为集中,交通条件比较通畅。目前,全村3 200多人,总面积300 hm2,耕地面积192 hm2。现有非农产业28个,拥有资产4亿多元,从业职工2 500多人。

新任董事长党发龙此前是名“70后”的官员,公告披露其简历如下:党发龙,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陕西蒲城人,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助理研究员。历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西安高新区发展研究室业务主管、发展策划局副局长、招商二局副局长、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党工委宣传部部长、环保科技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西安高新区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西安高新区纪工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西安高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1.2 研究方法

① 农村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农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主体、多要素的自然-人文综合系统,受到系统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且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基于调研村庄的经济发展历程,从农业经济系统、非农产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及生活设施系统4个方面开展评价,构建农村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在评价结果中,若指标数值越大,农村发展水平越高,则为正向指标;反之,则为负向指标。由于楼村发展前期的经济建设、工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近年来数次多主体调研实践,分别对当地村集体干部、村域能人、技术专员及普通村民进行相关情况的询问,并将各项指标分为0~10分,按当地居民的人为感知情况进行打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发展水平。

② 数据标准化与计算过程。首先,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值w;再次,分别计算农业发展指数(ADI)、非农产业发展指数(IDI)、生态环境指数(EEI)和生活设施指数(LFI),并最终求和计算农村综合发展指数RDI。公式如下:

式中:i为评价年份;j为三级指标中第j项指标;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C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表1 农村系统演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Tab.1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ystems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正负向权重值农业发展指数(ADI)耕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农业粮食产量正向正向0.0220.044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投入农业投入时间成本正向负向0.0440.040村民感知度农业发展感知度正向0.099非农产业发展指数(IDI)企业发展水平工矿用地总面积正向0.063科技创新水平合作科研单位数量高科技产品数量正向正向0.0270.022村民感知度工业发展感知度正向0.138生态环境指数(EEI)生态环境建设村庄绿化覆盖率正向0.048环境治理污水集中处理率正向0.044村民感知度生态环境感知度正向0.158生活设施指数(LFI)生活设施用地面积村庄道路面积娱乐设施用地面积教育、医疗用地面积正向正向正向0.0340.0340.034生活设施水平人均用电量电话年末用户正向正向0.0170.014村民感知度生活设施感知度正向0.117

2 楼村发展历程及转型机理分析

2.1 楼村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1965—2015年楼村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仅在2005—2010年间有所降低。农村发展指数自1965年的0.206稳步提升并在2005年达到0.732,在随后的5年略微下降后重新回升至2015年的0.76(图1)。其中农业经济方面起步较早,自1965年之后农业发展指数呈快速上升状态,直到1995年之后逐渐进入平稳阶段。该阶段村集体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兴修水利等措施,使得农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并在随后的时间内稳步增强。2005年以后,农业发展指数逐渐下降,农业经济面临困境,直到2010年之后趋势扭转开始逐渐增长。同时1990年之后,随着村集体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非农产业发展指数呈现快速增长状态。该时期农业基础较为稳定,劳动力比较充足,生态环境尚未遭到破坏,各项指数均呈现较高水平。村庄的整体发展水平由于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农业的稳步提升而呈现快速增长状态。1995—2005年间,工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生活娱乐设施较为齐全,虽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逐渐趋于饱和,但尚未对村民生活造成影响,村民的生活满意度普遍较高,农村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之后,产业发展逐渐陷入困境,资源环境效应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土地、水、空气等超出临界阈值,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村民的生活满意度逐年递减,村庄整体发展水平逐渐降低,并于2010年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2010年之后,村委会积极调整发展方式,推进农村转型发展。

图1 19652015年楼村演化发展评价 Fig.1 Evaluation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ucun Village during 19652015

[5] 房艳刚,刘继生.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J].地理学报,2015,70(2):257-270.

参考文献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油田公司都开始注重自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对其所投入的资金量也会比较大,信息化技术在油田公司经营生产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作用也十分的显著,需要不断的创新油田业务,优化油田企业的管理模式。

图2 楼村各个阶段发展特征 Fig.2 Characteristics ofdevelopment stages in Loucun Village

2.2 农业发展态势及其启示

农业发展是村域产业发展的基础。1970年初楼村村委会开展的一系列土地整治、水利建设措施,使得村里的风沙、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并且拥有了自动化的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楼村通过引进推广良种、购置农业器械等措施,为农业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经过20多年的良性发展,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多年来保持着稳产高产。这一时期,农业得以发展的内因主要是村域各级主体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参与。由于村委会强势领导人的引领作用、众多能人骨干的带头作用以及众多村民的积极参与配合,楼村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外因来源于国家宏观层面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制度。发展前期国家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鼓励土地整治及大规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农民集合起来,形成合力,为一些大型土地工程提供劳动力方面的便利。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放开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粮食产量也实现了新一轮的增长。

岭南建筑在色彩选择上往往喜爱用比较明朗的浅色淡色,同时又喜用青、蓝、绿等纯色作为色彩基调,这些都能使建筑物减少重量感,从而造成建筑外貌的轻巧。同时从岭南传统建筑的装饰、装修、纹样、图案中,提取符号,再将其抽象化,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然而,近年来农业生产的绝对收益虽有所增长,但农业生产投入成本上升、增产空间有限,农业相对效益持续较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业经营主体老弱化,农业生产能力急剧下降。经调研发现,农业收益低下是影响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农村劳动力不足,还有部分农户认为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意愿和积极性。当前村集体要系统总结类似前期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农业发展外缘系统发展上,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发展方向及其优惠政策,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农用地向种粮大户和技术能手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重视良田、良种和良法相结合,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同时,还应适应当前国际化市场化的大趋势,拓展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和旅游观光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

2.3 非农产业兴起及其成因

1990年以来,楼村的非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内因主要来源于村集体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村域能人善于把握机会,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各大建设主体通力协作共同建设。村委会前期开展的土地整治、新型社区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显著降低了村集体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了企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外因则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放开,农村非农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村集体利用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引进先进科技和产品,促进了村域企业的快速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使得楼村在前期的非农产业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1世纪以来,随着老一代村干部及村域能人的老去,大量青年劳动力离村进城,农村劳动力逐渐向老弱化转变。经济能人缺乏、劳动者技能水平下降、资金技术不足等因素,逐渐成为农村非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经济危机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非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对村域各个工业企业实地调查,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各大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落后、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的普遍问题,农村工业发展应引进市场机制,进行企业改制,增强自身发展活力;(2)针对产品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需强化与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企业产品营销工作;(3)针对实用人才短缺问题,需要重视培养和吸收村集体优秀领导人及经济能人,包括加强与同类企业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努力提高劳动力文化和技能水平,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业;(4)激发工业企业创新活力,按照农村转型发展任务要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产业培育,积极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2.4 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来源

21世纪初期,随着工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困境停滞期,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及村民生活垃圾等环境污染物逐渐突破村域的极限承载力,生态环境明显恶化,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质量。其中工业“三废”排放对当地水域、土壤和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且治理成本较高,成为目前危及当地生态环境健康的主要来源。另外,随着村民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生活废品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明显增多,对于村容及生态环境的危害非常严重。

近些年来,政府逐渐加大对工业企业废物排放的监督力度,改进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方式,并借助宣传教育等手段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使得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此后,村委会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楼村排污企业的监察执法力度,严格要求各类工业企业单位适量排污,并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综合治理。由村集体出面,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工业“三废”处理厂,对农村污染物进行及时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处理,一些可回收垃圾再次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的污染。村委会应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模式,鼓励村民按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建立以沼气系统为核心的村域经济资源环境循环路径。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楼村发展的问题是我国传统平原农区乡村转型发展问题的缩影。楼村在其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农业带动期、非农产业带动期、困境停滞期及转型发展期,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区域性。发展前期,楼村工农业经济发展较好,整体发展水平较高,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支农惠农发展政策,以及村委干部与村域能人的高效协调组织。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大强化了农村区域的生产、生活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国际市场的波动,使得区域出现了劳动力流失、资源环境效应趋紧、工农业发展停滞不前等“乡村病”问题。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背景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农村适度转型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村委会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适时调整农村发展方向,改善人居环境,调整特色产业,农村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3.2 讨论

(1)农村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功能、多要素、复杂的自然-人文综合系统。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村转型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协调好政府“自上而下”的外缘发展体系与农村“自下而上”的内核发展体系,重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功能、人居环境生态功能、乡土文化传承功能和特色产业生产功能。传统平原农区承担着国家的粮食保障、社会民生功能,其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初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宏观发展政策的制度红利及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的资源红利。当前农村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发掘乡土特色的文化-环境资源、村域各级主体的组织协调潜力以及城乡之间的资源信息交流互通能力,着力建设具有田园乡土风光的生命共同体。

来不及查验,陈大勇赶忙带着三个人往打枪的那拨人方向奔跑,一边跑一边喊:别开枪,老子是师警卫连长陈大勇,老子是陈大勇……

(2)农业经济、非农产业、生态环境及生活设施是农村系统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四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农业经济作为村域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促进村域资源优化配置,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农村转型发展亟需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用地股权化及适度规模流转经营,积极探索建立传统农区兴农、稳粮、增收、惠民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农民协会等资金人力要素整合新形式,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和村民主观能动性,开发当地特色产品、手工艺品及旅游资源等,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地方产业,推进产业转型。生态环境及生活设施是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应对“乡村病”的重要抓手,对于提升农村人居居住功能、特色农业生产功能及旅游开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村域干部、能人及相关单位应团结协作,积极利用各级政府、技术单位等外部力量,加大宣传教育和监督惩罚力度,着力建设村域生活娱乐设施,持续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全面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根据1965—2015年楼村的产业发展状况及村民的生活水平情况,将楼村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农业带动期、非农产业带动期、困境停滞期、转型发展期(图2)。总体而言,楼村最初基于本区域资源的传统经济起步,首先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并建造一系列的水利设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迅速提升了粮食产量和效益。此阶段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村庄的整体发展,并为随后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保持农业生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村委会积极协调村域能人和村民,引进高科技产品和先进技术,完善区域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集中力量发展非农产业。随着非农产业总产值的逐年增加,村庄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2005年以后,楼村经济发展逐渐面临困境,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大量流失、工农业发展迟滞不前等种种问题,亟需当地政府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方案来进行改革。近些年来,当地政府针对村庄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实施三废治理、修建娱乐设施及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等各项改革措施,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丰富村民娱乐设施、创新企业科技及调整农业结构等,农村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1] LIU Y,LI Y.Revita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J].Nature,2017,548(7667):275-277.

[2] 文琦.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20-24.

[3] 蔡胜勋.多功能农业视角下的河南农业演变轨迹(1949—2012)[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113-116.

于2018年7~10月在通化市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内进行。施足底肥,包括腐熟有机肥3500千克/亩,复合肥25千克/亩,用旋耕机均匀混入土中。7月22日直播,每个品种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平方米,小区长5.5米,宽1.8米,每个小区3行,每行12株,行株距60厘米×45厘米,四周设保护行,10月10日收获。

[4]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6] 苗长虹.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因素与区域型式——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研究,1994,13(3):25-34.

[9] MCMANUS P,WALMSLEY J,ARGENT N,et al.Rural Community and Rural Resilience:What is Important to Farmers in Keeping Their Country Towns Alive?[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2,28(1):20-29.

(iv)通过加权集结算子将子组Ey(y=1,2,…,r)群决策矩阵1,2,…,n,y=1,2,…,r)转化为组E 群决策矩阵D=(dij)m×(ni=1,2,...,m,j=1,2,…,n,y=1,2,…,r),其中…,n,y=1,2,…,r)。

(二)大多数师生互动是强制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大部分的问题无法通过课堂互动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但大部分会不了了之,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所以,互动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安排是被动合作的,整个互动存在着很强的不平等。无法通过互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

深入参与多边国际合作。精心组织参加联合国机构有关会议等重要国际水事活动。积极参加第七届世界水论坛筹备工作,跟踪了解论坛筹备信息。积极支持我国水利专家担任国际组织职位后开展工作。继续充分利用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结合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精心策划政策对话、科研交流、商务合作各方面的活动。

[7] 梁流涛,王岩松,刘桂英.农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山东省王景河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6):89-93.

[10] LAWRENCE M.Rural Homelessness:A Geography without A Geography[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5,11(3):297-307.

[11] LONG H,LI Y,LIU Y,et al.Accelerated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 Fueled By ‘Increasing vs. Decreasing Balance’ Land-use Policy for Dealing with Hollowed Villages[J].Land Use Policy,2012,29(1):11-22.

[8] ARGENT N.Contemporary Rural Geographies:Land,Property and Resources in Britain:Essays in Honour of Richard Munton[J].New Zealand Geographer,2008,64(3):244-245.

[12] 蔡运龙.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学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6):602-606.

[13] 刘彦随,陈聪,李玉恒.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1-6.

[14] WOODS M.Social Movements and Rural Politic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8,24(2):129-137.

点击“学分明细”查看进入学分明细查看页面,该页面是以列表形式展示,顶部为一个Tab切换栏,可以查看分院学分和社区学分,分院的学分就是申请的第二课堂学分,社区的学分主要是学生报名参加活动后所得到的学分,列表主要展示活动的名称,点击可展开,展开后,可以查看所获得的学分,以及该学分所属的模块以及最后处理的时间,如图7所示。

[15] LIU Y,LONG H,CHEN Y,et al.Progress of Research on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Past Decade and Future Prospects[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26(8):1117-1132.

[16] MARSDEN T.Mobilizing the Regional Eco-economy:Evolving Webs of Agri-food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K[J].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0,3(2): 225-244.

[17] 张富刚,刘彦随.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8,63(2):115-122.

“老大爷您好!”杨力生向老人家问候了一声。老人点头向他还礼:“嗯,你好。”说着,让他坐在办公桌前的凳子上,老人给他倒上了一杯水,然后自己也坐好,便问:“小伙子来找我有什么事?”

[18] 冯德显,梁少民.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动力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6):33-36.

中药复方药味多,成分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复方作用机制和配伍机制较难分析,网络药理学提供了一种系统层次的方法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其研究策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与中医药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原则不谋而合,可用于发现先导化合物、识别靶标和预测适应症[21]。黄连解毒汤为泻火解毒名方,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互网络图,筛选出黄连解毒汤的61个潜在活性成分和228个共同作用蛋白,45条通路与高血压有关,这些结果反映了黄连解毒汤在高血压方面的作用机制。

[19] 黄凌翔,郝建民,卢静.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困境与路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5):138-142.

[20] 朱晓华,陈秧分,刘彦随,等.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6):736-744.

[21] 龙花楼,刘彦随,邹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4):426-434.

[22] 何露,闵庆文,张丹.农业多功能性多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6):1057-1064.

冯巍仑,李裕瑞,刘彦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年第02期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