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吴茱萸封包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更新时间:2009-03-28

腹部手术后的肠梗阻有多种类型,术后不同时期所发生的梗阻原因不同,治疗措施也不相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简称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内, 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短肠等严重并发症。目前治疗原则已达成共识,即保守为主,包括胃肠减压、禁饮食、肠外营养、生长抑素、激素治疗等。作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封包外敷神阙、足三里等穴位,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者被认为是炎性肠梗阻: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反复手术史;有明显的肠梗阻表现;查体发现腹部质地坚韧;腹部CT表现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增厚,边界不清,没有高度扩张的肠管;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2]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8~76岁,平均(45.38±10.53)岁;原发性手术类型:急性阑尾炎10例,胃肠破裂穿孔修补术8例,胃穿孔胃大切12例,肝胆手术7例,结肠癌13例。将上述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性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奥曲肽、激素以及抗生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吴茱萸封包(由本院制剂室完成)加热后置于患者神阙、双侧足三里穴位区域,每次20min,每日2次,7 d 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统计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上午查房计完整天数,下午查房计0.5 d)、24 h胃液引流量进行比较。

1.4 疗效评定

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制定的标准[3]:①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正常,恢复正常饮食后肠梗阻现象不再出现;②有效: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仅见肠管轻度充气或肠梗阻症状好转;③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影像学检查显示阳性指征未有好转。

1.5 统计学分析

黎介寿院士认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是肠壁有水肿,炎症渗出,肠襻间相互粘着致肠蠕动障碍,这种类型的肠梗阻,既不是单纯的机械性肠梗阻,也不是单纯的麻痹性肠梗阻,它是发生于手术后,因为机械损伤、炎性反应、肠壁水肿等多种因素所致的肠道动力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中既有机械的因素,亦有动力性的因素。待炎症、水肿消退后,肠襻相互间的粘着松解后,肠管的通畅得以恢复,这是非手术治疗的基础。反之,如这时进行手术治疗,分离相互粘着的水肿、炎症肠襻,必将加重肠襻的损伤,出现肠瘘[4]。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快速发展、医师对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熟练,我们只需要很少的腹腔损伤即可完成肿瘤暴露、组织分离,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对肿瘤及其他部分肠管的挤压,减少传统开腹手术过程中双手对胃肠道反复翻转等刺激机会,这些均有利于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5],减少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生,但是如果发生,仍需规范治疗。黎院士针对病理机制所设计的一整套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并成为规范,其要点包括:①完全禁食禁水并行胃肠减压;②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肠液分泌;③使用地塞米松减轻肠壁炎症水肿;④在肠道功能恢复后经过适当的肠内营养后即可恢复经口饮食[6]。对于顽固性肠梗阻患者,有文献表明小肠减压管比常规胃管效果更好,因为胃管只能吸引潴留胃液,而小肠减压管通过DSA 引导插入肠内梗阻部位上方,直接吸引肠液,减轻梗阻部位水肿及炎症,减压效果较好[7]。目前非手术治疗炎性肠梗阻的理念已被临床医师广为接受,并在临床实践中证实是可行有效的。在掌握非手术治疗这个大原则的前提下,增加中医、中药的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8]

2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为80.8%,对照组治愈率41.7%,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χ2=6.694,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4.638,P=0.03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愈率=治愈数/总人数;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人数/总人数)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对照组2410867541.7治疗组26214196.280.8

2.2 2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根据计算P值,均小于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个疗程后的24 h胃液引流量明显减少,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比较

  

腹胀缓解/d肠鸣音恢复/d排气排便恢复/d胃液引流/mL对照组7.46±1.279.19±1.395.85±2.04600±125.15治疗组4.94±1.186.87±1.954.12±1.31399±109.55t7.2774.8173.6116.059P<0.001<0.001<0.001<0.001

3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单项有序分类资料采用Ridit分析或轶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各37例,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入院时,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999年WHO制定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清C肽平均指数为(2.61±0.21)nmol/L,排除免疫系统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等,其中,替米沙坦组女12例,男25例,平均年龄(36.92±2.14)岁;雷米普利组女11例,男26例,平均年龄(37.16±2.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50 000比例尺图上面积大于1 mm2(实地面积62 500 m2)的湖泊、池塘一般应表示,位于国界附近的小湖、作为河源的小湖及缺水地区的淡水湖即使编辑小于0.5 mm2(实地面积31 250 m2)也要夸大到0.5 mm2(实地面积31 250 m2)表示。湖泊、池塘密集成群时,应保持其分布范围和特点。适当选取一些小于0.5 mm2(实地面积31 250 m2)的湖泊、池塘,但不能合并,相邻水涯线间隔在图上小于0.2 mm(实地面积50 m)时可共线表示[2]。

本研究中使用了足三里及神阙两个腧穴,其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腧穴,为多气多血之经脉,其功效为益气强中养胃、通经活络止痛,主治胃痛、便秘、腹胀等胃肠疾患;神阙穴位于阴脉之海的任脉之上,为阴中有阳之腧穴[9]。吴茱萸性味辛、苦、热,有小毒, 归肝、脾、胃、肾经, 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本草衍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 《本草备要》谓其利大肠壅气。吴茱萸气味俱厚, 局部用药, 通过穴位疏通脏腑经脉, 暖肾温脾, 下气降逆, 可疏导肠腑气机, 从而达到促进胃肠蠕动, 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的目的。而且, 吴茱萸局部用药药效持久,可直达病所, 故能提高疗效[10]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总有效率达96.2%、治愈率80.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腹胀缓解及排气排便恢复、肠鸣音恢复时间、24 h胃液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因此,中药吴茱萸封包外敷神阙、足三里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炎性肠梗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可以作为西医常规治疗的一种重要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往往通过非手术治疗就可以恢复胃肠道动力,但治疗过程中仍需严密、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腹痛、腹胀进行性加剧或肠坏死、腹膜炎等手术指征,应及时转行手术治疗。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for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Design LIU Weixiong,CAO Xianglin,HUANG Qingyun,CAI Zexiang(19)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

[2] 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 20(8):456.

[3] 何贞萍.中药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5例[J]. 中国药业,2012,7(12):109-110.

[4]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一文发表10年感悟[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4):283-284.

[5] 钟俊斌,杨平,孙政.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免疫功能及疗效的临床观察[J]. 广州医药,2017,48(2):99-101.

[6] 任建安,李宁.深入认识术后炎性肠梗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4):285-286.

[7] 陈舟侃,顾蔚,庞澄宇.经DSA引导下置入小肠减压管治疗外科术后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 现代医院,2017,17(4):581-583.

[8] 李幼生,李民,李宁,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长期随访分析(附12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4):291-293.

[9] 秦爱玲.艾灸足三里、神阙穴对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作用的临床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5):92-94.

[10] 仉玮,郑燕生,陈志强.吴茱萸热熨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25-227.

 
耿燚,杨振淮
《广州医药》 2018年第03期
《广州医药》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