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显微CT在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中的研究价值

更新时间:2009-03-28

牙体解剖形态存在多态性、变异性和增龄性的特点,了解和掌握牙齿形态和解剖结构对口腔医学的治疗和科研领域均有重要的意义。上颌第一前磨牙所处位置特殊,解剖形态和功能较为特别,使得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在根管治疗中有重要的地位[1]。年龄是影响牙齿解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年龄增加,继发性牙本质牙骨质的沉积,髓腔变小,根管变细,根尖孔缩窄,根管走向复杂,这些都给根管治疗带来困难。生理学根尖孔即根尖狭窄,是根管充填的止点,为重要的解剖学位置,根尖孔直径在不同牙位其大小不同[2],成功的根管治疗需要根尖部的严密充填,而根尖孔的形状和大小可影响其充填效果。以往临床多采用 X线平片,只能提供二维图像,且存在放大失真的缺点,随着计算机三维影像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发展,显微CT使牙体形态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对牙齿扫描和重建,可观察牙齿内部显微结构,测量组织形态[3]。本研究拟对不同年龄组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显微CT断层扫描,分析其根尖孔直径及根尖孔形状的增龄性变化,并分析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类型,以期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至2017年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临床上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并做年龄标记,未记录性别,所有牙齿来源于汉族地区。将其分3个年龄组(A组:20~39岁,B组:40~59岁,C组:≥60岁),清除牙面的软组织及牙结石,立体显微镜下选择根尖孔发育完全、牙体完整、未行根管治疗的离体牙30颗(每组10颗),浸泡在10%甲醛溶液中备用。

1.2 纳入标准 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无缺失,上颌第一前磨牙未经过根管充填及冠修复,牙冠外形基本完整,牙根完整无断裂,根尖孔发育成熟,显微CT图像清晰便于观察。

1.3 方法 上颌第一前磨牙行显微CT扫描。所有CT图像数据均由放射科一名专职医师操作完成,将30颗标本牙粘结于2个直径为6.5 cm玻璃板上,牙体长轴与玻璃板垂直。粘结时记录各标本的位置和方向。将玻璃板固定在7.5 cm×15 cm的圆柱形容器中,采用SCANCO MEDICAL μ-CT 80,电流为130 mμA,电压为70 kV条件下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根尖到牙冠[4]

1.4 观察指标

生理性根尖孔即根尖狭窄,是根管充填的止点,为重要的解剖学位置。根尖孔直径范围一般在0.100~0.520 mm[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学根尖孔直径为0.253 mm,≥60岁年龄组根尖孔直径最小为0.215 mm。生理学根尖孔位于根尖部,主要受继发性牙骨质沉积。由实验结果提示:根尖孔发育完全到60岁之前,继发性牙骨质的沉积较缓慢,根尖孔直径相对较恒定;60岁之后继发性牙骨质的沉积加快,根尖孔缩窄[13]

  

1 根尖孔直径测量方法示意图

a.选择要测量标本并将其放大;b.测量根尖孔的最大直径,如图中线条;c.过图b线条的中点画一条垂线,此垂直线上管腔大小即为根尖孔的宽

低收入家庭主要以自建房为主,辅之以租赁住房,各区域差异较大,农村地区低收入家庭自建房比例高达88.1%,中心城市以租赁住房为首要选择,占比33.9%,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县城和建制镇呈现两者的中间特征,但52.6%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面积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又以中心城市最为突出,因其以租赁住房为主,租金与面积大小成正相关关系。虽66.6%的低收入家庭以政府住房为主,月租金1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占比62.7%(含免费),但是还有13.2%的低收入家庭居住在土坯与窑洞中。

首战告捷的晚上,卢一平还能坐在电脑前写作。当林小敏接连把中奖的消息告诉给他了,卢一平就再也写不下去了。他站起身,着了魔一样,在书房里来回走动。他惊叹自己怎么就看得这么准呢,他惊叹林小敏怎么下手就这么狠呢!又准又狠,杀招凌厉,缔造了两人的黄金搭档,成就了他们的强强组合!

1.4.2 牙根及根管类型:调整图像软件,从髓底向根尖方向观察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类型。根据牙根的数目分为单根牙、双根牙、三根牙三种类型;其中,只有一个牙根或根尖存在分叉切迹为单根牙;有颊舌两个牙根,根分叉高度超过根长约 1/3为双根牙;有近颊根、远颊根和腭根,牙根分叉高度超过根长约1/3为三根牙;按照Vertucci根管形态将根管类型分类,分为Ⅰ~Ⅷ共8种类型[6]

2.3 不同年龄牙根及根管类型分析 上颌第一前磨牙以单根牙和双根牙多见,三根牙较少见,单根牙和双根牙在3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0.05);根管类型中单根管(Ⅰ型)发生率为33.33%,双根管(Ⅱ~Ⅶ型)发生率为63.33%,三根管(Ⅷ型)发生率为3.33%。见表3、4。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直径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直径平均为0.253 mm ,其中A组根尖孔直径最大,95%置信区间为0.233~0.325 mm,平均值为0.279 mm;C组根尖孔直径最小,95%置信区间为0.204~0.225 mm,平均值为0.215 mm。A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5),B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6>0.05)。 见表1。

 

1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直径 n=10,mm

  

组别直径(x±s)95%置信区间A组0.279±0.0890.233,0.325B组0.269±0.0810.224,0.314C组0.215±0.021*#0.204,0.225合计0.253±0.0750.232,0.275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试验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华北理工大学,试验区覆盖面积约2.3平方公里。人口比较集中,试验区以平地为主,楼房较多。坐标系统采用国家2000坐标,当地中央子午线为120°,飞行环境良好。

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的解剖形态结构复杂,显微CT可提供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等多平面重建图像,直观显示三维立体结构,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多根管复杂解剖系统,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有助于分析多因素间相关性,获得可靠牙根管解剖形态结果[7]

2.2 3组根尖孔形状分布情况 30颗牙总共49个根尖孔,根尖孔形状圆形占22.45%,椭圆形占61.22%,不规则形占16.33%。其中各年龄组中均是以椭圆型为主。3组根尖孔形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组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形状分布情况 例(%)

  

组别圆形椭圆不规则型合计A组4(23.53)10(58.82)3(17.65)17(100)B组5(33.33)9(60.00)1(6.67)15(100)C组2(11.76)11(64.71)4(23.53)17(100)合计11(22.45)30(61.22)8(16.33)49(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不同年龄牙根分析 n=10,例(%)

  

组别单根牙双根牙三根牙合计A组6(60.00)4(40.00)010(100)B组5(50.00)4(40.00)1(10.00)10(100)C组7(70.00)3(30.00)010(100)合计18(60.00)11(36.67)1(3.33)30(100)

 

4 不同根管类型分析 n=10,例(%)

  

牙根数目根管数目Ⅰ型Ⅱ~Ⅶ型Ⅷ型单根牙(n=18)10(55.56)8(44.44)0双根牙(n=11)011(100)0三根牙(n=1) 001(100)合计(n=30)10(33.33)19(63.33)1(3.33)

3 讨论

二是要有几块好磨石。开始的时候,是粗磨石。到后来,又要用细磨石。所有的磨石,不仅要有硬度,而且要有糙面。

根尖孔的形状常分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Melius等[3]认为根尖孔直径长和宽之差≤0.02 mm为圆形:若>0.02 mm,则为椭圆形。而有学者的定义标准为:两直径比值为1为圆形,1.5>比值<1为椭圆型,比值>1.5为不规则形[8]。前者没有区分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后者对于圆形的定义又比较局限,在测量时,精确度在小数点后3位,测量中存在一定偶然误差。因此,本试验结合以上2种方法:具体定义圆形为两数值之差>0.02 mm,椭圆为差值>0.02 mm,而比值<1.5;不规则形为差值>0.02 mm,比值>1.5[9]

以往采用切片法研究根尖孔直径,均利用锋利的刀具对已脱钙的牙标本进行切割,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而且切片法操作复杂,也破坏了牙体组织[10]。本实验采用显微CT扫描标本,保留了牙齿结构的完整性,标本可完整回收及再利用,有利于后续研究,并且图片清晰,操作简单[11]

1.4.1 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学根尖孔直径的测量:将显微CT扫描的图片导入MIMICS 8.0软件,测量所选牙根尖孔的最大直径的长和宽,每个数据测量两遍取平均值,将>0.100 mm做为主根尖孔[5],记录到小数点后3位。并计算最大径的长和宽的差值及比值,两数值之差<0.02 mm记为圆形,两数值之差>0.02 mm而比值<1.5记为椭圆形,差值>0.02 mm而比值>1.5为不规则形。见图1。

成功的根管治疗需要根尖部的严密充填,根尖孔的形状可影响其充填效果。而根尖孔的形状一般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不规则形有三角形、肾形等[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形状以椭圆型为主,圆形次之。由此我们想到,由于根管预备的器械其横截面均为圆形,在预备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根管时,容易切削更多的牙体组织,造成根管根尖部某个壁的过度切削,而其他壁的预备不足[15]。因此,选择恰当的主尖挫及配合有效的化学冲洗对根尖段清理成形后的严密充填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根尖孔直径均>20 μm,但在临床上我们用10号到20号的手用器械时,有明显摩擦感,可能是由于根管的弯曲和根尖孔形状不规则造成的,此时所选初尖锉比实际的要小,导致主尖锉比实际的也小[16]。研究证实,扩大冠上段后初尖挫增大。主尖挫的减小使根尖段并没有达到成形的目的,存留的坏死物质不能完全清除,从而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提示我们在临床预备根管时应先敞开根管冠中段再确定初尖挫的大小[17]

1302 肝癌细胞乙酰胆碱酯酶表达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相互影响 罗正汉,刘 燕,刘 阳,唐海琳,徐铮昊,戚中田,赵 平

中国的崛起,尤其是科技的兴起,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需要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华民族将不仅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富强、军事上强大,还要在文化上为世界作出较大贡献。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直径(mm)平均值为(0.253 ±0.075),A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形状圆形占22.45%,椭圆形占61.22%,不规则形占16.33%,3组根尖孔形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颌第一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直径及形态与年龄无明显关联,显微CT能够准确测量根尖孔直径,为根管治疗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本研究中,上颌第一前磨牙以单根牙和双根牙多见,三根牙较少见,单根牙和双根牙在3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类型中单根管(Ⅰ型)发生率为33.33%,双根管(Ⅱ~Ⅶ型)发生率为63.33%,三根管(Ⅷ型)发生率为3.33%。以往临床的治疗中往往忽略对第二牙根的存在,导致了根管治疗的失败,而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发现,单根牙和双根牙的发生率均较高,三根牙较少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提高警惕,要保持寻找多根管的意识。而根管形态较为复杂,包括Ⅰ~Ⅶ型,其中单根牙根管最为复杂,可包含8种形态,双根或三根根管时,形态相对简单,临床可根据根管数目寻找可能存在的根管,更应注意对根管的清理和成形,注意Ⅱ、Ⅲ、Ⅴ、Ⅵ和Ⅶ型根管多在根管中部发生分叉或融合,导致根管角度变化,使器械的操作难度增加,给预备根管和填充治疗带来一定难度[18-20]

综上所述,采用显微CT可重建牙齿解剖结构,便于临床的观察和测量,可获得牙根直径、根管壁厚度的变化,为临床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和桩核修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避免根管壁过薄或穿孔,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避免了治疗失败和牙根垂直折裂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Ponce EH,Vilar Fernandez JA.The cemento-dentino-canal junction,the apical foramen,and the apical constriction:evaluation by optical microscopy.J Endod,2003,29:214-219.

2 白雨豪,韩萱,曾红燕,等.显微CT法研究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北京口腔医学,2017,25:21-23.

3 Melius B,Jiang J,Zhu Q.Measurement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inor foramen and the anatomic apex by digital and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J Endod,2002,28:125-126.

4 白雨豪,王芳芳,黎淼,等.显微CT法研究中国人上颌第一前磨牙分支根管形态.口腔医学研究,2017,33:991-994.

5 Katz A,Wasenstein-Kohn S,Tamse A,et al.Residual dentin thickness in bifurcated maxillary premolars after root canal and dowel space preparation.J Endod,2006,32:202-205.

6 Oi T,Saka H,Ide Y.Three-dimensional observation of pulp cavities in the maxillary first premolar tooth using micro-CT.Int Endod J,2004,37:46-51.

7 Rhodes JS,Ford TR,Lynch JA,et al.Micro-computed tomography:a new tool for experimental endodontology.Int Endod J,1999,32:165-170.

8 刘晓静.汉族人群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学研究.第四军医大学,2013.

9 Lee JK,Ha BH,Choi JH,et al.Quantitative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root canal curvature in maxillary first molars using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J Endod,2006,32:941-945.

10 Gao Y,Fan B,Cheung GS.C-shaped canal system in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part IV:3-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and transverse measurement.J Endod,2006,32:1062-1065.

11 Marroquin BB,El-Sayed MA,Willershausen Zonnchen B.Morphology of the physiological foramen:I.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molars.J Endod,2004,30:321-332.

12 印厚才,吴友农,吴大明.应用螺旋CT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内外形态.中华全科医学,2009,7:449-450.

13 Chaparro AJ,Seguea JJ,Guerrero E,et al.Number of roots and canals in maxillary first premolars:study of an Andalusian population.Endod Dent Traumatol,1999,15:65-67.

14 王瑶,郑广宁,郑庆华,等.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34:616-619.

15 Peters OA,Laib A.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root canal geometry by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J Dent Res,2000,79:1405-1409.

16 Schroeder K,Walton R,Rivera E.Straight line access and coronal flaring:effect on canal length.J Endod,2002,28:474-476.

17 朱丽娜,钱文昊,洪瑾.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预备前、后管间峡区的结构变化.上海口腔医学,2013,22:41-45.

18 Gani O,Visvisian C.Apical canal diameter in the first upper molar at various ages.J Endod,1999,25:689-691.

19 程晓莉,翁雨来.42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的观察.上海口腔医学,2008,17:525-528.

20 章蕾,汲平,傅新海,等.第一前磨牙桩道预备后剩余根管壁厚度的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361-364.

 
周美娟,邓旭霞
《河北医药》 2018年第10期
《河北医药》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