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孟子的修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科学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出现了诸如“精神的焦虑”、“信仰的缺失”和“意义的失落”等精神层面的空虚现象,孟子修身思想从根本上说关于人的精神追求问题。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善性,善是人的本质所在,而人要实现自己的本质,只有通过修身来实现,修身是由人之本性所决定的。修身使人明白人之为人的本质,避免堕入禽兽之门。笔者从孟子修身思想所处的地位,所追求的目标及修养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其思想的阐发来挖掘其价值,从而服务于当代社会。

一、修身思想在孟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修身思想在贯穿于孟子思想的始终,具有重要地位。首先,孟子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本,他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译注(简体字本)·离娄章句上》以下引用只写篇名)。由此,提出了个人修身问题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修身问题是与其他三者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李泽厚说:“由‘修身’而‘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这正是原始氏族制度所要求于统治者们的必经程序。由自身做起,才可能在本氏族内取得威信,然后才可能去当地部落和部落联盟的有威望的首领。”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决定性的环节,将其看作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投身于国家建设。其次,修身是孟子性善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他看来人天生有四心之善端,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扩充的必然结果,“义理”是心之所同然,“心之所同然何也?谓理也,义也”(《告子章句上》)。孟子讲,仁义礼智就内在于人自身,主要是指出人的道德不需要外求,而不是说人不进行道德修养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孟子讲的人性善,是讲每个人都有成为善人的潜能,但它只是萌芽,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转化为现实。在孟子看来,不反求诸己,没有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内在于人的道德潜能就不能发挥作用,那就如同把它们丢失了一样。人只要反求诸己,使其内在的善性(即道德潜能)得以实现,才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修身才能使人免于沦为禽兽,性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说,修身是人性善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孟子修身思想所追求的目标

“圣人”境界是孟子理想人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尧舜、君子则被看作是这一理想人格的典范。孟子认为圣人和普通人是同一类,圣人的心和普通人的心有“同然者”,这就是理和义。以圣人为追求的目标、做人的标准,坚持道德修养,就可以具有像尧舜一样的圣人品格。基于此,他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章句下》)的论断。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良知”和“良能”,每个人都有成为善人的可能性,只要敢于实践,有所作为。孟子修身思想的内核就是为治国平天下服务的。他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命题,把道德修养的目标设定在向尧舜看齐,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着眼于治国平天下的。孟子同孔子一样,都提倡积极入世。“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告子章句下》)。孟子认为,君子所奉行的,正是修养自身而使天下太平。君子平治天下,要居仁由义,时刻将“仁义礼智根于心”(《告子章句上》)。

三、孟子修身思想的践行路径

孟子的修身思想主要通过内省的修养模式,强调“心”的作用,要求人们从内在约束自己的行为着重是加强对心的培养,由此,他提出了几种内心修养的方法。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存心养心,找回“放逐之心”

首先,做到存心养性,孟子指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章句上》),他认为养心是修身的一个重要途径。孟子认为君子与庶人本是同类,而君子比一般人高明的地方在于君子善于存心,“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章句下》)。只将仁、礼存于心还不行,因为仁义礼智的善端是比较脆弱的,它具有“操则存,舍则亡”(《告子章句上》)的特点,人的善心、良心正如牛山之木,只有“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不断地滋养它,才能“成材”“变美”,也就是“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章句上》)。存养的过程就是“尽心”的过程,是对善端的扩充,从而能够“知天”,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章句上》),通过一心一意对内心善端的存养,扩充,修身立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最后,则是要做到“反求诸己”,即从内在要求,通过内省的方法防道德过失于未发。修养道德就是要将“仁义礼智根植于心”,自觉地践行仁义,以仁义为指导,居仁由义,把人所固有的善性加以培养、扩充。孟子讲“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离娄章句上》),遇到过错首先要从反省自己开始,每个人心中都有天之所与的善心,都有良知、良能,只要反求诸己,充分挖掘自己的善性,就可以将固有的价值和可贵之处发挥出来。

孟子指出“先立其大”即善于进行道德修养,就可以成为君子,他认为“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告子章句上》)。对于如何能做到“先立其大”,孟子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章句下》)。而他所谓的“寡欲”不同于基督教所讲的“禁欲”,他承认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基本需要,不反对告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告子章句上》),反对的是人们对利欲的过度追求,“寡欲”是要自觉减少对物质的欲望,对物欲要求越多,所发挥出来的善心就会越少,“心之官”被物欲蒙蔽,无暇思考,就会出现“失其本心”,因此他认为对物欲应该有所节制,使先天的善端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发挥“心之官”的“思”的功夫。“思”的功夫即是要“思诚”,做到“反身而诚”,由此,孟子提出了“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章句上》)、“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章句上》)”的以“诚”为桥梁的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于“诚”。

就如被称作过去的事物总想成为将来,风景也想将这种思路延续下去。因而风景中那些被刻意拔起的高高耸立的部分,那些被可能是气候和人类活动扭曲的路和山的线条与轮廓都是时间的居民。它们和时间本身一样持续存在于一种矛盾状态中。因此徐浡君并非孤零零,他生活在一个眼睛能够看得到的、一直存在着的、也不会被删除的地方和环境中。

国家统计局于2018年2月28日发布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的统计数据,2017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409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7.3%;值得关注的是,继2014年末65周岁以上人口数突破10%之后,2017年末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了1.4个百分点,达到15831万人。然而,根据国际惯例,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而我国则比上述数据分别高出了6.7和0.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到得草原中来,绿色王国,花草天堂,但在漫无涯际之中,此番我的观光焦点,不全在草原山岗河流等大景致,反而破天荒地“微观化”了。

(二)“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在与公都子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了人有“大人”、“小人”之分,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告子章句上》)。何谓大体、小体?孟子所谓大体,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是以心为载体的精神世界以及精神追求。所谓小体,指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诸如口好味,耳好声,目好色等等。而“耳目之官不思”,使人的良心“蔽于物”,他将“心之官”能“思”作为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认为仁、义、礼、智等善性是“我固有之”,人生而就有这些善性的萌芽,并非后天形成,但其并非是完成形态,需要后天不断的培养扩充,只有能思考的人才能不受外物的引诱和蒙蔽,固守本心,成为自觉地“养其大者”的“大人”,“圣人”。因此要“先立其大”。

其次,要找回其放逐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求放心”,与存心养心对应的则是“放心”,即道德之心的放失,孟子感叹“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告子章句上》)等现象,因此他认为君子比一般人的高明之处除了善于存心养心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章句下》)。赤子之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告子章句上》),人为什么会失其赤子之心?首先是“道本固有而人自绝之”,孟子将仁比作“安宅”,义比作“正路”,人们的自暴自弃,“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离娄章句上》),这样就沦为恶人了;其次是环境影响,“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告子章句上》);最后,则是受“小体”的影响,对物质利益的欲望,使心之官不能更好地思考人的善心,对欲望的放纵,使得本心被外物所引诱,陷溺于物质,从而丧失其本心。

(三)“善养浩然之气”

一个人的精神受社会环境及利欲的影响,会发生扰乱,即“动心”,常常很难做到“寡欲”,进而失其本心。孟子指出通过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是内心的善端保存和扩充,达到“不动心”的境界。究竟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公孙丑章句上》)。

1.内寄生虫的长期存在,必须考虑其对养猪生产的经济影响。传染病在猪场内传播迅速,并因引起猪的死亡而容易被认识,内寄生虫,尤其是线虫也能引起动物死亡,但常见的症状是缺乏食欲、增重下降、饲料报酬降低及继发其它感染等。寄生虫的危害程度与地理区域、饲养方式、管理状况、营养水平、猪只品种和感染寄生虫的种类有关。有关文献对猪寄生虫的作用、研究的必要性及寄生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进行了综述。因寄生虫感染所造成部分或全部胴体的废弃是明显的,因而容易验证。但寄生虫所造成的损失更主要地表现在其内在的抑制作用,如采食量下降,增重减少,饲料报酬降低等。

“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要在理性的指导下,一点一滴的积累,用心培养,存其本心,滋养四端,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直养”。浩然之气的培养是“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而非“义袭”的,是长期善心的积累,善行的践行取得的。正如徐复观所说:“道义原是生命中的一点种子,浩然之气是此种子向生理中生根扩大,最后与生理合而为一的生理上的升华”,“要使道义的种子在生理的生命中生根扩大,只有把种子透出而成为‘行的功夫’才能做到”。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慊于心”,做到心中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否则这种浩然之气就会“馁”。浩然之气的培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人为的过多干预,不是由外入内所取得,而是来源于天生的良知良能。以集义来养气,因其见效慢,一方面容易使人忘记,忘则志就会被生理作用所淹没,进而失其本心;另一方面,人们求成心太切,希望见效于朝夕之间,不利于养气。因此,孟子提出将义与道作为内心的根基,做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公孙丑章句上》)。就能培养浩然之气。紧接着,孟子论述“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章句上》),孟子反对这两种错误的养气方法,以“必有事焉”与“心勿忘”反对不耘苗者,以“勿正”“勿助长”反对助长者,孟子强调,培养浩然之气要做到直养而无害,要合于道义,具有了浩然之气的人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

孟子在人性本善的理论支撑下,以四端为起点,以仁义礼智为四端扩充的必然结果,发挥“心”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内省的基本修身方法,追求“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精神境界,为治国平天下而服务。他以性善论为哲学依据,从人性善的角度出发,以“圣人”、“君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强调“人人皆可为尧舜”,要求人们以圣贤的标准严格要求,从内在加强对修身的重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时刻处理好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以高尚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作为。不可否认,孟子的修身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夸大了人主观能动性和道德教化的作用,从而忽视了外界环境对于人的约束作用,但这并不影响孟子修身思想的历史地位,他所提出的诸如“存心养心”,“先立其大”“养浩然之气”等修身方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孟子的修身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今人们找寻精神的依靠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参 考 文 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

[2]孟子译注(简体字本)[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3](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4]马 妍.孟子修身观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5]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12.

 
党苗苗,庞丽铷
《黑河学刊》 2018年第03期
《黑河学刊》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