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豆后熟期对主要脂肪酸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田间,大豆成熟后既进行收获,此时大豆并未完全成熟,只是形态上成熟,称为“收获成熟”。但生理上并未完全成熟,此时的大豆发芽率低、耐储性差、加工及食用品质不良等[1]。放置一段时间后,大豆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各种现象得到缓解,含油量提高,此时达到“生理成熟”。大豆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的过程称为“后熟过程”,后熟过程所用的时间为后熟期[2]。大多数粮食作物都有后熟期,不同的粮食作物后熟期不同,例如小麦后熟期一般是几个星期,有的可达到两到三个月[3];玉米后熟期为一个月左右[4];大豆后熟期为一个半月到两个月[1]。不仅粮食有后熟期,很多果蔬都有后熟期。例如番荔枝[5]、香蕉[6]、梨[7]、哈密瓜[8]等。

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洗水管理措施,才能达到真正节水降耗的目的。避免煤泥在系统中积聚是减少选煤水耗的根本所在。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煤泥水监测手段,监测煤泥水流量、浓度、粒度等指标,可为科学管理好煤泥水系统提供依据。

大豆完成后熟过程后,大豆油脂产生明显的变化,前人对大豆后熟期研究尚少,Cruz等[9]研究了后熟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azin等[10]对向日葵后熟期进行研究,马玉龙[1]针对大豆后熟期出油率的变化进行研究,针对大豆后熟过程完成后大豆脂肪酸的变化尚未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收获成熟期的大豆和生理成熟期的大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豆前十种脂肪酸在大豆后熟期前后的变化。后续建立收获成熟期大豆品种的鉴别体系,为生理成熟期大豆品种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样品

以我国综合性状优良的黑龙江主栽大豆品种中有代表性的12个品种的大豆进行实验。分别是丰收25、农垦332、东升1号、华疆4号、北豆47、黑科56、北豆41、东农48、克山一号、元禾666、黑河7号、黑河43。

1.2 主要试剂材料

试验所用试剂材料的主要信息见表1。

 

表1 主要试剂及厂家Table 1 Main reagents and manufacturer

  

试剂氢氧化钠甲醇三氟化硼甲醇溶液无水硫酸钠异辛烷氯化钠超纯水氮气级别分析纯色谱纯质量分数14%分析纯色谱纯分析纯18.2MΩ.cm含氧量4mg·kg-1厂家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美国Agilent公司美国Agilent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所

1.3 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主要信息见表2。

 

表2 主要仪器型号及厂家Table 2 Model and manufacturer of main instruments

  

仪器超纯水设备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高速万能粉碎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子天平型号TKA-Genpure DHG-9123A型BDW1-FW-100 GCMS-QP2010Ultra TB-4002厂家德国TKA公司南京建成生化试剂公司Takara公司日本岛津公司北孝感亚光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1.4 试验方法

称取0.2~0.25 g大豆油脂,置于50 mL磨口三角瓶中,加入4 mL的0.5 mol·mL-1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接上冷凝管,从冷凝管上部向三角瓶中导入一分钟的氮气,排除三角瓶中的空气,在75℃水浴加入的条件下冷凝回流,每45 s轻轻摇晃三角瓶,直至油滴完全消失,此时从冷凝管上端加入5 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沸腾的溶液里,继续煮沸3 min,接着从冷凝管上端加入3 mL异辛烷于沸腾的溶液里。取下冷凝器,从水浴锅中拿出三角瓶,立即加入20 mL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塞住三角瓶口,猛烈振摇15 s,继续加饱和氯化钠溶液至三角瓶瓶口,静置分层,待分层后取上层异辛烷溶液2 mL于5 mL的具塞玻璃瓶中,放入4℃冰箱保存[11],用于脂肪酸测定。空白样品使用同样的甲酯化方法[12]

199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建立电子签名共同法律》。欧盟各国在很早就开始相关法律的制定,可见对其安全性的重视。中国也十分重视电子商务以及数字签名技术的发展,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这一法律方案的制定也让我国数字签名技术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制定了和数字签名相关的法律法规。

采摘在田间成熟的大豆,此时大豆为收获成熟期,将每一品种大豆分为两份,一份样品采摘后即进行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另一份大豆样品放置在通风干燥处,放置两个月(大豆后熟期为一个半月到两个月[1],大豆放置两个月可确定大豆完成后熟过程)。

1.4.2 大豆样品预处理

将大豆进行去壳处理,挑出大豆样品中的石子、杂草、虫害粒,然后将大豆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用超纯水冲洗若干遍,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经70℃烘9 h烘干至恒重。最后得到净大豆,每个样品中取出20 g用高速多功能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80目筛,制得大豆全粉,装入自封袋中保存,待用。

1.4.3 粗脂肪的提取

称取大豆粉4.5 g左右,利用脂肪测定仪提取大豆油。

1.4.4 甲酯化方法

1.4.1 大豆样品来源

1.4.5 色谱条件

本文中对样品的光谱测试是在980nm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发下实现的,采用荧光光栅光谱仪(Zolix Omni‐λ500) 测试不同泵浦光能量下荧光薄膜的发射光谱。所有测试过程均在室温下进行,图3为薄膜样品发射光谱的测试系统。

1) 节点detect的作用为检测Rovio在图像中的位置:利用OpenCv将图片采集到ROS中,并根据颜色特征选择HSV值范围。然后算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滤噪处理,计算检测所得到的闭环区域重心,作为目标的图像坐标。然后通过pantiltzoom方程结合摄像头当前的参数信息,将Rovio的像素坐标转化为(pan,tilt)坐标,也就是将目标置于摄像头图像中心(x/2, y/2)时,其对应摄像头的横纵转角。最后将当前摄像头检测到的所有机器人的坐标转化为(pan,tilt)数组,保存并发布到话题PanTilts。

测定了12个大豆品种中的主要脂肪酸,分别为:肉豆蔻(1)、棕榈酸(2)、十七烷酸(3)、硬脂酸(4)、油酸(5)、顺-13-十八烯酸(6)、亚油酸(7)、亚麻酸(8)、花生酸(9)、山嵛酸(10),每个品种的大豆分别测定收获成熟期大豆和生理成熟期大豆十种脂肪酸含量。对大豆脂肪酸后熟期前后含量进行配对t检验,检测数据为三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置信区间为95%,临界水平a=0.05,数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GB1535-2003《大豆油》结合保留指数和保留时间对大豆主要脂肪酸进行定性分析[13],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大豆十种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输入MS-Excel。用SPSS 20.0软件对大豆脂肪酸相对含量进行进行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品t检验),分析大豆脂肪酸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变化规律。

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大豆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分析色谱条件为:汽化室温度250℃,接口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氦气,每分钟流速1.9 mL·min-1,色谱柱为美国安捷伦公司的DB-23,规格为30 m*0.25 mm*0.25 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设为50℃,保持1 min,然后以25℃·min-1升至180℃,再以2℃·min-1升至230℃,并保持5min,吹扫流量mL·min-1,进样体积 1μL,分流比 1∶30。气谱条件为:离子源温度220℃,四极杆温度150℃,EI为70eV,扫描范围为 29~500 m·z-1,容积延迟为 5 min。

将甲酯化后的样品在1.4.5的条件下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脂肪酸定性定量分析,获取每个大豆的脂肪酸指纹图谱。

2.2 孕产妇健康素养合格率 600份调查问卷评分显示,分值≥60分者503例,合格率83.83%(503/600),69分以下者97例,即不合格率16.17%(97/600)。

1.4.7 获取大豆脂肪酸图谱

2 结果与分析

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12个大豆品种中大豆后熟期前后主要脂肪酸,收获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大豆油脂肪酸指纹图谱,以丰收25为例见图1,根据保留时间和保留指数对各脂肪酸进行定性分析。

  

图1 大豆脂肪酸指纹图谱Fig.1 Fingerprint of soybean fatty acid

1.4.6 数据分析方法

我国在20世纪初已经制定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但本着综合诊疗原则和临床医师的基本要求,在医患沟通、医德教育、人文心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仍有待加强。口腔专业本身具有其特殊性,除本专业的培训内容外还应加强整体医疗思维的培训。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员的规范化培训内容在此方向也有增补空间。

 

表3 大豆脂肪酸后熟前后检测结果基本描述统计量Table 3 Basic descriptive statisticsof the test results of before and after latter stage of ripening of soybean fatty acid

  

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相对含量均值/%0.06 0.07 11.24 11.59 0.08 0.09 4.55 4.52标准差0.01 0.01 0.40 0.43 0.01 0.01 0.76 0.89均值的标准误0.00 0.00 0.12 0.12 0.00 0.00 0.22 0.26

 

续表3 大豆脂肪酸后熟前后检测结果基本描述统计量Continued table 3 Basic descriptive statisticsof the test results of before and after latter stage of ripening of soybean fatty acid

  

油酸顺-13-十八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后熟前后熟后相对含量均值/%20.04 20.21 1.29 1.31 54.04 53.51 8.21 8.12 0.31 0.31 0.35 0.30标准差1.84 1.82 0.10 0.10 1.95 1.91 0.85 0.94 0.06 0.06 0.04 0.04均值的标准误0.53 0.53 0.03 0.03 0.56 0.55 0.25 0.27 0.02 0.02 0.01 0.01

由表3可以看出,大豆脂肪酸收获成熟期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顺-13-十八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检测结果的均值分别为0.06%、11.24%、0.08%、4.55%、20.04%、1.29%、54.04%、8.21%、0.31%、0.35%;大豆脂肪酸生理成熟期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顺-13-十八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检测结果的均值分别为0.07%、11.59%、0.09%、4.52%、20.21%、1.31%、53.51%、8.12%、0.31%、0.30%。收获成熟期标准差分别为0.01%、0.40%、0.01%、0.76%、1.84%、0.10%、1.95%、0.85%、0.06%、0.04%;生理成熟期标准差分别为0.01%、0.43%、0.01%、0.89%、1.82%、0.01%、1.91%、0.94%、0.06%、0.04%。肉豆蔻酸、十七烷酸、顺-13-十八烯酸标准差最小,说明大豆前十种脂肪酸中肉豆蔻酸、十七烷酸、顺-13-十八烯酸波动性相对较小,再现性、精密度较好,在建立溯源体系中有利于结果的复现。

肉豆蔻酸在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00<0.05,说明肉豆蔻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显著。棕榈酸在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00<0.05,说明棕榈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显著。十七烷酸在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02<0.05,说明十七烷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显著。硬脂酸在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77>0.05,说明硬脂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不显著。油酸在大豆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42>0.05,说明油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不显著。顺-13-十八烯酸在大豆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09>0.05,说明肉豆蔻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不显著。亚油酸在大豆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03<0.05,说明亚油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显著。亚麻酸大豆在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32>0.05,说明亚油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不显著。花生酸在大豆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81>0.05,说明花生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不显著。山嵛酸在大豆后熟期前后显著性P=0.46>0.05,说明山嵛酸含量在大豆后熟期前后差异不显著。

大豆脂肪酸的合成的前体物是乙酰辅酶A,在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脂肪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脂肪酸[14]。在大豆后熟过程中,经过数次的聚合反应后,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相对含量与后熟过程成显著正相关,肉豆蔻酸相关系数为0.85,棕榈酸相关系数为0.88,十七烷酸相关系数为0.43,有个别样品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酸相对含量没有变化,猜测因为采摘时大豆已达到了生理成熟。

在大豆脂肪酸形成的过程中,油酸在脂肪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亚油酸,亚油酸继续在脂肪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亚麻酸[14]。亚油酸与亚麻酸相对含量成正相关,与油酸相对含量成负相关。

3 结论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出大豆主要十种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是肉豆蔻、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顺-13-十八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在大豆后熟过程中,硬脂酸、油酸、顺-13-十八烯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肉豆蔻、棕榈酸、十七烷酸相对含量与大豆后熟过程呈显著正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亚油酸与油酸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大豆后熟过程无显著相关性。通过研究大豆后熟期前后十种脂肪酸的变化,为完成后熟过程的大豆品种鉴定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本文结合试验对红粘土剖面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作出分析和对比研究,对红粘土剖面粘土矿物特征作出分析,并从中探讨了红粘土的形成机理及成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所在。

参考文献:

[1] 马玉龙.浅议大豆后熟期对出油率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8(6):18.

[2] 邢旭得.粮油储藏的意义及储藏方法研究[J].现代食品,2016,39(8):6-9.

[3] 丁卫新.新小麦“后熟期”前后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J].现代面粉工业,2011,25(4):46-50.

[4] 高洪蛟,刘立岩,万里鹏.玉米种子后熟期和气象条件关系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2,29(4):25-26.

[5] 刘锴栋,袁长春,敬国兴,等.外源草酸对采后番荔枝后熟及耐藏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34(14):329-334.

[6] 王海波,龚家建,苏新国,等.MaCaM在采后香蕉果实温度胁迫及后熟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2):2401-2407.

[7] 贾晓辉,王文辉,佟伟,等.温度和乙烯对京白梨后熟进程及其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31(16):282-285.

[8] 冯会君,童军茂.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贮藏期哈密瓜后熟作用机理研究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9):192-194.

[9] Cruz V M V,Romano.Effects of after-ripening and storage regimens on seed-germination behavior of seven species of<i> Physaria</i>.[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12,35(1):185-191.

[10] Bazin,Jeremie,Langlade,et al.Targeted mRNA Oxidation Regulates Sunflower Seed Dormancy Alleviation during Dry After-Ripening [J].The Plant Cell,2011,23(6):2196-2208.

[11] 范胜栩,李斌,孙君明,等.气相色谱方法定量检测大豆5种脂肪酸[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7(4):548-553.

[12] GB/T 17376-200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S].北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

[13] GB 1535-2003.大豆油[S].北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5.

[14] 任波,李毅.大豆种子脂肪酸合成代谢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5(3):301-306.

 
刘雪娇,鹿保鑫,马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