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焦作沈鹿宿火神庙及其戏曲碑刻考述*

更新时间:2009-03-28

焦作沈鹿宿火神庙位于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沈鹿宿村,虽不知其具体的创建时间,但依据现存碑刻推知可能创建于明代末期,现存有大殿、拜殿、山门以及孙真殿、瘟神殿等。为娱神娱人,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嗣后戏楼又多次重修。现存的戏曲碑刻记述了戏楼创建、重修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戏曲文化。尤其是“裁戏”蓄资重修戏楼,成为乡民社会鲜有的筹资途径和方式。

沈鹿宿火神庙概述

沈鹿宿火神庙,原属河内县(今沁阳),后属博爱县,现为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辖,现存有大殿、拜殿、山门以及孙真殿、瘟神殿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沈鹿宿火神庙,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怀庆府志》、清道光五年(1825)《河内县志》均无记载,只是近些年出版的《焦作市文物志》[1]《焦作市宗教古迹概览》[2]等曾有大致相同的介绍。

(一)火神庙的重修与创建时间

“鹿宿村有火神庙,其来旧矣”*清乾隆二年(1737)《重修桥梁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但“创修不知何时”*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不过,根据火神庙现存碑刻可以得知火神庙的重修过程,也可以大体推知其创建的时间为明代末期。

由火神庙现存碑刻可知,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修火神庙大殿*火神庙大殿脊枋题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妆火神老爷圣像*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妆火神老爷圣像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增修火神庙山门*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火神庙增修山门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创建拜殿*清乾隆十五年(1750)《火神庙拜殿粉饰及铺地碑》,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并重修了火神庙前的桥梁*清乾隆二年(1737)《重修桥梁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乾隆十五年(1750)对拜殿进行粉饰及以青砖铺设地面*清乾隆十五年(1750)《火神庙拜殿粉饰及铺地碑》,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火神庙*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火神庙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该碑漫漶严重,文字无法辨认,碑阴仅有捐资内容,故而不知重修的具体事宜。,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创塑四圣金像*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创塑四圣金像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火神庙*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该碑碑阴人为损坏,漫漶严重,文字无法辨认;碑阳砌入学校教室墙体,无法查看,故而不知重修的具体事宜。;清同治六年(1867),“增修完固”火神庙西客房、北禅房,创修西群房七间*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瘟神庙,并修葺大殿、拜殿、山门、舞楼*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1993年民众又集资重修火神庙*1993年《重修火神庙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此外,在火神庙我们至少还发现有三通碑刻,其或因人为损坏而不知其所载内容,或碑阳砌入学校教室墙体而无法查看,或碑刻仅记捐资名录而不知碑文内容,最终不能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

 

1 沈鹿宿火神庙重修一览表

  

时间重修事宜资料来源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修火神庙大殿火神庙大殿脊枋题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妆火神老爷圣像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妆火神老爷圣像碑记》清康熙四十五年(1707)增修火神庙山门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火神庙增修山门碑记》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增修拜殿清乾隆十五年(1750)《火神庙拜殿粉饰及铺地碑》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碑记》清乾隆二年(1737)重修火神庙前的桥梁清乾隆二年(1737)《重修桥梁碑记》清乾隆十五年(1750)火神庙拜殿进行粉饰及以砖铺地清乾隆十五年(1750)《火神庙拜殿粉饰及铺地碑》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碑刻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创塑四圣金像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创塑四圣金像碑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清嘉庆五年(1800)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碑记》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瘟神庙,修葺大殿、拜殿、山门、舞楼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1993年重修火神庙1993年《重修火神庙碑记》

由现存碑刻可知,时至清末,沈鹿宿火神庙已是一处拥有戏楼、石桥、山门、拜殿、大殿以及孙真殿、瘟神庙、西客房、北禅房、西群房等的建筑群,具有一定规模。

再看杨蓉,可就惨了,早年丧偶,寡妇一个,又遇到个不争气的孩子。齐海峰一时转不过来这个弯,好像她的这份惨,是李红带来的。

沈鹿宿火神庙具体的创建时间尽管不知,不过,也可以大体推知其创建于明代末期。从沈鹿宿火神庙现存碑刻可知,沈鹿宿火神庙的重修集中在康乾盛世。先是在某个时间创建了火神庙大殿,之后的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修了火神大殿,估计两者相距的时间应当不太遥远。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妆了火神老爷圣像,再过9年,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增修火神庙山门,而至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又创建火神庙拜殿;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清乾隆十五年(1750)对拜殿进行了粉饰并以青砖铺地面,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创塑四圣金像,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至此,沈鹿宿火神庙的格局基本形成。

拜殿与火神大殿相距1.60米,在东西山墙的位置以券门相连接。东券门上书“客房”,西券门上书“道院”。拜殿与火神大殿之间有一宽0.49米的地沟以供泄水使用。据调查,火神大殿之东侧殿、拜殿之东侧殿组成客房,以供来客住宿;火神大殿之西侧殿、拜殿之西侧殿组成道院,以供尼姑居住。如今均已不存。

(二)火神庙的现状调查

沈鹿宿火神庙坐北面南,呈中轴线对称布局。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有戏楼、河桥、山门、拜殿、火神大殿等,东厢房为孙真殿,西厢房为瘟神殿;另有道院、客房等附属建筑。目前,仅存山门、拜殿、大殿以及孙真殿、瘟神殿等。

山门为单檐硬山式建筑,灰色板筒瓦覆顶。正脊脊饰宝珠以及蛟龙、神兽均为明黄色琉璃构件,当为近年重修时增置。山门通面阔三间8.38米,其中明间3.20米,通进深5.25米。以正脊下方为限,砌成大门墙体,分山门为南北两部分,成两廊形制。南北各有檐柱两根,均青石质、抹角八棱柱,柱高2.70米,置于素面圆形收腰石质柱础之上。柱础高0.23米。檐柱朝外三面均镌刻有云龙、凤凰以及花卉图案。檐柱有楹联两幅。山门外檐柱楹联为“位正离宫炎炎帝德光南极,堂居坎地赫赫神威璨北□。”山门内檐柱楹联因人为损坏而不识。山门正中为大门,上悬“火神庙”匾额;大门两侧立两尊石狮,疑为新作。山门东、西山墙之外,另有掖门两道,东为“南方”门,西为“火德”门,均面阔2.18米,门洞阔1.20米。据调查,大门墙体原本如此。民国以来,火神庙设为学校,山门改为教室,原大门墙体被毁,前些年重修时恢复原样。目前山门墙体镶嵌6通碑刻,记载着火神庙历史的更迭与变迁。

前面说过综合材料的真正使用最早见于19世纪末期欧洲艺术家,如埃德加·德加的作品。德加的《小舞女》最初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青铜材质,而是蜡制的。在这尊雕塑中,他使用了真实布料制作的芭蕾舞裙、舞鞋以及真实毛发制作的假发等。这件雕塑作品在1881年的印象派展览上展出备受争议,从此以后德加再也没有在公开场合展示过类似作品,显然这更像是一种尝试。

拜殿为单檐硬山卷棚式建筑,灰色板筒瓦覆顶。台基高0.45米,青石条剪边,正前方有踏跺两级,以便上下。拜殿面阔三间9.65米(含东西山墙),其中明间3.23米;进深5.53米,五架梁结构,殿高4.87米。殿内山墙上部,保存有花鸟虫鱼、山川河流等精美壁画。拜殿内南北(或前后)有四根檐柱,青石质,抹角八棱,高2.92米,立于石质柱础之上。柱础为方形铺巾、如意脚底座、须弥式八面鼓形柱础,高0.45米,宽0.42米。檐柱正面有楹联两幅,前檐柱楹联为“协离明而得贞荧惑星照日月,嘉公德之为贵风雷荡耀乾坤”;后檐柱楹联为“四照普神光体淳明之正气,九微呈火德含太阳之灵晖。”檐柱侧面线刻名人字画,图案有平安富贵、清水莲花、牧童晚归、小鸟鸣翠、求医拜药、竹林轻风等。字有草书、行书、楷书,清新俊丽。

区域内降雨量大,且集中,雨水的下渗在裂缝中产生动水压力,不但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还提高重量,为滑坡的最后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经调查,滑坡的产生与强降雨在时间上一致,说明雨水的作用对滑坡变形产生较大的影响,是本滑坡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修火神大殿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为止的沈鹿宿火神庙屡屡重修的项目来看,沈鹿宿火神庙的建设是逐渐完善、完成的,故而推测其创建时间至少在清朝初年;不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曾有“入本朝而重修屡屡”的记载,其又明确指出火神庙并非“本朝”即清朝所建而为“前朝”所创,综合分析,故而可推知沈鹿宿火神庙可能创建于明末,而非清初。

土洞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的方式,“短进尺、勤支护”,利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必要时在周边预留10~20 cm的土层人工开挖,洞口10 m范围由于埋深浅(3~10 m),每轮循环进尺控制在1.5 m以内;随后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践经验结合变形监测结果,加大循环进尺长度,到埋深较大段,最大单次循环进尺达到3 m,顶拱出现局部坍塌和掉块,说明土层不稳定,循环进尺达到最大长度。

西厢房瘟神殿,坐西面东,单檐硬山廊式建筑,通面阔三间9.05米(含山墙),其中明间2.86米,进深2.90米。殿高4.43米。前廊进深1.12米,有廊柱两根,青石质,抹角八棱,置于八角形底座须弥式素面鼓形柱础之上;楹联一幅“万疫散布□□□□□□□□□,痼疾□□□□□□□□□□□。”

东厢房孙真殿,坐东面西,单檐硬山廊式建筑,通面阔三间9.09米(含山墙),其中明间2.88米,进深3.10米。殿高4.49米。前廊进深1.19米,有廊柱两根,青石质,抹角八棱,置于八角形底座须弥式素面鼓形柱础之上;楹联一幅“殿宇日光辉馨香是荐祈昭格,神功云烂熳福祚攸归降吉祥”。

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碑记》的内容相对简单,指出“火神庙为火帝真君栖神之所,而戏楼独阙”,其结果是“侑神者其典未备也”。“侑”,即报答之意,就是说报答火神恩惠的礼仪未曾完备。

火神大殿面阔三间9.65米(含东西山墙),进深两间4.38米,五架梁结构,殿高5.69米。梁架斗拱,立卧枋上均施有彩绘云龙、花卉等图案,栩栩如生。火神大殿为单檐悬山顶,灰色筒瓦覆顶;正脊两端有鸱吻,中置葫芦宝瓶,为绿色琉璃构件。垂脊有走兽及龙头,翼角套兽有武士塑像。大殿两次间前墙各置直棂窗,压窗石上雕刻有10余幅字画,颇具艺术价值。

目前,沈鹿宿火神庙的戏楼已不见踪影,山门前的石桥亦荡然无存,据调查,戏楼、石桥均毁于“文革”期间。如今,自南至北,沿中轴线,火神庙现存有山门、拜殿、火神大殿等建筑,另外东厢房为孙真殿,西厢房为瘟神殿,占地面积2 400平方米。沈鹿宿火神庙虽然面积不大,但保存基本完整,是一处书画、楹联、石刻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

点睛:此类试题需逐项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当题目出现体积大小时,首先,判断给出的物质是否为气体,其次,判断外界条件是否为标准状况,否则无法计算。当给出一个化学反应,则要判断反应的特点,若是可逆反应,当转化率未知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有关计算,若是氧化还原反应,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转移电子数。讨论溶液中微粒的数目时,当明确了溶液的体积(注意体积单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后,要考虑弱电解质的不完全电离、盐溶液中离子是否水解等问题。

在中国古代乡民社会,创建庙宇以酬谢神灵,不仅为神灵供奉牺牲,以满足神灵的口欲,而且还要满足神灵的精神需求,使神灵在感官上、精神上愉悦,那就要为神演戏。同样,沈鹿宿火神庙也创建了戏楼,演戏以酬神。由于文献缺失或缺乏,我们无法考察沈鹿宿火神庙戏曲活动的具体状况,仅仅知晓每年正月初八的“迎神赛社”,附近村民都齐聚火神庙“耍故事”、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并有戏曲演出,不过,我们可以依据现存的戏曲碑刻来研究沈鹿宿火神庙戏楼的创建与重修过程,以期揭示当地的戏曲文化。

沈鹿宿火神庙的戏曲碑刻

沈鹿宿火神庙现存碑刻十余通,涉及戏曲的碑刻有4通,即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碑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以及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等,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民众踊跃捐资创建及重修戏楼的情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戏曲文化。

(一)创建戏楼碑刻

一般而言,民间庙宇筹建的同时亦要考虑戏楼的构建,因为,“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玉皇庙碑记》,现藏于山西泽州县府城村玉皇庙。,故“舞楼之作,不□通都大邑为□□,穷乡僻壤亦常有之”*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关帝庙舞楼碑记》,现藏于河南洛宁县城关镇关帝庙。。“各处城乡庙宇,多有戏楼”[3]。所以,沈鹿宿火神庙在重修火神大殿、金妆火神老爷圣像、增修山门之后的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用以演戏酬神,并勒诸贞珉永垂不朽。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碑记》即为此次创建戏楼的记事碑刻,记述了创建戏楼的过程。该碑,笏首方趺,青石质,碑额“万代流芳”,饰以双龙戏珠图案,碑高150厘米,宽58厘米,厚12厘米,碑题为“创建戏楼碑记”,落款为“大清乾隆二年十一月初一日”。碑阴人为损坏,部分文字不识。碑文曰:

创建戏楼碑记/

掌历毋进财/催工沈思学/

火神庙为/火帝真君栖神之所,而戏楼独阙,所以侑神者其典未备也。岁丁已,沈君思欢等谋创建之,纠众募化,远近响应至千三百余人焉。庀材鸠工,不日告成,台/耸基峙,鸟革翚飞,固神德之感应者,速亦人心虔敬者诚也。事竣,具姓名书石垂久远,俾后之赛神者知创建之为某某□□云尔。/

郡学生尹景焞熏沐譔/邑庠生郭程甲熏沐书/

大清乾隆二年十一月初一日/

……(碑阳、碑阴的捐资者略)

2016年10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70届会议确定于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燃油硫含量不应超过0.5% m/m。这一决定在航运界反响巨大,业内普遍认为,国际海事组织限硫政策不但将增加船东的运营成本,还将对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带来巨大影响。2018年10月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3届会议决定,在2020年全球限硫令生效后,所有未安装脱硫设备的船舶,将禁止携带硫含量超标的燃油。全球航运业、石油公司、船供油企业均将在不到13个月的时间里面临巨大挑战。

乡民社会,在对神灵祭祀时,仅仅用“牺牲”作为祭品,还不足以显示出对神灵的崇敬之情,也不能显示出祭祀仪式的隆重。祭品只能满足神灵“食欲”上的要求,而在精神娱乐方面却要靠演剧来满足,即“牺牲既成、粢盛既洁而落落寞寞,非所以隆庆享也,复侑以世俗之讴歌,而戏楼肇兴矣”[4]。这也是神庙戏楼创建的缘由。

沈鹿宿火神庙戏楼于“岁丁巳”即清乾隆二年(1737),由沈思欢等人谋划创建,“纠众募化,远近响应至千三百余人焉”。此反映了民众捐资的踊跃,亦表明火神信仰在当地的广泛。得益于“千三百余人”的“远近响应”,积极募化,“庀材鸠工,不日告成”。“台耸基峙”,意即戏楼是建在高台之上;“鸟革翚飞”意即戏楼屋檐高挑,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5]形容宫室华丽。由此推知火神庙戏楼华丽壮观。

从2014年9月新生开学开始,外籍教师进入大学英语课堂,在14级医学院进行视听说一体化试行。鉴于新生进校英语基础差、参差不齐,尤其是听力、口语几乎是零基础。这一教学改革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她们期盼外教能提高她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听懂并且运用口语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会话等。教师可以通过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将语言、文化、社交等多方面知识展示给学生,内容多为影视片段赏析、音乐欣赏、情景模拟等。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相关内容的赏析学习过后马上进入口语训练阶段,学生经过适当练习,能很快将新的表达方式应用于口语交际。

火神庙戏楼位居山门之外,为山门外戏楼。“戏台建在山门外边,一般由两种原因导致:一是不适宜在庙内(尤其是寺院内)建戏台,但庙会之日民众看戏的需求非常强烈,只好灵活一下,将戏台建在山门外;另一种情况是庙内原无戏台,空地不大,需要新建戏台,所以建在山门外。”[6]火神庙戏楼为山门外戏楼无疑应是第二种情况。据实地调查,火神庙山门台阶北沿至拜殿台基南沿之间仅长17米,东侧孙真殿台基至西侧瘟神殿台基仅宽10.30米,庙内缺乏创建戏楼的空间,故而火神庙戏楼只能建于山门之外。据沈鹿宿村沈克让先生介绍:火神庙戏楼坐南面北,位居台基之上,台基高度与拜殿台基高度相似。戏楼面阔三间,分前后台,戏楼两侧有戏房,屋顶有五脊六兽。戏楼与山门之间有河桥,戏楼毁于“文革”期间。应当说,村民所看到的戏楼的形制应是清同治四年(1865)增修戏房后的情景,所谓的“五脊六兽”应是村民对古代悬山、硬山顶殿堂建筑的朴素描述。

清乾隆二年(1737)戏楼创建事竣,勒诸贞珉,以垂久远,“俾后之赛神者知创建之为某某□□云尔”,意即使后来的“赛神者”知晓戏楼创建者的功德。“赛神者”应为迎神赛社者。碑文也揭示了沈鹿宿火神庙戏楼用于迎神赛社的演剧。神庙戏楼的演剧一般多搬演于迎神赛社、神诞庙会、宗族祭祖、神像开光以及违禁(如禁赌)罚戏之时,沈鹿宿火神庙戏楼主要用于迎神赛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的“每年正月数十村来此赛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的记载也再次予以了证明。调查中,村民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正解:往该溶液中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或OH-。选项A中由于的存在,可能放出的气体主要为氮的氧化物而不是H2;选项B中既无大量的H+,又无大量的 OH-;选项C中 Al3+与不能大量共存。

(二)重修戏楼碑刻

沈鹿宿火神庙现存的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以及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等,均涉及重修戏楼之事。

(3)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专人从事国有资产管理,资产购置不能做到统一规划,普遍存在重复购置及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造成资产闲置浪费,资产清查盘点和保管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也不到位。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路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玷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固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鲍照《代白头吟》)

1.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

该碑笏首方趺,青石质,高115.5厘米,宽48.5厘米,厚16.5厘米,碑额“万善同归”,碑题“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落款为“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碑体中部破裂,有缺失。碑阴碑额“皇清”,两侧饰以线刻荷花,为捐资内容。碑文主要记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的过程,虽并未刻意记述戏楼,只是在新建月台、重修石桥时对大殿、戏楼、墙壁进行了整修。该碑记曰:鹿宿村东南隅旧有火帝真君行宫,规模宏整壮丽,戏楼、墙壁亦极为完整。然而,“石桥倾圮,终觉出入不便”,所以,沈鹿宿村信士沈□桐、沈□欢、贾有禄等“建月台,而石桥倾圮者增其旧制,大为改观”,而对大殿、戏楼、墙壁亦有整修之功。所以,“因详书姓名于巅末,勒诸贞珉”*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以垂不朽。从碑阴所开列的“施银”来看应该全是捐资。值得注意的是,捐资者众多,同样反映了火神信仰的普遍,而且捐资者中尚有诸如信义号、兴盛号、公盛号、仁义号、义顺号、永顺号、万顺号、永盛号、□兴号、福太号、复兴号等16家商号的存在(依据现存能够辨识的文字,且商号仅以“号”为标志认定),说明这些商号参与了火神庙重修的捐资活动。不过每个商号捐资的数额较小,经济实力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左右当地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些商号从名称上虽然无法反映地域属性,不过,沈鹿宿村南即为阳邑庙镇,商业繁荣,是当地的商业中心。“西阳邑庙,下通温县赵庄,上接清化,亦商民聚集之所。”[7]赵庄为温县的商业集镇,而清化则是河内(今沁阳)东部(今属博爱)最繁荣的商业重镇,有“河北首镇”之称。阳邑庙镇的商业发展也可以通过另一通碑刻资料来证明。清同治六年(1867)河内县药王卜昌创建大王庙时,阳邑庙镇有48家参与捐资,其中有44家为商号,可见其商业的发展状况*清同治六年(1867)《创建大王庙碑记》,现存于焦作寨卜昌王氏家祠。。因此,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沈鹿宿火神庙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时的捐资商号可能就是阳庙镇的商家。这是商人参与捐资重修火神庙的体现。

2.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

该碑笏首方趺,青石质,高159厘米,宽57.5厘米,厚14厘米,碑额“万善同归”,两侧饰以“人骑马上”图案。碑题“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落款为“皇清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四月中浣”。碑阴磨损,部分文字不识。碑文曰:

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

……如余沈家鹿宿村东南隅旧有火神庙一所,不惟为一村之保障,且以为四方之灵应也。历年正月初七八日邻近村庄/牵羊献饩者不知凡几,虽曰此不过迎神赛社之土风,而究之皆灵应所感通焉,村人佩服已久,议有会首年年传递以为奉神。之/执事自同治四年总领会首沈九府等深为感戴,大起向善之心,欲增修院宇,补葺摧残。因鉴大殿之西有客房三间、北禅房两间,风毁/雨蚀,恻然心悯,而且屡年演戏并无戏房,殊觉不便,于是仰住持源隆邀请村众,大为聚议,无不跃踊其事以为谋之甚臧,惜乎素无积/储为之,奈何?因公同议定三年之间,不为演戏,仍照常例收,蓄为集工之资,且愿为捐施者广为搜积,筹划已定,分排执事,鸠工庀材,将/西客房、北禅房增修完固,又创修西群房七间,则是前所心乎悯者,今皆焕然一新矣。前所甚虑不便者,今觉大为方便矣,经始于四年/四月初八日,落成于六年三月十二日,工竣后,九府等欲序其巅末,为后事者劝念。……

皇清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四月中浣 谷旦立石/

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曰:沈家鹿宿村东南隅旧有火神庙一所,不仅“为一村之保障,且以为四方之灵应也”。当地风俗,每年正月初七、八日邻近村庄纷纷“牵羊献饩”以酬火神。饩,就是指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即牺牲。“牵羊献饩”即为“饩羊”,即用为祭品的羊。此虽为“迎神赛社之土风”,亦“皆灵应所感通焉”。关于明清时期怀庆府火神的祭祀,清道光五年(1825)《河内县志》卷14《祠祀志》记载:“火神庙,正月初八日、六月二十三两祭。” 河内县城的火神庙,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怀庆府志》卷5《建置志》记载“火神庙,在府治北”。尽管清道光《河内县志》的记载乃指河内县城的火神祭祀,并非专指沈鹿宿村的火神祭祀活动,但作为河内县所辖的沈鹿宿的火神祭祀必定与河内县城的火神祭祀大体一致。所以,每年正月初七、初八沈鹿宿邻近村庄纷纷到沈鹿宿火神庙“牵羊献饩”以酬火神。

该碑笏首方趺,青石质,高182厘米,宽62厘米,厚25厘米。碑额篆书“碑记”,两侧饰以麒麟、仙鹿以及祥云图案。碑题“重修火神庙碑记”,落款为“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未臈月谷旦”。碑阴左侧磨损严重,文字不识。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已超过急性白血病,多见于40~70岁,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火神庙戏楼乃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虽“台耸基峙,鸟革翚飞”,但我们毕竟不知其形制,估计应为面阔三间的戏楼,但缺乏戏房,造成“屡年演戏”“殊觉不便”,故而此次增修了戏房,从而使戏楼的格局趋于完备。

3.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

清同治四年(1865)总领会首沈九府等“欲增修院宇,补葺摧残”。鉴于大殿之西有客房三间、北禅房两间,“风毁雨蚀”,尤其是“屡年演戏并无戏房,殊觉不便”,于是住持源隆邀请村众聚议,“无不跃踊其事”。为筹集资金,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公同议定三年之间,不为演戏,仍照常例收,蓄为集工之资”,二是“愿为捐施者广为搜积”。于是“鸠工庀材,将西客房、北禅房增修完固,又创修西群房七间”,“前所心乎悯者,今皆焕然一新矣。前所甚虑不便者,今觉大为方便矣”。此次增修,经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四月初八日,落成于清同治六年(1867)三月十二日,“为后事者劝念”,所以“序其巅末”。

该碑文首先指出:沈鹿宿火神庙祭祀的神灵为“炎帝祝融氏”,因为“自炎帝祝融氏始变生食,使民无灾疠夭札之患,又为范金合土济水柔木成器械,以前民利用焉。利于民者,民敬之”。民间的火神崇拜有多位神灵,而祭祀的时间亦不尽相同,如武陟樊村祭祀火神是在每年正月十九的火神生日,博爱苏家作的火龙灯舞也是在每年正月十九进行表演以祭祀火神。而沈鹿宿火神庙祭祀的时间是在正月初八。沈鹿宿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记载:历年正月初八日邻近村庄纷纷到沈鹿宿火神庙“牵羊献饩”、迎神赛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碑记》也指出:“每年正月数十村来此赛社”,“足以壮威灵。”

鉴于火神庙“近来殿宇损漏、神像黯淡”,本社绅耆杨兆吉及子杨春水、沈大廷等“遂谋及村众,邀请各社会首共议缮修,诸社无不响应,爰鸠工庀材,瘟神殿撤而新之,大殿、拜殿、山门、舞楼剥落者皆修葺”,丹青绘塑,焕然一新。本次重修“经始于光绪二十二年二月至二十四年四月功始告竣”,以他故未及为记。迟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才“述颠末并捐赀姓氏勒诸贞珉,以垂永远”。

(三)戏楼创建、重修的募化捐资与“裁戏”蓄资

车文明先生的《中国神庙剧场》在论及民间组织的祭祀演剧资金筹措的办法时说道:

民间组织的祭祀演剧资金筹措有以下几种办法:(1)平摊, 按田亩、人丁甚至骡马等平均摊派, 行会按营业额抽份, 庙会期间也可向商人抽税;(2)捐施, 由个人或商行、作坊等自由捐施, 除了香客平时随心布施外, 每至祭期, 一般要有专人外出募捐;(3)变卖公共财产所得, 如神庙所在山林之树木等。[8]

应当说,民间神庙创建与重修的资金一般也是由平摊、捐施以及变卖公共财产所得等途径和方式筹集的。从现存碑刻资料来看,沈鹿宿火神庙戏楼创建、重修费用以及祭祀演戏酬金等,其来源有二:一是捐施,二是平摊。

清乾隆二年(1737)沈鹿宿火神庙创建戏楼,“纠众募化,远近响应至千三百余人焉”*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戏楼碑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也就是说有一千三百多人参与捐资活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从《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碑阴所开列的“施银”来看应该全是捐资*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建月台并重修石桥记》,现藏于沈鹿宿火神庙。。值得注意的是,捐资者众多,而且捐资者中有16家商号,这是当地商号、商人自由捐资的体现。同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火神庙,曾“邀请各社会首共议缮修,诸社无不响应”;功竣,“述颠末并捐赀姓氏勒诸贞珉,以垂永远”。捐资是重修火神庙的主要经济来源。

最值得关注的是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所载的经费来源。清同治初年,鉴于“屡年演戏并无戏房,殊觉不便”,再加上大殿之西有客房三间、北禅房两间,“风毁雨蚀”,因而清同治四年(1865)决定增修完固。此次重修工程浩大,所费资财较多,所以,“公同议定三年之间,不为演戏,仍照常例收,蓄为集工之资”。也就是说,因为重修耗资较大,共同商议将三年之内例行的演戏裁掉,但仍然照常例收取助戏酬金,以为重修之资。同时“愿为捐施者广为搜积”。

此次重修,为筹集资金,一是广为劝募,二是裁戏蓄资。这就涉及到了“裁戏”问题,此尤为值得我们关注。民间神庙重修,为筹措经费,或节约费用,裁戏蓄资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不常有。河南武陟大司马镇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瘟神庙,“爰是五月五日,东西两会献戏酬神暂且停止,修盖庙宇”*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瘟神庙碑记》,现存于河南武陟大司马村祖师庙。。清咸丰四年(1854),河南武陟重修汤王庙、菩萨堂,“先节浮费,延请会首,停戏二台,以蓄赀财,筹办既妥,即亲率人众先修堂,次修庙,几一年而后成。又念庙与堂中神像倾倒,丹青寡色,非再积钱不可,于是,又停戏一台,然后金妆黝垩,焕然一新”*清咸丰四年(1854)《重修汤王庙菩萨堂碑记》,现存武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山西也有类似情况。山西屯留县寺底村亚岳庙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社庙碑记》载,因年代久远,村内庙宇渐及倾圮,光绪年间渐次重修。光绪“七年装修看楼。西社重修三义庙。八年旧乐台撤毁,因遵时制,改□经营”。由于重修所费资财较多,故而“裁免神戏,充为兴工之用”。*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社庙碑记》,现存山西屯留县寺底村亚岳庙正殿西侧。山西柳林县大井沟村黑龙庙民国二十一年(1932)《重修庙碑记》也记载,因重修经费不足,故“将四、七两月演戏两台皆裁,依然摊派戏钱”*民国二十一年(1932)《重修庙碑记》,现嵌山西柳林县大井沟村黑龙庙正殿壁。。此类“裁戏”乃因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如此。

清同治六年(1867)《火神庙创修群房院碑记》所载的演戏之资,即“照常例收”,虽然我们不知“常例”具体为何,或田亩、或人丁平摊,但沈鹿宿火神庙的演戏之资,一是平摊,二是广为劝捐募化,应无疑议。劝捐募化也为碑阴文字所证明。该碑碑阴尽管遭到损坏,部分文字无法辨认,但“演戏以酬神”,“劝捐醵钱以为演戏之资”,亦清晰地表述了演戏酬神之资的来源是“劝捐醵钱”,而且“村人亦乐为捐输”。碑阴文字曰:

本文采用熵权法客观赋予权重,虽然选取上存在不全面的因素,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具有科学性及可借鉴性,同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较客观的研究了湖南省2001~2015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动态过程。主要结论如下:

噫嘻!工已竣矣,碑已成矣,村众集于庙中,为扶碑之计,有曰:□此盛举,灭略以扶碑,无乃减色,□何如?演戏以酬神,扶碑一以报神,/一以动众也。村人群相应之曰:“诺”。于是,□□募化之人劝捐醵钱以为演戏之资。村人亦乐为捐输,□既托余为文。兹人托余□为/□于碑阴,□□□□事者劝。/

该区为晋西黄土高原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黄土残垣沟壑区,沟深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北部高南部低,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地貌类型有黄土塬、梁、峁、沟等,由图2可看出,吕梁山纵贯南北,地表起伏变化剧烈,其中运城市地形地貌条件较好。该区域黄土层深厚适合开掘窑洞,窑洞是我国特殊的民间建筑,在精品线路规划中地位重要。窑洞建筑被誉为中华一绝,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是农耕文化的代表,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浓厚的黄土风情。

……(捐资者略)

由此可知沈鹿宿村火神庙的演戏酬神之资源于民间的平摊以及劝捐募化。而且,劝捐募化也可能是酬神演戏之资征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综上所述,焦作沈鹿宿火神庙可能创建于明朝末期,重修集中于康乾盛世,现存有大殿、拜殿、山门以及孙真殿、瘟神殿等建筑。为娱神娱人,创建戏楼,并多次重修。从现存的戏曲碑刻资料来看,火神庙戏楼创建、重修与修缮,其资金来源,一是捐施,二是平摊,与民间神庙创建、重修的资金来源相似,体现了乡民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似性,继而表现出乡民行为的相似性。尤其是“裁戏”蓄资重修戏楼,成为乡民社会鲜有的筹资途径和方式。

[参考文献]

[1] 焦作市文物局.焦作市文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157.

[2] 焦作市文物局,等.焦作市宗教古迹概览[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26-27.

[3] 余治.得一录(卷11翼化堂条约)[Z].同治八年刻本。

[4] 张淑生,整理.修武大东村玉帝庙:明崇祯元年(1628)《新创舞楼碑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封三.

[5] 吴哲楣.十三经·诗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179.

[6] 车文明.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6.

[7] 王凤生.河北采风录(卷4怀庆府)[Z].清道光六年刻本.

[8] 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6.

 
程峰,任勤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