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毒品、吸毒工具和吸毒人员识别——从预防教育视角出发

更新时间:2009-03-28

毒品预防教育事关禁毒工作全局。当前,毒品预防教育工程正深入开展。为进一步增强毒品预防教育实效性,必须牢牢把握毒品预防教育的规律和特征。事实上,毒品预防教育的第一步是教会学生如何识别毒品,因为只有知道,或者隐约觉得摆在面前的是毒品后,学生才会有警惕意识。识别毒品,简称识毒,狭义上是指识别各式各样的毒品,广义上还包括识别与毒品相关的物或人,比如吸毒工具、吸毒人员等。笔者从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多年,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和实际工作经验,从毒品预防教育视角阐述如何识别毒品、吸毒工具和吸毒人员。

一、预防教育视角毒品识别

通过文字表述,结合图片、仿真样品等,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毒品种类、形状、颜色、规格大小等特性。或许,在以后面临同伴或朋友引诱吸毒时,可能并不一定需要学生明确知道摆在他面前的是何种毒品。只要他能够根据已掌握的毒品识别技能,就可以推断出它可能是毒品,那么我们关于识别毒品和吸毒工具的目的就达到了。但在教学中,我们仍需帮助学生准确识别每一种毒品的种类、形状、颜色、规格大小等特性。对于毒品的名称,不仅要讲解其学名,还有其俗称、行话、黑话、隐语或暗语。这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在面临欺骗或引诱时,吸贩毒分子(或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为了伪装自己的真实面目,通常讲的就是毒品的俗称、黑话、隐语或暗语。

(一)海洛因的识别

海洛因是我国主要滥用的传统毒品。吸贩毒人员又把它叫做“海海”、“小海”、“海白菜”。海洛因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透明,纯品极细,俗称“粉”、“白粉”、“白面”。按照纯度和成分可分为一到四号(黑市上据称已经出现纯度高达99.9%的五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是高纯度的代名词,所以海洛因又俗称“四号”。吸毒者通常认为海洛因进入人体就有“药到病除”的感觉,因此又叫海洛因“药”、“东西”。海洛因纯态时应为白色粉末,但如果制造不好,也可能是浅黄色、浅红色、沙色或棕色的粗糙粉末或颗粒。海洛因零散交易经常以小塑料袋或方形白纸包装,黑市上有时也称为“零包”、“小包”,每包 0.1克到1克不等。

(二)冰毒的识别

冰毒是我国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合成毒品)。学名甲基苯丙胺,其盐酸盐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白色透明晶体,与普通冰块相似,故又被称之为“冰”。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称之为“冰毒”。吸贩毒人员称之为“肉”、“牙签”、“钻石”、“象牙棒”。冰毒晶体有大有小,大的像冰糖,小的像味精一样。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冰毒主要是小块透明晶体状,零售一般用小塑料袋盛装。

(三)麻古的识别

麻古(或叫麻古丸)是一种加工后的甲基苯丙胺片剂,也就是冰毒片。因麻古的首字“麻”谐音“马”,所以又被称为“小马”、“马儿”。麻古外观是圆形片剂,大小与维生素C药片相同,呈玫瑰红、橘红、苹果绿等颜色,多为玫瑰红色(因此又被称为“小红豆”)。麻古是一粒粒的,从形状和气味来看,都像“糖果”,所以又被称为“麻果”、“果子”、“籽籽”等。麻古片剂上一般印有“WY”、“R”、“666”、“888”等标识。麻古零售交易多用小塑料袋盛装。

(四)K粉的识别

K粉,学名氯胺酮,其盐酸盐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臭,俗称“K仔”、“K他命”。由于会让人产生性冲动,又称“迷奸粉”、“强奸粉”。街头零售一般用小塑料袋包装。K粉常和冰毒、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制成各种药丸一起使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广泛意义上的“摇头丸”。

(五)止咳水的识别

2.冰毒吸食者的身体特征

(六)大麻的识别

大麻在西方国家滥用非常广泛,在我国,大麻滥用人数不多。但近年来,大麻在青少年群体中滥用呈现上升之势[1]。吸贩毒人员把大麻叫做“叶子”,抽大麻叫“飞叶子”。

(七)新型毒品“奶茶”的识别

这类毒品外在形态粉末状,与咖啡、奶茶相似,多用奶茶、咖啡、茶叶包等包装掩饰。里面其实是毒品,主要成分是K粉、MDMA等。

二、预防教育视角吸毒工具识别

据《2016年中国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中国滥用物质的前四位是冰毒(占 47.9%)、海洛因(占 45.0%)、麻谷(占 7.2%)、K粉(占 2.5%)[2],因此,此文主要介绍以上四种我国主要滥用的毒品,尤其是冰毒和海洛因。另外,基于止咳水、大麻、新型毒品“奶茶”的欺骗性,这里对它们也进行介绍。目前,“摇头丸”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包括冰毒、K粉、MDMA等多种成分,它既不能算一种规范的毒品名称,也不是一类毒品的统称。因此,这里不做介绍。毒品预防教育中,在讲解每一种毒品时,也应当讲解该毒品的可能的吸食方式,这涉及到吸毒工具(或器具)的识别问题。吸毒工具是吸毒行为的衍生品,识别吸毒工具与识别毒品同等重要。吸食毒品的方式有口吸(或烟吸、烫吸)、鼻吸(或鼻嗅)、口服、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吸食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吸毒工具。

(一)海洛因吸食工具识别

不同吸食方式会用到不同的吸毒工具。海洛因吸食方式通常有三种。

(2)因为经常熬夜不睡觉,所以黑眼眶(黑眼圈)明显,眼窝深陷。

1.烟 吸

把海洛因粉末与烟丝混合,点燃香烟后吸入毒烟,这种吸食方式又叫“打飞”,可以理解为将香烟比作弹筒,将海洛因比作弹药,点火吸食时即是将弹药打飞出去。

③对汉江中下游生态影响问题的重视还不够。尽管中央全额投资建设四项治理工程,但四项治理工程中除兴隆水利枢纽在实现壅高水位、提高灌溉能力的同时,兼顾发电,有一定的发电效益,基本能够满足本枢纽自身的运行费用外,其余三项工程都是公益性工程,特别是引江济汉工程和闸站改造工程,不仅运行费用数额较大,而且是长期性的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价的上涨将不断增加。随着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快速推进,竣工运行已为期不远,而治理工程的运行费尚未落实。

1.发现涉毒物品

(5)一般牙都不好,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变黑、缺损脱落的比较多见,俗称“冰毒嘴巴”,这是吸毒者营养不良、口腔干燥和磨牙等综合因素所致。冰毒除了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外,还可抑制唾液分泌,造成口腔干燥,减少唾液对牙齿的保护作用,容易引起龋齿、蛀牙。另外,吸食冰毒后,人会不自主地磨牙,尤其是夜间磨牙,容易引起口腔粘膜的磨伤及溃疡。

在改变村民饮水观念方面,既需要村民自身饮水安全意识的觉醒,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与宣传。政府要定时派遣工作人员去农村进行饮水安全工作的宣传,采取农村饮水安全试点的模式来吸引更多的村民对饮水安全加以重视,同时也可以对注重饮水安全的家庭进行奖励,普及饮水净水设施等措施来使更多村民关注饮水安全。其次村民自身也要改变观念,牢记不良的饮水习惯所带来的危害,在平时的生活中时刻注意饮用水安全程度。村民可以跟随国家政策购买相应的饮水净水设备,保证自己的饮水安全,也可以观看一些科普性的电视节目,了解更多安全饮水的知识,普及给他人,使先进安全的饮水知识在村民中广泛传播。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病变,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起病缓慢,病程长,病情反复性明显,晨起或夜间休息时症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肺动脉高压甚至是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构成极大影响[1] 。为进一步探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手段,我院对收治的部分患者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疗法,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把海洛因粉末放在锡箔纸(俗称“踏板”,也有用铝箔纸)上,用火烧底下的锡箔纸,海洛因受热后产生烟气,用纸卷成一根管子或者用专用的管子吸食烫化的海洛因烟气,这种吸食方式又叫“追龙”“踏食”。

3.注 射

俗称“扎针”“拍针”。注射需要用到针具。注射的部位大多是血管,以静脉为主。开始的注射部位一般是手臂内侧的静脉,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静脉的萎缩及其功能的退化,注射部位就移至手背部、脚部、小腿、大腿、腹股沟、颈部等处。股静脉、颈动脉注射俗称“开天窗”,危害、危险极大。归纳而言,吸食海洛因的工具有打火机、锡箔纸、针具等。

早期吸食海洛因一般采用烟吸或烫吸的方式,成瘾以后都会发展到注射(以静脉注射为主)。注射吸毒的危害最大,其原因大致有三。第一,因为注射吸毒需要用到针具,如果吸毒者相互交换针具注射,就很有可能相互传染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第二,因为注射吸毒时,如果剂量掌握不好,容易注射过量造成急性中毒而死。第三,如果吸毒者将一些片剂、粉剂混入水中供静脉注射,如果注入不溶颗粒而造成血管栓塞,后果不堪设想。

(二)冰毒吸食工具识别

冰毒几乎没有吞服,很少有注射,大多是烫吸。烫吸冰毒的工具叫“冰壶”。吸毒人员又把“冰壶”叫做“壶壶”、“咕噜壶”。用“冰壶”来烫吸冰毒的方法叫做“溜冰”,也叫“壶壶飘”。“冰壶”分为自制“冰壶”和成品“冰壶”。自制“冰壶”制作较为简单,通常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吸管简易组装而成。成品“冰壶”制作工艺精良,一般用玻璃、水晶、陶瓷、钢铁等原材料加工制造而成,外形多变化,但不难辨认。用自制“冰壶”烫吸冰毒需要用到锡箔纸(或铝箔纸),把冰毒放在锡箔纸上,然后用火烧锡箔纸,冰毒晶体受热后产生烟气,烟气再经过“冰壶”里水的过滤,被吸毒者吸食。成品“冰壶”一般本身含有“烧锅”(又叫“锅头”、“斗”)这一配件,可以盛放冰毒,所以不需要再用到锡箔纸。烫吸冰毒需要用到特制打火机,用普通打火机改装而成,因燃烧的火焰小,颜色是蓝色,又叫鬼火、飘火。归纳而言,吸食冰毒的工具有“冰壶”、打火机、锡纸等。

(三)麻古吸食工具识别

麻古在自然状态下就有一种异香(加工时添加入大量的香精),即使距离鼻子一米外,也能闻到这种特殊的香味。麻古烫吸时散发出的香味则更为剧烈,很香很香,很远就可以闻到。麻古的吸食方式有口服、烫吸,多为烫吸。口服就是和正常人吃药一样把麻古吞入体内。烫吸麻古的方式和烫吸冰毒一样。把冰毒、麻古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搭配烫吸,叫“冰麻俑”,和兵马俑谐音。

(四)K粉吸食工具识别

K粉的吸食方式有鼻吸,溶于饮料后口服(在娱乐场所,要防止饮料里被偷下K粉而被迷奸),也可卷入香烟中燃吸,毒瘾深的吸食者也会将K粉溶于水后进行注射。多数吸食者采用鼻吸方式,俗称“打K”。鼻吸前的准备工作俗称“炒K”:吸食者利用硬质卡片将K粉划成一条直线,然后拿起吸管,一头放进鼻子深处,一头对准呈一条直线的K粉,而后呼气,再用力从头到尾将一条直线的K粉吸光。

全域旅游是多方面的旅游体验,它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构建了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活动的全方位、全程化。旅游风情小镇则是一个“非镇非区”的空间区域,需要将资源进行集中,便于进行开发。

(2)按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所在的地域分类。目前研究者对全国各地的高校职业倦怠研究均有涉及,有些以某高校名称为题,或以“地方高校”“民办高校”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

(五)止咳水吸食工具识别

止咳水的滥用方式是口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饮用含止咳水的混合饮品(与酒或饮料混合),这种滥用方式在娱乐场所多见。例如,与可乐混合使用,拿一个酒杯,倒一半的止咳水,再倒一半的可乐冲一下,然后喝下去,据称可以起到与摇头丸一样的疯狂摇头的效果。二是直接使用,一般成瘾严重的话就直接喝。

(六)大麻吸食工具识别

大麻烟外观与卷烟相似,用一张纸将大麻植物干品包裹起来就制成了一根简易的大麻烟,就可以像香烟一样抽了。也有的将大麻植物干品与卷烟烟丝混在一起抽吸。大麻烟燃烧的气味很大,令人作呕。

(七)新型毒品“奶茶”吸食工具识别

这类毒品一般用奶茶包、咖啡包、茶叶包等包装掩饰,里面其实是毒品,主要成分是K粉、MDMA等。这类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在娱乐场所,如果有人突然拿出奶茶包冲调奶茶并且要你喝下,一定要留心。

三、预防教育视角吸毒人员识别

由于吸毒人员很多时候与正常人的区别并不大,所以想要一眼识别吸毒人员并不容易。不过,这并不等于是说吸毒人员完全不能被识别出来。通过环境线索、身体特征、急性中毒、日常行为和性格改变等,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染上毒品。

(一)环境线索

“现阶段,新的环保形势对农药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面对人们谈药色变的现状,行业媒体应该勇于肩负责任,发挥传播效应。在此次系列报道中,中国农资传媒将在各级领导、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为企业在政策的上行下达方面提供帮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希望更多的媒体能够参与进来,为农药行业正名。”吴江表示,中国农资传媒将会在舆情监测、公众沟通。重大事件报道等方面发挥媒体监督、正面传播的重要作用,集中为行业、企业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希望能与协会加强沟通,创新工作机制,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进行宣传报道。

如果你在垃圾桶或某个角落发现毒品或吸毒工具,比如小塑料袋包装的白色晶体或粉末,印有彩色图案的小药片,特别的空瓶和吸管,用火烫过的发黄的锡箔纸(或香烟盒、口香糖中的银色纸及铝箔纸),用过的注射器,那么极有可能有人刚刚吸食过或正准备吸食毒品。

2.闻到奇怪气味

场镇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缺失,对武陵山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景区文化信息的传达缺乏物质载体,如能反映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及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文化雕塑、小品、特色建筑和构筑物等。

如果你在某个场所发现可疑的涉毒物品,进而闻到奇怪的气味,那么有人刚刚吸食过毒品的可能性极高。烫吸麻古时散发出的香味剧烈,很远就可以闻到,据此可以判断周边是否有人溜麻古。大麻燃烧时气味很大、很浓烈,闻了就恶心,令人作呕。吸毒者身上也会有特殊气味。据冰毒吸食者说,每天待着一个小房间里,冰毒的烟吸进去后要吐出来的,所以身上会带有冰毒的味道。再加上经常“溜冰”的人因为疏于打理个人卫生,所以身上有点臭,尤其是夏天。又有人说,“溜冰者”的臭味很难形容,不同汗味,是汗味夹杂一种酸臭的特殊味道,很恶心。

3.听闻涉毒隐语

如果你在某个场所听到,或者在网络聊天群里看到一些涉毒隐语,比如聊天对话里含有“四号”、“冰”、“肉”、“果子”、“叶子”等涉毒词语,或者“新到纯植物肉400元足克,化合肉350元足克,需要私聊”(新到植物来源的冰毒,300元一克;化学合成的冰毒,350元一克),“有没有妹子1766,我有肉”(有没有妹子一起溜溜,我有冰毒)等涉毒语句,那么周围极有可能有人正在贩毒或者正在交流吸毒经历。

(二)身体特征

1.海洛因吸食者的身体特征

吸食海洛因初期,人的身体面貌不会有大改变,但可以通过观察烫吸或注射所致的身体痕迹来识别。吸食海洛因早期多采用烫吸方式,吸毒者食指和中指间的皮肤颜色常变黄,这可能是由于在吸食海洛因后,人处于半睡半醒状态,被香烟和火柴烫伤所致。海洛因成瘾后多采用注射方式,这时可通过观察肘部、小臂、手背、小腿等处皮肤上的注射针眼、条索和瘢痕,或皮肤脓肿、感染、溃疡及坏疽来识别。由于害怕被人发现,海洛因注射者多数都不敢在盛夏时节穿短袖上衣、短裤或裙子,坚持穿长袖衣服及裤子遮盖。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海洛因毒瘾发作时的典型戒断症状来识别。详细而言,海洛因一般在停药后8-12小时开始出现戒断症状,48-7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 7-10天。典型的戒断症状分两类,一类是客观体征。例如,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体温升高、立毛肌收缩(汗毛竖起)、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易入睡,但睡眠浅且易惊醒)等。另一类是主观症状。例如,肌肉骨骼疼痛、腹痛、食欲差、无力、疲乏、不安、打喷嚏、发冷、发热、渴求药物等[3]。有吸毒者描述海洛因毒瘾发作时,全身每一个地方都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都在痛),感觉全身上下皮肤里有虫子在爬,慢慢地感觉虫子钻进肉里、骨头里,于是就不停地扣身上疼痛的地方,恨不得把皮肉都抠破,好抓出这些虫子。毒瘾发作非常痛苦时,吸毒者感到极度寒冷,全身颤抖不止,严重者嚎叫,撞墙,人在地上翻滚,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2.冰毒急性中毒

通俗地讲,就是医疗上用于止咳的药水,这里是指含可待因成分的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和糖浆剂,还有冲剂袋。其商品名有联邦、佩夫人、立健亭、可非、奥亭、欧博士等。可待因与海洛因同属于阿片类物质,成瘾性虽不如海洛因强,但长期使用也容易成瘾。有的青少年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喝”止咳水(俗称“大力”),最疯狂的时候一天要喝十瓶,严重损害其人格和智力发育。

很多吸毒者在吸食冰毒前两年看上去还是很正常的,从外形体貌不容易识别。并且与海洛因吸食者不同的是,冰毒戒断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据此来识别吸毒者比较困难。然而,如果长期吸食冰毒,也会让吸毒者的身体面貌产生巨大变化。参照网络资料,并结合访谈禁毒警察调查和吸毒人员陈述所得,笔者整理了一些长期吸食冰毒者的身体特征:

现阶段,众多中小学为了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纷纷推行集体备课.相比于传统的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了单个教师思维局限的问题,增强了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了意见交换、互动交流的备课模式,实现教师集体的共同提升.当然,如何最大化提升集体备课的效益值得一线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思考.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对集体备课精神内涵的解读,以人教版“原电池”的教学为例展开效益提升研究.

(1)眼神呆滞、迟钝、无神,缺乏活力。

分离立交桥梁施工过程根据《公路桥梁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主要可分为: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预制及安装、桥面工程、附属结构及引道工程五大类,然后根据这五大类对此进行下一步细分,分解得到WBS树,如图2所示.

2.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脸上长痘很常见,甚至脸部(背部也容易)生疮,俗称“冰疮”,程度严重则会腐烂。局部痤疮即使好转后也不容易彻底消除,会形成明显的色素沉着。

(4)面色灰暗,没有血色和光泽。

2.烫 吸

(6)长期吸食冰毒的人肥胖的很少,大多身体异常消瘦、皱纹增多、两腮无肉、未老先衰。

(三)急性中毒

参考毒物中毒的定义,按照毒品中毒的发生原因与发展过程,将其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一次吸食、注射大量毒品所致的中毒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毒品的急性中毒表现是指,吸食、注射毒品后毒品在体内发挥药性时所表现出的症状。多次或长期吸食、注射少量毒品,经一定潜伏期而发生的中毒,称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亚急性中毒。有时也难以划分。

1.海洛因急性中毒

海洛因过量滥用可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包括呼吸、心率减慢,瞳孔缩小、脉搏细弱、皮肤湿冷、体温下降。急性中毒最显著的症状为昏迷、针尖样瞳孔和呼吸抑制,称为“三联症”,不及时抢救即可死亡。这些术语可能过于专业,简而言之,海洛因是一种神经抑制剂,吸食海洛因后,人的瞳孔缩得很小,怕光,沉浸在半麻醉状态中,人会倦睡、感情麻木、沉默寡言,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漠不关心,常常毫无表情地呆坐。

为促使种子迅速发芽、出苗,育苗床温度以白天25~28℃、夜间15℃为宜。在子叶展开前,一般不揭膜通风。芽刚出土和出齐后各覆土1次,填补幼苗出土造成的缝隙和防止幼苗“带帽”及徒长。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和1心时,选择无风晴天分苗。分苗时最好带小土坨,行株距8~10厘米见方。分苗后浇小水,覆盖好膜及保温材料,以提高床温,促使缓苗。一般5~7天后浇缓苗水,以后中耕1~2次。定植前7~10天降温炼苗,期间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囤苗。

海洛因吸食者晚期身体特征非常明显,我国早期禁毒宣传中,常用面黄肌瘦、骨瘦如柴、活像一具骷髅的形象来识别。这实际上是慢性中毒表现,长期吸食、注射毒品(吸毒史数月~数年不等),形成慢性中毒,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身体各个系统都有明显毒害作用,导致吸毒者身体面貌产生巨大变化,比如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等。

轻度中毒。作为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冰毒轻度中毒的症状表现为精神亢奋、行为刻板、话多。参考网络资料,并结合访谈吸毒人员所得,笔者整理了一些冰毒轻度中毒的行为表现:刚吸食完冰毒的人很亢奋,做事情非常很专注,甚至固执,并反复做一些简单的机械的动作,比如连续不断地玩游戏(依个人喜好,很多人玩带有赌博性质的“打鱼”、“打银子”,而且一玩就两三天不睡觉;有的人玩“消消乐”等手机游戏,玩一晚上,眼睛都不怎么眨;有的人更逗,把扑克牌打乱,重新按照顺序理好,一整理就是一夜),连续几小时不断地性交(溜完冰后男性阴茎很难勃起,即使勉强勃起也不坚硬。由于缺乏足够的有效的性刺激,所以很难射精,这样性生活时间就显得很长久。)[4],不停地擦地板、擦玻璃,不停地挤痘痘(甚至挤得满脸是血),不停地说话(思维极度活跃,脑子里想法不断,但难以进行深入地思考,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逻辑性,说话语无伦次),不停地哼着重复小调。部分人可出现不自主地咬牙(明知毫无意义但却控制不住)。吸毒剂量继续加大,则会出现震颤(比如双手细微震颤)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如剂量继续加大,就从轻度中毒发展为中度中毒。冰毒轻度中毒还表现为:吸食冰毒后,人的瞳孔放大,警觉性增高,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或者其他东西,眼神里充满猜疑、警惕,甚至恐惧,人变得敏感、多疑。有的人吸食冰毒后疑心病非常严重,比如在自己家里“溜冰”,都疑神疑鬼的,把门窗紧闭,窗帘拉上,猫眼独死。在行为方面,则有激惹性增高,攻击倾向增强,容易发生冲动、暴力行为。

中度中毒。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思维混乱、语言含糊、自言自语,莫名其妙地说有人要害自己,出现“脑中听到有人在说话”,“看到神仙鬼怪”等幻觉或者“我的伴侣背叛了我”,“有人要杀我”等妄想。例如,某男性,23岁,参加同学婚宴,晚上边唱歌边吸食冰毒(剂量未知,系第一次吸食冰毒),整晚未睡。次日早上乘车途中,出现恶心、呕吐,感觉同车的人讲话都是针对自己的,认为有人要害他,有声源时,就会有声音同时讲自己的坏话,声源消失,这声音也消失。回家后这些症状加重,感到家中不安全,恐惧不安,认为有人放了窃听器,翻箱倒柜,到派出所寻求保护[5]。有的人吸食冰毒后完全沉浸在高度亢奋的幻觉之中,眼神飘忽、目光游离,不与人对视。在幻觉、妄想等病态体验的支配下,极有可能发生各种行凶杀人、自伤自残自杀等暴力事件。

重度中毒。出现心率失常、痉挛、循环衰竭、出血或凝血、高热、胸痛、昏迷甚至死亡[6]。例如,某男性,18岁,与朋友一起第一次烫吸冰毒约2克,1小时后出现心慌、头晕、乏力、口干、呼吸急促、惊恐不安、全身抽搐5小时(全身曲屈,强直痉挛性抽搐,不能直立、不能平卧),有濒死感,大呼救命急送医院[7]

(四)日常行为和性格变化

一个人开始吸毒后,他的日常行为和性格也会发生改变,成瘾后变化更加明显。

1.日常行为改变

生活规律明显改变。如果你发现某人睡眠时间经常颠倒,吃饭不规律且饭量下降,忽视个人形象,个人卫生懒得管理,有的人有明显的口臭或体臭,那么,你可能就要警惕了,他可能正在吸毒。很多海洛因吸食者早上起床很晚,一般在九、十点钟以后,甚至到中午或下午才勉强起床,晚上又很晚(十二点,甚至凌晨一两点)才睡觉。很多人溜完冰后常常整夜睡不着觉,有的人怕家人发现就躺下去闭着眼,假装睡觉。

对以前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如果你发现某人突然对以前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如果是学生,以前很喜欢打篮球的,突然不和同学打篮球了,突然拒绝参加学校活动,甚至开始逃课;如果是上班的人,突然不去上班了。总之是与原来的朋友不联系了,反而和新认识的“狐朋狗友”关系特别好,连续通宵娱乐聚会,一定要警惕是否与吸毒有关。

交友范围发生变化。很多吸毒者初期都表现为交友范围的变化。如果某人远离原来的社交圈子,而经常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一旦他结交的朋友中有吸毒者,他吸毒的危险就相当大。刚开始吸食冰毒的人,在头几个月里还时不时地“玩消失”,每个月有那么两三天时间下落不明,其中一定有至少一天是手机关机,整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似的,他可能解释说和朋友喝酒、手机没电之类的。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和人在一起“溜冰”,因为溜完冰后要“散冰”,所以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

不明用途的经济支出增多。毒品价格一般在每克数百元以上,吸毒者常常会编出种种借口向亲属、朋友借钱。一旦问及,又往往找出各种理由搪塞,或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而且钱花得不明不白,且从不归还。甚至为了钱,去偷去骗去抢。如果你发现某人突然不明用途的经济支出增多,你就要引起警觉了,他有可能正在吸毒,借钱、偷钱是为了购买毒品。

从4S店出来,田朵的醋劲越鼓越足,脸拉得老长。进了家门,田朵命令小宁赶紧把早上急着出门没来得及铺的床整理好,小宁捧着手机不紧不慢地说打完这局的。田朵一触即发,抢过小宁的手机飙了一大堆脏话,然后开始收拾行李,要离家出走!小宁见状也急了,随手抄起一把剪刀把田朵的行李剪开,故意给他捣乱,让她哪也走不成。谁知一不小心,小宁恰好剪坏了田朵行李中的衣服,那是她刚在淘宝上买回来的新款裙子,田朵气得抢过剪刀就朝小宁捅过去。小宁仓促一躲,血从他的手臂汩汩地流出来。至此,两个人算是被血惊到了,吵架戛然而止,但矛盾又升级了——“离婚!”小宁甩开田朵慌忙递过来的纸巾,气哄哄地摔门走了!

2.性格改变

除了行为发生改变之外,吸毒者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海洛因成瘾后,人的性格会变得异常孤僻,长期躲在房间,不爱与人交往。吸食冰毒后,人的脾气会变得特别容易暴躁、易怒,性格变得多疑,交往对象大多为毒友。

易激惹。表现为一遇到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况,即使极为轻微,也很容易产生一些剧烈的情感反应,易怒、易冲动。(注意:溜完冰一两天内,冰毒尚在体内发挥作用,吸毒者脾气不会急躁,反而自我感觉良好。)如果你发现某人原来脾气是比较平和的,忽然他的性格变得古怪、不近人情,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一言不合就发怒,一点小争吵就情绪激动,总是很烦躁,越来越控制不住脾气,一点点小事就执拗地抓住不放,非要跟你闹大,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要离家出走,你就要引起警觉了,他有可能已经“溜冰”一段时间了。

多疑。表现为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不怎么相信,只相信自己。“溜冰者”常见的多疑是怀疑爱人出轨,任凭爱人如何解释,他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从敏感多疑逐渐发展为偏执观念或被害妄想,然后在妄想支配下,做出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或杀人的行为。

四、结 语

总之,在毒品预防教育中,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正确识别毒品、吸毒工具和吸毒人员是必要的。此外,根据吸毒时间长短的不一,每个吸毒者的表现又不尽不同。但只要细心观察,仔细分辨,就可以判断出究竟有没有沾染毒品。然而,要想一眼就能识别吸毒者,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和理性判断。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方法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真正要确定一个人是否吸毒,还需要进行科学的检测与鉴定,比如尿检。

注 释:

①在这里,俗语、行话、黑话、隐语、暗语这几个词意思差别不大,都是指在“毒圈”中使用的交流语言。不同的地域,黑话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毒品类别名称、剂量、吸食方式等类别。一方面,圈子里的人能通过这个通用的语言互相识别对方是否是同道中人;另一方面,使用黑话来联系也不容易被警方发现。

圆圈图既适用于课堂板书,又可通过课件展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也适合学生预习整理知识或课后回顾联想,提高学习效率。

②烫吸冰毒的方式很像是在煮东西,广东人称“煮”为“煲”,所以他们把吸冰毒叫“煲猪肉”,最后叫得多了,全国各地都称冰毒为“肉”、“猪肉”。“肉”是大众说法,纯度在80%以上的冰毒才能被称之为“钻石”、“象牙棒”、“龙珠”。

参考文献:

[1]周立民.我国大麻滥用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5):327-331.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EB/OL].(2017-08-11)[2017-09-21].http://www.sda.gov.cn/WS01/CL0844/175994.html.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关于印发《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和《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的通知[EB/OL].(2010-01-11)[2017-10-05].http://www.moh.gov.cn/mohbgt/s10695/200912/45 283.shtml.

[4]周立民.海洛因、冰毒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基于吸毒人员访谈的分析[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7(6):21-30.

[5][7]王文甫.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 2例[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7(5):293-294.

[6]刘铁桥,郝 伟.苯丙胺类兴奋剂概介[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3):129-134.

 
周立民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