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一些认识

更新时间:2009-03-28

唯物史观是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应养成的五大核心素养之首。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只有了解其形成过程,清楚其基本内容,方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此素养的达成。

在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下,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两大核算基础纳入体系并用。基于后者的财务会计核算,引入了许多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将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增加了应收应付的概念、考虑预提待摊情况,并对减值资产计提坏账准备。这样能够准确完整反映高校资产负债“家底”,运营成本也能准确核算,同时也对高校资产日常业务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唯物史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唯物史观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开始关注物质问题,奠定唯物史观形成基础。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后担任主编,以《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为标志,首次越出政治领域关注物质问题。之后《莱茵报》连续发表了马克思关于莫塞尔河沿岸地区葡萄酒酿造者的困苦生活状况的一些文章。马克思从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入到现实社会中,对国家问题、物质利益问题等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论述,引发统治者不满。

第二阶段,马克思阐明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内容,唯物史观开始形成。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主要标志,书中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唯心主义观点,探讨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明确提出家庭、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并且第一次提出革命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代表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最早集中表述唯物史观的著作,文中说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146页,第152页。“我们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前提出发,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146页,第152页。首次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阐发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观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被认为是对唯物史观的完整论述,文中明确宣布:“我所得到的、并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了来,亚细亚、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2—3页,第8页。唯物史观诞生在工业革命迅速蔓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基本暴露之时,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它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清算了以前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从而使社会发展的探索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成为科学。

试验在赫章县六曲河镇大田村堰沟组陈进华的承包土地上实施。试验地海拔1 710米,土质为紫砂泥,土壤肥力中上等,前作为玉米。

1883年马克思去世以后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疾而来,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有新的发展;一个完全由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业已形成。晚年的恩格斯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变化多端的世界,仔细地分析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总结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三阶段,马克思在全面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基本阐释了社会发展规律,唯物史观迅速发展。以马克思主办《德法年鉴》时期与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为主要标志。文中揭露、分析和批判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正面阐述了历史的发源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态等问题,提出了“历史的发源地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只是利益的反映”等重要思想。该时期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还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批判资本主义,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第四阶段,马克思完整阐述了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唯物史观正式创立。以1845年至1860年代之间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为主要标志。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了科学实践观、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等观点,明确指出新的唯物史观与之前史观的最大区别,即新的唯物史观是改造世界的哲学,创立建构了唯物史观框架。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第一次进行基本论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完成影响巨大的《共产党宣言》,这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此后,马克思总结法德等国革命状况,先后完成《法兰西内战》《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1859年,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完全阐述了唯物史观。1864年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验证了唯物史观的诸多理论认识。

首先,恩格斯逐步明确提出“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1859年8月,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说道:“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后者的要点,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做了扼要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2—3页,第8页。1872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259页,第1002页。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里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259页,第1002页。同年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写道:“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380页,第385页,第376—377页。此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再度做了基本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380页,第385页,第376—377页。1892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说:“我很清楚,本书的内容将遭到颇大一部分英国公众的反对。但是,如果我们大陆上的人稍微顾及英国‘体面人物’的偏见,那么我们的处境也许更加糟糕。本书所捍卫的我们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而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是使大多数英国读者感到刺耳的。‘不可知论’也许还可以容忍,但是唯物主义就完全不能容许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53页。恩格斯把该文翻译成德文在《新时代》杂志发表时,标题直接为《论历史唯物主义》,从此这一名称成为人们的惯常用语。

其次,恩格斯发展了唯物史观。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在强调“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的同时,又坦诚地承认“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有些地方已经过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380页,第385页,第376—377页。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在临终前不久写的《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有如下一段话:“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382页,第385—385页。“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地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382页,第385—385页。面对现实,恩格斯不断研究探索,使唯物史观成为科学、完整、成熟、开放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极大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其中前三项支持度均为2,可信度是逐渐降低的,第四项不仅具有角度的支持度,可信度更是降低至0.23。通过以上方法分析拿到的数据样本,可以把贫困学生的成绩、消费行为以及勤工俭学的参与等很明确的表现出来,提供一定的参考协助贫困评定工作的开展,但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选用的数据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进一步观察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对历史过程的本质的认识,即历史本体论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一种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斗争的过程,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发展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其实质是现实的个体的生产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等等,这些是贯穿整个历史学科的核心理论。在认真研读后,结合高中教学实际状况,本文尝试对以上内容进行更为明确、具体的分类、解读,以便同行在教学过程中更易掌握与落实。参考了陈辉《重新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天津)2012年第19期,第20—2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172页,第153页,第196页,第151—152页。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172页,第153页,第196页,第151—152页。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172页,第153页,第196页,第151—152页。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172页,第153页,第196页,第151—152页。

 

史观 基本解释经典论述实践观点及实践标准方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要以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认识要为实践服务。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生产力标准的检验对象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人们的社会活动。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9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649页,第425—426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649页,第425—426页。

 

史观 基本解释经典论述辩证观点及分析方法唯物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最基本的观点:一方面,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有其辩证性;另一方面,社会历史又是人的活动过程,人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能动性和选择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要努力把握客观规律;要正确进行主体选择;要坚持主体选择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整体观点是对实践纵横发展规律的反映:人类历史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要从全局,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是这样来表明自己在19世纪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群众观点及人民利益标准方法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个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都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最主要最稳定的构成是劳动群众。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与此同时,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并不否认个人,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阶级观点及阶级分析方法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阶级社会重大问题、科学理解阶级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必然导致专政。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850页,第854—855页,第669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850页,第854—855页,第66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850页,第854—855页,第669页。

 

史观 基本解释经典论述价值观点及社会评价方法价值观存在着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三个境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层层推进并不断升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推动或阻碍历史发展是重要的价值标准。内战、外侮、革命、征服、饥荒——尽管所有这一切接连不断地对印度斯坦造成的影响显得异常复杂、剧烈和具有破坏性,它们却只不过触动它的表面。英国则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而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新改建的迹象。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的悲惨色彩,使不列颠统治下的印度斯坦同它的一切古老传统,同它过去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总之,无论一个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来说是怎样难过,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我们何必因这痛苦而伤心,既然它带给我们更多欢乐?难道不是有千千万万生灵曾经被帖木儿的统治吞没?历史观点及历史主义方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承认历史与社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尊重历史,联系历史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历史;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中考察,以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作为判断考察对象的价值标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自己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付文治
《历史教学问题》 2018年第02期
《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