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

更新时间:2009-03-28

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演变过程

课程开发又称为课程设计或编制,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开发、编写、编辑、评价课程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体系,反映的是产生一个课程的全过程[1]。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这种发展不仅注重学生当前的发展,更重视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一大类型,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职业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结合得并不十分完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特色[2]。究其原因,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是其一,从更深层次看,是职业院校课程不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而,研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为当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1.1 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

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严密的学科知识中选择一部分并按照知识内容体系进行排序,最后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课程开发模式以文化基础知识为主,以实践课为辅,在中国被广泛运用,但是近年来渐渐受到批评。

1.2 借鉴国外课程开发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的职业课程开发模式被引入我国,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北美的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和国际劳工组织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式。

1)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这一模式将与培训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加以综合,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突出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原则,强调实践课程和教学,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对于硬件与软件设施的要求较高,需要高水平的师资、现代化的设备以及紧密而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结合。虽然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大力扶持,但是有关专业所需要的硬件与软件设施还是不够完善,并且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真正进入到实战演练的还是比较少,因此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在我国顺利实施仍有相当的难度。

2)CBE课程开发模式。CBE课程开发模式采用DACUM(即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简称“DACUM”)方法,在实施中注重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在开发过程中注重行业、企业以及专家的主体地位,并始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将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注重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CBE模式把能力看作一系列孤立的行为,忽视了真实情境中人们操作行为的复杂性与工作的整体特性和经验成分。这种课程开发模式虽然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很多专业的学生来说,工作过程是具有连贯性的活动,如果采用CBE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难以独立完成整项工作,因为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只注重单项能力,所以这一模式对我国课程开发的贡献主要是理念上的。

利用当前估计状态(xk|k)和协方差(Pk|k)计算一系列Sigma点,以预测下一帧的状态和协方差,即

3)MES课程开发模式。MES课程开发模式遵循“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并有一套固定的操作模式。首先建立各个岗位的工作描述表,根据岗位所需确定岗位职能,再将一定的岗位职能的工作任务进行划分,然后进一步细化为工作模块,最后根据工作的需求编制适应岗位需求的学习单元。可见,MES课程开发模式是针对职业岗位规范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的模块组合方案,通过一个学习单元的训练,使学习者获得社会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实际技能。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但MES课程开发模式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不能满足复杂的岗位需求。

1)“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开发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从普通教育直接移植过来的素质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它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把有效的学习过程作为主导思想,在实践中的典型表现为“宽基础、活模块”[5]。“宽基础”强调职业院校学生不仅学习本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还必须广泛地学习相关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转换工作做打算。“活模块”则侧重于从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相对确定的某个岗位对学生进行训练,为其今后的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宽的知识面,也有利于他们为今后的职业做好技能准备。

1.3 国内实践形成的课程开发模式

3)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旅游管理实体化运作机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优质的服务态度,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一个旅游行程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个“领导”与“员工”相结合的人才,而导游正扮演这一角色。一方面,要熟悉运作程序并为游客安排组织好整个旅游线路;另一方面,也必须为游客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为一专多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9]。旅游管理专业的实操性比较强,要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为学生提供配套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校所在地的旅游资源就是可供学生实践练习的很好的基地。但是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的业务活动领域缺乏全面系统的体验或领悟,毕业时距“零距离”上岗还有一定的差距[10]

综上所述,双元制模式、CBE模式和MES模式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变了“书呆子”式的培养模式,丰富了我国职教课程理论和实践。职业院校可以借鉴这些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特点,扬长避短,从而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旅游市场对于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专业课设置缺乏合理性与动态性,学生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职校在专业课的设置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动态性。①合理性。从表1可以看出职校专业课课时安排较多,很多课程存在重合现象,例如表1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了综合英语、导游英语、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现场讲解、导游业务、公关知识、旅行社管理知识、信息技术等课程,其中综合英语与导游英语这两个课程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进行整合,而导游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也有共通之处,如何将它们进行整合并设置成一门比较优质的课程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职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第三年课程的安排基本取消,如何在两年时间中学完所有课程并成为一名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减少课程的设置并开发出优质的课程是培养人才的关键。②动态性。当前很多职校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如旅游英语这门课程虽然很多职校开设了,但是课程内容中学术性文章占很大篇幅,导致课程的实用性降低,学习这门课程跟学习一门普通的外语课程的区别不大。事实上,职业院校生带外国旅游团的机会是非常小的,因为他们的外语水平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因此,在旅游英语这门课程设置中,如何增强它的针对性,使学生具备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是亟须应对的问题。

旅游市场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成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开发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不尽如人如意,表现在:

1.1.4 灭菌情况:组织培养是一种常规无菌操作,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外加给予适宜生长的外界培养条件,通过植物组织获得整个植株的过程。而在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实验药剂都需要严格灭菌,否则也会造成大量污染。

2 当前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智慧课堂最本质的目的是促成学生的智慧生成,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模式上的转变,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成人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它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1]

1)实践课安排太少,学生不能完整把握工作流程。一般来说,旅游专业是一个看重实践经验和应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旅游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上任。但囿于多种因素,高职院校实践课时安排普遍不足。表1是某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方向及课程安排,从中可以看出,理论课程的比例很大,而实践课安排得太少,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实践内容的掌握程度。由于在校期间实践课课时太少,导致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完整把握工作流程,无法适应旅游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表1 某职业院校招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及相关课程安排列表

  

专业方向 班数 人数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6270旅游服务与管理(三二分段大专班)3135培养目标酒店、旅游商贸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旅行社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导游、内勤、销售、前台、计调等)会展服务与管理145会展服务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酒店英语、旅游概论、旅游心理、酒店前台与客房实务、餐饮服务与管理、菜点酒水、酒店管理知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信息技术综合英语、导游英语、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现场讲解、导游业务、公关知识、旅行社管理知识、信息技术综合英语、会展基础、会展英语、会展电子信息设备应用、会展项目策划、会展宣传推广、招商招展、展会前期筹备、展会现场服务和后续服务、会议服务、特装服务、礼仪

2)项目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通过学生制作某一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来实施教育教学过程,最终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订、工作任务实施到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6]。项目课程开发模式适应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7-8]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移植普教、洋为中用和本土创生3个阶段[3]。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模式,但进入21世纪以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自下而上的[4]

项目课程开发模式以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适应旅游市场的高素质人才[11]。它强调课程和教学必须与具体的职业活动过程相联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结合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特色,项目课程开发模式需具备以下特点:

3 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项目课程开发模式

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主体力量,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因此,改善民生需要党和政府的组织与帮助。此外,军队机关学校的生产自给,对于克服经济困难,减轻人民的负担,改善人民生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节课挖掘地方教学资源,不仅有助于师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生物多样性,体会家乡美,并升华至民族自豪感;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化解本节教学中基因的多样性这一难点。

1)注重工作过程整体性,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适应。项目课程开发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这种模式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旅游行业。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走向社会。为顺利完成导游工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景观特色、交通路线、食宿机构、风土民情、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要成为一专多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旅行社委派的负责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艰巨任务,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学习并接触完整的工作过程,那将很难适应这个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旅游行业中工作任务的完整性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

2)基于典型工作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如果在上课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一毕业将面临失业。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面向旅游市场时,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针对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问题,项目课程开发模式可以通过“生学交替”的方式,将烦琐的理论课程进行合并,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去实践,将课堂教学和岗位实习穿插进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理论,也使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具体而现实的工作情境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学以致用。对于课程知识缺少动态性的问题,“生学交替”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补充方式,因为处于典型的工作情境中,一些课程即使再陈旧,内容再缺乏操作性,在具体的实践中都可以得到弥补,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也因而得到提升。

3)在多层次合作中强化课程评价标准的真实性。项目课程开发模式的评价标准是用实际的“产品”作为衡量课程目标达成与否的工具[12]。因此,可以将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作为一项校企合作项目为外界提供服务,并让导师对学生的每一次真实演练进行评分。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真正服务于旅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并让导师和旅客对他们的服务情况和综合素质进行打分,他们的服务到位了,课程评价结果也随着提升。项目课程开发模式注重评价的真实性与实践性,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包括3个方面:①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到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实习;②聘请旅游企业的专业人员到职业院校学校进行课程讲解并具体进行示范;③采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让职校和旅游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和评价学生,真正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提升。在这3种校企合作模式中,每一个过程都请企业导师与本校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评价,增强评价结果的说服力。

4 结语

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模式经历了由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向借鉴国外课程开发模式的转变,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开发模式和项目课程开发模式。项目课程开发模式比较适用于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但在实践中还应该对它进行不断完善,以实现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44.

[2] 马麟.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3(10):26.

[3] 刘勇.几种典型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方法的比较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51.

[4] 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1):15-18.

[5] 赵志群,赵丹丹,弭晓英.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5):66-70.

[6] 丁春明.中职校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0(9):59-60.

[7]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的未来[J].职教论坛,2006(3X):1.

[8] 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陈君义.浅析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课程开发[J].科技教育,2011(7):194.

[10]南海,薛勇民.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及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29.

[1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6.

[12]陶婵婵.谈职业院校项目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准备[J].中等职业教育,2008(8):4.

 
林晓敏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