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云南省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协调关系区际分异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旅游业发展依赖于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污染小并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的产业,同时,旅游业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点,生态文明建设好坏对旅游业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辅助作用.云南省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是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但其生态环境属于脆弱敏感区,因此,要保护好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出将云南省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指示,同时,云南省委、省政府也深入强调与贯彻落实“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和《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基础层和传输层信息经济发展薄弱的省份应大力夯实信息经济发展基础,从而推动其他层信息经济的发展。通过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技术服务业,为公众使用互联网提供可得性和便利性。推进地方性项目工程发展,如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制造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先进工艺流程信息化等建设内容,实现“两化” 深度融合的快速发展,并推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积极推动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探索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工作,为信息经济新兴业态的孕育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本文就云南省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区际间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两个系统间的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通过实证分析了云南省耦合协调不足的市(州)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科学建议,以期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同推进提供参考借鉴.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综合以往学者[1-3]的研究成果,在遵循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可获得性原则基础上,遴选出旅游业系统和生态文明系统共16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出两大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旅游业子系统包括产业效益和产业支撑两个Ⅰ级指标,其中,产业效益包括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海外旅游人次4个Ⅱ级指标,产业支撑包括旅行社数、A级景区数、星级酒店数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数4个指标.生态文明系统包括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等3个Ⅰ级指标,其中,生态环境压力包括废水排放量和城市人口密度2个指标,生态环境状态包括水资源总量、造林总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个指标,生态环境响应包括绿化覆盖面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个指标(表1).

 

1 旅游业发展子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中各指标及权重

  

系统Ⅰ级指标Ⅱ级指标单位指标性质旅游业发展系统产业效益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旅游总收入亿元+国内旅游人次万人次+海外旅游人次万人次+产业支撑旅行社数个+A级景区数个+星级酒店数家+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万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生态环境压力废水排放量万吨-城市人口密度人/km2-生态环境状态水资源总量亿m3+造林总面积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生态环境响应绿化覆盖面积km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1)旅游业——生态文明系统中级协调发展区.昆明和丽江耦合协调发展度位于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资源基础、适宜的发展政策和较高的知名度.昆明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具有临近东南亚、珠三角和成渝等发达城市群的良好区位条件,为昆明提供了大量旅游客流,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具有完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拥有较高的旅游接待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丽江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地,是云南省着力打造的5大世界遗产旅游地之一,资源禀赋丰富、民族风情众多,拥有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知名旅游景点,其2015年旅游外汇收入和海外旅游人次分别为47900万元和114.54万人次,均位列云南省第二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8.17 m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48%,均位居全省第一位,丽江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均处于云南省领跑地位.

运用上述方法中公式(3)得出云南省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贡献函数值U1U2,公式(4)和公式(5)计算得出两者之间的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值D,结果见表4和图1.

 

(1)

式中,为第i个系统的第j项指标,max(xij)、min(xij)分别表示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趋势一: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到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在更高站位、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不断深化。

1.1.3 权重设定

结合当前已有研究成果和笔者实地调查,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自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主要包括农田种植、畜牧养殖和居民点生活污染,具体有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农田地表径流,农作物秸秆和旱坡地水土流失,畜禽养殖废物、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具体发生过程如图1所示。

对于权重值的设定,为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更为客观的熵值法进行计算,可以有效避免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权重带来的偏差,两大系统指标权重熵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

 

(2)

来谕极见善疑,然以他人言之,似不必,疑於吾辈,则又过疑矣。夫所谓饮酒茹荤与不能纯一警惕者,是今之常也,斩关而责穿窬,兄亦误矣。若吾辈则应期所谓滥醉犹可祀天地者也,而况于实未尝饮乎?然所谓作官与此相似者,则深為有理,似亦不必质于蒙而后解疑也。草草奉答,辞涉于戏,请勿多疑。(《中峰集》卷六)

 

2 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各指标权重值

  

旅游业发展系统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海外旅游人次旅行社数A级景区数星级酒店数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数ωj0.15750.09890.05520.19260.09790.03360.08050.2839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废水排放量城市人口密度水资源总量造林总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ωj0.20070.10490.12810.10900.07750.22970.06890.0811

1.1.4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1)综合发展指数

旅游业与生态文明是两个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的系统,采用线性加权法来测算指标对系统的贡献程度,计算公式为:

 

(3)

Uf为系统的综合贡献指数,取值范围为[0,1],ωj为两系统的每项指标的权重值,为每项指标的量化值.

本文以总债务结构、短期债务结构和长期债务结构三个大类为一级指标建立债务结构指标评估体系,根据各类指标的定义及特征,下设7个二级指标进行第二维度展开分析。本文所选指标全部为比率这类相对值。具体评估体系见表1。

(2)耦合度模型

耦合度能测算出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之间的作用程度,即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强弱,耦合度C的计算公式为[5]

 

(4)

式中,耦合度值C范围为[0,1],C值越接近1,说明两个系统的耦合度越大,但是,耦合度只能表示两个系统的作用程度,不能反映出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因此,需要引入协调发展度来更好地测评旅游业发展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协调程度的差异.

(3)协调度模型

岔河村海拔低、气候适宜,适合种植多种蔬菜,在扶贫项目的支持下,村民们的蔬菜种得越来越好。在建设蔬菜交易市场急需用地的情况下,普万雄主动把自家的地提供给了村小组。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修路建房技术,逐渐成为建筑施工的一把好手,并主动承接修路建房等工程,组织一批老乡跟着自己干,年收入达1万多元。

借书还书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中必须要设计好的一项系统,只有保障了该项设计功能得到发挥,才能提升整体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管理效果,促进其建设管理中,能够按照读者的信息将借书与还书功能设计好。传统的图书馆借书与还书管理中,采用的都是纸质档案信息记录形式,这种形式应用对于整体的图书管理工作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遗忘或丢失对应的图书馆书籍。借助借书及还书模块的设计,能够为每一本图书资源编号,通过二维码扫描形式能够及时将书籍记录中的信息收集,包括书籍借阅者的个人信息,借阅书籍的时间以及对应的书籍信息等,都能够在该系统设计中得到体现[4]。

其中,T=αU1+βU2.

(5)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两系统的耦合度值,T为综合调和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为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将αβ分别赋值为0.5,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6],将耦合协调度的评价等级划分为10个等级(表3 ).

(1)利用遥感技术手段结合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进行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监测,通过信息变化对比,快速、准确地监测了区域内的地表覆盖格局演变过程,并结合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监测结果客观,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为政府科学规划、管理库区提供数据支撑。

 

3 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等级

  

协调度区间协调等级协调程度0.0000~0.09991级极度失调0.1000~0.19992级严重失调0.2000~0.29993级中度失调0.3000~0.39994级轻度失调0.4000~0.49995级濒临失调0.5000~0.59996级勉强协调0.6000~0.69997级初级协调0.7000~0.79998级中级协调0.8000~0.89999级良好协调0.9000~1.000010级优质协调

1.2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5年云南省下辖16个市(州)的为数据样本,对其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评价.二级指标数据来源于2016年《云南统计年鉴》和2015年各市(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若两者之间数据出现偏差,以《云南统计年鉴》中数据为准,对于无法直接获取的数据,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在已有数据基础上对指标进行赋值.

2 结果分析

由于旅游业系统和生态文明系统指标数据的正负取向和数量级存在差异,为使指标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采用极差法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对两大系统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量化处理后数据能够直观反映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如下[ 4]

2.1 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4 云南16()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耦合协调度数值及类型

  

市(州)U1U2CD类型昆明0.94220.39100.82900.7434中级协调曲靖0.07240.52290.42760.3567轻度失调玉溪0.11330.40340.68480.4206濒临失调保山0.13120.36360.77930.4394濒临失调昭通0.07170.49160.44420.3537轻度失调丽江0.54490.49410.99760.7199中级协调普洱0.08840.51350.50100.3883轻度失调临沧0.07250.50910.43660.3563轻度失调楚雄0.07860.49290.47440.3682轻度失调红河0.22710.53360.83770.5645勉强协调文山0.07070.48250.44570.3511轻度失调版纳0.22630.42780.90520.5441勉强协调大理0.46270.38690.99200.6492初级协调德宏0.17860.42630.83220.5017勉强失调怒江0.01550.47360.12240.1730严重失调迪庆0.38750.41450.99890.6329初级协调

为更直观地反映出旅游业系统和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运用Excel软件将表4中16市(州)的U1U2值做成相对应的折线图(图1),由表3和图1可知,云南省16市(州)之间的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波动较大,说明市(州)间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出现了极化现象.其中,在16市(州)的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中,出现了昆明、丽江、大理和迪庆4大“峰值”区域,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昆明,高达0.9422,丽江、大理和迪庆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不明显,综合得分分别为0.5449、0.4627、0.3875,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滇中城市国际旅游圈、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地、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元阳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大理苍洱旅游区等知名国际品牌旅游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旅游经济要素流”涌入.红河、版纳、德宏的综合发展水平属于第二高值区,综合得分分别为0.2271、0.2263、0.1786,主要是借助于滇中城市国际旅游圈、西双版纳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德宏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其他市(州)的旅游业综合得分较低且相差不大,综合发展水平最低的是怒江,综合得分仅有0.0155,主要是由于周边迪庆、丽江、大理等国际知名旅游区对其的“屏蔽作用”[7].

  

图1 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综合发展水平地区间差异

从生态文明系统来看,云南省16市(州)的综合评价指数整体上差异不大,并且除了昆明、丽江、大理三市(州),其他市(州)的生态文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要高于旅游业综合评价水平,说明此三市(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红河、曲靖、普洱、临沧是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综合得分的高分值区,综合得分分别为0.5336、0.5229、0.5135、0.5091,其中,曲靖的生态文明综合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曲靖市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推进曲靖珠江源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宣威虹桥湿地旅游循环经济试点,以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效果显著;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值区为丽江、楚雄、昭通、文山、怒江、版纳、德宏、迪庆和玉溪,综合得分取值范围在0.4000到0.4999之间,这与其自身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密不可分;昆明、保山、大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分属于较低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得分贡献权重较大指标为废水排放量(0.2007)、绿化覆盖面积(0.2297)、水资源总量(0.1281),其中昆明市的废水排放量在16市(州)排列第一位,保山位列第二位,昆明和大理的水资源总量较小,且滇池和洱海的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保山和大理的绿化覆盖面积较小,这些因素共同阻滞了此三市(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

2.2 耦合协调等级区际分析

根据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耦合协调度数据值,划分出云南省各市(州)的耦合协调度等级(表4).将耦合协调度相关数据输入Arcgis10.1软件属性值中,得出云南省16市(州)耦合协调等级的地区间差异图(图2),依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将云南省16市(州)的耦合协调等级划分为以下6种类型:

式中,ej为评价指标权重值,k表示波尔茨曼常量,ωj为第j项指标的熵权重值.经过计算,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中各项指标权重值如表2所示.

书签功能:对浏览过的地图可进行书签操作,快速进入保存的书签地图;定位功能:对地图上的点位可进行定位操作;搜索功能:按地图上的区域空间、属性及类别进行搜索操作;测量功能:可对地图范围内划定区域或线形进行面积、长度测量操作;图层功能:按工程分类信息设置图层对地图简单明了操作;图例功能:对地图上根据属性设置的图例进行说明。

1.1.2 指标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

为更好测评旅游业系统与生态文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5],计算公式为:

(6)旅游业——生态文明系统严重失调衰退区.怒江是两大系统的严重失调衰退区,表现为旅游业发展滞后型,主要原因在于怒江的交通通达性低、基础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加之迪庆—丽江—大理—保山—德宏等旅游经济优势值区“屏蔽效应”的影响,严重阻滞了怒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其生态环境原真性保护较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于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严重错位情况,相互掣肘.

(3)旅游业——生态文明系统勉强协调发展区.西双版纳、德宏、红河三市(州)属于旅游业发展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类型,说明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匹配度较差,因此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较早,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拥有中国唯一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区、傣族园、野象谷、望天树等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高等级旅游景区.红河南接越南及东南亚国家,是昆河国际旅游走廊、昆玉红旅游经济带和沿边跨境旅游经济带上的重要旅游节点,且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德宏接壤缅甸及东南亚国家,是滇缅国际旅游走廊、滇西跨境国际旅游区、沿边跨境旅游经济带重点建设的重叠区,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但以上区域旅游业发展仍滞后于生态建设,应抓住当今旅游发展“新常态”形势下的机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经济.

  

图2 云南省16市(州)耦合协调等级的地区间差异

(4)旅游业——生态文明系统濒临失调衰退区.玉溪和保山两市的耦合协调类型属于旅游业滞后于生态文明的濒临失调型,二者生态文明建设高于旅游业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玉溪高等级旅游景区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昆明和红河的“挤出效应”影响显著,但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受到昆明市“涓滴效应”影响明显,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高.保山市位于云南省旅游发展的边缘地带,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轻微的错位.

(5)旅游业——生态文明系统轻度失调衰退区.该耦合协调类型的市(州)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滇中城市国际旅游圈的辐射带动区域内,包括曲靖、昭通、普洱、临沧、楚雄、文山.整体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属于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型,两系统轻度失调衰退区主要位于昆明—玉溪—红河—西双版纳一线旅游带的两侧,与昆明—玉溪—红河—西双版纳、迪庆—丽江—大理—保山—德宏等两大旅游带之间,受两大协调良好旅游带辐射效应较大.

(2)旅游业——生态文明系统初级协调发展区.迪庆和大理属于资源禀赋较高地区,2015年,迪庆旅游外汇收入高居全省首位,为50700万美元,大理的旅游外汇收入排列第三位,达到46000万美元,迪庆、大理位于滇藏旅游经济走廊,旅游业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基础,是国内外知名旅游区,知名度较高,政策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动力后劲足,同时,迪庆和大理同属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动植物资源充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高,旅游业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显著,是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典型区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从权重值来看,对旅游业发展权重贡献值较大的指标依次有旅游外汇收入(0.1575)、海外旅游人次(0.1926)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数(0.2839);对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贡献度较大的包括废水排放量(0.2007)、水资源总量(0.1281)和绿化覆盖面积(0.2297),应继续增强以上指标对两个系统的贡献度.

(2)从综合发展水平看,云南省16市(州)之间的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波动较大,区际差异明显,出现昆明、丽江、大理和迪庆4大发展“峰值”区域;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数整体上分异不大.在系统对比关系上,昆明、丽江、大理三市(州)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高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其余市(州)表现为旅游业发展滞后型.

(3)从耦合协调度看,云南省旅游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类型分为:旅游业—生态文明系统中级协调发展区、初级协调发展区、勉强协调发展区、濒临失调衰退区、轻度失调衰退区、严重失调衰退区6种类型,其中轻度失调衰退类型的市(州)最多,范围最广,尚未出现优质协调发展型、良好协调发展型、中度失调衰退型和极度失调衰退型4种类型.云南省旅游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有待由低等级向高层级的协调类型过渡.

一方面律师调解的公信力不足。调查情况表明,双方当事人同意接受调解的案件,律师调解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法院委托调解案件遭到近三分之一的当事人拒绝,说明律师调解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社会认可度不高。原因在于,诉讼仍然是公众普遍认同的最终的、甚至是唯一的纠纷解决途径,这表现为相当多的当事人对非诉讼解纷方式的不认同、不参与。而律师一直以来扮演的是一方当事人利益守护者的角色,这与调解律师的中立身份是相悖的,当事人受以往思维定势所限,难免对“不是自己的律师”主持的调解有抵触心理。也正基于此,一些律师受法院委托进行调解时经常以法院工作人员身份联络当事人,以避免当事人不信任的尴尬。

3.2 建议

旅游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发展对各市(州)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通过对云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首先,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市(州)主要有昆明、大理、丽江等地,昆明是云南省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要发挥滇中城市国际旅游圈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区等核心区对边缘次级旅游落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旅游经济辐射带动的本地市场效应,比如:滇黔旅游走廊、昆河旅游走廊、昆曼旅游走廊、昆楚临旅游走廊、滇川旅游走廊等5大旅游走廊的建设;其次,对于云南省边缘市(州)要加强与广西、贵州、四川、重庆、西藏等周边省份和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边境国家的边境跨境旅游合作,提高各旅游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品位,提升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拓宽旅游市场空间范围.再次,加速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山地康养、养生养老、研学、自驾露营等旅游新业态产品,提升对珠江三角洲、成渝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发达区“旅游经济要素流”的吸引力.

(2)生态文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借助生态文明建设东风,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现由粗放型生产到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曲靖珠江源、迪庆梅里雪山、文山普者黑、昆明轿子雪山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以生态旅游示范区带动全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加强对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状态的监测,统筹城镇土地利用、旅游规划、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旅游业发展与大数据、文化、高科技等“蛙跳型”产业的融合,综合运用规划、经济、政府和高科技手段促使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向优质协调方向发展.

这项发明是不是很厉害?更厉害的是,这个“开门神器”的设计者,是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王振宇。他不仅是一名小小发明家,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机器人迷。如果你问他最好的朋友是谁,他一定会眼里闪着光地告诉你:“我的好朋友是机器人。”

参 考 文 献

[1] 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杨春宇.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82-90.

[2] 郭向阳,明庆忠,穆学青.城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态势的时空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6):732-737.

[3] 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白凯.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62-68.

[4] 王毅,丁正山,余茂军.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J].地理研究,2015,34(1):97-108.

[5] 徐维祥,张凌燕,刘程军,等.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J].地理科学,2017,37(1):1-9.

[6]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7] 许春晓.旅游地屏蔽理论研究[J].热带地理,2001,21(3):61-65.

 
穆学青,陈亚颦,郭向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