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美教育发展四十年综述

更新时间:2009-03-28

从1847年容闳等人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算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留美教育至今已走过了170余年的发展历程。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限,留美教育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历时百年,留美生约有1.3万人[1]。期间,历经了洋务时期的幼童留美、清末民初的庚款留美和抗战胜利后的留美等三次留学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囿于意识形态与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政府决定暂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1978年,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中国政府再次将派遣出国留学生作为快速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成百上千名留学人员踏出国门,求学于世界各地,留美教育借此机会重启。此后,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无论国家公派或单位公派留学,还是公民自费留学,美国都成为国人出洋留学的第一大目的国。据统计,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近一半人都去了美国。下面,笔者将尝试对当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包含学生和学者)群体的特点做初步总结,并借此探讨二者与中美两国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当代留美教育的特点

总体而言,作为当代中国留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厦门某码头胸墙面层混凝土裂缝预防及控制措施…………………………………………………… 杨志文(10-189)

(4)发生重大变故。人在重大变故后很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钱财损失、重大自然灾害、亲人离去等,进而产生轻生行为;

第一,留美教育的发展与中美关系的变化互为影响。一方面,留美教育深受中美关系走向的影响。一般来说,正常的国家关系是国家间留学生流动的前提和基础。留美教育随中美关系的破裂而戛然而止,又因中美关系的和缓而恢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制裁,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使中美两国成为敌对国,两国间的科教文化交流基本中断,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此后,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打破坚冰,积极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应该说,1979年中美建交对留美教育的恢复至关重要,两国此后陆续签署的一系列有关科技合作与教育交流的协定,大多包含留学教育交流的内容,从而使两国互派留学生和学者的行为得到了两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留美教育自恢复以来,其发展始终受到中美外交关系变化的影响。中美关系紧张时,留美教育的发展时常遭受挫折;中美关系良好时,留美教育往往也能借机迅速发展。以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为例,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带头对中国实施制裁,借机截掠中国在美留学人才,先于1990年全部豁免中国公派留学生和交换学者学习期满须回国服务两年的要求[2],后通过《1992年中国学生保护法案》使25412名中国留美学生和交流学者获得绿卡而滞留美国[3]。美国的做法不仅使中美关系跌至谷底,也使留美教育,特别是公派留美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受此影响人数锐减。

另一方面,留美教育的蓬勃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中美关系不断地向前发展。由于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隔离状态,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两国人民彼此陌生。留美教育恢复后,中国留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沟通媒介,不仅切身感受到美国的社会文化,加深了对美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作为一张张“中国名片”而存在,使美国人民透过留学生重新认识了新中国和中国人。1978年底首批访问学者抵达美国之时,就曾发表过“我们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不仅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是为了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4]的声明。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他们在美国留学期间获得了众多奖励和荣誉,博得了美国知识界的肯定和赞誉。毕业后留居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绝大多数就职于科技、教育、工商、金融、法律等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专业人士为主的新华人群体,其中不少佼佼者通过不懈努力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的中上层,为提升华人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做出了卓越贡献。与此同时,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积极与国内联系,竭诚为国服务,通过访学、合作科研、设立办事处等多种形式与国内进行交流与合作,沟通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科技、教育与经贸往来。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们,在将美国所学的最新知识、技术带回国内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很多人继续与美国学术界或工业界保持联系,搭建起两国间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总之,伴随留美教育的不断发展,留美生群体的不断壮大,中美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经贸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这也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第二,留美教育的发展深受中美留学政策的影响,与两国的经济形势也有很大关系。留美教育的开展,始终是在留学政策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初,为落实邓小平“扩大选派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政府采取了放宽政策界限、拓展联络手段、开辟接收渠道等多项措施,不断调整和完善出国留学人员选派政策。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出国留学人员工作要做到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5](p132)。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一直沿用至今。中国政府对出国留学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留美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留学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对留美教育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如1982年颁布的《自费出国留学的规定》对自费留学提出了诸多限制,使得之后几年自费留美人数较之前显著减少,而1984年出台的《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对自费留学政策基本放开,又引发了一股自费留美申请热潮。同时,自1981年起,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与中国国外考试协调处陆续合作在华举办托福、GRE等多项考试,为自费赴美留学考生提供了极大方便,对中国大陆历久不衰的留美热潮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美国留学政策的变化也会对留美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当局出于对国内公共安全的担忧,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性法案,其中包含提高签证门槛、增加对敏感专业的限制、对在美留学生和交换学者进行追踪和监视等留学政策。美国留学签证紧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赴美留学人数的减少。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门户开放》报告,自2001/02学年起,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增速放缓,甚至在2003/04学年出现了负增长(-4.6%)[6]

[4]蔡如鹏.新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生:建交之前,我们出发[J].中国新闻周刊,2009(3).

第三,留美教育的发展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留学效益日益显现。从留学类型来看,留美教育恢复之初,留美人员以公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为主,留学仅仅是少数精英的专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自费留学的逐步放开,自费留美生的数量迅速增长,成为赴美留学人员的主体。据统计,1978年以来的146万多名中国留美人员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10.1万)仅占6.9%[7]。从留学方式来看,留美生绝大多数是为攻读学位而留学的。近年来,参加短期留学、游学等非学位项目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门户开放》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参加非学位项目及选择性实习训练等其他类别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占全体中国留美生的比例已由2000/01学年的6.1%增长至2013/14学年的17.5%[6],反映出职业教育、自我增值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渐入人心。从留学渠道来看,留美教育从最初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公民自行申请、校际交流、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此外,尽管出国留学仍是首选的留学方式,但是互联网课程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怀揣“留学梦”而没有条件出国的中国学子通过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等方式享受到美国优质的教育资源,使留学的概念变得更加广义化。

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过40年的发展,留美教育的效益初见成效。一方面,就留美教育本身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留美学生以接受高等教育为主,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位,很多人在学期间取得了初步或重大的科研成果,受到美国方面的普遍赞誉。可以说,留美教育培养出了一个既具有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庞大留学人才群体。另一方面,留美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作为中国国际化人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留美归国人员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国迎来了最大规模的一轮“归国潮”,大批留居海外多年、学有所成的留美学人回国发展,助力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从而使中国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留学红利”和“人才红利”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看到这里,泥巴先洗澡了,左小龙在窗边看局势,然后左小龙再去洗澡,出来的时候看见泥巴躺在床上,警灯闪耀的光芒隔着窗帘映在天花板和墙壁上。很快,救护车的顶灯也来帮助柔和警车灯光的锐利,房间里一片光辉。左小龙去拉紧了窗帘,发现远处已经起雾了,楼下的人渐渐被降下的水汽包围。

[3]Madeline Zavodny, Emily Kerr and Pia Orrenius.Labor Market Effects of the 1992 Chinese Students Protection Act (2010-10)[2017-07-05].http://dev3.cepr.org/meets/wkcn/2/2429/papers/Zavodnyfinal.pdf.

二、当代留美生群体的特点

留美生是中国当代留学生群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留学其他国家的中国留学生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1)从留学规模来看,留美生是中国当代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自1978年留美教育恢复以来至2013年底,中国大陆赴美留学人员已逾146万,约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根据历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年鉴》提供的相关数据,1978年至2013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计约305万人。的47.9%。中国是美国国际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之一,美国则始终是中国留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2)从留学层次来看,赴美攻读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中绝大多数接受的是研究生教育,尤其是2006/07学年之前,研究生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70%以上。近年来,随着留美本科生数量的激增,研究生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但直到2013/14学年,研究生人数仍高于本科生。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根据2013/1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前10位的大学中,美国大学占了7所;排名前200位的大学中,美国大学占了77所,均高居榜首[8]。美国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使中国留美生的质量有所保障。(3)从留学领域来看,学科分布广,门类齐全,但呈现出重理轻文的特点。《门户开放》报告显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商科等专业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特别是2000年以来,选择商科的留美生比例大幅增长。具体而言,公派生与自费生、研究生与本科生在专业选择上略有差别。受国家计划与留学政策影响,公派生中选择攻读物理学、工程、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的比例最大,这与中国政府倡导的“派遣留学生应当以自然科学为主”原则相吻合;自费生则主要集中在工程、人文科学、物理学、商科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这一群体主要依据个人兴趣、市场需求选择专业,学习计算机、商科和人文学科的比例明显高于公派生。研究生所习专业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为最多。其中,硕士生中学习商科的约占三分之一,博士生中近九成集中在科学/工程领域,很少有人选择读商科;本科生所习专业以商业为最多,其次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工程专业,学习物理与生命科学等专业的人数很少[6]。伴随留美生对自身需求和兴趣、个性的更加关注,学科选择呈日趋多元化之势,选择就读社会科学、艺术等专业的人数日渐增多。可见,留美生的队伍迅速壮大,人员构成也日益复杂。

第二,留美生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美国先进技术与文化的吸纳和传播,推动中美两国文化的交流。留美生在初到美国之时,普遍遭遇到文化、观念、习俗等各个方面的震撼与冲击,在求学生存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加倍努力才能慢慢适应、消化这些文化差异。尽管美国的体制与文化有其内在弊端,然而“留洋”的目的是为了“窃火”——窃为我可用之火,在一切可能的范围内,镜己之短、补己之缺。留学生长期浸染于美国文化氛围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美国文化的精华。譬如美国文化崇尚开拓和竞争,注重个人成就,提倡通过自我奋斗,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以中国留美生就业较为集中的硅谷为例,鼓励冒险、刺激创新、容忍失败、绝少束缚的硅谷文化激发了中国留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很多人在这里完成了从技术人向企业家的转变,创造出了一个个商界佳话。不少中国留学生更是带着从硅谷掘得的第一桶金回国创业,在国内商界成就了一番事业,从硅谷回国创办百度公司的李彦宏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又譬如美国大学严谨的学术风气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使中国留学生切身感受到中美之间在教育理念、科研体制和学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近年来,随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等吸引海外人才措施的实行,大批留美学人回到中国教育、科技界工作。面对国内学术界存在的诸多“潜规则”和浮躁学风,他们号召海归以身作则,抵制不良学术风气,影响中国科研环境的变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2010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中国科研环境》的文章,对当前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犀利批评,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科研环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饶毅、施一公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深受美国学术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熟悉并认可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他们对中国科研环境等问题的思考和观点,建立在中美两国科研机制的比较之上,对于推动中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别具意义。整体而言,留美生群体夹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随时面临两种文化的融合与对立。这种“文化边缘人”的身份使其往往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尽管留美生群体回国后常常遭遇尴尬的“反文化冲击”,但是他们对美国文化的吸纳和传播也为当代中国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第三,留美生的成就高、影响大。一方面,1978年以后赴美留学并留居美国的新一代中国留学生是当前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普遍具有较高层次的学历文凭、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绝大多数分布在美国科技、工程、教育、经贸、法律、医学、人文等各领域,在异国他乡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历程中艰苦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贤达才俊。王晓东等13人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万玉荣等8人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王玉存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田刚等14人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当选这四大学院的院士被认为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中国留美学者以其学术成就赢得了美国学术界的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学成回国的留美生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成为了当代中国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两院院士、863或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还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各种引才项目中,留美回国人员的数量远远超过留学其他国家的留学回国人员,反映出留美回国人员在“海归潮”中所处的领军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科学、教育、医疗卫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领域的重大建设和改革中,几乎都能看到留美回国人员的身影和作用。绝大多数留美回国人员借助其跨文化经历、双语优势、卓越学识和国际化视野,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很多留美回国人员经过艰苦的创新创业,成为了优秀的企业家、杰出的学者和重要的各级政府或企事业单位领导人。

三、留美生与当代中美两国的互动关系

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写道:曰游学,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留学即具备了所谓张氏“游学”的全部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国际留学市场欣欣向荣,留学教育方兴未艾。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全球迎来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人才和创新成为各国政府的关注焦点,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愈发明显,高技能国际化人才更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重要目标。作为人才国际化培养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留学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的重视。留学生群体凭借其在语言、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不仅在就业市场中优势明显,而且充当了母国与留学目的国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媒介。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以留学生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人自在、自信,大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展现出中国融入世界的开放姿态。海量而多元的世界文化随着人的自由流动而竞相绽放,在碰撞中熠熠生辉。具体到留美生身上,则表现为这一群体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留美生与美国社会的互动

2017年4月9日,瑞华所通过邮件将合并报表数据发送给天成控股,这份文件显示,天成控股2016年合并净利润亏损9700万元。

首先,中国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作为世界头号留学生接收国,美国在为全球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从中攫取了丰厚的“养分”。美国大量接收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不仅有利于打造多元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为美中两国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学习和交流搭建平台,而且有效弥补了美国本土博士生(尤其是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生源不足的问题,为美国教育界、科技界提供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生力军。如前所述,中国留美生绝大多数是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中国重点大学的“尖子生”,整体素质较高。他们在攻读学位期间或多或少都承担了导师主持或参与的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少人因此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很多人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批人对于美国政府和科研机构而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廉价劳动力”。此外,美国还通过各种手段吸纳优秀的留学生成为本国居民,比如《1992年中国学生保护法案》的实施使2.5万多名持F-1和J-1签证的中国学生和学者拿到绿卡,成功截留了大量中国留学人才。美国移民政策对高精尖留学人才的倾斜,也导致了中国留美生中学历层次越高、滞留率越高的现状。目前,中国是美国雇佣的外国出生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作为高端智力人才的留美博士学而不归现象最为严重。根据美国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发布的《美国大学外国博士生的滞留率》报告[9],约有九成中国留美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居美国,成为美国学术与科技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说,中国留美生为美国保持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了颇具规模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在推动美国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滴灌管网的铺设是该技术最重要的一步。科学合理的滴灌管网布置,可以在灌溉的基础上节约水资源。滴灌管网包括主管道、支管和滴灌管。开关通常安装在主板上,当满足特殊需要时,开关经常安装在支管上。最终将主管连接到水头,水头上要装有压力表,并配有回流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泵功率因管路压力过大而引起,从而避免危险。另外,第一部分还应装有过滤装置,防止水中杂质在滴管头部堵塞,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其次,中国留美生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主要包括留学生本人的学费和其他教育支出、生活费用,以及亲属的生活费用等,此外还包含因服务留学产业而直接或间接为美国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岗位。近年来,由于教育财政紧缩,美国大学在经济上对国际学生的依赖性不断增大。很多学校在招生政策和方向上做出了调整,比如扩大以自费留学生为主的本科生及本科以下层次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学费标准等,中国本科生和中学生赴美留学人数的激增正是受此影响。应该说,“留学经济”正在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新亮点,而作为美国国际学生中规模最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他们的学费和日常消费对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据统计,2008-2012年国际学生在美国消费最多的前10名城市中,中国就占了5个,同期持F-1签证的中国自费留学生在美花费金额保守估计在110亿美元以上,可见中国留美生的消费能力是比较强的[10]。不仅如此,大量中国留美人员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如硅谷就聚集着一大批留学出身的中国工程师和创业者,对美国经济、贸易贡献良多。

最后,中国留美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逐渐形成了一个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既包括在校学习的各类留学生,也包括完成学业后留居美国的毕业生。前者由于忙于学业、活动范围以校园为主等原因,与美国社会的接触、互动较少;后者置身美国社会,其言行举止、功名成就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则要大得多。毕业后留居美国的中国留美生,整体专业形象可以概括为“三师”(即工程师、医师、会计师)和“三家”(即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他们是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赴美留学人数的不断攀升,在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甚至政府部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留美生的身影,其中不少精英更是通过自身努力,打破了亚裔头顶的“玻璃天花板”,进入到核心决策层担任要职,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那批留美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大都凭借着各自的智慧、本领和勤奋,过上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不少人更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留美生还团结起来,创办了众多专业性社团,如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等,借助集体力量壮大华裔在美国科技、学术和工业界的影响。这些社团大多注重参与美国主流社会活动,积极融入当地科技和社会圈子。黑头发、黄皮肤的亚裔面孔,使留美生作为一张张中国名片而存在,他们的个人成就及其所倡导的社团活动,对于提升华人在美国的形象、提高美国华人地位和增进华人与其他族裔的交流十分有益。

(二)留美生与中国社会的互动

[2]Geoege Bush.Executive Order 12711-Policy Implem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National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90-4-11)[2017-07-03].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index.php?pid=23556.

在高等教育领域,留美生积极推动中国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其贡献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国内学科建设。在对传统学科与专业进行改造、更新的同时,创建了大量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与专业,使学科分布更加的科学、合理。二是致力于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上,推崇通识教育的人才观、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和师生关系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在教学内容上,根据留学期间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引进国外原版教材、编写新教材等方法,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率先引入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三是部分留美生被委以重任,走上了领导岗位。陈希、闵维方、丁石孙、李培根、杨卫、黄达人等一大批担任校级领导的留美生,在人事制度、教学和科研管理、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走出了一条有探索、有创新、有突破的大学改革之路。

当然,以上所述仅仅是留美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一部分,应该注意到,在其他领域也活跃着一批留美生,如进入政界的韩启德、成思危、陈至立、周济、周小川、章新胜等,经济学界的张五常、钱颖一、郎咸平、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等,文化艺术领域的瞿小松、邹翔、陈佐湟、王洛勇、陈逸飞、陈鲁豫、杨澜等,以他们为代表的留美生同样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自主创业领域,留美生不仅是留学回国创业者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其创业成绩也最为突出。回国创业是留美生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以留美生最为集中的IT·通信和互联网领域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出了刘积仁、田溯宁、严望佳、邓中翰、丁健、吴鹰、张朝阳、李彦宏等一大批杰出的留美生创业者。他们借助互联网产业在中国兴起之契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功,在创造个人财富神话的同时,更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创业格局与发展走向,甚至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李彦宏创办的百度网站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不仅是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而且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决策中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其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生物制药、环保节能等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也都活跃着一大批留美生创业者。留美生还带回了风险投资理念和机制,熊晓鸽、阎炎、周全等一批留美出身的风险投资者,为中国新兴技术领域的创业者提供资金和创业指导。总之,以留美生为主体的留学生创业者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发展新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科技创新领域,留美生肩负起引进和拓展西方现代科技的重任,缓解了国内科技人才的断档危机,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早期回国者如白春礼、郑兰荪、陈章良等人,大多白手起家,从创建新型实验室开始,将留学期间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等引进国内,开辟出中国科技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在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取得了众多达到或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近期回国者如施一公等人,则用出色的科研成绩给海外学子传递出“优秀科学家回国同样能做出国际一流的工作”的信号,影响和吸引了更多的海外科学家回国效力。此外,留美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科学家,其中不乏科技领军人物,在中国科技界担当了重要角色。无论是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还是代表中国科技和工程最高荣誉的两院院士中,留美生都是引人瞩目的一个群体,他们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留美教育恢复40年来,中国源源不断地向美国输送了约200万据教育部最新统计,1978年至2018年底,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19.49万人。按照留美人数占40%的比例推算,改革开放40年间留美人数约200万人。名留学生和学者,如果再加上以留学生或访问学者家属身份、移民身份或者其他身份出国后转为留学生身份的群体,则留美生群体的数量远远高于这一数字。这样一个庞大的留学生群体,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地看,中国社会的开放“诱发”了留美教育的恢复,中国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留美教育的繁荣。经由留学而接受了中美两种教育、文化熏陶的留美生们,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何种职业,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尽管这种影响力或大或小、或强或弱,但都不应被忽视。毕竟,这一群体作为中美交流的重要载体,为当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尚贤者,政之本也”,充分肯定了几代留学生对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做出的卓越贡献。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着力点,要求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留学方针,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随着留美生人数的增加、成就的积累,可以预见,这一群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还将不断扩大,值得我们做持续地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前言2.

1978年以来,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指示,中国政府做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推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截止2017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313.2万人[11]。广大留学人员,无论回国服务还是为国服务,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留美生凭借其在各行各业中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了这一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与中国社会进行着全方位互动,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拉丁语与希腊语是现代英语语言的主要来源,包括神话中的人名、地名、诸神、十二星座的名称等。故事中的词语及短语也是英语词汇的主要来源,在二次加工语词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语句。每一个词汇都有其相关的小故事,而故事正是了解词汇含义的重要途径。并且语言是文化的根源,而非随机符号,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经过积淀而后形成语言,因此文化与语言不可分离的,后者是前者的载体[4]。

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既具有中国当代留学教育所共有的许多特点,如留学教育的发展深受中国与留学目的国外交关系、留学政策、经济形势的影响等,也有留美教育所独具的一些特色,如留学层次的变化等,以上分析即涵盖这两个方面。

(3)策略决策。该模块根据形式化的SLA及指标检测模块的结果判断CSP是否忠实履行了合约,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推测将来一段时间云服务可能的情况,通知CSP做出相应调整。将结果提交策略执行模块进行处理;

此外,两国的经济形势对留美教育的发展也有显著影响。一方面,2000年以来,赴美留学的本科生和中学生数量增长显著,正是得益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有条件、有意愿将子女送到国外留学,留学从先前的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本科及本科以下层次的留美生以自费留学为主,他们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主要由其家庭承担。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接收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早已把留学产业纳入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2007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大规模地削减高校财政,迫使很多高校开始采取积极的招生政策,扩大国际学生的招生规模,中国是其招生的主要目标国家之一,其中资金充足的本科生最受青睐。

[5]国家教委留学生司.出国留学工作文件汇编(1978-1991)[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132.

[6]1978-2008年数据来自 IIE.Open Doors CD-ROM 1948-2008:Open Doors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2010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9-2014年数据来自IIE官方网站:Open Doors Data[2017-07-10].http://www.iie.org/Research-and-Publications/Open-Doors/Data.

[7]杨宇,刘晓蕾.相知·相识·相交——中美留学35年回顾[J].神州学人,2014(10).

已知式(7)中Y服从归一化复Wishart分布,则x服从尺度参数为d,形状参数为Ld的Gamma分布[16]:

“学为中心”首先要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这就必须打破教师的话语“霸权”,放松教师的“控制力”。

[8]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3-2014[2017-07-10].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3-14/world-ranking.

[9]Oak Ridge 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Education.Stay Rate of Foreign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Universities[2017-07-10].http://www.orise.orau.gov/science-education/publications/default.aspx.

图5中,K_num为当前四字节中/K/字节的个数;RES_INIT为RE_SYNC模块初始状态指示信号;sync为同步请求信号。系统复位或者处于码组同步状态下,RE_SYNC模块处于RE_SYNC_ INIT状态,当码组同步结束后,即满足sync&K_num==0时跳转到RE_SYNC_ DATA状态。在RE_ SYNC_DATA状态下如果检测到/K/字节后就会跳入RE_SYNC_CHECK状态,如果在RE_SYNC_ CHECK状态能连续检测到4个/K/字节就表明是发端发起了重同步,立即进入RE_ SYNC_INIT状态,同时拉高RES_INIT信号,通知其余同步模块。

[10]Neil G.Ruiz.The Geography of Foreign Students in U.S.Higher Education:Origins and Destinations[2017-07-10].http://www.brookings.edu/~/media/research/files/reports/2014/08/foreign-students/foreign_students_final.pdf.

[11]教育部.2017年出国留学、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3/t20180329_331771.html,2018-03-30.

 
岳婷婷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