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文化传承视角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述评

更新时间:2009-03-28

引 言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村落面临人口流失、传统文化失传、产业发展式微、功能与空间日渐衰败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之一[1]。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要求,是城乡规划学科亟待深化的研究主题。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2012年以来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相关研究文献日渐增多,多学科综合研究体系日趋完善。本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厘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体系,展望研究趋向,以期对深化研究与规划实践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借鉴与启示。

基于创客教育的第二课堂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因为兴趣而自发参与,经过第二课堂的训练,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客。

本组70例病患CT检查明确诊断的有59例,占总比例的84.29%;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的有66例,占总比例的94.29%。同CT诊断相比,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

一、传统村落文化构成与文化空间

(一)传统村落文化构成

传统村落由不同形式的文化构成,文化是传统村落存在的基础。广义上,传统村落文化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分为人工性和自然性两种[2]。狭义上,传统村落文化仅指非物质文化分为信仰文化、行业文化、家族文化、节日文化和制度文化等[3]。从文化属性角度可以分成特质文化和一般性文化。一般性文化是每个村落都有的,如制度文化。特质文化是村落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如艺术文化和环境文化[4]。相关研究认为文化不仅要从横向角度研究,也要从纵向的时空角度理解,文化体系是新旧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整合的结果[5]

为了厘清传统村落文化体系,一些学者通过大范围调查,使用“文化资源三分法”,从横向上将传统村落分为社会文化要素、人文文化要素和物质文化要素三大基本文化体系[6](图1)。

  

图1 传统村落文化构成体系

(二)传统村落文化特征

传统村落作为复杂的人地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整,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征:

1)管理机制。第一步,要从人员遴选入手,严格把关,优先考虑教育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师,此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习能力强,学习之后可以起到带头引领作用,一片云影响另一片云,发挥培训作用;第二步,为学习者解读相关政策文件,不仅要知道学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学;第三步,开展学前指导,要告诉学习者学什么、怎么学,包括听课策略、提问策略、联系学习共同体专家策略,此步骤将会极大减弱学习者接触新事物的畏惧感;第四步,从组织层面为学习者学习合作交流搭建平台,定期开展活动,促进教师学习。

(2)地域性。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不同地域的传统村落有一定的文化隔离,文化发展受空间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各不相同的地域特色[8]

保护发展规划的制定通常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传统村落的特点提出具有引导性的规划理念,如空间织补、村落共同体、乡村生态体系和有机更新等规划理念等[80,81]

(4)历时性。传统村落是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的共同体现,动态演示着村民传统的起居生活和民俗习惯,是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及其历史进程的见证[10]

(5)社群性。传统村落通过宗族关系连接,以血缘为纽带形成无形的社会秩序和内聚力[11],村落空间、社会文化形态及生产生活都表现出社群性。

医院见习(第三学期):通过在门诊导诊台、内外科门诊诊室(或内外科住院病房)的观摩见习,加深学生对患者心理和需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宽容之心、友善之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提高职业责任感;促使学生思考在医疗团队沟通交流中临床药师需要掌握的医学基础知识,提高对医学相关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保妇康栓的主要成分为冰片与莪术油。前者具有止痛、抗菌、止痒、凉血的功效;后者消积止痛,行气破血、活血化瘀。现代药理学认为,莪术油具有类固醇样作用,与雌激素作用机制类似,可调节甾体激素代谢,改善阴道内环境,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增强其抵抗力和自洁力[5];该药物还可促进糜烂面愈合,抑制细菌繁殖。雌激素可提高阴道抗菌作用,抑制病菌滋生。两药协同发挥抗菌、消炎、改善阴道内环境的作用。该组资料中,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资料报道相似[4-5]。提示保妇康栓与雌激素软膏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阴道炎优势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阴道炎症状和体征,解除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6)非再生性。传统村落中的文化形成于独特的历史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永远消失,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12]

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表明黑碳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有机碳有着重要的贡献,在土壤有机碳的固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照样地和重度火烧迹地的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火烧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三)传统村落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传统村落文化的一个独特呈现和重要构成成分,是传统村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氛围。对文化空间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对实施活态保护有重大意义。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文化空间被列入保护范畴。

目前,我国处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关键期,相关研究从文化传承视角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集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于一体的研究框架,为传统村落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空间可定义为集中举行传统文化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定期举行活动的时间[13],同时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14],是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实体。研究中必须考虑文化空间演变、发展过程。有学者认为文化空间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需要兼顾非物质性和物质性[15]

四季柚苗木定值后半个月即可长出嫩芽,意味着新根开始生长,此期开始追肥,以薄稀人粪尿(10%浓度)进行浇根,每15天浇一次,也可以用水溶性肥浇根。幼苗期,用10%碳铵、过钙液(碳铵:过钙液=1:1)浇根,幼苗生长快。当新稍长到20 cm左右时,注意摘心,促使新稍老熟,萌发二次梢。新芽长出后要及时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九月份之后不施肥,以防促长嫩梢,避免冻害。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内容,传统村落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信息的调查分析,了解传统村落的文化属性及其历史演化过程[45,46];二是运用空间句法、地理信息技术等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空间特征和演变[47-49]等进行分析;三是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对传统村落的乡村性、乡村功能、历史资源价值、村落人居环境质量与满意度等进行定量化评价[50,51]

  

图2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

二、传统村落文化形成与演进

(一)传统村落文化形成

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具有差异化的需求。不同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在资金投入、保护力度和保护方式上不应相同,有必要进行分类保护与分级管理。具体路径[75,76]:(1)我国的传统村落分级趋向于定量的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认定保护等级。根据分级结果,政府可以进行合理的投入和规划制定;(2)传统村落没有统一的分类方式,可以根据村落自然环境、地理区划、人文要素和历史渊源等进行分类,根据传统村落类型,决定其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传统村落的文化是农业经济形态、自然环境要素、社会发展要素、文化精神要素和村民在长期发展中共同作用形成的,受到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技术水平、宗族和血缘关系的支配[21]。学术界希望通过分析村落文化形成的因素和过程,为传统村落的更新和活化提供借鉴(图3)。

(1)整体性。传统村落文化的构成多样,文化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传统村落这个有机整体[7]

(二)传统村落文化演变

从历史进程上看,传统村落的文化演变是一个长期进程,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科技水平到达新高度,文化演变的进程也开始加快,受到城镇化影响传统村落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22]。过去,因为军事战争、商贸发展和朝代更替产生的村落移民将不同地域和不同信仰的文化带到另一个传统村落中,文化碰撞融合产生新的文化[23]。城市发展扩大,一些传统村落消亡,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也会遭到破坏[24]。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上升,不能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的传统文化会消失,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继续留存[25]。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传统村落的文化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实现了文化的进化和可持续发展[26]

总的来说,民族融合、移民、政治制度变迁、战争、自然灾害、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促进文化演变。当文化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到达临界程度,通过文化创新、文化涵化、文化进化和文化传播等路径演变(图4)。

  

图3 传统村落文化形成影响因素

  

图4 传统村落文化演变影响因素

(三)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危机

传统村落的文化类型丰富,是人类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过去,传统村落保持稳定的主导因素是家族文化,如今宗族影响力减弱,保守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现在的文化发展观念不符[27],致使文化传承面临危机。一是文化的传承空间遭到破坏。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严重、文化空间失去文化氛围[28],临近城市的传统村落受到城市化影响,文化空间传统风貌受损[29],偏远地区的传统村落出现大面积空置住宅形成了“空心村”,传统建筑废置坍塌,文化空间物质性衰败[30],美丽乡村建设中忽略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空间缺乏特色,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31];二是文化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困境,乡村居民大规模往城市迁移,人口流失严重[32],剩余的村民大多文化素质较低,难以胜任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重任。同时由于长期的城市中心导向的发展模式,使得村民缺少文化保护的自觉性、自豪感和主动保护意识[33];三是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大量传统村落缺乏支柱性产业支撑出现产业空心化,并且政府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的投入有限[34]

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冯骥才[35]、阮仪三[36]为代表的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针对传统村落的衰败情况,借鉴国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主要理论基础

(1)文化景观理论。《世界遗产名录》中对文化景观的定义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产品”[37]。村落文化景观的定义是指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以村落为核心的文化景观遗产,可以反映地区的自然特征、文化变迁和乡风民俗[38]。文化景观理论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有效防止千村一面的现象。近年,文化景观理论被进一步拓展,衍生出“文化景观基因”的概念[39],通过建立文化景观基因指标体系,实现村落保护[40]

(2)文化生态理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交互作用组成文化生态[41],文化生态理论将人类文化的各个层次比喻为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把传统村落看成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文化生态体系,通过分析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对文化要素进行整体的、系统的保护,保障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的稳定[42]

(3)文化遗产理论。文化遗产原本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物质文化,在实践发展中,补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理论强调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理论核心是保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43]。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推进,延伸出文化空间的概念,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主要研究方法

传统村落文化类型复杂,研究中使用方法众多,分为社会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两大体系。社会调查方法用于观察和收集资料,分析方法是分析已经获取的资料,得出解释[44]。常用于传统村落的社会调查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法、行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方法包括空间句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

文化空间类型按时空分为地段类和时段类,地段类文化空间包括点、线、面三种形式,按照用途可分为公共文化空间、生活文化空间和生产文化空间[16]。对现有的文化空间进行分析,其中举办的文化活动类型可以总结为宗族活动、宗教活动、表演活动、生活民俗和节庆活动等(图2)。

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与路径

相关学科领域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及其路径进行了探讨,基于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及其路径(图5)。

(一)活态保护模式

活态保护的关键是让村民居住在村落中,保持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在村民的生产生活中进行活态的传承和发展[52]。具体路径:(1)村民作为文化保护的责任主体,尊重村民的居住生活模式[53];(2)兼顾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54];(3)培养文化传承人,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承载空间的活化利用[55]

(二)多元主体保护模式

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单一,需要调动各方助力,发展多元主体的保护模式[56]。促进政府、村民、社会组织和专家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促使传统村落文化推陈出新[57]。具体路径:(1)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建立多元主体保护机制;(2)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3)专业人士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监督工作实施;(5)激发村民积极性,鼓励村民投入到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58];(6)利用互联网,调动传统村落以外地区的社会大众的力量参与保护,实现村落文化复兴[59]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

对于拥有极大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减缓外来环境冲击[60]。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将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在所属地,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物质文化遗产[61]。1997年,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文化生态博物馆[62],2007年第一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63],迄今,我国已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具体路径:(1)对传统村落进行综合价值评价,确定保护对象和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地提出保护措施[64];(2)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管理机构和相关规章制度,引进相关人才;(3)建设传统文化的展示传承场所;(4)对保护区内的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65]

(四)文化建档保护模式

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多,文化种类与形式丰富,文化建档可以对文化遗存进行信息采集与规范整理,维护传统村落文化信息的完整[66],防止在保护过程中的疏漏,使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文化建档工作可以建立起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使整个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得到保障,有利于非遗的申报与认定,为传统村落分级管理和分类保护提供根据[67]。具体路径:(1)对村落文化遗存信息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普查、登记和拍照等方式记录;(2)分析筛选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建立一村一档[68]。(3)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文化资源,建立数据库;(4)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传统村落文化档案信息共享平台[69]

(五)文化旅游保护模式

传统村落旅游业发展问题突出,无序开发、管理不当和过度商业化导致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旅游性破坏[70]。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文化旅游保护模式,即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的同时,保持村落文化生态的稳定[71],兼顾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两方面的需求。具体路径:(1)凭借其自然和文化资源,以保护为导向编制、实施旅游发展规划[72];(2)评估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判断旅游活动对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3];(3)利用好政府、开发商、居民、游客和民间组织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制约和促进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74]

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时,运用在钟表机心上的防震器种类繁多,而KIF防震器与Incabloc防震器相较之功能优异、产量大而品质稳定,许多同时期的防震器,因制造昂贵与维修不易,逐渐被大部分的表厂所舍弃。

综上所述,想要做好一个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在与学生培养了基本的感情之后,积极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爱,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要做到正确对待。

(六)分级分类保护模式

不同文化形成的主导因素不同,血缘宗族联系促使家族文化产生,家族文化形成的思想基础是宗族观念[17];为了对宗族成员进行管理,制定固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发展形成制度文化;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稳定的生活和表达方式,产生民俗文化[18];传统村落文化形成受地域影响,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19],同一区域内的村落文化大致相似,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因土地功能转化,以及与之协同的民居自主建造活动的也可能产生各自的特色[20]

  

图5 文化传承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与路径

五、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与实施

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可以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进程,规划的制定意味着官方保护工作正式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被纳入法制轨道[77]。以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为指导,可以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主体、物质文化遗产修复以及新建筑的风貌定位问题,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文本依据[78]

(一)保护发展历程与规划兴起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保护内容由最初单体建筑保护逐渐转向区域整体。2002年在全国评选历史文化名村,2006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确定,2011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内容得到拓展,由注重物质文化转向传统文化的全面保护。2007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城乡规划法》中补充完善,弥补了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不足。2012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颁布,替代了1994年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同年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启动,我国进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双轨制保护阶段[79]。2013年原住建部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走向规范化;2014年原住建部颁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明确了建设控制地带和核心保护范围的确定方法。

(二)规划理念与技术方法

(3)多样性。因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发展阶段、自然条件和民族的差异,传统村落的文化类型和特征各不相同,呈现出多样性特征[9]

在规划理念指导下,以一定技术方法作为辅助,协助规划实施。常用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全球定位系统及遥感技术可以迅速获取传统村落地物与地形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传统村落空间和地理分布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这些技术方法为规划的调查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82]

(三)规划体系与内容

随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不断推进,内涵逐渐深化,形成包括单体建筑层面、村庄层面、区域层面和专项规划层面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体系。

单体建筑保护规划,保护的对象从宏观的村落整体落实到微观。不仅对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街巷节点、古道、古井和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要促进传统生产方式、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83]

村庄层面的保护规划,首要任务是通过调研和资料采集建立文化档案,使规划工作有据可依[84]。在此基础上,划定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对传统村落的生态空间、建筑风貌和整体格局等进行保护。保护区划的确定方法应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为准[85]

区域层面的保护与发展规划,适用于地域特色丰富且传统村落分布密集的情况,规划制定需要从“点、线、面”三个维度,综合考虑传统村落所处的文化圈、文化线路及其微观环境,深刻理解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86],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规划编制,区域性保护发展规划的优点在于独特的“连片成区”模式兼顾了周边空间环境及历史文脉,使传统村落区域竞争力获得大幅度提升[87]

专项规划,以实现传统村落的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专项规划的内容包括产业发展规划、人口与空间规划和人居环境规划等。制定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村民的的生活和生产需求,使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获得到质的提升[88]

总要有一份温暖且贴心的执着,来化解掉包裹灵魂的外壳。原来她不是拒绝,她只是冷得太厉害了,要许多的温暖才能化解。

(四)规划实施与管理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实施主体包括政府、村民组织、规划专业人士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实施工程中,各实施主体的参与程度存在差异,当前的规划实施大多以政府和规划专业人士作为主导,村民的参与程度较低[89]。在规划实施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如政府的保护资金难以为继,规划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手段是完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政府层面需要建立管理机构,制定审核制度和项目审批验收机制;公众层面,应该鼓励村民参与,坚持村民参与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在技术层面利用网络技术协助规划管理。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开展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层面,最便捷的渠道和标准其实非常明确。世界技能大赛下设六大类50多个竞赛项目,不仅覆盖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覆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尚与创意产业,以及新技术、新技能。每个竞赛项目都有一套完整并不断发展完善的技能竞赛标准和竞赛命题的规则。这套技能标准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紧跟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时代趋势。这套最前沿的竞赛使用的技术标准对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除了世界技能大赛,我们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技能大赛,也同样能够为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提供来自行业发展最前沿最主流的技能和标准要求。

(1)社会学、城乡规划学和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都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多学科综合研究体系日趋完善;

(2)将“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遗产”等理论引入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构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理论体系,形成了以社会调查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研究方法体系;

(3)基于传统村落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规律,提出了传统村落原真性保护、活态保护、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基本理念;

(4)研究涉及不同文化、不同地理环境区域,形成了传统村落的多样性与地域性保护发展模式。

李志勇心里特别高兴,可他没想到,拜访过程并不顺利。 “我见到那家酒店的经理时,那经理只是上下打量了我几眼,看我一身乡土气,就不耐烦地把我赶了出来。无奈的我走出酒店,恰巧碰到了另一个供货商,人家穿着西装马甲,胳膊下夹着小皮包,头发梳得溜光水滑,皮鞋擦得锃亮酒店经理看见了,赶紧连声打招呼‘老板您好您好’,我心里真不是滋味。”酒店门前的李志勇看了看自己,身上是皱巴巴的衬衫,脚上是15块一双的皮鞋,叹了一口气。

但现有研究在时间向度、保护广度和保护深度等方面仍存在局限和不足。

时间向度上研究局限,现有研究以静态的横向比较为主,忽视了动态问题的纵向追踪,对传统村落实际保护工作实施的动态监测研究缺乏。注重现状空间保护,对传统村落未来的发展潜力的研判、传统和现代文化融合创新等问题的探讨欠缺;

保护广度上研究不足,在实际保护及其研究中,更侧重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关联保护研究有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涉及到被列入非遗名录的部分,没有列入名录的其他文化则关注不够;

保护深度上研究不够,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多体现在村落形态及建筑形式等浅层次的研究上,对传统村落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不够,对村落社会-文化-空间的融合机制研究有待加强。

(二)研究展望

(1)乡村振兴是传统村落研究新的时代背景,应重点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逻辑构建,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2)复兴提升文化功能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亟待加强的主题,应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功能及其适应性演进机理研究。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功能适应性变化及其特征,在传承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传统村落功能更新与空间活化的路径。

在翻转课堂中,此环节的评价既是对课前学习活动的总结性评价,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诊断性评价,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进行等提供依据。

(3)重塑社会空间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的核心任务。在城镇化工业化冲击下,传统村落旧有的社会结构逐步瓦解,村落社会发展失去凝聚力。应加强村落社会共同体形成机制研究,加强村民生产生活空间适应性转型路径和模式研究,引导传统村落社会空间重塑。

(4)活化保护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的主要目标,加强传统村落功能演进过程及功能与空间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加强传统村落空间活化模式及其规划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2]张晓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J].学术探索,2010(6):105-109.

[3]卢荣轩,童辉波.试论村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历史性变革[J].社会主义研究,1993(1):58-61.

[4]陈友龙,刘沛林.古村落文化及其载体的互动发展研究[J].船山学刊,2005(3):179-181.

[5]刘洁,李迪华.“四渡赤水”区域多重文化时空叠合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0):114-119.

[6]于中兴.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空间保护——以山东章丘市官庄镇朱家峪村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4):135-138.

[7]傅大伟,严国泰.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策略探究——以浮梁古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4):83-87.

[8]孔翔,陆韬.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初探——以徽州文化为例[J].人文地理,2010,25(3):153-156.

[9]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0]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1]李秋香.中国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2]胡燕,陈晟,曹玮,曹昌智.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0-13.

[1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4]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J].文物世界,2006(1):44-46,64.

[15]李凌,杨豪中,谢更放.非物质文化保护视角下小城镇民俗文化空间载体设计——以陕西五泉镇关中院子民俗文化商业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4,30(10):47-52.

[16]杨曦宇.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及保护——以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为例[J].大众科技,2011(11):239-241.

[17]焦连志.内生性变迁与外生性变迁——中国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变迁中的两种不同路径分析[J].晋阳学刊,2005(3):36-40.

[18]姜克银.新农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宁夏回族村落民俗文化变迁与保护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12,14(3):94-96.

[19]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1):102-107.

[20]杜骞,肖东.黔东南塘都村文化景观的形态特点与演变机理探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5):72-81.

[21]张浩龙,金万富,周春山.肇庆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景观特征及形成机制[J].热带地理,2017,37(3):304-317.

[22]黄震方,黄睿.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J].地理研究,2018(2):233-249.

[23]李红.广西滨海传统村落文化特征及价值重塑——以合浦永安古城村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6(11):25-29.

[24]由翌.新区核心区内传统村落保护策略与方法研究——以佛山市高明区阮涌村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2):105-110.

[25]葛雯,单鹏飞,唐罗娜.基于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以苏州陆巷—杨湾村落集群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3):63-68.

[26]席晓华.互联网时代古村落文化的活化途径[J].大众文艺,2016(17):263-264.

[27]王邦虎.“典范”的危机——徽州古村落生态文化的现代缺陷[J].学术界,2007(3):163-167.

[28]刘歆,徐良.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84-88.

[29]丁智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基于缸瓦窑村的考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3-98.

[30]甘晓璟,霍丹,唐建.桂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更新——以平岩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5):175-176.

[31]毕昌萍.“后转型期”浙江祠堂文化传承的问题及突破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7(4):131-133.

[32]王一丁,吴晓红.古村落的生长与其传统形态和历史文化的延续——以太湖西山明湾、东村的保护规划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0-82,100.

[33]林琼华.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城乡建设,2010(1):47-49,5.

[34]刘红艳.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以贺州古村落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1(2):130-131.

[35]冯骥才.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J].政协天地,2009(11):18-19.

[36]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1):1-4.

[37]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关注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景观[J].人文地理,2006(5):61-65.

[38]张成渝.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实践——解读生态博物馆和乡村旅游[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35-44.

[39]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1-8.

[40]翟洲燕,李同昇,常芳,罗雅丽,石钰.陕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9):1067-1080.

[4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3-96.

[42]张浩.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吉林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7.

[43]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2-68.

[44]戴菲,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理论篇)[J].中国园林,2008(10):82-87.

[45]朱炳祥,崔应令.人类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6]白佩芳,杨豪中,周吉平.关于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方法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1(8):102-103.

[47]陶伟,陈红叶,林杰勇.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2):209-218.

[48]斯高阳,张科,孙美灵,王欣.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文化名村景观特征探究[J].山西建筑,2014,40(4):15-17.

[49]王浩锋.社会功能和空间的动态关系与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态演变[J].建筑师,2008(2):23-30.

[50]刘沛林,于海波.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11):1304-1310.

[51]朱彬,张小林,尹旭.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3):138-144.

[52]王登辉,吴晓敏,何东,李彤,黄炜,李靖.基于活态保护思想的翁里怒族传统村落保护规划[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3):144-150.

[53]孔翔,卓方勇.文化景观对建构地方集体记忆的影响——以徽州呈坎古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7,37(1):110-117.

[54]张鸽娟,杨豪中.论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3):255-260.

[55]梁步青,肖大威.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承载空间保护研究[J].南方建筑,2016(3):90-94.

[56]黄滢,张青萍.多元主体保护模式下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0):107-110.

[57]鲁可荣,金菁.基于文化自觉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路径分析——以月山村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3):6-13.

[58]黄滢,张青萍.多元主体保护模式下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0):107-110.

[59]李宁,周勇.精明增长视野下的传统村落发展路径[J].规划师,2015,31(S2):162-166.

[60]齐澍晗.文化生态价值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1):83-86.

[61]曲凯音.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以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例[J].学理论,2016(12):177-178.

[62]牛志男.梭嘎生态博物馆[J].中国民族,2009(Z1):112-113.

[63]陈耕.关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的思考[J].福建艺术,2007(4):15-16.

[64]熊国平,潘嘉虹,汪成璇.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探讨——以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J].规划师,2015,31(6):50-56.

[65]陈华文,陈淑君.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践探索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2):1-18.

[66]任越.基于文化自觉的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建档理论探究[J].兰台世界,2017(7):10-13.

[67]周乾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 长白学刊 ,2013(5):144-149.

[68]滕春娥.集体记忆视阈下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实践问题探究[J].兰台世界,2017(7):22-25.

[69]孙志国,殷瑰姣,戴光忠,等.武陵山片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社区传统知识保存[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12):130-133.

[70]李华东.传统村落:需要的是另一种“旅游”[J].小城镇建设,2016(7):23-26.

[71]尹寿兵,刘云霞.基于核心利益主体的古村落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8-10,14.

[72]孔杨勇,胡小斌,赵健.基于保护为先的浙江溪北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规划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9):181-182.

[73]卢松,陈思屹,潘蕙.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1):17-25.

[74]马青,郭曼曼,吕正华.社区营造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564-569.

[75]王振忠.古村落不只是老建筑——以徽州历史文化脉络下的婺源古村落为例[J].今日国土,2006(Z4):16-22.

[76]罗瑜斌,肖大威.珠江三角洲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及特征研究[J].华中建筑,2009,27(8):204-208.

[77]郐艳丽.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现代城市研究,2016(1):2-9.

[78]朱光亚.古村镇保护规划若干问题讨论[J].小城镇建设,2002(2):66-70.

[79]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80]赵之枫,王峥.“织补理念”引导下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研究[G]//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沈阳:2016.

[81]龚晓芳,董建.江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下的生态规划策略探讨[J].建筑节能,2017,45(10):71-74.

[82]党安荣,马琦伟.传统村落保护的信息技术方法[J].中国建设信息,2013(11):50-53.

[83]窦晓乐,房淑娟,刘欣,苏金乐.云南大理牛街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183-187.

[84]陈丹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34):3-5.

[85]孙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探讨——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J].规划师,2008,24(12):71-75.

[86]邵甬,陈悦,姚轶峰.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及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1(5):102-110.

[87]李娜,苗力,牛筝,崔寒.连片成区模式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应用——以井陉县中部传统村落片区保护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1):83-88.

[88]张丛葵,陈京涛,常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24(12):94-98.

[89]彭琳,张鹰.参与式综合社区规划途径下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模式[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6):813-819.

 
陈晓华,程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