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理学与佛老渊源管窥——以《太极图说》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集大成思想体系,与之前的儒学、佛学、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理学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学说,而形成的一种“新儒家”[1],所以,理学具有一种儒学的正统性,自唐朝的韩愈经宋初三先生而至二程、朱子,都明确将儒学的往圣先贤视为衣钵正统,但理学与佛老的渊源关系怎样,则是众说纷纭,本文力图提出一些见解,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

理学道统索理

宋明理学中存在一个道统论,也就是发自韩愈而形成于宋初三先生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2]3“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3]确立道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儒学能够创建一个自身的人物谱系,而排击佛老的谱系。

在韩愈的《原道》中,明确提出要禁绝佛老,如要“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2]4等,而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中,明确称佛老为异端。可见,理学的兴起,是有一种自觉回应佛老挑战的因素存在的。

自2008年,胶州市开展优质生产示范区项目,进行胶州市大白菜试验中心建设。胶州市联合胶州大白菜协会,从育种、种子、收获、包装等环节对胶州大白菜进行优化。截止2010年底,有4家胶州大白菜种子开发企业注册资金超过550万元,有6家胶州大白菜加工企业其加工能力超过1200吨。

孙子还提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众而敌寡,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可见,除了针对对方的弱点进行部署外,还应当注重削弱、分化对方的强点。比如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的决赛比赛中,中国男篮所面对的伊朗队内线哈达迪是一名十分具有统治力的队员。中国男篮充分利发挥内线队员年轻,人员多的优势,轮番对哈达迪进行杀伤。在进攻上,积极冲击内线,让哈达迪疲于补防;在防守上,宁愿采取犯规战术来消耗其体能。最终哈达迪在第四节体能严重透支,使得中国男篮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反超并最终取胜。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太极图说》的很多观点来自佛老,那么周敦颐是否知道这些观点来自佛老呢?答案是肯定的。

理学佛道源流

《太极图说》的题目本身就包含一个问题,也就是《太极图》的渊源是什么?在明末黄宗炎所著《太极图辨》中,指出“周子太极图,创自河上公”。[4]52在侯外庐的《宋明理学史》中,也通过引用黄宗炎的观点和毛奇龄的观点得出结论:周敦颐的太极图,就是《道藏》中《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的《太极先天之图》。而《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是道教的作品,并且,《宋明理学史》对此图的来历作了一个描述,说道:“其图在隋唐之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4]52这就更加明确《太极先天之图》的重要来历是道士所做的《真元品》,所以,太极图就是来自道教。那么,这个太极图有什么重要的道教思想吗?答案是:“有的”。

道路因素实际上是目前车载导航主要考虑的方面。车载导航通过内置的地图匹配,即map matching功能,将实时定位的电动汽车位置与实际道路相匹配,便可获取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信息,从而完成实时路径规划[9]。事实上,在对电动汽车出行路径进行规划时,道路实时条件是出行时间的一大组成部分。

从这个修炼法门可以看出道教的思想,也就是认为“气”可以通过炼化达到精、神的地步,然后通过炼神还虚可以长生不老,这就是修炼的方法,所以,这里就有了两个概念,那就是“无极”和“气”。后面我们会看到,周敦颐正是通过赋予这两个概念以儒学本体意义,而达到对理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在黄宗炎分析太极图的时候,就写道:“其图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4]52大体是从元牝之门生出祖气,然后祖气上升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再然后就是五气朝元,随后取坎填离,最后炼神还虚,复归无极。仔细观看,就知道,这是道教导引祖气来修炼,最终脱胎求仙、长生不老的方法,其实就是道教的修炼法门。

在侯外庐看来,不仅道教的“太始之气”对应“二气交感”,而且“太易之神”对应“神发知矣”、“太初之精”对应“二五之精”、“太素之形”对应“形既生矣”。我们知道,在道教中,“气”是经过思维抽象而形成的并列的多元概念,被周敦颐置于层次不同的本体位置上,所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得出一个结论:道教中的经过思维抽象的并列多元概念成为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层次分明的本体结构概念。

在道教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太极先天之图》的本体说明里,并没有“无极”的概念,可见“无极”是修炼时的概念,本体说明仅仅是从天地之本的“太极之道”出发论证的,至于“无极”概念的引进,是出自《参同契》和《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复归于无极”[5],可见,“无极”在道教的思想体系中,是指称大道的,而理学家周敦颐将“无极”赋予儒学本体意义,认为“自无极而为太极”,然后到阴阳,随后是五行,最后是万物,所以,在理学体系中,无极高于太极,而在朱熹看来,不应该是“自无极而为太极”,而是“无极而太极”,也就是“无极”是“太极”的界定语,后来开启理学内部争论。不管争论如何,将“无极”引入,是为了构造“无”生“有”的命题,那么,为什么在道教中解释《太极先天之图》的时候,不说“无极”,而周敦颐要加入“无极”呢?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周敦颐不仅吸收了道教的思想,也借鉴了佛教的观点,在僧肇的《肇论》中,就说过:“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物我元会,归于无极。”[4]60而《华严经》中也有“无极之真”的说法,所以,《太极图说》取自佛老之处甚多,也表现了佛老与儒学的融合,而这种融合,主要就是本体层面的。

接下来是“气”,在《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的解释中,说道:“粤有太易之神,太始之气,太初之精,太素之形,太极之道,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也。”[4]63这里有“太始之气”,而侯外庐在《宋明理学史》中,认为这里的“气”对应《太极图说》的“二气交感”的“气”,而周敦颐的“二气交感”的“气”是为了“化生万物”,所以,周子的“气”就是较低级的概念,也就是化生万物的源头,是一个自然本体概念。

而在道教中,“气”为“太始之气”,而这个概念出现前有一个“粤”,关于“粤”字,《尚书》的《尧典》篇有“曰若稽古”之句,而经考证,古人“曰”“粤”通用:“‘曰’,古文作‘粤’,或作‘越’。伪古文亦作‘粤’,唐时改同今文‘曰’。”[6]后人认为古人皆以“粤”放句首来表审思之意,所以,“太始之气”在道教中是一个经过思维抽象而形成的概念,又因为“无古无今”和“无始无终”,所以,这个概念就是在原点的位置。于是,我们可以说,道教的“气”是一个经过思维抽象而形成的本源概念。

从黄宗炎的分析,我们知道,《太极先天之图》原本是修炼法门,而周敦颐则是从“无极”到“气”,与修炼无缘,是一种化生的途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中的两个端点:“无极”和“气”。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的概念来源于佛老,是吸纳了佛老的思想。可以说,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自觉吸纳佛老观点的。

理学纳佛道之目的

我们知道,儒学的本体论是缺乏的,孔子“罕言天”就是一个例子,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上《天人三策》,确立了“道源于天”的观念,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确立“天”是儒学的本体,但是十分粗糙,而且归结点也是政治上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口号,而不具备思辨的特质,但是佛老的本体论则不然,佛学因为有因明学的逻辑分析和“缘起性空”说的支持,达到了本体论思辨的程度,道教则如上文分析,是通过思维抽象而达到“太易之神”“太始之气”“太初之精”“太素之形”“太极之道”的概念,是具有思辨特质的。于是,佛老有很强的本体思辨色彩,而儒家对此则是缺如的。这样一来,周敦颐借用佛老概念为儒学呐喊,自然需要在本体论层面上达到对于佛老的吸纳借鉴,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排击佛老。

式中:p1为先导阀前腔压力;A1为先导阀阀座孔受力面积;m1为先导阀芯当量质量;B1为先导阀芯黏性阻尼系数;K1为调压弹簧刚度;x0为调压弹簧预压缩量;x为先导阀芯位移;D1为先导阀阀座孔直径;β为先导阀芯半锥角;Cp为阀口流量系数。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理学回应佛老挑战的过程中是全面灭绝佛老影响还是以吸纳佛老因素来回应挑战呢?笔者认为,理学回应佛老挑战的方式中是存在自觉吸纳佛老理论的。也就是说,理学并不是完全回归儒学,而是兼纳佛、道两家的学说,来创建一种新型的中国化学术体系。这里就有两个问题要论证,一是理学吸纳了佛、道思想,二是理学是自觉吸纳佛、道思想。下面就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例,分而述之。

在关于《太极图》的流传考证中,学者们形成了一个流传谱系,也就是“陈抟以《太极图》传种放,放传穆脩,脩传先生。”[4]58而朱熹则写道:“尝读张忠定公语录,公询李畋云,汝还知公事有阴阳否(云云)。此说全与濂溪同。忠定见希夷,盖亦有些来历。”[4]58所以,在朱熹看来,是从陈抟传张乖崖,张乖崖传周敦颐。所以,我们说周敦颐的《太极图》是从陈抟而来。我们知道,陈抟为道教人士,既然有明确谱系,那么,周敦颐当然知道《太极图》为道教中事物,所以,我们可以说,周敦颐是明知《太极图》为道教事物而吸纳之。

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论证周敦颐吸纳佛老的目的。我们知道,在道教原本的《太极先天之图》中,是逆则成丹的方法,而周敦颐则反其序而行,从无极到万物,是一个化生过程,其原因安在?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太极图说》并不是为道教张目,而是为了从本体论层面上论证儒学的观点,具体情况,请看《太极图说》的一句话:“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这里,“立天之道”和“立地之道”都是虚指,也就是为了“立人之道”的最后比附,所以,最后的归结点,就是“立人之道”,也就是“仁”“义”,可以说,这就是儒学的基本观点。

于是,可以用黄宗炎的一句话来概括周敦颐反《太极先天之图》之序的缘故:“周子得此图而颠倒其序,更易其名,附于《大易》,以为儒者之秘传。”[4]53更进一步,周敦颐的意图,在顺而生“人”。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太极图说》的目的不是为道教呐喊,而是为儒学摇旗。那么,为什么要通过吸纳道教的《太极图》来为儒学摇旗呢?答案就是因为那时儒学本体论的缺乏,而遭到佛老攻击,日渐式微,于是,就有必要为儒学构造本体论来回应佛老的攻击。

根据《宋明理学史》的划分,《太极图说》分为宇宙生成论、万物化生论、人性论。而笔者认为,宇宙生成论和万物化生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述人性论。因为在人性论中,有一句话:“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借用《周易》语句,将天地、日月、四时、鬼神与圣人并提,是凸显圣人的目的地位,也就是说,无论天地、日月、四时、鬼神,都是为了圣人而说,所以,我们可以说,“人”是全篇落脚点,于是,“立人之道”是全篇中心,而这恰是儒学的基本观点。

理学纳佛道的意义

关于“自觉吸纳”的定义,笔者认为是在明知的情况下吸纳,那么,也就是吸纳是存在主观目的的。而这个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为了完善儒学本体论,而进一步排击佛老,形成儒学道统。所以,下面着重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周敦颐明知上文论述的观点来自佛老而吸纳之;二是吸纳的目的是排击佛老来达成儒学的复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理学是在回应佛老挑战的过程中自觉吸纳佛老理论,而达到排击佛老的目的,也因为此,韩愈的《原道》才被理学家们所称赞。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78.

1.5.4 组织蛋白酶B活性检测(n=4)采用洋地黄皂苷提取方法,即不破坏溶酶对细胞质内的组织蛋白酶B活性进行检测。

[2] 韩愈.韩愈文集汇校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15.

[4]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王依宁(2004)对二语习得中影响语言迁移的社会因素进行大量的研究,并给出例子证明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民族和文化因素都影响了语言迁移。

[5]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78.

[6]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3.

(3)将第3行对角元以右的2个元素赋值给对角元以下的2个元素;再对第3行的2个元素规格化;继而对第3列元素消元,仅计算虚线框中的3个元素,见图5上图。

建筑符号还包含了初始功能与二次功能,一方面是外延的实用性“功能”,另一方面是“象征性”的内涵[1]19。乡村民宿传达的内涵是其精髓所在,内涵的传达来源于形式,而形式不可脱离功能性,脱离了体验的感受,显得空而乏力。当代乡村民宿的设计在注重“神”之传达的同时,也不忘却“体”之感受。揽清与即下山轴线的错位,增加了空间体感。

 
赵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