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建安七子诗歌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更新时间:2009-03-28

建安七子是建安时代的代表作家,他们在诗、赋、文方面进行了大量创作,尤以诗歌成就最高,七子的诗歌,据统计,“孔融有4题7首,陈琳有3题4首(含《饮马七城窟行》),王粲有11题26首,徐干有4题9首(含《为挽舡士与新婚妻别》),阮瑀有9题11首(含《驾出北郭门行》《琴歌》),应瑒有5题6首,刘桢有8题13首。”[1]132尽管七子的诗歌存世并不多,但在建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建安七子处在中国诗歌史上由民歌到文人诗、由四言诗到五言诗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创作不仅体现了这一诗歌发展的趋势,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传统,使其诗歌颇有乐府风味,又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发展。总之,建安七子诗歌在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与发展上有值得探讨和挖掘的价值。

七子诗歌对汉乐府诗体特点的继承

中国每个朝代的文学样式,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散文、戏曲、传奇、小说等对前代大都有或多或少的借鉴吸收。两汉乐府诗歌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很大,建安七子处于建安时代,也就是东汉末年,他们与汉乐府诗歌的距离最近,在诗歌创作上会从不同方面对汉乐府诗歌有一定的借鉴。

(一)题目

从诗歌题目看,七子有些诗歌模拟汉乐府,用古题,写时事。由于“乐府古辞”是入乐的歌辞,它的某些属于音乐方面的特点必然在诗体上留下痕迹,最突出的便是其命题上。汉乐府命题时多用“歌”“行”“曲”“引”等字样,如《东门行》《百头吟》《咄唶歌》等。七子诗歌受其影响,也拟题乐府,但却是不歌而诗。最具典型代表的是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饮马长城窟行》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瑟调曲》。陈琳用其乐府旧题写诗,生动地刻画出统治阶级给予人民劳役的痛苦。而《驾出北郭门行》是汉旧曲,属《乐府杂曲歌辞》。

除此之外,阮瑀的《琴歌》《七哀诗》和王粲的《俞儿舞歌四首》《从军行》《七哀诗三首》也为乐府旧题。“七哀——魏晋乐府的一种诗题,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指出:‘七哀起于汉末’”。[2]可见,阮瑀和王粲的《七哀诗》这一题目仍然是对乐府题目的借鉴。

(3)中国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价格逐渐向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转变,在不同出口市场上的价格差异越来越小。从图3可以看出,图像有上移和轻微右移的趋势,说明中国机械运输设备的价格在不同市场的差异越来越小,且产品的价格在逐步提高。

(二)句式

从句式看,汉乐府诗歌三、四、五、六、七言都有,而以五言句最多见。建安七子秉承这一传统,创作出不同句式的诗歌,但也以五言诗为主。王粲存有四言诗五首,五言诗二十一首;陈琳存诗皆为五言诗;刘桢存诗四首皆为五言诗;孔融有四言诗一首,五言诗三首,六言诗三首,应玚存有四言一首,五言五首;阮瑀存诗皆为五言诗;徐干存诗九首,皆为五言诗等。

“五言古诗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学界一般认为,五言诗首先在汉代民歌中出现。东汉乐府民歌中,已经出现不少艺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如《陌上桑》《上山采靡芜》等。”[3]建安七子创作的诗歌,句式多为四言和五言,且五言占多数。虽然不能肯定的讲他们的四言诗歌是受乐府诗的影响,但是按照五言诗的起源来推理,他们的五言诗却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大,而且有一定推动作用,这在五言诗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自从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以丹麦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开始进行生物质能源发电研究,垃圾、动物粪便、农业剩余物等都曾经被用来尝试发电。但是30多年的科学研究与实践证明了农作物秸秆直燃发电是一种最适宜的选择。

(三)语言风格

从语言风格看,“‘乐府古辞’用凝练的口语叙事、写人,语言浅近,不见雕琢,完全像随口道出,但又无一处不生动,无一处不妥帖”。[4]不仅如此,汉乐府诗歌还善于运用戏剧性的对话和独白,使得诗句更加明了朴素,但又不失韵味。如《悲歌》《孔雀东南飞》《有所思》《长歌行》《白头吟》《饮马长城窟行》等等,这些民歌虽在长期传诵过程中,不断受到传诵者的修饰加工,并最后由文人润饰写定,但绝大部分诗句未失去天然、浑朴的民歌本色,故具有一种朴实、流畅的质朴美。

从建安七子诗歌与汉乐府来看,二者的精神风貌极为相似,这也不断激发建安七子对汉乐府的喜爱与亲切。再者,建安七子处于汉末,他们的诗歌对汉乐府的熟谙,就使得其对汉乐府诗歌的学习借鉴成为了可能。

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文人思想活跃,文学开始走向自觉,再加上七子的身份地位各不相同,他们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普通民众,而是放眼整个社会阶层,诗歌创作反映不同阶级的面貌。他们诗歌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有下层百姓、知识分子、隐士和一些皇宫贵族等。例如七子的一些以宴会娱乐为主题的诗歌主要是关于贵族阶级的生活;他们的赠答诗主要是写给好友的,里面大部分人物是知识分子,属于士阶层;阮瑀的《隐士》诗是对古代隐士的歌颂;另外还有些诗歌中的人物是普通百姓。

国企改革随后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论述了未来国企改革的路径,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七子诗歌对汉乐府民歌叙事特征的继承

乐府诗兴起于汉代,其中大多数为叙事诗且较为发达,叙事特征丰富多样。建安七子诗歌在内容广度和深度、创作方法、情感抒发方面对乐府诗的叙事特征有一些继承。

(一)内容广度与深度

建安七子诗歌语言通俗、质朴而又不乏文采,有明显的乐府民歌语言风格特点。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采用生动的对话形式,借言秦人苦长城之役,表现汉末人民的劳役苦难。语言通俗平易,不用典,少藻饰,具有鲜明的民歌特色。此诗的题目是乐府民歌旧题,整首诗用了对答模式,展现了繁重的劳役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流露出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关心,非常富有现实气息。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格调苍劲而悲凉,十分接近乐府民歌的风格。阮瑀的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朴实无华,以感情的自然抒发为主,不求华彩,较为古朴,《诗品》评为“平典不失古体”[5]。《驾出北郭门行》是一首富于乐府民歌风味的五言诗,写的是后母对孤儿冷酷无情,孤儿哭诉于生母墓前之事,表现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愤慨。从反面反映出东汉末年世俗风气逐渐消沉的时代特点,其风格与《孤儿行》颇为接近。作者几乎用近于口语的笔调来描写孤儿的惨境,此诗在语言风格上颇具两汉乐府诗的特征,陈祚明评为“质直悲酸,犹近汉调。”[6]

汉乐府民歌多反映当时社会,选题范围很广,广泛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生活,而且都比较有深度,像镜子一样照出了两汉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面貌。七子诗歌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对汉乐府有所借鉴。

纵观七子现存作品,他们的诗歌内容选题较为广泛丰富,涉及下层百姓、当时的政治面目和社会面目等。诗歌的内容基本囊括了建安时代的方方面面,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与启发性。汉乐府诗也多为对现实生活的还原,内容丰富而有深度,七子诗歌在这方面与之有相通之处,可以说是对汉乐府的一个借鉴。

第三,表现手法多样。七子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表现手法。应玚仅存六首诗作,其中五首是五言诗。这五首所反映的内容相对单一,基本上都是表现羁旅漂泊之苦的,然而每首诗的表现方式都各具特色。如《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是一首五言体,长达28句,全诗脉络清晰,布局精巧,用笔奇幻。又如《别诗》二首,论起内容,也是写远别在外、欲归不得的惆怅心情,但在写法上,却运用了与《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完全不同的手法。刘桢的五言诗,自建安以来即负盛名。曹丕曾云:“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与吴质书》)《赠从弟》三首,历来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全诗运用象征性正反对比的映衬手法,表现出诗人高风亮节的骨气和无所畏惧的浩气,蕴含丰富,激人联想。还有王粲、阮瑀的咏史诗,借史述怀;刘桢的《斗鸡诗》运用“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手法,夸张描绘斗鸡情形。

(二)创作方法

建安七子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7]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汉乐府民歌都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8],“社会生活日趋复杂,诗歌创作用《诗经》时代、《楚辞》时代的抒情诗方式来反映显然已经不够。于是,人们另辟蹊径,用叙事的诗歌把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如实记载下来。”[9]七子处在一个极其动荡的时代,而社会历史处于动荡分裂时期,往往是思想活跃之时。七子的诗歌创作内容不免打上时代的烙印,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因此,在诗歌叙事内容上,七子的一些诗歌与汉乐府民歌叙事诗极为相似,可以说是对乐府诗的一个继承。

杂诗是诗人将自己随时产生的一些感想和琐事写下来,不定题目的诗,以《杂诗》为题始于建安孔融。七子的诗歌中,今存孔融《杂诗》二首,刘桢《杂诗》一首,阮瑀《杂诗》二首,王粲《杂诗》五首。这些杂诗都是诗人自己的零星感受,或写诗,或写人,或写景,情感或喜、或悲、或哀……

小徐说,我们拿他也没办法,他经常打电话给我们,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我们不管吧,又怕他说我们不作为。现在只要听到老陈的声音我就头大,真拿他没办法。

例如孔融的《杂诗》第二首写幼子夭折后的悲伤,完全是在当时情境下的有感而发。该诗用白描笔法表达了作者失去幼子的伤痛之情,是悼亡诗的佳作。语言平实浅近,情感真挚自然,不饰雕琢,流露出作者的无奈、愤恨、悲伤之情。王粲的《七哀诗》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此诗写诗人离开长安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所闻,写的悲凉沉痛,真切动人。王粲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悲惨的离乱图。军阀混战的东汉末年,王粲这样的豪门贵族迁徙避乱固然可悲,而蒙受灾难最深重的还是贫苦大众。此诗十分真实地记叙了王粲在避乱途中所见。“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十个字非常直观地概括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后果;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一片无声的悲凉,给人毛骨悚然的死的寂静。尔后,诗人又写:“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二十个字生动描绘了饥妇弃子的场面。作者登上霸陵高地继续南行,转头远望长安,禁不住叹息悲哀起来。这首诗存有汉乐府叙事之味,还有人物对话,言之真切,所见所闻,有感而发,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这仍然是对“歌诗”的继承。

(三)情感抒发

中国诗歌从一开始,抒情诗就占压倒优势。《诗经》中仅有几首叙事诗,大多数是抒情诗,楚辞也以抒情为主。直到汉乐府民歌的出现,叙事诗才有所发展,《孔雀东南飞》则代表着叙事诗的最高成就。汉乐府民歌虽大多为叙事,但是“叙事中也蕴含着抒情基调”[10]

课程纲要的制定,是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纲领保障。在一学期的摸索实践中,各学科的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

建安七子的诗歌,既有叙事也有抒情,叙事中蕴含抒情,抒情中夹带叙事,从叙事和抒情角度看,乐府诗对他们的诗歌也有影响。在表情达意上,七子诗歌不仅反映黑暗的政局状况和混乱的时代特点,也注重展现自我的感受。“强烈的抒情使七子诗歌带有浓厚主观色彩。”[11]无论是写景、咏物、咏史,还是游宴等题材的作品,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抒情性。像王粲的《咏史诗》共五节,第一节遣责秦穆公;第二节为“三良”辨诬;第三节想象当时的悲惨情景;第四节揭示“三良”当时的心理;第五节是诗人的感慨。诗中既有对事件的记录,又有愤慨之情的抒发;刘桢的《杂诗》叙写自己被公务缠身,表现壮志难酬的忧虑和愁思,将心中的真实感受流露展现;孔融的《杂诗》写自己归家后的所见所闻,将失子之痛展现的至深至真。

七子是主观的诗人,他们多用诗歌表达自我的内心体悟,突出地体现了建安文学自觉的特征。七子将内心感受,个人真性情在诗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综上所述,建安七子诗歌与汉乐府诗有着血脉关系,主要表现在诗体形式、语言风格、创作精神、情感抒发方面对汉乐府的继承上,即五言为主的句子形式、通晓明快的诗歌语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和含蓄的抒情表意。此外,七子诗歌在此基础上还有一定的发展。

七子诗歌的发展创新

建安时代是一个文学自觉时代,七子诗歌不仅有对前代的继承,在五言诗发展、诗歌情怀和审美方面也有一定的开拓。

(一)推动五言诗发展

《文心雕龙·明诗》篇言:“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聘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12]由此可见,到了建安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于自拟题目,创作五言体的抒情诗,五言诗蓬勃涌现出来并得到规范的发展。七子诗歌对五言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建安七子的诗歌语言基本上受到汉乐府民歌影响,风格自然、质朴无华,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中蕴含深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第一,诗歌风格多样。七子创作的五言诗风格多样,或清新、或悲凉、或积极、或悲哀等等。王粲的五言诗受到乐府民歌的影响很大,用现实主义方法写历史的真实和个性的真实,诗有种自然的美和深沉的内在力量,对前人来讲是一个重要突破。如《从军诗》睹物抒情,风格乐观、进取、积极向上;而《七哀诗》风格又悲凉、沉郁。王粲诗被称为“五言之警策”“篇章之珠泽,文采之邓林”。刘桢的《射鸢诗》以传神之笔描画出曹操挽弓射鸢的豪爽气概,诗风慷慨。

第二,内容题材丰富。“建安七子的诗,《文选》选录14题24首,分属公宴、咏史、哀伤、赠答、杂诗几类;除此之外,七子的诗还有游览、行役、哀伤、写景、情诗等多种。”[1]132七子诗歌题材相当宽广,而且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多样的:有哀愁的,有悼亡的,有励志的,也有思念亲朋好友的。可以说,建安七子的诗歌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这不仅是对前人诗作的一个继承,也是对后期诗歌的一大发展。这大大开拓了五言诗的题材内容。无论是对五言诗的发展,还是对中国诗体的发展都是重要突破,具有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模型的路径参数如表9所示,可以看到模型的各条路径均在P值小于0.05 或P值小于0.001 的水平上显著。

七子诗歌以写五言诗为主,内容情感丰富,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不仅使五言诗得到规范发展,而且为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丰富人物形象

建安时代之前,中国的诗歌基本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现实生活。就拿汉乐府诗来说,主要是采集民歌编制而成,诗歌大都写的是寻常百姓的生活状况和经历。比如《上山采靡芜》《陌上桑》《妇病行》《孤儿行》《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等,这些诗歌中所涉及的人物大致有妇人、老妇、孤儿、征夫,大都是社会下层阶级的普通人物。

除以上诗歌,刘桢的《赠徐干》一诗,诗中直言叙事,用质朴的语调徐徐道出他对挚友的思念。徐干的《思室》,全诗共分六章,是一组以归情为主题的作品,感情真挚,音节自然和谐,于平淡朴实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思妇对游子的一往情深。王粲的诗通俗、质朴,透露着一种自然之美。他在《七哀诗》中用白描手法写离乱,写思乡,诗风朴实而清新。应玚的《别诗》二首,不用华丽辞藻和任何修饰,如“‘行役怀故土,悲思不能言’(《别诗》其一)、‘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泪太息,五内怀伤忧’”[2]494(《别诗》其二),凝重且真实的思乡之情在舒缓自然的旋律下自然展示。

2、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成片发生与死亡。

建安七子诗歌中的人物丰富,类型多样,对他们后世的诗歌发展是一大开拓,起到了带头作用,具有一定影响。

(三)讲究艺术审美

建安七子诗歌注重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作品文采的展示上。他们在诗歌创作时,追求作品的文采,追求华美。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七子诗歌继承了比兴手法。其次,七子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注重炼字炼句,多使用一些表现手法,使诗歌内容表达的更加准确生动。例如徐干的《情思》,叙事中夹带抒情,多用虚字,还用比喻手法表现秋思之浓,生动贴切;王粲《从军诗》其二,在写景部分运用对偶手法等。最后,七子诗歌还多化用前人语句,以此来达到表达上的含蓄委婉。

建安七子诗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真正代表了建安时期的文学特征和时代特点,为以后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起初受到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到后来对各种题材的开拓,丰富真诚的情感表达、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七子为建安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气息,对于中国诗体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推动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带来了一定贡献,理应受到后人的肯定和重视。

(3)领导职权执行的差异.有的国际化经营企业在领导管理上遵循一系列严格、明确的管理规则,做到职责分明;有的则重视感情的维系和礼仪的规范.因此,不同的职权分配方式形成国际化经营企业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影响了跨文化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管理者需要用原有文化背景下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来控制企业以及企业管理的运行,而员工则会消极应付工作,管理陷入困境.

[1] 吴云.建安七子集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 王鹏延.论建安七子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0.

[3] 郭英德.多维视角: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立体建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5.

Research on developmental and 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aaoxi unstable rock along

[4] 杨仲义.中国古代诗体简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7:108.

[5] 钟嵘.诗品集注[M].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89.

[6] 采菽堂古诗选[M].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21.

[7] 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480.

[8] 何休.春秋公羊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359.

[9] 胡如虹.论汉乐府民歌叙事诗[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4):92-97.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苏佩斯所构建的科学理论观点,不论是对理论的内在描述还是外在描述,都以一种标准形式化的方式来完成科学理论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10] 沙云星.试论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特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39-41.

[11]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24.

[12]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60.

式中:A0为不加山药皮醇提物的空白对照液的吸光度;Ax为加入待测溶液后的吸光度;Ax0为无显色剂时提取剂的本底吸光度。

昨天,我亲眼看到他不到五分钟就把德鲁打趴在地,德鲁的脸到今天还青一块紫一块,这就足以证明皮特厉害,更何况他还比我高三十多厘米。

 
胡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