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互联网+”环境下“三位一体”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变革,给教育行业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当前高职课程教学还普遍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上,学生的知识获取仍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这与互联网快速渗透各行各业,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大背景是不相符的。

2015 年7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1]。“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中国教育必将进入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变革阶段,形成教育内容持续更新、教育样式不断变化、教育评价日益多元的新业态。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学校发展观、课堂教学观的改变将是深刻而深远的。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格局和发展规律,进而积极探索和实践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新形态,是抓住“互联网+”机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效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2]

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教学理念,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了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学习中,如何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遵循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锤炼岗位职业技能为目标,通过建设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搭建灵活方便的网络学教平台,积极引导学生以互联网为媒介,连通课堂内外,打造“互联网+”环境下便捷的课程学习环境,以达到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软件技术开发人员的目标。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培训学习中逐步应用,面对充满“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 ” VUCA(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Ambiguity)外部环境,企业培训学习也必将迎来一系列颠覆式变革,给网络培训学习带来更大的挑战,也对我们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可以预见的颠覆式变革,主要将发生在三个方面:

1 互联网环境下学赛融合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

为了提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以“1个项目、8个单元、11个任务”的形式组织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针对每一个教学单元,采用实践练习竞赛化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设置一个包含课内外时间段的随堂练习竞赛,提供实时排名功能。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随时随地都可以联网参与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相互竞争的意识和学习自主性。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法,采用过程化考核,根据每单元随堂练习赛的排名决定每一次的平时成绩,并根据各单元的考核结果给出总评成绩。学生随时可以看到自己当前的成绩和整体排名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平台上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能力,并建立分层次、工程化题库。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学院各专业开展周赛、月赛、季赛以及省赛模拟赛,营造分层次竞赛氛围,以“校赛”吸引一大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竞赛工作室集中训练一小片愿意深度参与的学生;以省赛重点培养一批冒尖学生,实现学生辅导差异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以基于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开源CMS系统Moodle为载体,搭建如图1所示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社会化学习平台,以激活和培养学生学习乐趣和学习主动性为目标。以“学生学什么”为导向,引进合作企业最新的应用软件“微信”“快乐爱消除”等生活化、游戏化真实项目,并将其项目开发所需的能力、知识点分解到相关课程,在Moodle平台上和企业共建一级项目(引导项目、毕业设计)、二级项目(课程群项目)和三级项目(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一级项目包括引导项目和毕业设计,侧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实际岗位能力;二级项目是由一组关联核心课程组成的课程群项目,侧重培养综合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并避免了课程之间的重复;三级项目是为加强核心课程学习而设置的项目,侧重培养专业项目技能和项目实施能力。

信息工程学院分别于2015,2016,2017学年第1学期对15级、16级、17级的“算法逻辑与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尝试。15级260多名学生、16级250多名学生、17级260多名学生,通过平台一学期平均提交程序设计题78题,最高达到500题以上;正确提交平均56题,最高达到400题以上,学生平均做题量达到传统教学3倍。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为提升学生程序设计的代码熟练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且“算法逻辑与程序设计”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能直接促进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2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信息化管理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学赛融合”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以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探索,寻找学习内容,分析学习问题,自主制定解决计划,独立解决所设置的问题;教师则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为课程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创设各种学习问题,实时与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沟通互动,引导学生开展“不定型随意”的自主学习[3]

图1 高职特色的社会化学习平台

如图1所示,在公有云平台构建过程性跟踪评价来确保毕业生满足培养目标。具体做法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学习成果和评价成果的历程化管理。配置阿里云服务器环境,给每一个学生在公有云上分配一块永久的固有的空间,在学完Web前端方向课程后,学生可建立个人的门户网站,并根据后续选择的培养方向课程规划网站的组装空间。通过云平台的开放特性,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公开的作品,公布作品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如何应用于产品的,同时,作品公布后,不能再修改,会保留在云平台上,成为学生学习历程的一部分。当所有课程模块学完后,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就会在公有云提供的真实互联网环境下搭建完成,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支撑。

Moodle平台是信息技术在学习领域的重要应用。依托Moodle平台,能够搭建一个虚拟学习共同体。其显著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Moodle平台条理化的课程管理系统、多样化的交互工具、多媒体呈现方式等功能,以便为软件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以及模块分明的学习领域。同时还支持交互和多种表现形式的学习方式,它把有着共同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景的教师和学生联结起来,创造了一个“虚拟研究室”,共同进行基于网络探究的学习[4]

通过Moodle平台记录与抓取实践教学课堂各类数据,进行“教与学”行为的全过程管理、追溯、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向分管校长、院长、系主任、教师提供不同维度的“教与学”分析数据,实现量化评价教师任意时间周期内的教学质量、量化评价每次课堂的教学质量、量化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数据与长期的成长数据,实现教学评价信息化管理。

目前,中小制造企业也有着不少挑战,比较明显的问题为:①过于注重关系渠道而非用户渠道;②缺少核心业务竞争力;③人力管理过分依赖命令和控制;④决策流程过于单调,未能兼顾企业发展方方面面;⑤人才激励制度的欠缺;⑥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Moodle平台的运用已从试点的软件技术专业扩展到该校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20余个专业、188门课程,受益学生近万人。2011年至2017年间,试点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省赛一等奖4项,国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技术类、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奖成绩优秀,同时涌现出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软件原型,如“shoptime比较购物搜索引擎”等具备软件著作权的作品。

3 公有云平台在网络化教与学中的应用

3.1 实现学习成果和考核评价历程化管理

在学徒制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所有作品以及导师对学生的评价指导内容都会被记录在云平台上,不管何种形式,教师、导师、答辩组对作品(或产品)的评价最终都会公开展示,这些评价不仅包含导师对学生在学徒过程中的评价,也包含对作品的原创性、真实性、实用性等的认定。

在Moodle平台上规范课程安排,将每次授课内容以固定化的方式进行建设,使得课堂实践容量可满足基本要求、课程效果可做到实际控制、教学质量不受授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等因素影响,达到日常教学的标准化,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信息化管理。Moodle平台的在线课堂采用教程、广播、分组、Wiki、反馈、作业、日志等功能,使课堂环境满足分组讨论、限时竞赛、软件模拟等各类教学项目需求,使师生以合作的方式一起探索知识的难点、要点,理解和运用知识,实现 “用户、资源、活动、时间、成绩、Wiki空间、教学评价”等课程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基于Moodle平台和云平台记录的教学过程数据和学生学习成果数据,打通了学生、教师、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沟通交流渠道,实现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学生可根据平台对应的岗位能力曲线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岗位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建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可提出岗位的具体需求,调整岗位能力曲线的考核点,促进教师和学生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可获取教学过程中的各类统计信息,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情况,监控实训教学过程;可以全程管理和评价教学质量,评估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及毕业生质量,使得在循序渐进的项目重构、学生相互评价反馈、教师综合评价等持续评价反馈机制实施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90 %以上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完成毕业要求达成度考核。平台上学生历程化学习成果,成为学生就业的“金名片”,只要连上互联网,学生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向心仪的企业展示自己的职业能力。麦可思(MyCOS)调查结果显示,软件技术专业2015届毕业生月收入位于该校69个专业之首,68 %的毕业生月薪在5000元以上,25 %的毕业生月薪在10000元以上;2016届毕业生中,50 %的月薪在8000元以上,30 %的毕业生月薪10000元以上。

和行业龙头企业讨论明确职业能力目标,从岗位应掌握的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在公有云平台上给出如图2所示的学生能力曲线,展示学生掌握的技术能力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学生通过能力曲线的标杆,发现自己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以提高相关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曲线了解学生的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内容。同时,学生可以在公有云平台上随时随地向招聘企业展示自己的软件开发能力。

图2 学生A技术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比图

教师可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考核方式,并将考评结果记录在公有云平台。云平台记录并永久保存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和评价等级、作品的原创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岗位能力点曲线等教师评价信息,供同学同行学习、反馈和改进,实现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性跟踪评价证据链条,找到有效的举证范式证明所培养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

3.2 打通企业教师、教师、学长、学弟间的沟通渠道

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了开发应用系统所需的基本知识后,就可以开始实施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学生和导师(师傅)的关系,每个学生必须要有2个师傅,一个是校内专任教师,一个是企业兼职教师。由于在目前的制度体制环境下,企业兼职教师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因此主要的指导工作是由校内专任教师担任的,而企业方的教师可以进行总体方向性上的指导和把握。在确定了指导关系后,通过学生与导师们的沟通,确定学生最终需要完成的软件产品。学生将各阶段完成的任务上传到云平台,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都可以通过云平台直接查看学生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也能通过云平台查看导师的评价,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和企业导师沟通时,有一方必须来回奔波的问题,拉近了指导的距离。在一个导师带多个徒弟的情况下,依托云平台进行指导,也能有效节省企业方导师指导的时间,提高了企业方导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我觉得自己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在所有的人中,只有我是孤独的。这种感觉让我有些伤感,忽而又有些自豪,毕竟我是与众不同的。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探险者,在这个一无所知的城市里寻找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已经有几年没有这种少年的自作多情了。我不由加快了脚步。

围绕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互联网环境下,全面实施逐步推进、逐步深入的“全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软件专业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基于公有云平台的一系列措施,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5]

软件是人类和计算机对话的工具,就像我们学习中文写作一样,若文章看的多了,写作时思路会源源不断。软件开发也一样,提高学生软件开发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多看好的软件源码。因此,尝试把教师或优秀学生的源代码收集好存贮在云平台上给初学者学习。利用云平台,建立相关课程源代码库,实现快速原型软件教学方法。同时,在云平台上建立教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指导、考核和评价,学长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考核和评价的教学模式,打通了学长和学弟之间的沟通渠道,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机制。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将基于“互联网+”环境构建的学赛融合学习平台、Moodle平台和基于公有云学生成果历程化平台进行整合,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网络学教新模式,实现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通企业、校方管理人员、企业教师、教师、学长、学弟的沟通渠道,为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分层分流、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工程认证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载体,构建了持续及时反馈的评价改进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积极主动地认识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格局和发展规律,努力探索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新形态,是抓住“互联网+”的机遇,深化高职教育综合改革,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2017年,哈电电机研制的世界首台300兆乏全空冷调相机投入运行,作为电力守护的“安全卫士”,为特高压电网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保障,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行业专家赋予其“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权威鉴定。哈电电机实现了从单一发电设备向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并举的华丽转身,延伸了产业链条,也使我国远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进入崭新时代。

即时反馈往往能够带来更高的受众参与度以及更强的顾客互动性,这也使得用户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交换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满足情感宣泄的需要。事实上,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即时反馈和延迟反馈是沟通的两种方式,前者为同步沟通,后者为异步沟通。在同步沟通模式中,信息沟通是及时的、快节奏的,互动双方能够给予即时的反馈。在异步沟通模式中,个人可以选择延迟做出反馈,沟通主体进行着更低的交流频率。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相比异步沟通而言,学习者在同步沟通中更能激发其灵感,并提升学习效果。[1]如此可见,同步沟通和异步沟通两种方式可能会给人们带来认知、心理或行为层面上的不同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2018-04-1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 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等.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7-16.

[3] 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8-232.

[4] 李洪修,张晓娟.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65-70.

[5] 高润青.探索“全程实践”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5(12):47-49.

8902(0x550F):这个 TAC对应的是只连接了 SGSN3的enodeb(也就是SGSN1和SGSN2没有该enodeb的S1连接)

王伟斌,陈晓龙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