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讨——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贯培项目”为例

更新时间:2016-07-05

0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过春节、祭祖、书法、诗词、武术等。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是根本,糟粕是枝叶。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传承和发扬健康、积极、向上的精华文化,才能孕育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国民品格[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国的“根”和“魂”,催生着这个国家的诸多文化,民族的发展只有根植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才能沐浴明媚的阳光,再现国家的生机与活力。高职教育也应该取其精华,汲取营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贯培项目”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环首都经济“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人才[2]

1 在“贯培项目”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贯培项目”是北京市于2015年启动的教育试验项目,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适应环首都经济“高精尖”产业的需要而推出的改革项目。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的通知》(京教职成[2015]5号),该试验项目分为3个阶段培养,前2年接受高中基础文化课程教育,中间3年接受职业技能以及专业课程教育,后2年在相应对接的市属高等学校接受本科教育[3]

1.1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贯培项目”的学生都是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而来,按照京教职成[2015]5号文规定,其前2年接受基础文化课程教育,虽然身处职业院校校园,但年龄在13~19岁之间,属于高中阶段。此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个性突出,生理和心理上都逐步走向成熟,而且思想逐步独立,日常乐于交往,好奇心较强,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同时也正处于叛逆期,逆反心理特别严重。

引导学生感受、了解、体验身边的传统文化,培养其热爱乡土的情感。比如节日文化、北京的空竹文化、街巷、胡同文化、天桥艺术文化等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2 有助于丰富贯培项目的思政教育资源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许多观点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殊途同归的呼应作用,其所积淀的深厚的精神追求,仿佛一源活水,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例如《大同书》中对建立公正有序、互助互爱的大同社会的憧憬,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解放全人类有着相通之处;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凝结人类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的经典文化,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基因[4];再如武术中之阴阳、五行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辩证法、唯物观也有共同之处。诸如此类优秀传统文化,将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1.3 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成立了学生武术协会,研习传统武术,受邀参加了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不仅传播和发扬了中华武术的魅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和民族荣耀的强烈认同感,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1.4 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利用传统节日习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节日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背后体现的是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道德。比如春节迎新、清明踏青、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春节祭祖、清明扫墓、端午吃粽、赛龙舟等体现的是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强烈的精忠爱国思想;春节回家、中秋吃月饼、九九重阳登高更兼有家庭团圆、珍爱生命、健康长寿之意。利用传统节日作为教育资源,既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也可以教育学生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利用传统积极的文化精神、民族精神、道德原则促使学生尊重、传承传统文化。

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培项目思政教育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培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据学生自身特点,从培养目标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同时实现学生能力素质提高与传统文化的传授、传承、弘扬相统一。

2.1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培项目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根据《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设诸如“唐诗宋词、诗经楚辞欣赏”“中华优秀典籍选读”“书法”“古典乐器”“戏曲”“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动能定理E=Mv2可知,列车速度越低,列车的动能就越小,紧急制动的距离和安全制动距离亦相应同步变小。根据式(3)可知,正线追踪间隔与速度的关系类似于反抛物线,当速度过低时追踪间隔反而会陡然增大,如图4所示。

其次,组织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文化活动。北京工业技术学院在“贯培项目”实施的2年时间里开展了古诗文大赛、演讲比赛、名胜古迹介绍、传统文化技艺比赛、诗词大会等文化活动,在陶冶学生的文化气息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组织“贯培项目”学生进行辩论大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电影展播、举办成人礼等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有效增强了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且感染并带动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

再则,建构“体验式”合作学习模式。相较于理论灌输,“体验式”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是以任务驱动为中心,强调学生亲历教育过程,参与知识的建构和情感的体验。贯通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较高中生薄弱,但其思维活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因此,根据贯通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体验式”合作学习模式来开展传统文化专题实践活动,效果优于理论灌输[5]

2.2 举办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体活动

结合京津冀地域特色,办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比如参观校史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各类纪念馆、名胜古迹、遗址以及图书馆等。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每年暑期来临之际,都会组织地理、生物、数学、语文、英语各学科的社会综合实践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当中,让孩子真正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了解、感受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等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该车站站位范围主要控制管线为布置在沣泾大道道路两侧、埋深分别为4 m和8 m的污水管,因此考虑将车站设置在路中进行避让。

贯通培养作为北京市教育改革的试验项目,贯培学生是北京市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将来必将活跃在京津冀的产业一线,作为环首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是向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以班级为单位购买一定数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汇报、撰写读后感等教学实践活动,如此可以在教学层面上和选修课实行贯通机制,全方位、多途径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传播工作。

课外足球活动是足球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手段的延伸,是对足球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和促进个性的发展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2.3 引导支持指导学生成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团

很多学生都有着传统文化情结,作为学校要引导、支持、指导学生成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团,如“书法社”“礼仪社”“戏剧社”“话剧团”“读书会”“武术协会”等。一方面,此类社团将同类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起到激励、相互促进的作用,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在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

在不少企业中存在着会计信息虚假的现象,财务信息不实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有些人因利益的影响和驱使,而做出违背法律和道德,伤害企业利益的事情。有些拥有会计相关资格证书的财务人员却缺乏专业知识,缺乏先进的财务理念,对于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先进财务管理手段更是无法理解和执行。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成,是华夏各民族文明融合发展的过程,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人民崇高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无比丰厚的文化宝库。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贯培项目”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带领其领略格调高雅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义理,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从而提高其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既符合时代以及社会的要求,更是贯通培养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追求,将为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提供有力保障。

2.4 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怀

首先,利用学校资源优势,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涉及国学、礼仪、书法、美术、音乐、戏剧、武术等众多领域。

充分举办形式多样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将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从中接受教育,继而形成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习惯。

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赴国外游学,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7年暑期,组织了3条游学路线,分别是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微体验营,英国肯特大学留学微体验营和欧洲3国之探寻梵高的足迹游学团,共有70余名学生走出国门。通过出国游学,带领学生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感受中外文化的兼容内涵,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确定这些术语译名,译者不仅需要查证权威词典(如Black’s Law Dictionary,《元照英美法词典》等)来明确含义差别,还要考虑到语言的通用性。因为法律语言具有一般性,不被广为接受的译名也不是理想的译名。如,“担保人”有两个译法“guarantor”和“security provider”,两者对术语含义的把握都很到位,只是后者作为解释性翻译采用了相对的普通词汇,中文可以理解为“提供担保的人”,可读性要比前者强,不太了解法律的普通英语使用者也能看懂,但损失了法律语言的专门性。因而这类术语的取舍还要依靠大型可比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比,根据统计数据来确定何种译法更为通用。

2.5 开展乡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相较于分科教育,更强调完善人格,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融进贯通培养学生的校园教育中,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有益的补充。

2.6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体的影响力

当今信息社会,校园传播媒体形式众多,包括校园广播、校报、期刊、网络(微信群、QQ群、公众号、微博)等。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日益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校园网作为学校对外发布信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手段已经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校园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不及时借助新媒体传播,影响范围与效率将大打折扣。我们应加大校园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创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形成实践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合力。

具体形式可以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BBS、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排上,开设传统文化专版,打造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专栏。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开设传统文化讨论区,创造身临其境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及时关注传统文化活动,多听、多看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1) 监控部分:S7-200 PLC将监控信息传送给MP277触摸屏,触摸屏将数据信息与状态信息显示在操作界面上。实现人机交互方式显示被监控变频器的实时数据、状态信息等。

利用网络媒介弘扬传统文化必须遵循网络媒介的传播规律,特别注意防范糟粕文化的侵蚀。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在利用网络阵地让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浏览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站,自觉屏蔽传播消极内容的网站,净化学习环境,只有正确利用网络媒体,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3 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华夏各族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发展而成,包含着各族人民对待世界与生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精神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能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粒煤是当前安顺煤矿最小的块煤品种,安顺煤矿于2011年安装振动筛筛分粒煤,筛板为长条筛,条间距1cm,所筛粒煤所占商品煤比例在15%左右,每年有10万吨左右的产量。然而,振动筛有处理能力大的优点,也存在筛分质量差的缺陷,长条筛筛条易变形或破损,导致部分1-2cm颗粒进入粉煤中。通过粉煤筛分试验,粉煤中1cm以上颗粒约占15%,0.6cm-1cm粒度约占30%,有很大的挖潜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6-59.

[2] 李影, 韩喜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66-69.

[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的通知:京教职成[2015]5号[A/OL].(2016-04-21)[2017-03-05].http://www.dky.bjedu.cn/hsjy/gtpy/201604/t20160421_32715.html.

[4] 丁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97-100.

[5] 周建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与构建[J].教学研究,2015(4):50-55.

解竣文,沈杰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