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传统武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继承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更新时间:2016-07-05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教育,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的历史重任,是推广和发展中国武术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日益重视,传统武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是仍然面临着短期难以走出的困境,可以说是机遇与困境并存。新时期我们应该把握传统武术发展的机遇,走出困境。

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承传统武术的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

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正义、守信、谦和、坚韧、自强不息等武德精神和价值观念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而且彰显了习武之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因此,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承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有利于传统武术技术的发展,保护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格情操,规范社会行为,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 基于反双曲正弦函数的自抗扰控制的参数为:R=10,a1=2,a2=2,b=5,β03=10,β1=5,β2=25,b0=0.002 3。

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和秉承,将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武术对习武者具有道德品质教育的功能,优秀的练武人会带着武术人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屹立于人群之中,宽容、理解、感恩、守信、真诚等等都是学业、职场上特有的涵养,针对矛盾会以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协调解决好,面对困境会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来应对。

1.传统武术特色各异,难以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

原州区农业结构与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受到原州区农业发展史和人文史影响。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要在水资源利用技术层面进行改进,也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对原州区来说,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改变了农民往低效的用水方式,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不仅大大提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还促进了原州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传统武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承面临的机遇

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期待培养更多的传统武术人才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传统武术家们也希望传统武术能在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得到保护、普及和推广。当前传统武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一)传统武术的发展得到了重视

传统武术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了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的理论,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健身作用。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具有如下特点: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练习;运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控制;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不受季节的限制;蕴含着深奥的哲理,练到不同的程度,会有不同的收获。

效益最大。平台建设投入的大量资金应能更好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更广更多的人受益。宜分析受益人群,打破专业壁垒,统筹规划、避免低层次重复性建设,让社会效益最大化。

传统武术保护迫在眉睫,应把传统武术的保护引入中华文化安全的高度进行审。当前武术界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传统武术理论的深层研究,关注传统拳术资料挖掘、整理,关注传统武术发展,关注传统武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

2.专家、学者正在全方位的对传统武术进行挖掘、整理

3.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规范,重视传统武术项目发展

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传统武术,主要散落存在于广大民间,处于自然发展阶段,传统武术由于受“家族内传授、绝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等思想观念的禁锢,致使部分拳种在历史的发展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横向传播。当传统武术传承人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时,传承传统武术就会处于次要地位,一旦出现传承人的责任性不足或意外事件发生,就会造成传承的断裂。

蔡仲林通过对全国33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校调查表明:各高校的武术专项课仍以竞技武术为主,很难全面体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这种以竞技武术为核心的技术课程很难承担起传承传统武术的重任。“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历经传统武术熏陶从而对传统武术怀有深厚感情的专家和学者,即新一代武术家群体”去为传统武术的振兴而拼搏,去履行拯救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使命。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来看,忽视传统武术教学,将加剧传统武术没落,使传统武术发展之路越来越窄。

(二)传统武术自身特点迎合了高校健身运动的需求

1.国家倡导传统武术发扬光大

(三)传统武术传人有传承传统武术的意愿

这话说起来轻巧,做起来确实有难度。这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从动脑开始,想出一个可行的行动方案,然后动手引导宝宝去做。请注意我这里没用上“教”这个字。你教,宝宝没有体验,就没有感受,路摆在他面前,他也走不下去。

(四)高等学校将为传统武术的传播环境带来很大的改变

高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具有充足的体育场馆和专业器材,为传统武术传承提供了物质保障;学生人文素质较高,空暇时间较丰富,可以抽出经费引进传统拳师,为传统武术的传承提供了时间和人力保障;高等学校拥有大量的馆藏图书、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和办公环境以及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传统武术开展理论和教学科学研究,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发展以及创新,推动传统武术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三、传统武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武术本身所呈现的困境

武术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中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的人伦精神、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品德。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优秀内涵,将武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其价值得以形成并充分发挥,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武术体系庞大,存在着风格和技术特点迥异的特征,因此对传统武术的评价方式和方法难以形成统一标准。近年来虽然官方和民间武术交流的增多,传统武术在国内的发展有着拳种融合的趋势,但是传统拳种的地域性特征并没有被消除。当前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地域性,如河南在开设传统武术课程时首选河南当地的拳种,因为其不仅有人力资源优势,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武术的传承人都存在武术技术单一的特点,当前各高校不可能把每个拳种的传承人都引进高校进行授拳,从而使高校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乃至公共体育课传承武术时追求地域特色拳种。

2.有限的传统武术拳师难以步入高校课堂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投入了大部分人力、财力、物力,在全国大规模挖掘传统武术,出版了《中国武术名人辞典》、《中国武术拳械录》,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29个传统武术拳种。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邢台梅花拳”6项传统武术项目位列其中。

自从1957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武术家,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整理改编出现代竞技武术项目以来,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培养了大批的现代竞技武术专业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发展。高等院校作为传播武术的重要阵地,目前其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由现代竞技武术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了解和掌握传统武术理论和技法的教师为数极少。

由图2可得,S点为原点,坐标为(0,0,0),假设由S点出发到F点经过L1,L2,,Ln,Li(xi,yi,zi)表示UAV飞行过程中的第i个节点,因此UAV飞行全过程的路径可表示为

3.传统武术自身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传统武术在防身自卫、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武术受到了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和国外民族体育项目的冲击。很多人转而开始关注和练习其他体育活动,传统武术受到了冷落,甚至出现了有些拳种面临失传的窘境。这一方面和传统武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在继承传统武术精髓的基础上,谋求创新发展,从而跟不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和传统武术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借助现代传播媒体和营销渠道来做宣传推广有一定关系。

(二)高校发展传统武术所面对的外来困境

传统武术虽然有着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其庞大的体系恰恰是其发展的劣势,庞大体系限制了其推广和发展速度。传统武术的精华分散于民间,但基层管理建设不完善,竞赛体制不健全,短时间的练习又难以对民间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全面领悟,培养的人才将来的就业渠道在哪里?相比之下,当前很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的武术课程,主要是以竞技武术为主,传统武术较少,究其原因就在于竞技武术的管理模式与竞赛体制已趋于成熟,在竞技、表演、招生、就业都会给学校带来一定收益。利益和压力并存的态势使多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放弃了对中华传统武术课程的开设。

根据图4,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品直收率呈阶梯状上升。但经XRD分析,当反应时间为100min时,产品有明显杂峰即产品含有大量杂质,其他反应时间条件下产品均为纯相。由于反应时间的延长,体系反应更彻底,同时,水蒸发量增大,母液体积减小,因此直收率上升。当反应时间延长至40min时,直收率只有少量上升。当反应时间为60min时,直收率有明显上升,且其直收率与反应时间为80min大致相同。当反应时间为100min时,虽然直收率能达到近85%,但产物基本为杂相二钼酸铵,失去试验意义。

结束语

传统武术由于其自身特定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在当今社会乃至高校的传承和发展迎来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主、客观困境。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抓住传统武术在高校发展的机遇,走出困境。笔者认为,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地方高校要高度认识到传承传统武术的重要性,采取资源共享的策略,不同的高校引进不同拳种的拳师,在打造自己优势品牌拳种的同时,达到拳师共享,丰富自己学校的拳种;(2)拳师在被聘进入学校授拳时,要对拳师进行说服式培训,提高拳师遵守高校教学规章制度的意识,遵守教学规律等现代教学模式;(3)常年受现代竞技武术训练的运动员对传统武术比较陌生,或者会存在排斥的心理,在此过程中要求拳师在进行技术传授的同时,要提高理论授课的能力,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武术的认识;(4)在隐性压力下可以适当采取试点的模式进行改革,在效果明显的情况下进行扩展式发展;(5)实行传统拳师与高校学者结合的模式改变传统拳种教材,编制一系列适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学生使用的教材。

参考文献:

[1]周伟良.论当代中华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邱丕相,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3]徐永峰,张丽.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形成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

[4]邱丕相,杨建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2.

[5]张云崖,冉学东.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传统武术的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

[6]王国志,邱丕相.中国武术“越武越寂寞”的症结及发展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

[7]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金春霞
《大家》 2012年第20期
《大家》2012年第2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