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毛泽东与《资治通鉴》

更新时间:2016-07-05

毛泽东是娴熟中国历史的政治家,他不但自小喜读史书,至老尤笃。《资治通鉴》是毛泽东最喜爱读的一部史书,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的书房里,既有这部书的线装本,也有1956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整理后的平装本,这个平装本正是毛泽东提议标点整理的。这两个版本的《资治通鉴》,都有着他圈点批画的手迹,

钢绞线在下料过程中,第一步,需要监测钢绞线的质量和刚度,确保钢绞线的质量满足实际工程的使用需要,禁止将不符合规范的钢绞线带入施工现场。另一方面,在钢绞线的下料过程中,需要保证预应力筋设计的尺寸和张拉要求达到行业标准,符合实际施工操作规范。一般情况下,预应力管理管道以金属波纹管到为主,直径在16~25m之间时也可以选取金属波纹管道作为管道使用。在管道穿行过程中,需要将钢绞线进行标号,确定号码后再进行施工,施工一般选择单根穿梭的方法,从而避免在穿行过程中出现的钢绞线纠缠等隐患。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共约300万字。该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年,(959年)的事迹,是《史记》之后包容年代最长的通史之一。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主要意图,是要通过历史事实,为封建帝王提供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经验教训。所以,《资治通鉴》记载历代史实,既写其盛,又写其衰;既讴歌赞扬贤明、有作为的帝王,也敢于深刻地暴露历代统治者的丑行坏事。正如司马光在该书的《进表》中说其宗旨在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所以,“专取关国家胜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在毛泽东看来:“《资治通鉴》这本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接触到《资治通鉴》,1912年19岁的毛泽东在一连投考农业、政法、商业几个专门学校都不满意而自动退学后,又报考湖南省立高等中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在这所学校里,他从国文教员胡汝霖那里借到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自此以后,毛泽东对《资治通鉴》兴趣终生不衰,无论是在战争年代 ,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只要有空闲时间,他总爱拿这部书认真阅读。1959年10月毛泽东赴外地视察前夕,特地列出随身携带的书籍名单,《资治通鉴》就在其中。毛泽东晚年曾向身边的护士孟锦云推荐这部书,他说:《资治通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他读过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据孟锦云回忆,毛泽东有一段时间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一读就是半天,累了就翻身,又读好长时间,这样持续了好久。毛泽东晚年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书中有不少页都被透明胶布贴住,并留下他的批语。

毛泽东认为:《资治通鉴》最重要的是它突出了历代兴衰治乱之根本所在。他晚年同身边工作人员谈话中,曾评论司马光所以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周天子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要紧,使原先的三家分晋由不合法变为合法的了,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选择这件事为《资治通鉴》的首篇,这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下边做的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你上面敢胡来,下面凭什么老老实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毛泽东读《资治通鉴》,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历代战争的记载,并注意从这些战争事实中吸取古人如何克敌制胜的经验和启示,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例如:1936年,毛泽东在其军事理论著作《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中讲到战略退却和战略防御的原则问题时,指出:“中国战史上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1938年,他在另一部著作《论持久之战》第82篇中,为了说明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问题,又再次列举出上述六个战例,并加上晋楚城濮之战、韩信破赵之战,认为这些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主动”。毛泽东列举的这些战例,在《通鉴》中都有比较精彩的描述。毛泽东不仅善于总结古代战争中制胜的经验,同时也十分注意吸取古代战争的失败教训。他在阅读《通鉴》卷71中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误用马谡镇守街亭要冲,致使街亭失守,从而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即在书中批注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诸葛亮作为蜀军的最高统帅,在首次北伐这样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中,应当亲临前线坐镇。这句批语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敏锐的洞察力。再如,毛泽东在阅读了《通鉴》卷72中关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粮尽退军,以伏兵击退曹魏追兵这段史实记载后,又在书中批注道:“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毛泽东认为,诸葛亮吸取了街亭之战失败的教训,因而在以后的几次北伐行动中都亲临前线军中直接指挥。不过,诸葛亮在后几次北伐中,对于军中事务,无论巨细都一一过问,对此,毛泽东显得不以为然,因而他自己做统帅时,尤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只抓重大战略,而将战术问题交由前线指挥去处理,即所谓“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可见,毛泽东的确善于从《通鉴》中所记载的古代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

作为统治者,如何识人用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法正(公元176—220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臣,起初依附益州牧刘璋,为刘备献策攻取蜀地,后任蜀郡太守,尚书令等。由于法正利用权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于是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汇报,加以节制。诸葛亮则从当时刘备所处不利环境这一大局出发,指出法正正像羽翼一样辅佐刘备,使他能自由翱翔,不能因为小的过失就限制他的权利。毛泽东读此在书旁写道:“观人观大节,略小故。”毛泽东的批语,表明他是同意诸葛亮的,从而提出评价人、使用人都要“观大节,略小故”。

岁月》里的自行车,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物件,更是一种对过往的深深缅怀和那一代人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M].岳麓书社,1990.

[2]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三联书店,1986.

[3]薛泽石.跟毛泽东学史[M].红旗出版社,2000.

[4]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

孙瑞
《大家》 2012年第20期
《大家》2012年第2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