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试题讲评策略——以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第36题为例

更新时间:2016-07-05

随着地理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考命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已学的地理基础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缺乏答题角度或者机械地套用模板等问题突出,缺乏逻辑思维是学生不能取得高分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地理试题讲评乃至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未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造成教师讲评一道题则学生明白一道题的结果,学生难以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必须优化试题评讲策略,着重提升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文将以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第36题为例,讨论在试题讲评过程中常见的教学误区,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策略,有效提升高考复习备考的效果。

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充分重视农业发展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可以在饮水和输水环节有效控制水资源浪费与不合理的丢失。节水灌溉工程在施工建设进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节水材料,配置完善的输水管道,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过关,不存在开裂下渗问题。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开展养护管理,提高工程运行质量,使得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科学的使用。

一、何谓地理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2]。一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是地理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思维,地理科学研究重视探讨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区域等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提高,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3]。因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地理教学观念,不能把地理当作一门简单的描述性学科,而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要重视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而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借助地理基础概念、原理和规律,形成判断和推理,揭示地理要素之间、地理系统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间接地反映、认识地理事物的理性思维活动。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是解决地理问题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帮助他们梳理地理基础知识、过程和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提高其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有效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够使地理思维活动更加富有成效,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

1.3.1 开放式测量法 将一次性输液管置于标尺内,并固定在输液架上,接上三通,连接管内充满液体,排净空气,一端与输液器连接,另一端连接中心静脉导管,标尺零点对准腋中线第四肋问,相当于右心房水平,测压时先将液体充满测压管,管内液面的高度应比预计中心静脉压水平高约25 cm,而后转动三通,使测压管与中心静脉导管相通,使液面自然下降,当液面下降到有轻微波动而不再下降时的刻度即为中心静脉压。

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问题解决上,目前高考更加重视对真实的地理问题进行探究,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即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分析、判断、评价、论证的水平以及表达地理思想的能力[4]。通过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通过“套模板”的问题解决策略,都不能满足高考对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当知识应用的情境发生变化时,学生容易出现审题不清而答非所问、机械地套用模板、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混乱等问题,例如,在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第36题第(1)小题的答题中,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首先要判断出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则从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角度分析坦桑尼亚进行剑麻种植的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中对剑麻用途的描述,错误地认为剑麻用途少,或者认为我国对剑麻的需求少等。这些典型的答题错误,反映了学生对材料和问题的分析与理解不足,难以有效迁移和应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进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分析思维过程混乱,缺乏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严格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律,从感知和概括地理现象出发,通过逐步推理判断得出结论,使学生的综合思维富有逻辑性。

二、试题讲评中的教学误区

作为城市景观的焦点和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尺度空间水景在城市微观环境的整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城市面貌的橱窗,也是评价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准[12].小尺度空间水景的营建具有美学和生态学等多种意义,日益成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新亮点.东西方均对水景的运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应用实践,也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性的佳作,但单独针对小尺度空间研究水景应用的系统理论和代表性方案并不多.

1.缺乏引导学生感知背景材料

地理逻辑思维是以感知和获取地理信息为基础的,而大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审设问”之后就直接进入试题的分析与讲解,缺乏引导学生全面、完整地感知背景材料和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的过程,或者说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背景材料和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学生对问题背景材料的感知碎片化,获取地理信息的效率较低,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快速从试题背景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进行精准审题。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不少学生甚至连材料都没有阅读清楚就匆匆答题,所写的答案笼统,缺乏材料依据,或者不知道从什么角度着手解决问题,只能从“地气水土生”等角度描述自己记忆中的知识碎片。

在试题讲评之后,不少教师主要针对试题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缺乏对思维过程的总结,即以试题材料为背景,对如何有逻辑地进行问题思考的总结。例如第(2)小题,教师更多地总结为“地气水土生、交市劳科政”这样的答题模板,让学生从这些角度出发分析农业或工业的区位条件。所以,从学生的答题来看,经常会发现他们忽略材料和设问,机械地套用模板,纯粹罗列知识点,逻辑性差。学生在问题解决的经验中没有形成严谨的、有规律的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思维过程,使得他们在新情境中不能独立思考,有目的地获取材料信息,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判断和推理。

2.忽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

在明确问题之后,需要详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归纳与概括材料,要求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分段,关注图名和图例,从而明确文字材料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图表提供了哪些方面的信息(例如位置、地形、水文、交通信息等)。如此能够使学生清晰地知道“题目给我什么信息可以帮助我解题”,为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能够缩短解题时间。

图1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第36题(1)常见的逻辑思维过程

针对学生审题不清,答题不知从何着手的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首先粗略浏览所有图文材料及问题,然后重点通过拆分问题达到理解问题的目的,即通过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从而确定问题之所在,明确问题“问什么”,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起点。这一步骤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获取解题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第36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以我国在坦桑尼亚兴建剑麻农场为载体,重点考察农业区位条件选择及其影响。本题整体难度属于中等水平,要求学生在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进行区域对比分析,同时要求学生调用相关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其中第(1)小题和第(3)小题是原因分析类题,要求学生依据自然地理环境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逻辑联系,结合材料、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与判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第(2)小题和第(4)小题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答题即可[5],对于思维深度要求较低。教师在讲评该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3.缺乏对思维过程的总结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一系列智能电网实践工程,深圳科技生态园智能电网对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配电智能化、用电智能化、高级应用等技术进行了探索。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以智能配用电领域为发展重点,涵盖分布式电源、微电网、配网运维、用电能效、能源调度等方面,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绿色出行率不低于90%。智能电网的已有工程实践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开发、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应用、智能需求响应、电动汽车等方面。

三、地理试题评讲策略

例如第(1)小题,题目的设问要求是说明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分析的角度是“气候条件和用途”,分析的区域是“我国”。因此,对原题目的分解首先要判断“产需矛盾是产量大需求少?还是产量少需求大?”。然后,由于要结合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进行分析,所以要判断和总结“剑麻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是什么?”、“剑麻有什么用途?”。最后,由于分析的区域是我国,因此要明确“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如何?”、“我国剑麻纤维的使用现状?”

1.拆分与理解问题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在答题思考过程中,根据其知识基础或者生活实践经验可能并不能直接判断出我国处于剑麻纤维“产量少而需求量大”的产需矛盾中,也未必能够直接判断出我国气候条件如何影响到剑麻的产量未必能根据背景材料判断我国剑麻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在答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逆向思维,是执果索因的思维过程。教师按照自身的思维过程进行试题评讲,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参考答案与问题材料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解答案的合理性,但是,当设问方式或者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学生由于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便难以按照上述思维方法,准确构建“矛盾——产量与需求——气候和用途”之间的因果关联,根据问题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此,在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中,必须以材料为基础,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思考。

在试题评讲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考虑和衡量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差异,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过程,梳理清楚教学思路,教会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归纳与概括背景材料

教师由于解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经验丰富,在看到第(1)小题时,能够快速判断出我国存在剑麻纤维“产量少而需求量大”这一产需矛盾,应该从气候条件分析“产量少”的原因,从用途角度分析“需求多”的原因,继而运用相关的地理规律来解决问题并表述问题解决的过程(见图1);在看到第(3)小题时,教师能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类比推理得到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由此可见,教师的思维过程是非常顺畅、全面且严谨的,同时也是具有跳跃性的。

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36题的文字材料主要涉及以下内容:①剑麻的生长区域与用途;②坦桑尼亚盛产剑麻;③中国在坦桑尼亚建剑麻农场,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坦桑尼亚的位置图;④坦桑尼亚及基洛萨的位置、交通条件、水文与地形等信息。在回答第(1)小题时,主要调用①、②和③来解决问题;回答第(2)小题时,调用③和④;回答第(4)小题时,调用③。

3.善用出声思考法

地理逻辑思维训练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总结[6]。在试题讲评时,可以采用“出声思考法”来促进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教会学生如何有逻辑地思考。首先,教师在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之后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用语言讲出思路的方式,向学生示范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内部思考过程[7],要明确告诉学生在每一小问中“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样想”、“我遇到了什么困难”等,使学生清晰地体会到如何根据材料信息逐步推理判断,明确地理各要素之间、材料与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形成解决地理问题的逻辑思维。然后,在对典型例题进行变式训练时,邀请学生通过“出声思考”来报告其在解决问题时内部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诱导,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自我追问的习惯。出声思考法能够促进学生反思自身的思维过程,反思自身解题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据此进一步了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不足,引导学生检查和调整思维方式,从而帮助其提升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4.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过程总结

在试题讲评过程中,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手绘简易的思维导图,或者在试题讲评之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思维过程进行总结,目的是将教师内部的思考过程外显化,对思维过程进行凝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正确的逻辑思维过程,关键要表现出思考过程和逻辑顺序,而不需对原因或结果做具体描述(见图2)。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解题时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图文材料的描述进行提炼,促进学生对材料信息和已学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学会自主梳理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提升地理逻辑思维。

图2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第36题(1)逻辑思维过程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试题或练习讲评时,要灵活运用各种讲评策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形成符合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习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

1.临床基本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问诊。直肠触诊有疼痛感,同时也会出现靠近尾部的腹痛、腰痛以及下肢僵硬。由于前列腺的肿大会压迫到膀胱,使得犬的排尿出现异常,可能会出现尿淋漓。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构筑育人高地着力素养考查——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 2017(7):36-39.

[2] 杨金武.逻辑思维能力与素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张亚南.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4):84-88.

[5] 李玉钧.基于SOLO分类法的试题研究——以2017年高考全国文中Ⅰ卷地理试题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8):22-24.

[6] 邵志豪,袁孝亭.注重学科思维训练的地理教学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62-264.

[7] 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苏泳欣,曾玮
《地理教学》 2018年第11期
《地理教学》2018年第1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