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乐”的辨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乐”是汉字中的一个常见字,现代汉语常用的语义有“音乐”“高兴”,有两个常见的读音,“音乐”义读yuè,“高兴”义读lè,此外,还有一个不常见的读音是“yào”,这是《论语》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乐”的读音;搜狗输入甚至特别注明“智者乐(yào)水”,当下《论语》的注译版本不少,笔者查阅中华书局的两个版本都没有针对这个“乐”的专门注释,只有对该句的译文,其中,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译文是“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1](p72)张燕婴先生版本的译文是“孔子说:‘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2](p81)上海古籍出版社金良年先生撰的《论语》译注,对这则的注释是:“乐(yào药):邢昺疏云:‘乐谓爱好。’意为沉浸于山水之中而与之俱化。下文‘知者乐’之‘乐’,是优游快乐之意”。[3](p63)

我们认为“乐”的“yào”读音是古人的一个误解,其原因是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乐”词义的误解。在此,我们结合《论语》的具体语境以及历代注释家的注释对“乐”的语义和读音进行辨析,讨论“乐”被读作“yào”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汉语书面语是以汉字为桥梁的,众所周知,有些汉字不是一形一音一义的。尤其是古典文献,字与词的关系更复杂。《论语》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汉字、汉语已经有了很多改变,在此,我们以传世版本的《论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全面统计“乐”在《论语》中的存在状况,使用汉字字形和词义的关系、词的语境义和基本义的关系等汉语学理论知识,对《经典释文》的注音以及后世关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乐”是否能够读作“yào”进行辨析。

一、《经典释文》中“乐”的注音和释义列举

“乐”在传世版本《论语》共有47个,按照唐代陆德明的注音标记,可以分为三类,具体列举如下:

一类是完全未标注的,共有24例,例如:

3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经典释文》第1361页:乐之,音洛;乐,音岳,又五孝反,注及下同。)

为了切实提高我院学生能力,本文根据我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CDIO教育理念,对《岗位技能实训》课程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岗位技能实训》课程是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生学习大部分课程之后的第七学期开设,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开发、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主要目的;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学校到工作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该课程不适宜采用偏重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项目开发训练环境,增加实践环节,使其能系统化地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与其她成员合作完成课程实训内容。

2.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八修)

《辞源·木部·第880页》:

4.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

5.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

6.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先进)

7.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

8.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城市总体规划重点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规模、布局等,涉水内容交待相当简略,规划的重点是中心城区、县城和重要集镇,而水资源具有流域和区域上的关联性,要分析城市供水水源的可靠性和排水的安全性,有必要对流域和区域的供用水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城市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因此,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时,需要认真分析城市总体规划报告,对涉水内容进行识别和梳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等要求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补充,科学分析水资源对规划的保障能力以及规划实施对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从而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与城市总体规划涉水内容相衔接。

9.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季氏)

发送方A开始先选定一种Hash函数,通过该函数产生散列值,然后发送方A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摘要进行加密,生成数字签名并将这个数字签名发给接受方B。与此同时,将消息通过公开信道发给接受方B。

10.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11.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阳货)

12.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修)

13.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阳货)

14.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季氏)

15.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阳货)

第二类是明确标为“音洛”的,有15例,例如:

16.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经典释文》第1361页:乐之,音洛。)

17.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阳货)(《经典释文》第1387页:不乐,音洛。)

1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经典释文》第1350页:亦乐,音洛,谯周云“悦”深而“乐”浅。一云自内曰悦,自外曰乐。)

组织市场调查和产品营销队伍分期分批到省内其他地区及香港、澳门、江、浙等地帮助投资者实地考察相关产品销售市场,联系产品销路,为供销双方牵线搭桥。

2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经典释文》第1356页:处乐,音洛。)

2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经典释文》第1360页:其乐,音洛,注同。)

2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经典释文》第1361页:乐之,音洛。)

2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经典释文》第1363页:乐亦,音洛,注同。)

教师若单纯依靠小学语文教材开展童话教学,把学生的童话学习定格在书本世界里,而忽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会束缚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小学语文童话教育失去实践和应用的价值,不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当将课上课下两个课堂结合起来,注重课外教学对学生知识巩固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童话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24.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经典释文》第1363页:乐以,音洛。)

我的儿子是在春天出生的。儿子的名字一直没有起。那天我在网上找到一个起名的网站,上面有名字测试。万姐一直抱着孩子站在旁边,等我找完了才说:“能不能给我女儿也算算。她叫任洁。”

25.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经典释文》第1373页:子乐,音洛,注同。)

同时,中国在对外施行“高铁外交”的积极政策下,联合多国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我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金融支持。

19.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经典释文》第1351页:而乐,音洛,注同。)

27.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经典释文》第1379页:乐然,音洛。)

28.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季氏第十六》)(《经典释文》1384页:骄乐,音洛,下宴乐同。)

34.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微子)(《经典释文》第1387页:女乐,并如字,注同。)

29.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经典释文》第1384页:礼乐,音岳)

3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经典释文》第1361页:乐,音岳,又五孝反,注及下同;知者乐:五孝反,下同。)

第四类是标记为“五教反”2例,例如:

3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季氏)(《经典释文》第1384页:三乐,五教反,下不出者同。)

第五类是标记为“五孝反”1例,“又五孝反”3例,例如:

(1)通过计算成都平原城市群在4个时间断面上56个县(区)经济的主成分和综合得分值,并根据经济综合得分值对各县进行排序,其中,2015年综合排名前五的县为龙泉驿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和青羊区,后五名的县为名山县、金口河区、平武县、青神县和丹棱县.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强MRI联合CT扫描对良性和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24%和96.00%,明显高于CT扫描和增强MRI(P<0.05),而增强MRI对良性和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略高于CT扫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MRI联合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扫描和增强MRI(P<0.05);而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增强MRI联合CT扫描可显著提高良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涂咏涛等[12]发现双螺旋CT联合MRI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膝部骨肿瘤临床检出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经典释文》第1361页:乐,音岳,又五孝反,注及下同;知者乐:五孝反,下同。)

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修)

第六类是语焉不详的,1例,例如:

第三类是明确标为“音岳”的,有3例,例如:

我们从以上列举可知,《经典释文》中对“乐”的标音,和现代汉语中“乐”的读音相比较来说,“音乐”义的“乐”是“岳”,这和现代汉语是一致的。

“乐”读作为“洛”的是“高兴”义的“乐”,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也存在“e”与“uo”两个韵母不分,陆德明是唐代苏州吴人,也许是因为方言的缘故才导致这个结果。

目前,国内外500 kV大跨越设计一般采用的导线主要有(特强)钢芯(高强度)铝合金绞线、钢芯(高强度)耐热铝合金绞线、铝包钢绞线、钢芯铝包钢绞线等。

本文要讨论的是当下很多《论语》注本,会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读作“yào”。从当下的注释看,《论语》中的这个“乐”存在两个相差甚远的意思,它们是“像”和“喜欢”。通常把“乐”解释为“像”的时候,其读音是“yào”,这个应该是按照反切的拼音法则,是“五孝反”或“五教反”反切结果。我们知道,古人把同一字的不同意思的读音加以区别,就是“破读”,要有“破读”,首先得有一个确定的词义,可是陆德明把“乐”注为“五孝反”或“五教反”的“像”的意义是否合理呢?“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是不是“像”的意思呢?我们认为没有,笔者在“《论语》‘好’‘乐’‘说’辨析”[4](p74-81)一文中对“乐”的语义做过对比研究,以下再从现代工具书和汉人的注疏中进行分析。

二、现代工具对“乐”的注释

“乐”在现代汉语中口语中没有“像”意思,现代主流工具书的解释是:

楚雄供电局要求金沙江流域沿线大姚、永仁、元谋、武定供电局密切关注险情,研判对所辖电网设施影响,同步排查沿岸驻所、驻地及基建、大修、技改等施工驻留人员状况,做好防汛及人员撤离的准备,对水电站、变电站防汛准备工作进行排查及梳理,注意防范因持续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范因自然灾害导致电力设施受损引发的社会人员触电事件。输电管理所和变电运行所立即梳理作业计划,同时梳理应急人员及车辆,进入应急状态。

《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中,“乐”都有“l蔓 yuè”,两个读音,承担四个词的记录功能:1.读作“ lè”,一个是“快乐、喜欢、乐于、乐子”等以“高兴”为基本义的词;一个是姓氏用字;2.读作“yuè”,一个是表示“音乐”的词;另一个也是姓氏用字。

王力先生主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乐”的解释是:1.yuè,音乐。2.lè。快乐,高兴。《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陶潜《桃花源记》:“并怡然自乐。”引:喜欢,乐意。《后汉书·张让传》:“万人所以乐附之者。”这里和现代汉语词典的最大不同就是:没有标注“乐”作为姓氏用字的功能。

2)第1年春夏季修剪。夏季枝条长度达到20~25 cm时,全部用牙签开基角至90°或拿枝开基角至90°以上。立秋后全部拉枝,使角度达到 100°以上。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1.yuè。音乐,乐器,《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工;姓。2.lè。喜悦,乐于、乐意,泛指声色。3.yào。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luò。乐讬:指行为不拘小节,放荡不羁。同“落拓”。5.lào。乐亭,乐陵,地名。

26.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子路)(《经典释文》第1377页:无乐,音洛,注同。)

由以上四部工具书可知:

a.现代汉语中的“乐”的常见读音是“yuè”和“lè”。

b.读作“ luò”的时候是假借字。

c.读作“lào”的时候是地名用字,对于地名的读音向来是从众从俗,无须讨论。

d.“乐”读作“yào”,只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才有。

这里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辞源》虽然把《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读为“yào”,但是,它的意思是“喜爱”,表示“喜爱”义的“乐”在现代汉语中读为“lè”,也是众所周知。

三、“乐”在《十三经注疏》中的疏释

《论语》的微言大义是我们今天解读《论语》的最大困惑,从训诂的角度来说,“确诂”是最高境界,两千多年前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是太容易确定的,何况《论语》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经书,其主要功能是为王朝统治服务,所以对《论语》的解读很多时候是为政权服务,牵强附会的训释不少;虽然如此,我们检索古人前贤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解释依然可以获得不少启示,《十三经注疏》对该段的疏释如下:

子曰:“智者乐水。”包(东汉注释家包咸)曰:智者乐运其才智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仁者乐山。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知者动。包曰日进故动。仁者静。孔(西汉注释家孔安国)曰无欲故静。知者乐。郑(东汉注释家郑玄)曰知者自役得其志,故乐。仁者寿。包曰性静者多寿考。宋邢昺疏:子曰至仁者寿。正义曰此章初明知仁之性,次明知仁之用,三明知仁之功也。知者乐水者,“乐”谓爱好,言知者性好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止也;仁者乐山者,言仁者之性好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知者动者,言知者常务进,故动;仁者静者,言仁者本无贪欲,故静;知者乐者,言知者役用才知得志,故欢乐也;仁者寿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5](p2497)

①感兴趣区域小于病灶大小的两倍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1.28±0.81)分;②感兴趣区域大于等于病灶大小两倍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2.83±1.68)分。两种不同检查方式所得到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

由以上“注”与“疏”我们可知:无论东汉包咸、西汉孔安国、东汉郑玄,还是宋朝的邢昺都没有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乐”训为“像”的意思,他们都认为该“乐”是“爱好”义。

三、结论

“乐”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在《论语》中就是了,它在语句中究竟是什么意思,要靠语境来确定,也就是它究竟是哪个词,一个词的语境义确定了,这个词在句子中读音也就确定了,这是我们解决书面语中多音多义字的方法。

“乐”被理解为“像”义,读作“yào”,以笔者的学力所及,最早的记录当是《经典释文》,《经典释文》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给文献中汉字注音的文献,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中的异读进行了研究,其中,台湾学者黄坤尧《经典释文动词异读新探》较有影响,孙雍长先生在《训诂原理》[6](p108)说道:“《新探》则在对《释文》动词异读做出全面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陆德明处理异读实以辨义为主,不在解释语法上面,所以只就字论字,讨论每个字的音义关系或音变条件,而没有附会到现行的源于西方的语法体系中去。”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异读实以辨义为主”用到解释“乐”的读音十分贴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乐”是动词,而且是及物动词带宾语,《经典释文》中之所以把该“乐”读音标记为“乐,音岳,又五孝反”,是因为“乐”是“像”的意思,为了和“喜欢”义的“乐”区别,当然要有个不同的读音,于是就有了“五孝反”这个读音。

孤立地看“智者乐水”这句话,没有问题,“乐”是多音多义字,有多个读音是很合理的,但是,作为语言中的一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最终会影响人们对文献思想的解读,我们综观古代文献典籍和古今工具书,这个句子中的“乐”除了在《经典释文》中被解为“像”,再没有第二个语句中的“乐”有这个训释,一个词义历经两千多年,只被用过一次,这不符合词义存在的原则;在训诂学中有“随文释义”这个传统,孙雍长先生认为:“同词异训的随文释义,主要是因词义有引申,有变通渗透,形成词的多义性,而多义词的使用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往往因语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训释必随之而有不同。这种情况下,虽随文所释之义每不相同,但与其本义总是相通的。”[6](p378)这里“这种情况下,虽随文所释之义每不相同,但与其本义总是相通的”值得我们注意,很显然,“乐”解做“像”无论是“音乐”义的“乐”,还是“高兴”义的“乐”都跟它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与基本义是不相通的,那么它是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音多义字呢?这里的问题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除了在《经典释文》中有“像”的训释,我们在别处都没有发现,从以上今人的注译中也看不出来有“像”的意思,那么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的这个训释就是个孤证。

关于“孤证”,黎锦熙先生说:“例不十,不立法”,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的绪论中也说:“我们还要补充一句,就是‘例外不十,法不破’。我们寻觅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不免要遭遇一些例外。但如果只有个别的例外,绝对不能破坏一般的规律。个人之所以不相信‘孤证’,就是这个道理。例外或孤证当然也有它的原因,但是那往往是一种偶然的外因,例如传抄之误。区别一般和特殊,这个原理非常重要,假使同时代一切史料都没有这种语言现象(语法结构形式等),只有一部书中有这种学习,这部书就有被证明为伪书的可能。”[7](p19)我们这里不是要证明《经典释文》是伪书,我们只是想讨论“乐”训为“像”之不合理性,并进而证明“乐”的“五孝反”读音的不合理性,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批判精神,不能“泥古”,词的语境义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其规定性,它是“这个词”的语境义,当被解做“另一个词”时,我们要慎重,因为词义不仅有个性,还有共性,又叫普遍性,它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灵魂,不可或缺。

所以,“乐”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这个“像”义的解释应该给予纠正,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的思想内容,说“智者乐水”是“智者”喜欢像水那样灵动,无处不在,故“知者动”,水性柔,以柔克刚,其乐无穷,故“知者乐”;“仁者乐山”是说仁者,处之泰然,无贪欲,好静处,故“仁者静”,厚德载物,顺其自然,故“仁者寿”。

另外,坊间对这则论语有一个文字上的谬误,我们会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成“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也需要明确,笔者查看《论语》通行本和影印的《十三经注疏》都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当下我们对于经典关注其“大义”,往往会忽视它的文本,但文本是“大义”的母体,一旦认真起来,就有伤大雅。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张燕婴.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尹世英.论语“好”“乐”“说”辨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

[5](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6]孙雍长.训诂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尹世英
《湖北社会科学》 2018年第04期
《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