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皖江城市带提升经济竞争力的路径探索

更新时间:2009-03-28

根据国务院2010年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包括合肥、芜湖、巢湖、马鞍山、滁州、铜陵、安庆、宣城、池州九市,还有六安市的两个区县分别是金安区和舒城县,整个皖江沿岸城市带的面积占到安徽省面积的45%,人口比例超过全省半数,经济总量占了66%,其中合肥、芜湖、安庆三市经济总量均已超过千亿。2015年,安徽省GDP增速为 8.7%,其中皖江城市带的贡献率占到 68%。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示范区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5891.5亿元,增长14.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3亿美元,增长12.3%;皖江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约6900亿元,占安徽省同项的76.5%。可见皖江城市带已经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头区,迎接机遇的同时,皖江城市带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趋势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皖江城市带经济竞争力提升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为皖江城市带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国家级规划中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势

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内核动力的支撑,并通过该区域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影响周边地区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我国重点发展中部地区经济的战略,发挥皖江城市带的特色,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区域连接的优势,将产业优势和要素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1]

丽思卡尔顿酒店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酒店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服务标准,同时也是酒店所有人员必须尊崇的金科玉律——“顾客永远是对的”,围绕这条标准,酒店员工被允许脱离自己的岗位,在任何情况下作出最合适的判断,一切服务于立刻让客户满意。凭借近乎神话般的服务,该酒店创办者凯撒·丽思被称为“酒店经营者之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赋能不是简单地放松管控,不断地去中心化,对于所有赋能型组织而言,既要有授权的胸怀,又需要找到授权的平衡点,做到精准授权。对员工进行赋能,即要保证该员工具备承担该项权力的知识和视野,能够作出明智的决策。

皖江城市带地理位置靠近长三角地区,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省视察,随后结合安徽省地理区位提出泛长三角的概念,指出以上海作为领头,将上海周边浙、苏、皖三省纳入泛长三角区。从而构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整个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帮助皖江城市带发挥地理优势,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从扁平块平稳过度到立体化。

安徽省自身依据国家的发展规划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提出构建皖江沿岸现代城镇,加强皖江两岸的跨江联动,协同发展几个具有优势的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依托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国际竞争优势,加快提升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城市的各项服务功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运行更加有效,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在促进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的同时保持各城市的独有特色。皖江城市带整体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挥集聚经济效应,推动区域竞争力提升,在要素趋利流动的影响下,外部要素资源不断流入发达地区,在市场效应和累积循环的机制下,优先推动核心城市区域的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实现各要素的优势配比,在核心集聚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推动城市带核心区域不会因为基础交通条件、环境生态的恶化以及居民住房生活问题影响城市带整体的发展。

二、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现状

(一)皖江城市带发展概况

皖江城市带在诸多行业已经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包括汽车、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等,已经发展形成国家级的产业基地,承接生产、出口等工作。在产业结构上,皖江城市带在传承原有示范产业的基础上,明确了将现代农业、装备制造、轻工业、原材料、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增长极理论认为增强城市带经济联系有利于优化推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皖江城市带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优势,这些基本要素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点,有必要在区域内各城市间加强普遍联系,使各城市能够实现彼此之间自由高效的跨区域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且增强要素流动方向的灵活性和要素使用的效率[2]

(二)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产业重叠

从 GDP表现来看,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在皖江城市带中为第一梯队,其他几个地区相对落后。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皖江城市带第一梯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 15000元以上,其中马鞍山地区最高,而宣城、池州等地不足10000元;从对外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合肥、马鞍山、芜湖在涉外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较城市带其他地区更有优势,表现出较强的外资运作能力,而宣城及池州等城市则在对外投资环境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弱势。从工业化和城镇化来看,第一梯队城市的工业产值占比都在60%以上,就业比在30%以上,人口城镇化比例都高于其他地区,城市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其他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在初级和前期建设阶段,在这个方面两级差异明显,这或将成为阻碍整个城市带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障碍[4]。整体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综合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5]。分析其原因,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在区域位置、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别并落后于长三角地区。

CORS在山东沂源儒林河初设中的应用及思考………………………………… 崔居峰,张 盼,谢 振(14.55)

(三)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发展不平衡

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其中合肥位于安徽中部,形成以汽车、装备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生产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马鞍山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并且在近几年的创新发展战略引导下已经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格局。然而与其他各城市相比较,皖江城市带 9个城市中,有 6个都以生产汽车及其零部件为主,工业生产雷同度较高,且区域地理位置临近,增加了各城市对工业生产供应原料的争夺,形成了市场的重合,容易造成各地区为争夺市场打价格战,不利于产业的精细化发展。因此,皖江地区虽然已经形成汽车、化工、冶金等产业的集聚,却没有形成综合配套优势,表现在产业规模小、缺乏高新技术支持、特色产业不突出和集聚效应不明显等方面[3]。究其原因,不少地方政府出于业绩考核的压力,追求短期获利,而缺乏长远持续发展的意识,造成现在这种大而不精的产业发展模式,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地方的制度约束是阻碍皖江城市带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之一。

三、皖江城市带经济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一)鼓励企业合作竞争

在当前产业间趋同的形势下,皖江城市经济带各厂商若想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应当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形成合作竞争的关系格局,实现企业互助共赢的效果。其一,企业间的竞争结合能够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加大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和降低成本,并实现合作伙伴间在产品研发、生产、组装和销售等环节的优化重组,从而放大规模效应。另外,稳定的合作和信息交流还能够降低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内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由于皖江城市带具有同种类型资源,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寻找异质性资源来争取市场份额,因此通过合作竞争,能够有效扩大企业的资源边界,利用各合作方的异质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相关投入,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实现能力和资源的协同效应,整体上优化了城市间的资源配置[6]

云南送变电公司迪庆站安全员和松云,14日,在洪峰淹没了父母家所在地时,他正在江边紧张观测水情,“家被水淹了,我们都已经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你不用担心放心工作。”接到父亲打来电话,他来不及过多询问,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要翻越雪上前往受灾最严重的羊拉乡排查受灾情况。

(二)合理建设产业集群

《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提出的构建产业集群带动和辐射相关产业发展,为各地区产业分工创造有利条件等[7]。就皖江城市带优势产业发展状况而言,其具有良好的形成产业集聚的条件,包括产业专业和升级的需求条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物流仓储,完善与长三角间的各种物资的相互转移,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还有企业战略与同业竞争之间的条件,就皖江城市带港口建设来说,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规模不大,为了增强区域竞争活力,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对港口的建设要求提高了,有效帮助提升城市带综合竞争力。并且皖江城市带产业链逐渐完善,拥有相关产业的支持,面临着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的历史机遇和中央地方政府的双重支持,未来经济增长和平衡发展的“倒 U型曲线”决定了皖江城市带未来必将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

(三)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

面对皖江城市带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存在的诸多威胁,产业集群发展有必要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针对贸易环境的变化,需要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行政壁垒,要在试点城市间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产业承接转移中推进区域间的合作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外,要注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营造,包括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制度、政策、文化市场等各方面的改进,利用好政策优势涌入泛长三角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皖江城市带注入资金技术支持,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打开宽阔的市场前景。政策方面,政府应当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各产业对外辐射搞好基地开发,从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促进跨江沿岸城市的产业配套基础实施建设,鼓励企业建立跨国公司融入到全球配套的生产体系中,提升经济竞争力[8]

四、结论

综上所述,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已具备了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条件,但需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充分应用好这些条件,形成产业集聚,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发展体系,将国家规划发展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而有效提升皖江城市带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苗苗,韩玉刚,毕学成.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竞争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5,30(2):27-31.

[2]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industrial transition:the experience of Vietnam[J].Prema-chandra Athukorala, TranQuang Tien.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 2012 (3).

[3]汪银枝, 郭媛媛. 皖江城市带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路径:破解产业同构“悖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9-92.

[4]朱盛毅,许跃辉,郭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循环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2):38-40.

[5]刘飞,闵继胜.皖江城市带经济联系的优化——基于区域竞争力提升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41(4):456-462.

[6]Welfare gain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to local suppliers[J].Garrick Blalock,Paul J. Gertle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2).

[7]胡应林.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8]An Examination of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China–Singap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J].Andrew C.Inkpen,WangPie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

 
郭媛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