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科教中心的因应之策

更新时间:2009-03-28

当前,徐州正处于由投资驱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区域竞争加剧、城市功能提升等诸多压力[1].为此,徐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制定了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中心“4个中心”的奋斗目标.作为徐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4大目标之一,科教中心对其余3个中心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明晰其内涵与功能,认清其建设的现状与差距,探索相应的对策与思路,对徐州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能看出,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在小肠结肠炎者,使用腹部B超进行检查,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在检出门静脉积气以及肠壁积气的概率更高,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区域性科教中心的内涵与功能

1.1 区域性科教中心的概念与内涵

区域性科教中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教育发达、人才荟萃的城市或地区,并对所属区域其他城市或地区具有较强的吸纳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图1).从内涵看,科教中心包括科技和教育两个高度关联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的先导支撑;科技的发展通过革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技术条件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则通过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促进科技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3],凸显出科教中心对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强大动力与重要支撑作用.

  

图1 区域性科教中心的内涵与功能示意图Fig.1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

1.2 区域性科教中心的作用与功能

1.2.1 科教中心具有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能力 科教中心有利于加速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为中心城市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更新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催生城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通过辐射扩散的方式将先进的经济观念、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传递给区域其他城市[4].从科技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效应看,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应该具备“一个集群两个体系”的核心支撑:一是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二是以政产学研金合作组织、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同组成的新型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高技能人才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1.2.2 科教中心具有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支撑能力 科教中心有利于完善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体系功能,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激发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是中心城市及区域发展的底蕴和内涵[5].从教育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效应看,中心城市教育功能应该具备“一个体系一个品牌”的核心支撑:一是满足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体系及功能;二是在所属区域具有较高的教育品牌知名度和区域竞争力.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科教中心已具备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但距离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2 徐州建设区域科教中心的优势与差距

2.1 徐州具有建设区域科教中心的比较优势

3.1.4 加快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 加大与国内创新型企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的合作力度,开展交流对接、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深化与世界创新强国、跨国公司、科研院所和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广泛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提升徐州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图2 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Fig.2 High-tech industry output value of Xuzhou City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2 徐州建设区域科教中心的差距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立三维模型中的应用,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纹理映射,二是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是结合点云数据信息来建立的,重点运用3Dsmax形式来构建模型的,保证其标准化。纹理映射主要是采用数码相机,并且安装到扫描仪上,进而搜集大量的纹理信息,科学的建立建筑工程模型。

2.2.2 教育方面 一是在徐高校的区域认可度及创新影响力不高.除中国矿业大学(“211”高校)、江苏师范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徐州医科大学外,淮海经济区内各市对徐州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在徐高校对区域内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强.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省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仅有5个,对知识创新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相对较弱.二是职业教育规模偏小,层次不高,产教融合不足.这种情况下,徐州职业院校不仅很难吸引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各市的初、高中毕业生来徐接受技术技能培养,该市每年也有近2万生源赴苏南等发达地区职业学校学习并在当地就业,导致徐州及淮海经济区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三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徐州初、高中教育水平在江苏省内排名靠后,在淮海经济区内优势也不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市、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既难以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削弱了徐州教育的区域竞争力.

2.1.2 教育资源富集,高等教育优势明显 作为江苏教育大市,徐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 144所,在校生188万人,教职工12万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7.1%,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3%.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徐州驻有6所本科院校和7所专科院校,中国矿业大学为淮海经济区唯一的“211”高校;全市拥有9名院士、1.16万名大学教师和20万在校大学生,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淮海经济区首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51个,煤炭能源、汉语言文学、麻醉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已形成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建成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6个,其中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是全省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在徐高职院校3所,中专校、技校21所,中师2所,每年输送技能型人才6万人;被江苏省确定为江北唯一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地级市,建成国家改革发展师范职业学校5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13所,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9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4个.目前,徐州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基础教育优势资源高地、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高等教育集聚高地和教育人才培养高地,为淮海经济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2.1 科技方面 一是创新型企业集群尚未形成.徐州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较少,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低,也低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任务艰巨.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科研平台数量较少.企业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数量较少,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自有发明专利占比不到50%.产学研合作层次较低,主要采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等传统方式,而共建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促进科学研究与成果孵化的高层次合作较少.三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徐州虽是教育大市,但每万人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仅159.06人,居全省第7位;企业研发人员占职工比例为3.54%,居全省第11位;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5%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研发人数为73.07,居全省第9位;每10万人拥有的专利授权量为99.19件,居全省第13位.

3.1.3 加快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 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科技园等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7],整合区域创新资源要素,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开发区、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园区基地的创新创业功能.

为了增加消费者的规模,实体经济应该提供更多的优惠活动,不仅仅是利用降价促销等价格战来对抗网络经济,而应以吸引人群与建立长期发展战略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忠诚客户群,定期举行一些优惠活动回馈这些忠诚顾客,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多的实惠,增强吸引力。

3 徐州建设区域科教中心的对策建议

应全力推动徐州在科技、教育等方面快速发展并进入淮海经济区领先水平,进而带动城市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徐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职能,促进淮海经济区的协同一体发展.

3.1 加快建设新型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3.1.1 加快构建新型产业研发体系 着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以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为抓手,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政金介(政府、金融机构及科技中介)的辅助融合,大力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在新能源、物联网、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率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7],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和战略性产品.

3.1.2 加快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造为导向[7],以徐工集团、中能硅业、万邦医药、恩华药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鼓励各县(市)、区和各创新园区结合当地主导产业,积极引进省内外高校院所优质科技资源和优势学科团队,建立技术转移徐州分中心,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徐州集聚,重点推动技术、资本、人才和政策等创新要素集聚,着力培育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高新技术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8]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其三大核心内涵之一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将成为流域水资源保护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如何结合本流域实际,稳步深入地推进纳污红线管理,是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1.1 创新平台多样,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截至2016年9月,徐州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8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4 000多家,其中徐工集团“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我国高端工程机械主机智能制造领域唯一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6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2家,在孵企业1 500家以上,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联网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通过引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龙头项目,以及华为、中兴、大唐、甲骨文、微软等海内外著名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培育非晶科技、现代煤化工等一批千亿元创新型企业集群,促进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截至2016年末,全市累计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年翻了两番[6],年均增速达11.5%(图2).2016年全市申请授权专利21 511件,分别是济宁(6 392件)和临沂(4 217件)的3.36倍和5.1倍.近年来,徐州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等称号,科技创新能力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地位.

3.2 优化完善教育体系功能

3.2.1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内涵 支持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在徐高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以优势、特色和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提升学科和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领跑淮海经济区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支持高校围绕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基地,进一步凸显徐州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引领作用.鼓励在徐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扩大对区域内生源招生比例,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就在这时,有人敲门,门被推开,灯亮了,赵集和小勺走进来。赵集看见驼子,一扬眉毛,满脸惊讶。小勺冷峻地盯住驼子。何良诸发现,黑暗里教父般的驼子,在灯光下,虚弱得摇摇晃晃,像个祭奠的纸人。

3.2.2 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水平 支持应用型职业院校建设,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障.

3.2.3 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发展 以深入开展“教育学南通”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深化交流,全面合作,资源共享”为主题,与南通教育等国内外基础教育高地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重点推动以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特色化发展,加快星级高中创建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争创淮海经济区基础教育知名品牌.

3.3 全力加大科教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3.3.1 围绕科教中心建设需求,大力培养人才 进一步加强对“双创”计划、“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为重点,强化工匠精神对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育的引领作用,增强互联网思维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作用,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新型技能大军.以打造基础教育品牌为抓手,突出名师名校对基础教育跨越发展的引领作用,鼓励中小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大力培养造就中小学名师和名校长,提升全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3.3.2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精准引进人才 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等为载体,综合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从海内外引进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紧扣全市主导产业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创新成果、能够突破产业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9].通过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有机结合,重点打造站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高科技人才队伍、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人才队伍、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

3.3.3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聚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分配激励3个核心环节,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育、引进、选用、考量机制,完善业绩和贡献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10],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营造“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用人氛围,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为徐州建设区域性科教中心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安虎森,孙久文,等.“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1):1.

[2] 石大鸿,陶存昕,陈宏愚,等.建设华中地区科教中心的战略构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0.

[3] 徐国祥,李宇海.中国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科教兴区”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1):43.

[4] 李霄,孟召宜,李群,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研究——以江苏徐州为例[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20(1):84.

[5] 魏平,许顶银.区域性中心城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10):5.

[6] 顾晓波,欧向军,朱杰,等.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1):11.

[7] 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徐政发〔2016〕20号,2016-05-10.

[8] 古璇,古龙高.连云港城市功能优化的原则、重点与路径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7(7):48.

[9] 刘作霖,张薇.着力打造“四个中心”迈入全国先进行列[N].徐州日报,2016-07-27(8).

[10] 韩子睿,魏晶,张雯,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6):125.

 
简晓彬,李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