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三时政热点教学要坚持五个“必须”

更新时间:2016-07-05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很重视时政热点的考查,70%以上的选择题和全部的主观题都采用时政热点作为命题素材,可谓无“时”不成题。时政知识储备与能力素养成为提高学生政治学科能力与素养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决胜高考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是,有些教师由于教学理念落后,对高考考查的核心要求、学科素养认识不深,忽视时政热点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在平时复习教学中往往是时政与课本知识两张皮,甚至认为现在高考不直接考时政,教时政浪费时间,把教学封闭在书本之中,造成学生既无关注时政的习惯,又无关注时政的动力,更缺乏时政与课本知识融合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而一些学生特别是广大来自农村的学生,从小没有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对时事热点和身边的事情缺乏敏感性和观察力,更不会做深入思考,造成高考中以时政热点为情境的题目失分严重。如2016年全国1卷第16题和2017年全国1卷第20题,都是当年福建省高考得分率最低的题目,前者是因为题肢基本上用时政语言表达,未使用课本语言;后者题肢虽有课本语言,但由于所涉及知识易混易错,加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时政素材中的“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原则”不理解。

因此,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加强时政热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明确教学的方向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思想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而《高考文科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分册)》(2018年版)则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考命题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国家发展新理念和建设发展新成就,增强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国家意识,这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和命题导向。因此,与此相关的时政热点必然成为高考命题的最重要素材。

现在当地乡镇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由于基层警务需要承担大量的人口管理事务,两劳释放人员、精神病人、重点信访人员都属于基层警务的职责内容。警察执法在村庄社会中的重点是乡村治安,解决纠纷只是派出所功能的一部分[37]。在“羊吃花生”案中,“青楞”故意制造纠纷以报复自己用水不得。“青楞”侵犯的对象是村里的门头大户,“青楞”知道现在不能用拳头解决问题,于是才敢公然挑战权威势力。按理,“青楞”的行为应该受到制裁,但村干部的调解无法解决问题,而派出所严格依法办事,也不再理会警务职责之外的乡土利益诉求。

时政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养成习惯,更好地培养能力。

以氯化钠(NaCl,分析纯)、聚氯乙烯(PVC,内蒙古乌海化工)、城市固体废弃物模拟组分和中国南方地区的厨余沼渣为研究对象。城市固体废弃物模拟组分主要分为两组,一组是将木质素和PVC原样分别按Cl含量为2%、3%、4%和5%的比例配制不溶性Cl的模拟组分;另一组是将木质素、PVC和NaCl原样按含1%的可溶性Cl和2%的不溶性Cl配制成Cl含量理论值为3%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模拟组分;两组城市固体废弃物模拟组分利用球磨机球磨15 min使其均匀混合。实验前,将选取的厨余沼渣、NaCl和木质素在105℃的烘箱中干燥24 h至恒重,PVC在50℃下干燥24 h至恒重。

全国卷还很注重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考查,考查频率较高,不仅考查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法律,还考查具有局部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2015年全国Ⅰ卷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2016年全国Ⅰ卷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2017年全国Ⅰ卷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等。意在增强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国家意识,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选择题考查法律法规和政策多从意义、宗旨、目的等角度,主观题考查的角度更多更深。

2018年8月,天红镇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5651人,统计结果显示,16—30周岁参保人员15人,占总参保人数的0.3%;31—44周岁参保人员1043人,占总参保人数的18.5%;45—60周岁参保人员4593人,占总参保人数的81.2%。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青年居民参保积极性很低,极大部分是45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参保。

时政知识储备不足是学科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而学生没有阅读与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是时政知识储备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关注时政热点,并逐步养成习惯,开拓视野

二、必须把握全国卷时政热点考查的特点,提高教学针对性

当然,一些前瞻性热点也在高考考查的时政热点范围之中,例如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重要纪念活动主要在9月份,但当年全国卷已经考查了抗战胜利70周年的内容。前瞻性热点为背景的试题考查的主要是重要纪念日或主题纪念活动。

(一)直面重大时政热点,重视长效时政热点

近年高考一改前些年将热点隐藏考查的情况,直面热点,显性考核,不回避重大时政热点。虽然考试大纲规定时政考查的时间范围是本年度的(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但实际上前几年的热点也可能考查,如2017年全国1卷考查2015年12月出台的《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和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还有很多重大热点的热效度会持续多年,且每年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可能会多年考查,这在主观题中尤其明显。如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都是长效热点。因此,高考复习只关注当年热点是不够的。

从全国卷考查的时政热点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二)小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做多角度、开放性思考

高考许多试题,考查的是大政方针、大问题、大热点,但命题素材会寻找小角度切入,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和探究能力。如供给侧改革是个大热点、大话题,但2017年全国1卷的38题命题者选择了消费品供给存在突出问题的小角度进行考试。中国梦是个大话题,但2014全国2卷39题却选择了“我的青春我的梦”的小角度进行考试。因此,在时政热点复习和命题选题时,要从具体的微观时政事例或者小角度入手,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和训练。

高考命题还会选择一些相对小的新热点作为素材,如华阴老腔、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演出成功、零工社区等,这些小热点,学生如果不有意识地关注,根本不可能了解。因此,时政热点教学不仅要关注大热点还要关注小热点。

通过时政与课本知识融合的复习,强化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特别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活学活用。

(三)把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融合考查,答案直接使用时政语言

选择题题肢为时政知识与课本知识的融合,往往采用生活化、时政化的语言来表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更高。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模块试题中这类题居多。还有些试题题干为时政热点素材,题肢选项为课本知识或生活经验知识,通过材料阅读理解考查课本知识,这类题以哲学题居多。选择题每个题肢都跳出基础知识的约束,基本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直接用时政语言来表达。主观题则直接从题目素材的时政材料中或相关时政知识中提取信息,组织答案要点,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时政素养要求较高。如2017全国1卷17题的题肢基本上来自《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的内容。又如2015年全国1卷18题的题肢基本上来自《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一条。这两题的题肢基本使用时政语言,如果学生对相关时政材料特别是国家制定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目的、宗旨、意义等有所了解,解题就会容易多了。

在日常的时政热点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只有把握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训练,对症下药,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必须以培养学生时政阅读习惯为切入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总之,高考命题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向,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高三时政热点教学必须明确把握好这个方向,如2018年高三教学必须要关注党的十九大、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大发展新理念、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歌法等时政热点。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政热点,成为学习主体

2017年全国卷两道试题与《时事》杂志文章高度相似,全国1卷第39题,考查“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与《时事》杂志2016—2017学年度第3期P29《什么是人大释法》一文高度相似。全国2卷第38题,考查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与《时事》杂志2016-2017学年度第5期第22页《一粒玉米的自述》一文高度相似。历年高考试题考查到的时政热点,不少也在《时事》杂志中。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加强时政热点自主阅读,积极积累储备时政热点,能够走在教师的前面并养成习惯。既可以阅读《时事》杂志等时政类报刊,也可以上网阅读,还可以观看时政类电视节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时政热点、使用时政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看到热点新闻就能够很快联系到学过的课本知识或者马上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对时政热点具有自己独立的深入思考,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建构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之间的思维导图。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是时政热点学习的根本,学生如果不想读、不观察、不思考,教师讲得再好、做得再多都是低效或无效的,外因毕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靠学生自己自然形成的,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引领,而且需要教师的过程管理即不间断地督促和落实。

(二)加强阅读指导与管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时政热点教学的关键,学生能不能成为主体,时政热点教学有没有实效,都取决于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把握时政热点复习的方向,引领时政热点复习,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既要关注当年即时热点、长效热点、大热点,还要关注前瞻性热点、小热点,要分析时政热点特别是重大政策方针或事件的原因、措施、意义等;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时政热点的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时政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时政热点教学的主体,如将每月最新时政热点内容纳入月考范围和练习之中,每半学期或一个学期举办时政知识检测比赛等;用慧眼和“有心”做好命题和训练,在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热点事件及背景材料要及时收集,并以独立的判断和独到的见解进行命题和训练,如针对当前高考试题的新特点,以时政热点为素材命制新题,坚持原创性或能对原有热点题目进行改造提升。

四、必须以时政热点为情境进行复习课教学,培养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

这是不少学校在高中或高三采取的时政教育有效措施,主要做法有:①形式:每次一位学生或一个小组讲5分钟左右并与其他同学或小组互动交流,教师简单点评;②内容:学生自选时政热点或教师根据复习需要给学生“定题”,让学生准备;③要求:制作PPT或网络平台,内容应有完整清晰的时事背景材料,然后结合教材知识自创一道题。

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逐个考点过关,但这不等于说,一轮复习只复习考点知识,不关注时政热点。只有以时政热点为情境,把考点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既使基础知识因时政而更加丰满、更具活力,又能够用热点的活性去激活基础知识,特别是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或当教材知识有了新发展时,更要使用时政知识做好拓展或更新。把时政热点纳入配套练习、周练、月考试卷中,通过训练和考试来强化学生运用时政热点的意识,训练运用时政语言表达的能力。

以专题知识梳理建构为主要方式的二轮复习融入时政热点,主要就是把时政热点与知识专题有机嫁接,既拓宽专题知识,深入分析时政热点,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时政意识。从当今高考命题趋势看,要尽可能安排热点专题复习,从时政辐射考点,使学生思维更全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时政意识和时政语言表达能力。实施策略是:①选择热点:兼顾长效性与即时性,大背景与小角度相结合,备课组讨论选择若干个热点,一个专题用2—3节课时间完成;②一般步骤:了解背景材料(原因、内容、意义等)—链接四个模块知识—找角度设问—学生创题—解题答题。

边坡区出露地层元古代板溪群组(Ptbn)粉砂质板岩、变余砂岩和第四系覆盖层,地质构造简单。根据《构皮滩和思林电站临时地震台网地震观测报告》,构皮滩水库在蓄水初期未记录到大于ML3.0级的地震事件,而且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区距离此次勘察区域较远,所以此库段水库诱发地震的概率较小。

五、必须以课程为依托,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40题,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素材,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全国Ⅲ卷第19题考查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全国Ⅱ卷第40题考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这些都意在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1]

(一)开展课前五分钟“时事述评或演讲”

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要借助一定的情境才能实现,而时政热点就是最好的情境素材,在复习教学过程之中以时政热点为情境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全面的把握情境,才能有效、准确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活动型学科课堂的必然要求。

在胡宏的思想体系中,道德价值判断、本体、自然本能是其对“性”进行的三种层面意义的划分。牟宗三认为,经验的、超越的、自然的是胡宏把“性”划分出来的三种层面。朱熹之所以对胡宏产生误解,就是因为他未发现此点。从善和恶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性”:道德价值判断——有恶有善、离恶向善;本体——不能言善恶;自然本能——虽不可言善恶不过又能恶能善。

(二)开设视听课校本课程

学校可开设视听课,以校园电视台为载体,每周五天,每天20分钟或30分钟,组织学生观看精心编辑的重要时政热点,要求学生记笔记、有思考,再安排时政测试、竞赛、年度大事评选等措施激励学生。

(三)开设热点探究课或社团

挤出政治课时开设时政热点探究课,每两周开一节,对热点做适当挖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运用书本知识分析热点内容。也可以开展某一热点为议题的研究性学习,成立热点探究社团,开展热点探究学习活动,满足有兴趣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后,仍与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详见表5。

参考文献:

2.1 单因素分析 术后6个月研究对象的植骨融合率为42.47%(79/186),未融合组与融合组的各项研究指标见表1。单因素分析显示,未融合组与融合组在年龄、BMI、累及椎体数量、植骨方式、血浆清蛋白水平和CRP水平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民族、病程和手术入路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分册)(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6-7.

陈琼莹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