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厘清地理要素共性与个性,提高区域认知能力——以气候要素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地理要素是指形成不同地理类型、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地理因素。通常地,人们把地理要素分为自然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要素(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所形成的要素,如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贸易、旅游、人口、民族、聚落、市场、文化、科技等)两大类型。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1]。地理要素的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提出: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可见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以气候要素为例,在平时的地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同一个区域,可能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如非洲赤道附近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刚果河流域)和热带草原气候(东部东非高原);同一个气候类型,在特定地理区域可能具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如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表现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在世界其他相应区域则表现为“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就是地理要素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认知地理区域,不能“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地理要素的共性,而是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分析地理要素的个性表现,这样我们对区域的认知才能反映区域的本来面貌,符合区域的实际。就气候要素而言,就是要先弄清楚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形成原因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区域气候的个性特征,得出具体地理区域气候的本质特征。

一、掌握地理要素的共性

气候要素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中学地理教科书[3]依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状况等因素,把世界气候划分为十一个主要类型:热带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两种(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三种(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一种(极地气候),高寒地带一种(高山高原气候)。这十一个气候类型都有各自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分布区域和气候特征,这是气候要素的共性。

(一)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于赤道附近0°~10°NS之间区域,典型分布地区有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马来群岛等。这里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因此全年气温都比较高(年均温多在25℃以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多对流雨,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二)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10°~23.5°NS之间,典型分布地区有非洲中部,北美洲的墨西哥高原,南美的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北部等地。这里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地带。夏半年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形成雨季;冬半年时受信风带影响,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季。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年降水量约750~1000mm,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三)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分布在23.5°~30°NS间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如非洲的撒哈拉地区,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地。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高温,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五十年的往日历史已随如花而去,可面临几近回归之期的当下香港呢?在中国政府“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的政策下港人开始对历史命运担忧起来。

(四)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10°-25°N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如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这里热带季风发达,一年中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盛行由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雨水稀少;夏半年时,因为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来自海洋,水汽极为丰富。因此,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一般在1500mm以上,但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多集中在5~10月之间。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

(五)地中海气候

分布于30°~40°NS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这里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地带。因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夏季这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冬季副高南移,西风带控制该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比较温和,年降水量一般在300~1000mm左右。

(六)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25°-35°NS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区域,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区域、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南美洲东南部也有分布。这里处于中低纬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盛行由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降水较多。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七)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40°~60°NS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地区最为典型。这里终年盛行西风,且沿岸有暖流经过。盛行西风从海洋上携带大量水汽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这里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最冷月均温高于0℃,最热月均温低于22℃,全年降水量750~1000mm左右,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在一个企业的经营当中,财务内控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与运营都有重要的影响,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都有相应的联系,通过财务内控精细化的管理,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和掌控企业的经济发展状态,从而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活动、方案策略进行决策,因而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有必要强化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业务计算、整理、分析的准确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也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有巨大的助益。可见强化企业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八)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中纬度温带大陆内部,如我国西北部地区,中亚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等。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较少。

(九)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极地附近区域,如南极洲。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终年寒冷干燥。

(十)极地气候

分布在35°~55°N之间亚欧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区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这些地区冬季盛行由大陆吹向海洋的干冷的西北季风,天气寒冷干燥;夏季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湿热的东南季风,天气高温多雨。最冷月均温低于0℃,年降水量500-600mm,集中于夏季。

小儿功能性便秘,又称单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是由肠道疾病或非全身疾病引起的原发性持续便秘。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干硬粪便时疼痛,可伴随大便失禁,以及厌食、早饱、腹部膨胀和疼痛。最常见的触发因素,可能是疼痛或社会因素引起本能的克制排便。通常认为纤维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过低,便秘家族史,肥胖和体力活动少,与便秘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1‐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北方5城市2~1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在4.27%~5.02%,高发年龄段为2~3岁[3]。影响胃肠功能、智力发育和记忆力、导致遗尿和便失禁是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危害[4‐5]。

(十一)高山高原气候

D.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二、分析地理要素的个性

由于受地理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同一气候类型在各个特定区域的具体表现也不完全一致。

(一)同一地理区域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1.非洲赤道附近地区

西部刚果河流域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非高原因海拔较高,对流减弱,形成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2.南美洲南部地区

凉夏型,分布于寒流沿岸,夏季凉爽多雾,降水少,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22℃,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0℃,如北美西海岸的旧金山,非洲南端的开普敦,澳大利亚西南海岸珀斯,南美西海岸的圣地亚哥等。

西岸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气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但东岸因为安第斯山的阻挡,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地带,常年气流下沉,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3.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巴西东南部沿海,中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

南美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这里离海洋很近,却因为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气流难以进入,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同一气候类型在不同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气候特征

1.地中海气候

以夏季气温差异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亚型[4]

(1)经过室内处理剂优选,研究出了一套抗120℃的环境友好型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抑制性、润滑性及油层保护性能,能够抗钻屑及水污染,经检测体系无毒。

暖夏型,分布在离海岸较远的地方,因为得不到寒流调节,夏季既干燥且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2℃,冬季温和多雨,如罗马,雅典等。

2.热带草原气候

不同类型规划论证重点不同,规划水资源论证介入点的论证内容与规划的类型和特点相适应,以保障规划形成后其发展目标、布局与水资源相适应。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世界其他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只有一个雨季,一个旱季,而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有两个雨季和两个旱季,如肯尼亚首都内罗毕(1.3°S,36.7°E,海拔 1798m),每年 3-6月、10-12月为雨季,7-9月、1-2月为旱季。

3.温带大陆性气候

A.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本模型计算中将弹体假定为球形弹,将上述参数代入式(41)和式(43)得到,vr为599 m·s-1,vh 为1 503 m·s-1,这些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察结果[9]一致。当弹体以较高冲击速度侵彻混凝土靶板时,由于烧蚀和磨损效应会造成一些质量损失,这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予以考虑。

我简单打量一下社办,四坪大小的狭长空间,右侧角落堆了些杂物,左侧角落有张书桌和几张塑胶椅,社长正低头坐在书桌内侧。

亚欧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该滑坡的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赋存于滑坡体的碎块石夹粉质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后者赋存于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质粉砂岩裂隙中,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和上部孔隙水入渗及降水补给。总体而言,在三峡水库运行条件下,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受库水位波动影响明显,为研究该滑坡的稳定性演化特征,在滑坡体表面布置若干监测设备,其中GPS监测点2个,同时在滑坡体外布置GPS基准点2个,该滑坡的工程地质主剖面图见图1。

北美大陆内部:北美大陆东西两侧地势高,西部高大山地阻挡潮湿的海洋气流进入,中部平原地势低,成为南北气流通道。冬季时,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墨西哥湾沿岸,给北美内部带来严寒;夏季时,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可以北遁,给北美带来晴热天气。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因东部山地地势较低,且久经侵蚀支离破碎,来自东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可翻越东部的低矮山地直达落基山麓,给北美内部带来较多的降水。又因为面积广大的五大湖的影响,冬季,偏北风从五大湖上携带大量水汽遇东南部地形抬升,也增加了北美内部的降水。因此,北美内部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降水量并不少。

这些地区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形成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但其东面迎风海岸因受地形的抬升和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以上列举的是个性比较鲜明的案例。事实上,任何地理要素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为了打破医疗技术“东强西弱”的局面,遵医附院作为黔北地区唯一的省级医院,以“科技兴院、人才立院、内涵建院”为方针,多年来顺应跨越式发展趋势,多措并举、大力提升诊疗技术水平,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地理要素共性与个性分析应用示例

案例:下表数据反映的是P、M、N、Q四个地点的海拔、经纬度、气温和降水资料,阅读资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4题。

  

(数据来源:天气网等)

 

地点时间1月4月7月1 0月P,(9 m,气温(℃)1 3.5 1 8.5 2 6.5 2 3 3 1.2°N,3 0.°E)降水(m m)5 3 4 0 9 M,(1 2 2 m,气温(℃)1.5 1 2.5 2 3 1 3.5 4 5.5°N,9.3°E)降水(m m)6 4 8 2 6 8 1 0 0 N,(5 6 m,气温(℃)1 1 1 5 2 2 1 8.5 3 8.5°N,9.1°w)降水(m m)1 1 0 6 4 5 8 0 Q,(7 1 m,气温(℃)8.5 1 5 2 7.5 2 3 3 8°N,2 3.7°E)降水(m m)5 7 3 1 6 5 3

1.上述数据资料反映P、M、N、Q四地的共性是:

A.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B.都属于地中海气候

3)铁链等金属材料质量较重,抱杆安装过程繁琐,导致劳动强度大,安装抱杆的时间普遍就占用整个作业一般以上的时间,作业效率低下。

C.都位于30°-40°N大陆西岸

4.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使用,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任务,在课程讲授方式的设计中应当创设一定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情境尽量靠近生活,尽量真实,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体验的动力。设计师生互动的几个模块和环节,甚至根据学生的即时提问,系统生成学生所需的课件网页。这种“人—机”交互或者“人—人”交互式平台,可以实现师生双方的实时沟通、交流。课后讨论的设计应当引入小组模式,实现分组合作的“学生—学生”的真实交流[6],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布于世界上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等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垂直差异明显。

2.分析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世界上有三大片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分别是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内部和南美南部。这三片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形成原因不一样。

B.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受地形抬升显著

D.位置偏北,受副高影响小,受副高影响时间短

3.导致N地7月均温最低的主要地理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云量

4.推测 P、M、N、Q四地冬雨率(冬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比率)最大的是

教师是一个伟大且崇高的职业,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字,但是手里的责任是沉甸甸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到热爱学生,还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自身师德建设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喜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本文主要从自我反思、尊重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等三方面对加强师德建设工作进行阐述,得出结论。

A.P地 B.M地 C.N地 D.Q地

(参考答案:B、D、C、A)

这里考查的正是地理要素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要求考生具备厘清地理要素共性与个性的基本能力。根据区域定位和气温降水资料,不难看出题中P、M、N、Q四地为同一种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这是共性。但是从所给具体数据看,P、M、N、Q四地的气温和降水又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P地位于地中海南岸,年降水量少且雨季非常短暂,因为这里受副高影响大,受副高影响时间长;M地7月降水并不少,因为这里位于地中海北岸,纬度偏北,受西风影响大,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受副高影响小,受副高影响时间短;N地不在地中海沿岸,按区域定位,N地应位于大西洋沿岸,这里沿岸有寒流经过,属凉夏型地中海气候;Q地冬雨夏干,可以认为是“地地道道”的地中海气候,在这四个地点中没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考生在做题时必须明确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差异,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结语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而认知区域又是从分析地理要素开始的,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厘清地理要素共性与个性是区域认知过程中基础中的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但要熟练掌握地理要素的共性,更要结合具体地理区域的实际,探究每一个地理要素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个性差异,把握地理区域的本质特征。

[参考资料]

[1]姚莹.浅谈地理图像的学习程序,[EB/OL].[2018-01-13].http://www.yuuedu.com.

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学情,指导学生参与选择实用性强、富有趣味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出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带领高职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情境中,增进学生对有关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一文章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作者的生平介绍及课文中出现的刘邦、项羽、张良、范增等人物生平经历、古代座次文化等知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文学、文化知识,促进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王乃昂,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刘君儒,易承望,刘四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