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潮汕“香花板”佛教音乐探析——以“忏板类”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潮汕地处东南沿海,毗邻福建省。潮汕佛教历史悠久,早在“唐开元以前潮州就建有荔峰寺”[1]。可见,至少在唐朝时期,佛教便开始在潮汕地区传播。潮汕“香花板”佛教音乐对潮汕地区佛教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在赞佛、礼佛等诸多佛事活动中,旋律优美、节奏有序的“香花板”佛教音乐引导众信徒入善,不断领悟佛法、佛理。“香花板”佛曲是我国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是我们研究古乐的“活化石”。

在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部当中,候诊区属于核心场所,也是患者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保证候诊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合理确定候诊区的面积,如果候诊区的面积过大,则会带给患者一种冷漠感,过小则会让患者感觉拥挤,降低患者的就医体验。另外,设计人员还要还当加强候诊区的环境设计,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压力,在座位上设置隔档。

目前,国内潮州“香花板”佛教音乐的相关研究出了一定的成果,如:陈天国、苏妙筝在《第一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的《潮州佛教音乐》[1],叙述了潮州佛教的历史,潮州佛乐的类型、形式和程式、板式及击节法以及传承状况;黄奇霞的《潮阳棉安善堂“功德”仪式音乐的考察与研究》[2],描述了潮阳棉安善堂“功德”仪式个案,并对仪式音乐本体进行分析,论述了仪式音乐的文化内涵;陈天国、苏妙筝编著的《中国梵呗·香花板》[3]抢救性地收录了282首“香花板”佛教歌曲。

本文和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笔者以《中国梵呗·香花板》所收集的35首“忏板类”佛曲为基础,从“香花板”中的“忏板类”佛曲旋律的来源、调式以及结构特征和歌词的内容特征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揭开“香花板”中“忏板类”佛曲浓厚宗教色彩的神秘面纱。

一、“香花板”佛教音乐

潮汕佛曲按照来源和风格,分为“禅和板”和“香花板”。其中“禅和板”(又名“开元板”“善和板”),指专事佛教教义受戒僧侣的诵经音声。而本文论述的“香花板”(又名“本地版”)主要指佛教居士以及民间佛教信徒所唱的佛曲。从“香花板”的历史、演唱形式和类型等方面来阐述。

(一)“香花板”历史悠久

潮汕地区佛门中向来习惯“把应付世俗佛事叫做‘做香花’”[4]1832,这大概就是“香花板”名称的由来。“香花板”是潮汕地区佛教音乐最古老的“本地板”,流行地区遍及各个市县,是粤东人们喜闻乐听的佛曲。它“从明代或者更早流传至今”[3]11,“而善和板至清乾隆间才有”[4]1832,其历史远在“善和板”之前。

(二)“香花板”的演唱形式

潮汕地区主要讲闽南方言,为了适应当地佛教信众的需要,“香花板”因地制宜,普遍采用闽南方言演唱。“香花板”的演唱主要有清唱、伴奏唱诵两种形式。清唱指的是居士或者寺庙僧尼在早晚课诵以及小型佛事活动中的演唱形式,兼敲罄、引罄、木鱼、铛钟等法器。伴奏唱诵指的是居士或者寺庙僧尼在较大型的佛事活动中的演唱形式,除了敲罄、引罄、木鱼、铛钟等法器之外,还请来民间的乐师,增添法器,用民间乐队来伴奏。

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共有着三种函数种类,其中一次函数通常是学生最早了解的函数知识,学生对其的印象也较为深刻,其所蕴含的函数性质也极为简单。对于一次函数的这一特征,在其与动点问题成分结合期间通常具有较长的题目与数量较多的动点,在提出问题情况下还需要对分析讨论方法进行使用,通过其主要特征制造相应的难点。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此外,在大型的法会中,当经师念诵或者唱完某段“香花板”之后,往往插入乐队演奏的纯乐器曲,曲目通常采用广东汉乐丝竹乐曲。例如,《过江龙》《小梁州》《北正宫》及《男正宫》等乐曲,都频繁穿插于“香花板”之中。

(三)“香花板”的类型

“香花板”的唱腔没有乐谱,通常是居士或者寺庙僧尼用经册来唱诵,代代相传。“香花板”的类型可以根据经文的内容,“分为赞、偈、板、呈、诵等五类”[3]23

“赞”的内容是对佛、菩萨功德的赞颂,歌词多为诗词体材,旋律优美宽广且庄严肃穆;“偈”多为叙述佛法和表达修行体验、感悟的内容,歌词多为诗词体材,音乐形式和“赞”基本相同;“板”的歌词内容多为念诵佛、菩萨的洪名圣号,旋律采用“赞、偈”中结构较为规整的乐段,反复唱颂;“呈”的内容多为向佛或者菩萨上送的呈文,歌词有诗歌、散文等体裁,有硬呈、半软呈以及软呈三种类型;“诵”可以是用一句简单的旋律,或者用口语音调,又或者用同一音高念诵经文,通常用木鱼来统一节奏。

二、“忏板类”的旋律

“忏板类”的旋律源于“赞偈类”和“销释金刚科义宝卷”佛曲中的主要片段,下面从“忏板类”佛曲旋律的渊源、调式音列以及曲式结构等方面探讨“忏板类”佛曲的旋律特征。

(一)旋律的渊源

“香花板”从明代传入潮汕地区以来,体裁日趋丰富,“不拘泥于某板某腔”[4]1832,它和江南地区的民歌、乐曲、戏曲以及曲艺等均有一定的渊源。

1.民歌小调

“忏板类”佛曲的部分旋律源于民间小调。例如,“香花板”中的《孟姜女板》(谱1)的运用,主要是受到江苏民歌《孟姜女》(谱2)的影响。《孟姜女》[5]原为苏州民歌小调,收录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孟姜女》除了被借用到“忏板类”佛曲中之外,还是闽南、粤东地区的戏曲、曲艺的常用曲牌。例如,福建地区“高甲戏”唱腔《一步送歌》[6]544以及粤剧的器乐曲牌《孟姜女》[7]等,均源于江苏民歌《孟姜女》。

  

谱1 忏板类佛曲《孟姜女板》

  

谱2 苏州民歌小调《孟姜女》

江苏民歌小调《孟姜女》流传至潮汕地区后,在保持原曲旋律骨干音以及落音不变的基础上,“香花板”中的《孟姜女板》通过改变局部节奏、加花装饰等手法,使旋律进行更加平稳,曲调更加委婉曲折。

2.民间乐曲

[1]陈天国,苏妙筝.潮州佛教音乐[G]//袁静芳.第一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471-481.

部分“忏板类”佛曲的旋律源于民间乐曲。例如,“忏板类”佛曲中的《九连环板》旋律源于潮州民间器乐曲《九连环》[4]608(谱3-谱4),在潮州各地广为流传。同时器乐曲《九连环》的旋律还被借用到潮汕各县民间歌舞小曲中。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中,潮汕民歌《汉奸真无耻》[8]就是借用《九连环》的旋律。

  

谱3 潮州民间乐曲《九连环》

  

谱4 忏板类佛曲《九连环板》

(3)亲社会行为问卷。选择丛文君针对中国文化的特点进行修订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中测量亲社会行为的8道题(丛文君,2008),在实验中随机呈现。亲社会行为倾向题目为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亲社会行为倾向越强。该中文修订版问卷以大学生为对象,修订版的α系数为0.85,并经检验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本文通过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分析,发现受到政府补助的企业,能够得到社会投资者跟进。社会投资者跟进政府补助的行为也是部分理性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反而加大了部分理性的社会投资者对于政府补助的跟进。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也存在跟进政府补助的行为,但是对于财务困境企业,政府补助与机构投资者投资负相关。同时,机构投资者在跟进政府补助时不会受到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更为理性的社会投资者。

3.戏曲曲牌

“香花板”中的《九连环板》和民间乐曲《九连环》相比较,《九连环板》的旋律调高较低,演唱速度更加缓慢,旋律在保持原有骨干音的基础上,通过加花装饰的手法,更加委婉曲折。

“忏板类”佛曲中,部分“旋律音调颇类似闽南戏曲风格,佛曲中的衬字全与闽南戏曲相同”[4]1832,可见,这部分旋律源于戏曲曲牌。例如,“忏板类”佛曲中的《江儿水板》(谱5)源于戏曲曲牌《江儿水》。早在明朝时期,在“《名称歌曲》中遗存的五代与两宋时期的曲牌名”[9]便有《江儿水》的记载,昆曲中有《江儿水》的曲牌,在福建“莆仙戏”中也有《江儿水》[6]142,233的唱腔。

  

谱5 忏板类佛曲《江儿水板》

《江儿水板》旋律激越悲愤,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不仅有着子孙后代对前辈们的思念与缅怀,更加有着佛家‘有生皆苦’的宣示”[10]

(二)调式及结构特征

据笔者统计,在这35首“忏板类”佛曲中,五声调式的佛曲仅1首(3%),六声调式的佛曲有20首(57%),七声调式音列的佛曲有14首(40%)。可见,香花板中忏板类的佛教歌曲的调式音列主要为多于五声的调式音列。这35首“忏板类”佛曲的旋律较为规整,曲式结构均在一段式的范畴,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下列《五方结界板》(谱6)所用的佛的洪名圣号为“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歌词反复唱颂以上两位佛的洪名圣号。如果换作其它各种“忏”活动时,歌曲旋律不变,歌词中佛或者菩萨的洪名圣号可以“按忏本的圣号名称套唱”[3]2

其次,部分“忏板类”佛曲的旋律由双子母句式组合而成,可以分为4个乐句,其曲式结构有“起承转合”及“复乐段”两种形式。其中《锦上添花》《运心板》《五声佛板》《孟姜女板》及《孩胎板》等佛曲为“起承转合”结构,《罗刹女板》《四证明板》《水晶歌板》及《六下练板》等佛曲为“复乐段”结构。

(3) 桥闭合时竖直载荷变化范围.依据液压式悬挂,在桥架开启和闭合过程中,悬挂油缸承受桥重,桥架闭合后,悬挂油缸不再承受载荷,故悬挂油缸的竖直载荷变化范围为0~83.75 kN.

此外,少数“忏板类”佛曲由于歌词的重复,或者在歌曲的末尾片段加入求福慧及忏悔的歌词,乐句随之有所增加。

进修医师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回原单位开展新工作,无论是基于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还是保护同行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摒弃门户之见,倾囊相授、不应有所保留。良好的进修氛围,有助于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并建立很好的友谊,有利于今后科室间、医院间的长期交流和互动[3]。

三、“忏板类”的歌词内容

首先,“局部重复”可以运用在“南无”上。例如,忏板类佛曲《火烧芼板》由两个乐句构成,歌词为“南无(南无)(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南无)(南无)皈依阿弥陀佛”,其中每个乐句首部的固定歌词“南无”局部重复了3次。

(一)唱诵佛和菩萨的洪名圣号

唱诵的歌词通常有相应的格式,“忏板类”佛曲的每一句歌词主要由句首固定歌词“南无”加上“佛或者菩萨的洪名圣号”所构成。其中佛、菩萨的洪名圣号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无量圣佛、金刚不坏佛、宝光佛、龙尊王佛、宝月光佛等。在众多佛和菩萨的洪名圣号中,其中5字以内的用来唱颂,多于5字的洪名圣号通常用来念诵。

首先,“忏板类”佛曲的曲式结构“多为能反复回旋的子母句式”[3]24,也就是二句式乐段。“忏板类”佛曲中的《金刚啓请板》《三昄命板》《珍珠履板》《五方结界板》及《小三宝板》等佛曲均属于这一类型。

(二)歌词的重复

香花板中忏板类佛曲通常运用重复法,歌词以“段”为单位反复演唱。部分佛曲中,在每段的歌词内部,往往也运用局部重复的手法予以强调,其中的“局部重复”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香花板中的忏板类佛曲,“朝暮课诵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声声不绝,其引声念法,古有来历”[4]1832,主要用于万佛忏、千佛忏、金刚忏、十王忏、地藏忏等各种“忏”活动中。

  

谱6 忏板类佛曲《五方结界板》

其次,“局部重复”还可以运用在“佛或者菩萨的洪名圣号”上,可以是“佛或者菩萨的洪名圣号”的完整重复,也可以是片段重复。例如,忏板类佛曲《摇船令板》由两句歌词构成,歌词为“南无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阿弥陀)佛”。其中,第一句歌词中的佛号“释迦牟尼佛”是完整重复,第二句歌词中的佛号“阿弥陀佛”是部分重复。

(三)增添求福、忏悔之词

近年来,广东省大部分佛教寺庵“本地唱腔都不唱了,都采用国内‘统一’的丛林板唱腔”[3]4。随着演唱“香花板”佛曲的高龄和尚、居士的过世,很多粤东人民群众喜闻乐听、多姿多彩的“香花板”佛教音乐逐渐失传,“香花板”佛教音乐的保护传承迫在眉睫。

在千佛忏活动唱颂的佛曲《水晶歌板》中,开始的两句歌词为“南无皈依释迦牟尼佛,南无皈依金刚不坏佛”,主要唱诵佛的洪名圣号。其后的歌词为“念佛大慈大悲众等求福慧,解了愆滅罪又消殃,唵嘛呢叭呢吽,同唱千佛忏”,歌词为众信徒进行忏悔、求福慧,展示内心纯洁的内容,其中的“唵嘛呢叭呢吽”为藏传密宗六字大明咒,意为身心纯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结 语

“香花板”中每一首“忏板类”佛曲的歌词,均有众信徒诚心念诵“佛或者菩萨的名号”的内容,少部分佛曲中的歌词还在念诵“佛或者菩萨的洪名圣号”之后,添加求福慧和忏悔的内容。

潮汕“香花板”佛教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我国佛教文化和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本文对“香花板”中“忏板类”佛曲的分析,为保护传承“香花板”佛教音乐,以及进一步研究岭南地区的佛教音乐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图9给出了各状态下尾涡诱导速度分布, 40δ, 50δ状态模型区尾涡强度过小; 10δ状态模型区尾涡强度最大, 但其减小附面层厚度效果却较差. 主要原因是叶片前部气流存在分离, 虽然该状态下模型区尾涡强度最大, 但其距模型区过近, 反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10]Xi is gambling on his ability to manage that contradiction,but the signs are not good,some observers say.

[2]黄奇霞.潮阳棉安善堂“功德”仪式音乐的考察与研究[D].广州:星海音乐学院,2011(4).

[3]陈天国,苏妙筝.中国梵呗·香花板[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4]李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6.

行为类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纪念日与纪念行为,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这些纪念日红色特征明显。因此也被称为红色节日。

二是通过活动提升综合素质。举办“学思践悟,与你分享”主题交流分享会,交融心灵、取长补短;组织青年员工分组采访整理10位劳模代表的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定期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及时了解掌握其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深入交流,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现今,公司8个部门中已任用了4名80后中层副职以上干部。

[5]石林.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695.

关于游侠盟的文字,现在完成的有《燃犀》一篇,即游侠盟后期的盟主周然为了给盟中一名普通帮众肖通复仇,追杀武功远高于己的秘教左使云梦犀的故事。而现在正在写作的,则是游侠盟后期,两名来自异域的盟主之一,罗林斯的故事。

[6]吴凤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

[7]陈中秋.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647.

张仲平环顾了一下四周,道:“据我所知,这儿除了我,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你怎么看我就不知道了。我倒是有点儿好奇,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儿?来这儿打酱油?”

[8]周国瑾.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5:632.

[9]袁静芳.明初佛乐中的宋元俗曲[J].中国音乐,2015(3):1-14.

[10]田青.禅与中国传统音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6-17(007).

 
赵旭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