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示范”还是“失范”?*——基于某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10年优秀论文集“引文失范”现象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问题的提出

鉴于优秀论文具有正面的学术“示范”价值,因而其评选至少包含两条标准:以恪守学术规范为底线,以追求学术价值为关键。但事实上,每年所评选的所谓优秀论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术“失范”的现象。通过查阅某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10年间(2006届—2015届)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共130篇,发行其中的引文失范现象非常突出。换言之,从引用文献的角度来看,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着严重的学术失范问题。这亟待引起学术界和高校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否则不仅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而且还制约了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有效培养[1],以至长远地影响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2]。事实上,长期以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就已经偏离了应有的学术规范的审查轨道。只是近年来,随着论文抄袭现象的日益严重,从国家学位办到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或政策,譬如在2013年1月1日由教育部颁布开始实施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提出了论文导师在学位论文作者作假中的连带责任,并且开始抽查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的测重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本科院校对于毕业论文测重率居高不下问题的高度关注。为此,各校纷纷开始设置论文测重率的上线(20%或30%左右),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多数高校似乎不约而同地已经把论文测重率达标与否当成论文质量的主要标准。至于其中的文献引用数量、质量以及标注格式的准确率等都无暇顾及了。换言之,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体系中缺少了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学术规范审查[3]。鉴于此,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学术失范问题,也就成为“理所当然”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为此,笔者撰写此文以深入探究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引文学术失范现象,着力剖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的改革。

二、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引文失范表现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评选和出版是高校学科或专业质量建设的标志之一。但是,目前的本科毕业论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术失范的问题,这在地方本科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或突出。这具体体现在参考文献的数量过少、引文质量偏低、引用准确率偏低、文末标注格式混乱以及文献综述形式化甚至于缺失等方面。

第一,参考文献的数量过少。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尤其是优秀论文需要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作者对于论文写作的积极态度,而且还揭示了其查阅相关资料的丰富度,这为论文后续写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依据笔者对某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10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所统计的数据,其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最多为24个,最少的为9个,其平均引文数量为13个。事实上,该高校为了确保本科毕业论文最低限度的引文数量,而有着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个的硬性规定,但在实践中几乎每一年度(除2009届外)都存在着文献数量“违规”的弊病。客观地说,即便是每篇论文都保证在10个参考文献的前提下,这也算是数量极少的了。在此情况下,文献或研究综述的工作是很难进行的。那么究竟引用多少个文献为合适?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既不可千篇一律而硬性地统一规定,因为论文选题有异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又务必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多查阅相关资料,这不仅是客观进行文献综述的需要,更是有效地避免选题重复的必要手段。当然,除了历史以及特殊问题的选题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甚至于普通论文的引用文献,其尽量引用或参考最近数年间的研究成果。在本次调研中,部分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引用文献还是多年前的陈旧资料。这不仅导致论文选题上的缺乏新意,而且还导致论据乏力和结论说服力的缺失。毕竟,时过境迁,随着社会发展和各种制度的不断变革,原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大适合当下的教育实践。这种无视文献发表时间的引文方式,与其说是文献搜集能力的不足,还不如说是引文失范的一种突出表现。

王立军(1974-),男,河北高邑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石家庄市 “十百千人才工程”教育人才,石家庄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等;

2.2 新品种特征特性 “鸿福金钻蔓绿绒”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其植株长势旺盛,株型较紧凑,分蘖性极弱,叶片长圆形、绿色、光泽度强,叶缘叶柄浅橙色,肉穗花序呈浅橙色,易工厂化繁殖,试管苗在广州地区的简易大棚中种植12个月即为成品。易栽培,适应性广,气温大于5 ℃ 时均可出苗,生长最适温度为15~35 ℃,高于35 ℃时生长缓慢,适宜光照强度为75%,空气相对湿度为75%。

其次,就深层根源而论,则是指导教师自身文献素养的普遍缺失,这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最终酝酿导致教师自身学术失范现象的层出不穷。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学术失范问题表面上是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指导乏力,但作为一个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本科教师来说,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任何人都必须对于学生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必要的学术监督,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毕竟,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其中的参考资料使用也需要遵循基本的引文学术规范[8]。诚然,这种分析仅仅是出于一种学理上的思考,而从实践层面来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自身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失范问题,其中就包括引文失范问题。譬如,有学者专门选取CSSCI来源期刊中的六种优秀期刊,对于其中的引文失范问题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引文数据的平均出错率为25.6%,最高的居然为39.3%[9]。高级别的专业期刊上竟然出现这种引文失范问题,其中除了编辑方面的原因外,论文作者缺乏自律甚至于缺失学术规范素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试想,这样的论文作者如何能够指导出合格甚至于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经过他们所指导或审查的优秀论文焉能避免学术失范的问题?

同时,作为本地医疗服务市场领头羊,宁波一院还必须顺应医改大局,带动本地基层全科医疗服务同步发展,满足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

第四,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极度混乱。参考文献的引用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规范化地进行标注。目前基本的格式为:按照作者姓名、书籍名称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报刊名称以及出版或发表年数及期数和页码进行有序标注。其中要么统一使用书名号和年、月或期数及页码;要么一律使用省略书名号以及年月期页码后的文献代码以及“点注”方式。笔者所查阅优秀论文中存在着严重的格式混用的问题,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这在2013届以及之前的论文中最为明显,之后该系毕业论文文献的标注格式有了统一的规定。尽管此后这种问题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还是在优秀论文中存在着标注格式混用的问题。譬如,就2015届而言,其中一个文献为:贾保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8)第90页.这其中不仅仅是格式混用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总期数(58)误作为年度期数(2)的问题。笔者认为,类似这种格式标注问题的出现,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文献标注知识的不清,甚至于还反映了指导教师责任心缺失的问题。因此,也有学者把引文格式作为论文质量评定的三大标准之一[6]

再次,就制度建设来说,却是本科毕业论文基本学术规范的“无人问津”。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还处于一种最为低级和原始的水平,即以论文字数、摘要翻译、书写格式、字体大小、装订规范以及测重率达标为监测论文质量的主要标准。显然,这种所谓的毕业论文评价指标缺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质量层面的严格和细致审查。即使其中的论文测重率检测也颇有形式化的嫌疑。譬如,2017年,福州某高校发布了毕业班离校同学返校重新修改毕业论文的通告,因为尽管论文初稿的测重率已经达到了校定标准,但是在面临教育部即将入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严峻形势下,学校不得已重新审查论文的测重率,结果发现财会系的论文测重率几乎全部不合格[13]。事后该系领导解释原因在于论文查重标准更加严格,才导致了全系毕业论文的“全军覆没”。显而易见,假如没有教育部的教学合格评估的压力,那么该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集体失范问题就注定不会被发现,从其中被评选出来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也就注定了学术失范问题的“藏而不露”。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育部实施的五年一轮的本科评估是非常必要和明智的。故而,本科毕业论文缺乏一种基本的学术规范评价,这不仅是导致优秀论文学术失范问题的制度根源,也是我国现行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之一[14]

三、导致引文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n个智能体的通信拓扑可由有向图G(V,E,A)表示,其中V={1,2,…,n}代表顶点集合,E⊆V×V代表有向边集合,A=[aij]∈Rn×n(aij≥0)代表邻接矩阵.有向图G中,节点i的邻居集合表示为Ni={j∈V|(j,i)∈E|}.当邻接矩阵的元素aji=aij时,称图G为无向图,否则称图G为有向图.如果有向图中不同节点之间都存在有向路径,则称有向图强连通;如果有向图中存在一个节点,它到其他节点都存在一条有向路径,则称有向图包含有向生成树.有向图G的Laplacian矩阵定义为

首先,就表面现象而言,是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指导教师无暇顾及论文质量的学术规范方面的细致审查或把关。在深入某校教育系小学教育的访谈中,教师们反映最为强烈的共性问题之一就在于论文指导压力的过大,并且随着该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人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随之明显增加,即从2006年的每人指导6名增加到如今的每人指导18名。同时,为了确保论文写作和指导质量,系里要求每篇论文最少修改和指导3次而定稿,并且需要把修改稿装订到毕业论文档案袋中。如此一来,每位教师就需要承担起54篇论文的审阅任务。当然,这还不算为最后答辩而需要进行的审阅其他18篇毕业论文的任务。此外,这些论文又几乎都是集中在毕业前的3月(开题)至6月份(答辩),那么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而学生们普遍认为论文开题时间过晚、准备时间不足、写作时间仓促,因而无暇顾及论文资料的系统搜集和必要的学术规范。事实上,在论文写作的同时,学生还需要进行统一的教育实习和实施各自的考研或就业计划。这种论文写作和实习安排以及考研或就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得学生难以兼顾。尤其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过半数的学生已经把考研当成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面临学生升学或就业的“大事”面前,无论是学校还是论文教师都无奈地为学生亮起绿灯。显然,这种情况下,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以及答辩几乎都流于形式。学校层面则对于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评选方式的人为性。譬如,某校教育系为了完成学院的优秀论文评选任务,不顾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也不考虑教师对于其他学生论文的了解程度,机械而盲目地采用全系教师统一投票的方式,来确定所谓优秀论文的名单。

第二,引用文献质量偏低。除了参考文献的数量外,其质量也是衡量或评价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标准之一。毕竟引用高质量的文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查阅文献的权威性或可信度。然而该教育系所被选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中,所引用高级别的专业文献非常之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所引用权威出版社的专业类书籍以及CSSCI收录期刊或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的论文非常少,甚至于有的全篇论文没有引用一本专业书籍;而对于CSSCI收录期刊和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的年平均引用率均不到1%。因此,所引用的文献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期刊论文。(2)所引用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严重偏少,即10年间130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用硕博士学位论文总量为11篇,比例约为8%。(3)较少引用官方或教育部以及知名网站的信息,而随意引用百度百科甚至个人博客中的资料。事实上,这些所谓的资料或文献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审核,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就缺失了可信度或说服力。这也是论文学术失范的一种常见现象。[4]那么,究竟该引用哪些文献来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资料呢?笔者认为,对于一篇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而言,其中的论文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如下几种途径:(1)权威出版社的专业著作或教材以及工具类图书。(2)硕博士学位论文。(3)专业类高层次的期刊,譬如南京大学的CSSCI收录期刊和北京大学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4)政府或教育部及大型知名网站上的信息。(5)知名报纸上的相关资料,譬如,《中国教育》《光明日报》以及《中国青年报》等。(6)各级档案馆的馆藏文献。(7)实验得到的数据资料或实地考察与调研以及访谈所得资料。

第三,引用文献的准确率令人堪忧。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需要做到基本信息准确无误,这是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毕竟,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也是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不能逾越的学术底线[5],然而这也是实践问题异常突出的地方。具体体现在:(1)把作者姓名写错、排序颠倒以及第二作者漏写的情况时有出现。(2)引用论文的题目随意增减字或标点符号,随意地舍去副标题,甚至于还有把副标题当作正标题的情况。(3)弄不清引用期刊的名字,有把期刊版别或栏目当作期刊名称的,甚至于还有索性写错期刊名称的。而其中最为严重的还有弄错期刊论文发表年数或期数,如对于非月刊的期刊而言,学生往往把发表月数当作期数。从引用文献的学术规范来说,该系小学教育10年间130篇优秀论文的准确率为29%。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尚且如此,其余论文引用文献的准确率可想而知。

此外,除了上述原因,本科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以及学业考试对于文献查阅以及引文规范问题的忽视也颇为值得深思。因为毕业论文是对于本科生学术素养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尽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日常的专业学习或学业考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换言之,本科毕业论文引用文献失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专业课程尤其是学位课程的日常教学和期末考试中进行必要的理论渗透和实践考核,最后接受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的系统训练。这样一来,不仅会有效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引文失范问题,而且还会从根本上推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五,研究综述极具形式化甚至于缺失。毕业论文是对于本科生学术训练成果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普通论文仅仅是处于一种基本科研素养训练的需要,那么就优秀论文而言,就应适当地凸显出学术研究的价值。为此,这就需要作者仔细选题,尽可能在前人研究较为薄弱之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显然,没有适当数量的文献查阅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事实上,文献综述是一篇合格的本科毕业论文所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哪怕是“点到为止”,也至少需要让本科生明白其中的学术意义。而对于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来说,就更需要在文献综述上下足功夫,否则在没有充分了解别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而进行所谓的论文写作,那无异于“闭门造车”。遗憾的是:该130篇优秀论文中,纯粹没有文献综述的占到92%,其余论文所谓的文献综述也多是停留在随意罗列文献或简要举例说明已有研究成果的层次。譬如,某篇论文在文献综述部分,随意罗列了五位国内学者的论文题目和学术观点,就将其归纳为国内研究现状。这种所谓的文献综述不仅没有明确地概括出论文选题的已有研究特点,更没有明确地提出该选题在学术研究领域内的薄弱或不足之处。因此,这种文献综述也就难以达到具体阐释研究趋势或展望的学术层次。事实上,文献综述的作用正在于为论文作者提供选题上的研究方向或写作指南。譬如,有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学的运用,对于高师院校在2013年至2016年的教育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得出了发表文章数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排名前三甲的高校和作者,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包括翻转学习以及教师身份建构在内的八个研究热点领域[7]。这无疑为选择这些领域的学生或指导教师指明了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向,不仅极大地节省了论文准备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使得文献引用更具有针对性和权威性。因此,某校小学教育优秀论文集的文献综述要么缺失要么形式化,这无论如何都算是一种严重的学术失范现象。

钢材的材质接近均质,并且力学性能与弹性塑性体接近,因此钢结构的受力情况与设计计算结构基本吻合,设计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比较高。

随着现代通信及微波毫米波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系统及射频微波模块逐渐向低成本、小型化,高性能的趋势发展,这也是未来通信行业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的特点。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由于成熟的发展理论,稳定的电气性能和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成为目前电子元器件小型化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领域 [1-2]。LTCC是一种多层基板结构,它是以陶瓷材料作为介质基板,金、银、铜等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作为导电材料,将无源元件埋置于基板中,在800℃~900℃温度下把陶瓷介质基板和导电金属材料一同烧结成一种具有高性能、小型化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组件。

目前,关于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论怎样评选优秀论文,其中最不能忽视也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基本学术规范程度的严格审查。遗憾的是,目前高校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学术评价标准。当然鉴于目前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的弊病,高校无奈地规定了测重率的最高限度(20%或30%左右)。但这在解决论文抄袭问题方面的确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却催生了另一种学术失范问题的出现,即为了所谓有效地降低测重率,论文导师或学生普遍刻意地减少了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事实上,论文测重率的高低与文献的引用数量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假如因为引用文献多而导致测重率的超标,那只能说明论文作者或指导教师并没有掌握文献的引用与处理能力。譬如,笔者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坚决要求实际引文数不得少于50条和测重率不得超过5%(2017年所指导学生中,最高为3.9%)。从实践来看,这种看似严格甚至于“苛刻”的引文要求,不仅有效地确保文献综述写作时所需要的文献数量,而且还使得学生学会了文献引用的基本能力。显然,引用参考文献越少而测重率就越低的观点是论文写作的一种误解。

指导教师自身存在引文失范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地方本科院校尚有部分本科或专科学历的教师,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甚至常年不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因而导致其指导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出现了引文以及其他方面的学术失范问题。另一方面是经过学术训练的高学历或高学位教师,也可能存在着引文失范以及其他方面的学术失范问题。尽管这些高学位的论文指导教师都无一例外地接受了系统的学术训练,其中必然包括对于引文规范在内的学术基本规范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高校普遍缺失了对于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过程的有效监督,致使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基本学术规范以及学术道德素养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事实上,在极具“任性”指导方式的所谓学术训练下,研究生的引文失范问题也较为突出,甚至于这也是近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高度相似”的根本原因之一[10]。试想,这种导师培养出来的所谓研究生如何能够去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又如何能够避免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引文失范现象。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于:部分学者不能够理性地对待他人的研究成果,甚至于还把撰写学术论文不引用文献当作所谓的学术创新依据[11]。这也是论文导师层面上导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出现引文失范问题的一大根源。此外,目前学术研究浮躁的背景也直接地催生了部分大学教师的学术失范心态[12]。因此,他们只顾论文指导的数量而疏于严格和细致的学术监督。显然,这种急功近利和学术素养存在缺陷的教师是难以承担起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监督重担的。故而,他们所指导的所谓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也就“顺理成章”地存在着诸多方式的学术失范问题。

四、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的基本策略

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引文失范问题,不仅需要明确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学术规范和教师严加指导,而且还需要在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制度建设上下足功夫,充分凸显其应有的学术激励性和有效示范性。此外,尚需要强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部对于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定期评估责任,甚至于把其作为高等学校专业评估的重点考核指标之一[15]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失范问题,这既有表面上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指导“力不从心”的原因,又有深层次上的指导教师自身学术素养不足甚至于缺失的原因。此外,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得到根本建立,其中的学术规范审查还处于一种过分关注论文测重率的低级水平,远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质量检测的程度。这种论文质量的评价机制成为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学术失范现象赖以生存或肆意蔓延的现实土壤。

首先,凸显和细化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中的学术规范审查指标,这是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的逻辑前提。本科毕业论文学术质量审查标准的缺失是导致优秀论文存在引文失范问题的根源之一。因此,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中应当凸显学术审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把目前单纯的论文测重率扩展到包括引文规范在内的学术层面的细致审查。具体而言,包括论文选题、摘要和关键词、大纲或框架、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正文写作、文献引用以及参考文献的标注等层面的学术规范性。这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引文失范问题,而且还是推动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提升的逻辑基础。这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论文质量而言,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处理以及规范性地引用无疑是一个重中之重的考查指标。同时,鉴于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非常混乱,尚没有理性的管理制度,致使“交钱就发表”成为部分期刊的经营理念。因此而导致学术研究出现了功利化甚至于非学术化的倾向。显然,除了大力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外,还需要培养本科生必要的鉴别文献资料的真伪以及价值方面的识别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某校教育系优秀论文集中的引用文献的质量低劣问题。

其次,在“宁缺毋滥”的原则下,严格遵守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选的学术规范底线和追求学术价值的标准,并且实施必要的外部定期督查和质量评估,这是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的制度保障。目前,多数高校对于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制度建设还仅仅停留在一个传统的管理方式上,即论文评选和内部印刷以及论文导师奖励等。这种高校内部自娱自乐的管理思维,使得优秀论文的评选与奖励存在着诸多的人为性或随意性,以至于导致文献综述缺失的论文也被冠于“优秀”之名。这样不仅扭曲了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选、奖励以及学术示范的本意,而且还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以及答辩直接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为此,需要重点推进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制度建设,切实恪守学术质量底线和追求学术价值的评选标准,本着“宁缺毋滥”的管理原则,认真地组织年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评选、出版以及奖励活动。当然,鉴于本科院校自律意识缺失的现状,需要接受必要的外部监督,即教育部需要切实负起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检查和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督的责任。不仅把这作为本科院校专业质量建设的重要考查指标之一,而且定期公布高校院系以及各专业的全国整体排名情况。对于其中问题突出的院校及专业进行曝光整改直至撤销该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

再次,加强论文指导教师自身的学术规范意识,加大学术研究氛围的政府治理力度,净化高校学术管理环境,这是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的关键所在。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论文指导教师自身。为此,加强论文导师自身的学术规范意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而这一方面需要本科院校通过教师研修、学术讲座、专家报告、定期培训等途径来着力强化教师的学术规范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加强研究生层次的学术规范教育,使得高校培养研究生的过程成为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过程。同时,鉴于目前浮躁化和功利性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于教师学术规范的消极影响,需要积极地探寻一种破解学术失范的“系统”力量[16],而政府无疑是这种力量的核心所在。因此,加大政府治理学术作假的力度,甚至于建立《学术研究法》以及《学位论文法》,为惩治学术失范、学术作弊、学术腐败等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同时,高校也需要强化以学术规范为前提的学术研究奖惩制度以及年度教师考评制度。当然,教师在论文指导方面的学术规范程度是一个主要考核指标。

最后,从日常教学和学业考试的改革入手,及早关注和培养本科生的学术规范意识。这是解决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的教学改革基础。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的普遍存在,看似是大四阶段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中的问题,但日常专业教学和期末考试对于学术素养内容的忽视也“难辞其咎”。毕竟,本科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是单靠毕业论文环节所无力独自完成的。换言之,学术规范教育需要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即一方面需要在日常专业教学中进行逐步渗透。也正如有人所言:“大学科研成果是一种潜在而宝贵的课程资源,可通过一定途径转化为现实课程。”[17]事实上,目前的本科教学还基本上处于一种“照本宣科”的状态,学业考试也大多是单纯地考查书本内容,因而对于书本以外知识的忽视,也就必然导致学生文献查阅意识以及学术规范教育的缺失。故而,在本科教学与考试中,适当地增加学生阅读课外文献和撰写小论文的内容,这是实施学术规范意识教育的教学改革基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部分本科专业课程尤其是考查类课程实施论文写作制度,这是培养和测试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的有效途径。

理性地解决小学教育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最为理想的方案是:把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引文失范问题的解决纳入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文化建设的层面[18],以此来克服长期以来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高等教育管理思维。这不仅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思路,而且还成为推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深入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党亭军.地方院校实施学士学位制度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9(6):67-69.

[2]党亭军,万德敬,唐太飞.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现状及改进——基于2009年某地方院校239名被录取者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24-26.

[3]姚世斌,彭宇霞等.基于学术规范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高教探索,2016(S1):98-99.

[4]刘应竹.学术论文中的引文失范问题刍议[J].编辑学报,2014(1):7-9.

[5]张杰,牛冬杰.学术规范是不可逾越的“底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2-29(1).

[6]朱大明.参考文献引用质量鉴审的3个基本要素[J].编辑学报,2015(4):334-336.

[7]熊建辉.高师院校教育研究国际化进展、学术影响力和趋势——基于WOS数据库2013—2016年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7(3):40-53.

[8]杜红平,王元地.学术论文参考文献引用的科学化范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18-23.

[9]王学青.学术之忧,评价之忧:社科类学术期刊引文著录错误调查[J].出版科学,2014(2):44-48.

[10]党亭军.学术论文“高度相似”中的导师责任追究——基于研究生导师“任性”指导方式的反思[J].山东高等教育,2016(6):15-19.

[11]李宗刚,孙昕光.期刊学术引文不规范现象的成因探析与应对方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50-156.

[12]张英丽.大学教师学术失范的个人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学校调查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3):41-46.

[13]福州某高校:论文查重“几乎都不达标”,要求学生集中返校补写毕业论文![EB/OL].[2017-04-10](2017-10-13).http://www.sohu.com/a/132975716_663861.

[14]袁东敏.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问题、借鉴与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7(4):65-73.

[15]万莉,程慧平,杨伟.高等学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7(1):100-107.

[16]刘益东,杜瑞军,周作宇.学术纪律建设:破解学术失范的“系统”力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6):39-44.

[17]常思亮,曹宇煌.大学科研成果与课程数量的相关研究——基于我国51所高水平大学的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7(6):95-103.

[18]董小平苏,姗姗.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高教研究,2017(4):85-91.

党亭军
《当代教育论坛》 2018年第03期
《当代教育论坛》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