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战略规划的内涵、价值及抉择*——重温《大学战略与规划》

更新时间:2016-07-05

纵览欧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特别是二战结束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在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强化了市场机制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驱动高等教育发展以效率和效益为追逐目标。如何在激烈的生源、资源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变革传统简单的经验型管理以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制定战略规划、谋划科学发展,以前瞻性与动态化的眼光应对即将面临的挑战,是高校提质增效之不竭动力。自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领域的战略意识、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术语引入高校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愈发注重并开展大学战略规划的理论研究。为学界所公认的是,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凯勒于1983年,(George Keller)撰写的《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Academic Strategy:TheManagementRevolu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掀起了美国院校研究、高校战略管理的热潮,战略规划的思想逐渐在美国各个领域扎根,诚如英国学者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所言,“现代规划之最卓越的历史性代理人”非美国莫属。[1]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进,如何凸显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发展优势?如何增强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实现转型发展?这些均是政府、企业、学生家长以及高校自身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解读经典作品,汲取营养精华,希冀供给于提升我国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大学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及高校管理者对战略规划并不陌生,殊不知,战略规划是一个难以说清、难以道明的概念,回答“大学战略规划是什么”,旨在剖析大学战略规划的理念、内涵。厘清大学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不仅是大学战略规划理论研究的应然要求,也是大学战略规划实践探索的现实需要。明确大学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有益于前瞻大学发展的前进方向、凸显大学发展的特色定位、切实提升大学发展的整体实力。

(二)促进阅读习惯养成。事实证明,教育专家多年来苦心求索的一个“悦”字,不仅对儿童、青年,甚至对于为人父母——因生活琐事牵绊、逐渐忘记了阅读的中年人或老年人,也有不容小觑的意义。身心愉悦了,身体的真实反应作用于中枢神经,自然产生阅读的欲望,自然而然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一)大学战略规划不是简单的文本,而是凝聚多方利益诉求的战略思想

实际上,任何一种思想、观念、理念都需要借助某种文字、语言而存在,脱离文字、语言这些载体的思想认识和思维理念终会消失。大学战略规划的思想、理念主要以大学战略规划文本的方式呈现,大学战略规划文本是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章程”,指引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方向、检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效果的依据。根据Hinton的观点,大学战略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分为基础部分、支撑部分和战略规划三大板块,其中,基础部分由使命陈述构成,支撑部分由价值观、总体目标和愿景构成,战略规划由目标和任务、实施计划构成。[1]从大呈现方式的层面来看,大学战略规划的整体思想和观念以文本为表达载体,然而,这并不是呈现文字的简单文本。恰如乔治·凯勒所认为,“大学战略规划不是制定一份厚厚的、详尽的文件,每个人都应当遵守,却让学校的关键人物们只在大脑中面向未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采取行动。战略规划以一个中心战略为主旨,包含了一系列连续的改变条件的调整活动。”[2]究其原因,作为一种知识型组织,大学在长期蜕变、转型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吸纳了学生、家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政府、大学出资者和社会公众等与大学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通过供求关系、政策法规、参与学校决策三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战略管理活动。因此,从大学发展的利益主体角度而言,大学战略规划植入了影响管理行为的不同利益者的意志,凝聚了多种利益主体诉求的战略思想。

(二)大学战略规划不是稳定的幻想,而是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战略运作

在对大学发展的认识方面,英国学者埃里克·阿什比如是谈到,“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是继承文化的机构。它保存、传播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3]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多元巨型大学,变革是大学发展史不可回避的重要元素之一。这种变革来源于大学自身发展的主动需求,也表现为适应外在环境的积极措施。20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经济发展面临转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境况不容乐观,高校面临着应付人口变化、财政危机以及结构与学术转型的要求,“衰落和破产的幽灵笼罩着高等教育”,“各种规模的学院和大学,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潜藏着深深的危机。成百的学院和一些大学已经接近破产的边沿。”[4]为了试图改变此境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高等教育财政紧张、衰落以及重新组织等课题,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环境带来的挑战。为了解除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乔治·凯勒著作呼吁,“学院和大学应当对各种激变进行明确的规划,构建一种更富有生机、对变革更具适应性的管理方式。学校管理的自由放任时代结束了,学校规划的时代已经到来。”[5]对大学进行战略规划就是以战略的思想和理念推动大学的战略运作,因为大学已经改变了传统惯性的大学管理方式、办学模式,正从一个对其存在所持的固执己见模式转变为一个不断适应强大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生态模式。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加以智慧和艺术地应对政治、经济(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和文化等领域的环境变迁预先提出解决议案。

大学战略规划旨在为何?大学战略规划可以解决什么现实问题?“花瓶”式的大学战略规划最终只会“墙上挂挂”。明确大学战略规划的价值追求是回答“大学战略规划要做什么”的问题。思考大学战略规划的理想追求就是探究大学战略规划的根本价值和具体指向,毫无疑问,这种理想追求的落脚点是推动大学的战略发展。

(三)大学战略规划不是即时的任务,而是明确持久进取目标的战略变革

花五奇急于追杀乔十二郎,却被老太医缠住左臂,恼怒之下举起右手中的古怪兵器,喝道:“放手!不放手先杀了你!”

作为一种知识型组织,高校承担着开发、应用、传播知识的职责。有学者提出高校生命周期理论,根据发展阶段及其主要任务的不同,将高校发展划分为初创期、中兴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大学的外部环境、内在目标相应地发生特定变化,为学校发展提供指导作用的大学战略规划自然无法无视已经发生的特定变化。诚然,高校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大学战略规划面临的问题、承担的任务具有特殊性。更为重要的是,战略规划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不断的、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而不是在某特定时期的一个事件。“持续不断的战略规划”是这一过程的关键,[6]具体表现在战略规划的定位与变革的行为等方面。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大学战略规划时间的跨度各有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0-20年的长期规划;五年左右的中期规划;一年的短期规划。不同类型的大学战略规划旨在解决学校特定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战略规划的任务完成只表明特定阶段的大学战略规划暂告一段落。因为“战略规划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它可以引导一个组织通往预先设计的未来状态之中”。当然,这也应是制定持久进取目标的战略变革的过程。唯有如此,大学的发展才有可能“摒弃那种被动地接受施舍的乞丐模式,形成积极主动的游侠骑士模式”。[7]

二、大学战略规划的价值追求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因慢性缺氧可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并且凝血酶和血小板功能处于活化状态,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目标也包括降低血液黏稠度与改善肺循环[23]。纳络酮具有抗凝、降低血液黏度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是长期效果一直不佳。疏血通注射液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率,缩短血浆代球蛋白溶解时间,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动脉血流量[24]。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的PT、APTT与TT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P<0.05),表明疏血通注射液具有降低血黏、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一)实现大学发展的使命愿景

很久以来,商界就把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利用他们创造特殊的市场,促使公司有能力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诚如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所认为,组织只能够通过选择特定的战略在市场机会中赢得竞争优势(相对与其他竞争者,有在市场中获得独特地位的能力)。[13]传统高校自己认为、也被别人看作是个神奇场所——象牙塔,与外部世界隔绝,专心创造和传播知识。显然,这样的一些观点随着大学赖以生存的手段的变化而受到冲击。为了生存与发展,无论是公立院校还是私立院校、无论是历史悠久的研究型高校还是新建的本科院校,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源、拨款、捐赠和教师等方面与其他院校或非大学机构产生竞争关系,在乔治·凯勒看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任何一个组织,拥有宏伟的发展抱负,或者受到衰败的威胁,都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战略规划对于获取胜利的重要性。”[14]于此,战略规划的地位与作用得以凸显,甚至可以说,实施战略规划对于任何一所大学而言,都是唯一可行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对于大学而言,战略规划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参与竞争。“制订大学战略规划的关键是了解自己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并做出一个决策,即明确自己在竞争中希望努力实现的位置。”[15]清楚“位置”所在,指的就是,在审视大学外部环境与分析大学自身特点基础上,大学形成的发展重点与发展策略。

公安武警边防部队是一支代表国家、政府和人民在边境地区执法的队伍,其战斗行动实际是对违法分子实施拘捕的执法过程。各类不同的违法分子,其犯法的程度有重有轻,有主有次,对这些人的打击也应依法实施,即使是罪大恶极,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也应遵循法律程序,将其捕获并经公、检、法部门审查后依法进行处理。因此,边防战斗实际上是对犯罪分子实施拘捕的一种执法行动。这就是在战斗中提倡指挥靠前,近战捕歼这一战斗原则的原因。而伏击战法正是实现这一作战原则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完成边防战斗任务的有效方法。

(二)营造大学共同治理文化

推动大学战略规划有效“落地”是其价值所在。在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转型双重叠加的关键时期,如何制定大学战略规划?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最佳方式及最佳时机是什么?清晰大学战略规划的理性抉择是回答“大学战略规划怎么做”的问题。探究大学战略规划的理性抉择就是探究大学战略规划的发展方式和道路选择。换而言之,大学战略规划的理性选择是提升大学品质和发展水平的具体操作方案。

(三)提升大学发展的竞争优势

犹如邮轮的航行需要导航定位、方向指引,一个组织在管理中也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因为适切的使命和愿景能够对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产生积极的影响。[8]对于一个承担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多项职能的知识型组织而言,使命和愿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独特性,重视并发挥使命和愿景的作用能够提升大学发展的规范性,减少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可能。除了能够确定大学未来的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之外,使命和愿景还可以为大学发展提供一个成就竞争优势的框架,从而促使高校能够更加主动地应对高等教育及其环境条件的快速变化。如果没有使命和愿景,置身于风云变幻中的大学就难以确定合适的战略发展目标,也难免出现一味模仿、随波逐流,最终沦为平庸的结局。[9]作为大学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命和愿景由精美的文字落地为真切的实践活动是大学战略规划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考核因素。多数欧美大学在战略管理中,将确立大学的使命和对愿景的描绘作为制定战略规划的第一步,并以明确的使命陈述作为工作上的指导原则,同时以明确的使命作为统筹大学外部关系的准则和依据。除此之外,大学战略规划明确使命和愿景,这是一个广泛而深度的沟通、凝聚人心、形成共同语言的过程。“密歇根大学应该通过其学术计划的质量和管理,通过其学生、教师及员工的成就,而把自己摆在21世纪引领者的位置上。”[10]制定并实施大学战略规划就是基于学校的现实发展境况,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换句话说,大学战略规划是实现大学发展的使命愿景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三、大学战略规划的理性抉择

大学治理作为“治理”在大学这一特殊领域内的管理方式,它就必须吻合“作决策的结构和过程”的特殊实质。[11]如何有机平衡大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诉求?如何广泛吸引大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如何形成参与大学共同治理的文化氛围?为了有效解决系列矛盾和挑战,乔治·凯勒认为,大学应该注重大学战略规划,推动大学管理理念的转型,以此营造大学共同治理文化。乔治·凯勒在著作中谈及,“通过敏锐的分析和参与式讨论,每一个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能为未来竞争制定富有想象力的学术战略,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通过协同工作、运用新的管理手段和更自觉的战略规划,学者和管理者就能带领学校顺利闯过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难关。”[12]实现大学治理的“权威决策”模式走向“参与决策”模式。从大学治理理念的层面而言,大学战略规划是一种解决学内外多元利益冲突的共同治理策略,体现出了大学共同治理的基本特点,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管理革命意义和价值;从大学治理实践过程的层面来说,大学战略规划是一所大学不同治理主体完成大学发展既定目标、共享大学发展成果的治理过程。

其一,就大学战略规划的性质而言,大学战略规划应该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大学战略规划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现实环境的变化而产生,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而发展。事实上,大学战略规划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研究领域。但是,如果仅仅通过概述、总结部分大学战略规划实践中的经验,较少从理论层面突破大学战略规划的难题、困境,大学战略规划将始终处于复制、模仿性质的低水平实践活动。如何真正摆脱大学战略规划在实践中的盲目性、重复性、低水平等缺陷?如何真正实现大学战略规划在实践中的科学性、有效性?如何切实建立大学战略规划在实践中的典型模式?一味地模仿或者是封闭式探索的方式都难以实现大学战略规划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引领现代大学实现可持续航行的一面旗帜,大学战略规划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如有学者指出,理论是战略规划的灵魂,没有理论基础的大学战略规划编制就难有思想逻辑。遗憾的是,人们较多关注战略规划编制的技术与方法问题而非理论研究。[16]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战略规划方面的专著,难以满足当前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与高校战略的实际需要。

其二,就大学战略规划的内容而言,大学战略规划应该有效协调与平衡大学的全局发展与重点突破。随着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主要的社会与经济范式的转型,现代大学正如克拉克·科尔眼中“多元的”机构,这种多元表现为机构目标、权力中心、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多元。[17]传统的单科性、精英化的封闭系统早已不复存在,现代大学逐步演变为一个“庞然大物”。毋庸置疑,大学的发展不仅包括教育教学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也包括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大学文化的塑造,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整体式建设。从这个维度来看,大学战略规划是涵盖了一定社会发展背景下制度设计、资源配置等广泛内容的系统工程。从现实的角度界定大学的内涵,不难理解大学是作为一种资源消耗的组织而存在。不花钱或者是花少点钱是没有办法办成大学或者是无法充分实现大学发展的使命和目标的,特别是对于一所资金状况比较困难的学校,应该如何分配仅有的资源、应该把仅有的资源投向何方、如何才能够实现仅有资源的利益最大化等都是必须有效解决的问题。根据乔治·凯勒的分析,引导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的战略规划理论理应放眼高校的整体需求和利益,并非只反映一些局部意愿。为此,大学战略规划体现的并不是平均主义的发展理念,而是全局发展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的协调发展理念。

其三,就大学战略规划的方式而言,大学战略规划应该充分挖掘必要信息和保证制定程序完整。大学战略规划的基础是对大学精神及理念的集中反映,是对大学发展现实境遇的透彻分析,基于此,乔治·凯勒提出信息、质量以及人员三种要素在大学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并强调了战略制定需要进一步剖析的六大因素。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调动学校多数人参与其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学校主要人员最深沉的感情和最狂热的想法都应当允许表达出来。大学管理者必须就自己的主张征询其他人,……以便能够获得决策所需要的最完整、有效的信息,保证有关人员能够从内心里参与进来……参与是必要的,但不必追求完全一致,完全一致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应当允许存在分歧,但不允许蓄意破坏。”[18]只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普遍性,才有可能为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程序完整奠定基础。大学战略规划的实施与评估是实现大学战略规划价值的关键环节与“最后一公里”。然而,很多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战略规划实施与评估沦为一种“摆设”或“走过场”,许多高校并没有大学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与评估、评估结果与奖惩机制相挂钩。如何改变大学战略规划实施评估被“高高挂起”的现象?其一,充分认识评估对于大学战略规划制定、实施的作用和价值,将其纳入到大学战略规划系统。其二,在广泛征求大学战略规划的相关利益主体意见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大学战略规划实施评估体系。其三,明确评估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同时,及时反馈并公布大学战略规划实施评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高湘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8.

[1]Hinton K E.A Practical Guide to Strategic Plan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SocietyforCollegeandUniversityPlanning,2012:12.

[2][4][5][7][9][12][18]乔治·凯勒著.别敦荣主译.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 [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89,2,29,193,98-130,164-186,200.

[3][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腾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6]RichardM.Cyert,Theplace of nonprofit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In:O’Neill Michael,Dennis R.Young,Educating Manager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8:33-35.

[8]喻玲娜,龚波.大学使命管理理念与模式建构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2):107-109.

[10]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1-237.

[11]郑旭辉.对大学治理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29-31.

[13]Porter.M.E.CompetitiveAdvantage:Creatingand Sustaining SuperiorPerformance.NewYork:FreePress,1985:12.

[14][15]George Keller.Academic Strategy: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1983:74,162.

[16]别敦荣.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5):1-9.

[17]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3.

朱乐平
《当代教育论坛》 2018年第03期
《当代教育论坛》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