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晚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更新时间:2009-03-28

晚期妊娠引产是产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宫颈成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催产素是几十年来常规引产的药物,但需静脉用药、专人管理、定时调节剂量,水囊(低位)引产最早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肯定。因其具有促宫颈成熟,从而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1]。但是单独应用缩宫素引产,诱导自发宫缩时间长,产妇易疲劳,对宫颈不成熟的产妇引产失败率高,并可能导致产妇子宫不协调性宫缩、应用不当可致强直性收缩,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本研究在应用低位水囊基础上联合使用缩宫素对研究组产妇进行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具备引产指征的1,240例妊娠产妇为本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因各种产科指征需进行计划分娩,排除存在缩宫素使用禁忌证者。产妇年龄20岁-40岁,平均年龄(29.5±6.6)岁,孕周37周-42周,平均(38.4±0.7)周,宫颈Bishop评分小于6分,将1,240例产妇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对照组(620例)和研究组(620例),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在500 mL 0.9%生理盐水中加入2.5 IU的缩宫素,初始滴速:8滴/min,根据孕产妇胎心及宫缩情况调整滴速,每次递增4滴/min,直至孕产妇产生规律有效的宫缩,但最大滴速不可超过45滴/min。若达到最大滴速,孕产妇仍未出现明显宫缩,则可适当增加缩宫素浓度,若孕产妇仍旧未出现明显宫缩,则不可再提高滴速或增加浓度,否则可能导致孕产妇出现子宫强直性收缩,引发并发症。若12 h未临产,夜间休息,第2天继续。两天未临产视为引产失败。

本研究从广州东湖自然水体中筛选鉴定出一些微藻,并研究其生长及油脂积累特性,期望筛选出油脂积累较高的藻类以便后续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为该水域是否潜在富油微藻提供一定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总有效率 研究组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首个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自2002年首先在日本上市,现已广泛用于既往接受过化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其严重的不良反应,致死率较高[1]。目前,吉非替尼致ILD死亡的危险因素尚未见报道,现以国内外吉非替尼致ILD个案报道的文献为基础,探讨该药致ILD死亡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更加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1.2.2 研究组 置囊前行OCT试验,了解胎儿宫内储备能力,并查白带常规清洁度I度-II度,无阴道、宫颈急性炎症。方法:孕妇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消毒后暴露宫颈,宫颈钳牵引宫颈前唇,无齿卵圆钳钳夹球囊导管部,缓慢插入宫颈管达10 cm,置入爱婴一次性球囊扩张器,在球囊内注入100 mL-150 mL的生理盐水,拉直导管,使球囊紧贴孕妇宫颈内口,注入结束后末端贴在大腿内侧。术毕复查胎心监护,以了解胎儿情况。若孕妇宫缩启动,宫口开大,水囊自然脱落,有正规宫缩则自然进入产程,表明引产成功。若放入水囊12 h后,孕妇仍未出现明显宫缩,需将水囊及时取出,并进行人工破膜,1 h后无宫缩,则采用小剂量的缩宫素进行诱导,使用方法同对照组。

2 结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或低位水囊置入48 h内,产妇出现明显宫缩,宫口扩张至3 cm;有效:用药或低位水囊置入48 h内,产妇出现明显宫缩,宫口扩张至1 cm-2 cm;无效:用药或低位水囊置入48 h后,仍无明显宫缩现象出现。引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统计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例数,对比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新生儿窒息:出生后Apgar评分4分-7分为轻度窒息,0分-3分为重度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7.2。产后出血统计方法为产后胎儿娩出后产妇臀下放置积血盆计产后出血量。

2.2 对比两组产妇引产后的分娩情况 研究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对照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75%。引产后未能成功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均接受剖宫产。两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详见表2。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为:观察组33例患中,有26例治疗效果显著,6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33例患者中,有19例治疗效果显著,8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好。

3 讨论

随着对医疗知识认识的加深和分娩观念的改变,更多孕产妇倾向于选择进行自然分娩。引产属于临床产科针对足月妊娠者采取的一种人工促分娩途径,在引产过程中,为有效促进分娩成功,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孕产妇宫颈成熟度是关键[2]。宫颈成熟是自然临产前的生理过程,通过宫颈变软、缩短、抗张能力下降等变化,使分娩顺利完成,因此宫颈的成熟度是引产是否成功非常重要的的前提条件[3]。促宫颈成熟方法应与宫颈自然成熟过程相仿[4]。卞桂萍等[5]在研究中指出,单独以缩宫素来进行引产,存在较大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的存在将直接威胁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必要引入其他方式对足月妊娠者进行引产。低位水囊促宫颈成熟的机制主要有3个方面:①提高胶原酶、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使宫颈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逐渐降解,硫酸皮肤素、透明质酸增加,透明质酸对水分子有高度亲和性,从而使宫颈变软,顺应性增加;②松弛宫颈平滑肌,促进宫颈扩张;③增加子宫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结构的数量,提高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6]

 

表1 两组产妇引产成功情况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研究组(n=620) 461(74.3) 130(20.9) 29(4.7) 591(95.3)对照组(n=620) 304(49.0) 158(25.5) 158(25.5) 462(74.5)χ27.340P<0.05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组别n分娩方式 产后2 h出血量(Mean±SD, mL)新生儿Apgar评分经阴道分娩 剖宫产 <3分 3-7分 >7分研究组 620 558 62 192±61.4 0 30 590对照组 620 465 155 175±55.3 0 42 578

本研究中采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对研究组孕产妇进行引产,由表1可知,研究组引产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4.5%),同时研究组孕产妇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9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表明低位水囊和缩宫素的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引产总有效率的提升,并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与韩文红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低位水囊属于一种机械性促宫颈成熟方法,可有效扩张宫颈,软化宫颈,同时可促进前列腺素产生,引发宫缩,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小剂量的缩宫素则可有效加强子宫收缩,提升肌张力,松弛子宫颈平滑肌,使胎儿能够更顺利娩出,两者联用,相互促进,可有效缩短孕妇第一产程潜伏期,提高经阴道引产分娩成功率。

由上可知,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高安方言的特色在词法上也有所体现。除了形容词后缀“人”以及名词后缀“哩”之外,高安方言中灵活多样的程度副词也备受瞩目。根据其构词成分和使用方法,本文将高安方言的程度副词划分为五类,逐一简介如下:

参考文献

[1]李芳, 李祥雯. 低位水囊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33): 69-71.

[2]韦涛.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34): 4562-4563.

[3]胡娅莉, 王志群. 宫颈成熟与引产[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5): 270.

[4]应豪, 王德芬. 促宫颈成熟的理论和方法[J]. 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9, 15(5): 237.

[5]卞桂萍, 沈丽, 薛艳春, 等. 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0): 30-32.

[6]Wirer FR. Prostaglandin E2 preparations for preinduction cervical ripening [J]. Clin Obstel Gynecol,2000, 43(3): 469.

[7]韩文红, 王英, 贾艳君, 等.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晚期妊娠引产200例[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2, 23(4): 294-295.

 
童婷婷,虞晴,尤子善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