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它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1]。也就是说,所谓的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成员,把自己主动归属于这个国家,并维护这个国家利益的思想意识,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评价三个维度,因此国家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成员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复兴的未来,所以国家认同教育更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内容。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

文章选取六盘水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300份,有效回收率100%,共涉及回族、侗族、水族、壮族、白族、毛南族、布依族、土家族、瑶族、畲族、苗族、彝族、仡佬族、穿青人等14个少数民族。经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着下列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所谓民族认同,指某一民族成员对其所属民族的忠诚感、归属感和依赖感[2]。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生活在其民族聚居地。由于历史文化传统、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加之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天然隔离,使得民族聚居地具有相对封闭的地域文化特点。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地域空间内,成员之间相同或相似的语言、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使得成员之间不会感到自身的不同,这时民族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处于平和状态。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在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接触和交往中,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其他民族大学生在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其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凸显。在调查中发现,有292人意识到自己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的不同,占总比例的97.3%,见表1。

 

表1 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发现您所在民族与周围同学所在民族的不同

  

选项有没有人数(人)292 8有效百分比(%)97.3 2.7

(二)存在狭隘的民族意识,过于关注民族身份

同族相亲,同族相聚,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根据相同的民族身份、文化特征和地域成立同学会或同乡会,他们经常地组织些聚会娱乐活动,这些都有利于集体主义意识和助人为乐精神的培养,但是也难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意识的滋生。在调查中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79.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将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归结于自身的民族身份(见表2),这时就存在民族认同意识强烈,国家认同意识淡薄的现象。

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方法需要更加深入的实验研究,寻找降解效果更好的氧化剂,结合选矿废水处理的实际情况,提高降解效率将是后一步实验方向。

 

表2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时,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选项自身民族身份能力欠缺信心不足运气不佳人数(人)238 36 17 9有效百分比(%)79.3 12.0 5.7 3.0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易受外界影响

[1]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12.

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需要

进入大学之后,不同风俗、不同生活习惯的直接接触和碰撞,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自己与身边同学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这时自我的少数民族身份开始凸显,民族认同意识逐步强化,而国家认同意识逐渐被弱化。与民族认同意识相比,国家认同是更高层次的认同,国家认同是维系一个国家团结稳定的基础,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更为重要。众所周知,一个群体的精英在该群体中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作为少数的民族精英,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在所属族群里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导向性,他们的国家认同观对自己所在族群成员的国家认同具有指引作用。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强化其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纠正偏激的民族认同倾向,对维护我国的统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把国家认同教育切实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国家认同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4]。随着少数民族地方教育的发展和国家招生优惠政策的实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视不够甚至流于形式,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国家认同教育的责任,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以及我们国家的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家认同教育,制定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是把国家认同教育切实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各种正向和负向价值观充斥着社会。少数民族大学生涉世不深,自我辨别和理性选择能力不足,面对来自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往往会陷入困惑和迷茫,甚至被错误的价值观左右思想。大学阶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24例患儿中,男性和女性各12例,年龄1~4月龄;ALT 为 (110.9±51.6)IU/L, 范围 41~227 IU/L,AST 为(91.8±39.5)IU/L,范围 27~204 IU/L。 所有病例血HCMV-IgM均阳性,血HCMV DNA>500拷贝/mL者仅3例;尿HCMV DNA阳性21例,阴性1例,2例未测,病毒载量为102~105拷贝/mL;听力损害4例,正常18例,2例未查;14例有合并症,包括脐疝、睾丸鞘膜积液、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巨结肠、胆汁淤积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二)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祖国的情感认同

根据研究成果,对区域内274口井重新评价,提升油层40口井51层117.3m,有效厚度66.9m,提升差油层82口井160层331.3m,提升油水同层18口井20层47.2m;确立有利井位4个,且在新完钻井中均获得工业油流。

(三)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一定的环境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各族成员国家认同的基础[6]。少数民族文化中,普遍蕴含着朴素的优良价值观念,如重伦理道德、讲求尊老爱幼、强调秩序安宁和谐、注重公平正义等,这些优良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基础,这一点成为文化的整合(integration)功能,使社会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功能[7]。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就要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作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论载体。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节活动,推动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共融。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底蕴的感知和认同,感知到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树立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意识。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根据当前的形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首先,应改变国家认同教育流于形式的状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那样:“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具体化,务求达到实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授课时不能以本为本,只讲教材,例如可以通过苏联解体、叙利亚等国内战所导致的发展和稳定问题,揭示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的阴谋论,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理解国家认同是比民族认同更高层次的认同,理解国家统一稳定的重要性。另外,还要求教师重视并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正向功能和主渠道作用,用正向性和时效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向少数民族大学生传递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5]。其次,高校教师还应该运用情感教学法,采用交流谈心、教育引导、鼓舞激励等教学手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的教学艺术,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国家对他们的重视和期望。高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国家认同的教育网站、QQ群、微信群,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和交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和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

四、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稳定,因此,要提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视程度,探求切实可行的路径,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从学校教育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制定系统且有实效性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诊疗的9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其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51~78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停用降脂药4周以上,同时肝肾功能正常。经t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x2检验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疾恶如仇的显著特征,但是涉世不深、思想不够成熟的他们也普遍存在有容易受网络的错误诱导,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民族间存在的差距,从而使思想上产生混乱的现象。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关心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所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对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世界局势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却关注不多;在网络负面思想的影响下,甚至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政治就是“假、大、空”,进而对其产生抵触情绪[3]

在学习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明显感觉到自身与中东部教育发达地区学生在学习以及参与课外活动方面存在的差距,加之在就业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劣势,其心理难免会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这时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就容易出现摆动。鉴于此,要想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就要解决其在学习和就业等生活方面所遇到的实际困难。首先,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多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鼓励他们努力学好文化课程,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锻炼他们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缩小与东中部大学生的差距,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其次,社会、学校和教师协同努力共同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和教师应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优先提供合适的就业信息,并对他们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解决困难顺利就业。同时,社会也应该摒弃错误的观念,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条件,以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祖国的情感认同。

[3]陈云达.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84-88.

[2]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5-139.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西南政法大学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按照中央、市委、市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结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专业群,探索建立了一支以学生骨干为核心主讲团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讲习所(以下简称“讲习所”)。

[4]新华网.习近平到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EB/OL].(2017-03-10)[2017-07-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310/c1024-29137883.html.

脑白质区的血液供应源头血管是蛛网膜动脉,蛛网膜动脉再发出软脑膜动脉,而后软脑膜动脉的长穿支动脉垂直穿过脑皮质区的有髓纤维进入脑白质,随即发出短支动脉供应脑白质血流。而在与侧脑室壁毗邻的白质区域的血液供应来源于室管膜下动脉的脉络膜动脉以及纹状体动脉的终末支,此两支血管与来源于脑表面的皮层血管间缺少足够的交通支。这使脑室周围的区域成为血液供应的薄弱区,也即分水岭区。此外,由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变脆迂曲,进一步减少脑室周围白质区的血流灌注[2]。

[5]耿亚军,肖军.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3):17-21.

[6]范兆飞.壮族的布洛陀文化与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J].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2):35-37.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范兆飞,肖兴燕,张俊英,张伟军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