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七种偏向及其破解路径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认为,当今大学生们的阅读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缺失人文阅读,缺失纸质文本阅读,缺失结构性阅读和目标性阅读,更缺失“苦读”和“悦读”、“深阅读”和“深思考”[1]大学生阅读缺失呈现出某些共同的症状——阅读方式随意、阅读内容选择盲目、取向的非主流性与网络依赖性[2]47。这种现状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继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书香社会”的建设目标,将阅读提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此后业界、学界纷纷介入讨论,笔者通过知网“阅读推广”关键词检索发现,2015年3月15日至今,有关阅读推广的论文近1 200篇,可见阅读推广话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12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3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知识产权 (专利) 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备忘录》 指出,联合惩戒对象为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实施者。跨部门联合惩戒措施则包括:限制政府性资金支持,对政府性资金申请从严审核,或降低支持力度;限制补贴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依法限制其作为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33条。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的高地,承担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重要职能,也是校园阅读文化氛围的衡量标志[3]。吴高等人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存在阅读主体机构缺失、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单调、数字资源推广不足、活动周期过长、推广媒介形式单一、推广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48-49。刘彩娥认为缺乏理论支撑、群体定位不够准确、前期调研与后期效果评估不到位是目前高校阅读推广的主要问题。这些发现与总结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笔者根据多年的用户体验与近年的图书馆服务发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除以上问题还存在以下几种偏向。

一是高校图书推广存在“节日”现象。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一般会在学校网站挂出,笔者调查各高校网站发现,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是阅读推广的高潮期,诸如图书馆服务项目推介、书评征文、图书展示、图书漂流、专家讲座、优秀读者评选、图书推荐、协会沙龙、摄影大赛、经典影片展播等推广活动纷纷登场。其次是某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名人的周年纪念日会有相关的阅读推介。此外在某些馆内自设的阅读服务项目时间段也会举办一些阅读推广活动,如“图书馆服务宣传月”“经典阅读周”,也会持续性推出书展系列、书评系列、竞赛系列、讲座系列等活动。但在此类“节日”的间歇期则相对平静,似乎阅读也处于休眠期。集中的阅读推广活动固然必要,但以节日这种短期的形式搞宣传推广活动有悖于读书与治学的规律,应该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机制,吸引学生到图书馆来,寻找并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4]

二是高校图书推广存在“偏科”现象。从各高校周期性的阅读推广活动来看,无论是请专家作讲座、新作研讨会,还是新书推荐、读者沙龙,内容大多的是人文艺术类学科。这固然与人文艺术类学科受众面广,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特点有关。相对而言,理工类学科因其知识内容的抽象性特点而不容易理解,难以唤起读者的兴趣与共鸣。理工类师生接受人文艺术类知识相对较轻松,而人文艺术类学生则很难理解理工类学科知识,所以在推广理工类文献时,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冷场的尴尬局面。但并非可以据此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所当然应重人文艺术而轻理工。理工学生固然有提升人文素养的需求,但针对理工类学生而进行专业引导、激发探索欲与提高科学素养同样是必要的。

1例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及分析 ……………………………………………… 张五萍等(11):1555

其三,针对阅读推广的“封闭”现象,走好互助、协同发展之路。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走向来说,实现馆际、馆社、馆内的互联互通是必然趋势。从馆内而言,首先要通盘考虑,制定覆盖全馆各部门的实施方案,围绕阅读推广这一主题,根据实施方案所分配的任务做好分内之事,这样全馆上下齐心协力,避免了阅读推广“冷热不均”的现象。从馆院系的角度而言,图书馆要从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其做好教学与科研服务工作。从馆际而言,与互补性强的高校图书馆结成联盟可以较好地提高借阅率。

第三,组织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推介会。强化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明确了医技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以辅助临床科室技术进步为目的的原则,确保优质资源聚焦到疾病的治疗上,惠及患者。

五是高校图书推广存在“授鱼不授渔”现象。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阅读中最主要的困惑是不知道读什么书和不知道怎样读,比例分别占46.4%和31.8%[5]。据此,高校图书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图书和阅读方法。而高校图书馆往往是不顾服务对象的学科、专业、各人兴趣、潜能,想当然地推荐书目、新书,这样即使学生埋头苦读,结果也是事倍功半。

七是高校图书推广存在“硬塞”现象。高校是人口密度大的社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对象与服务人员之间人数差别很大,仅仅依靠人力进行阅读推广往往导致工作无法做细、做贴心,如不加分析、不做调研直接将某些文献推荐给学生。在新旧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在使用传统推广方式的同时,也在借力于新媒体的传播威力。然而,单纯的新媒体使用也没有很好地解决阅读推广“硬塞”的问题,读者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被动地接受,他们的诉求没有受到很好地关注与有效地实现。

六是高校图书推广存在“千馆一面”现象。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盲目追求数量忽视特色的问题,其实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地方性高校,自然景观与文化背景一般都有其鲜明的地方印记,值得好好继承并发扬光大。作为文化保护与传播重要阵地的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办学同质化的严峻形势下,应当发挥自身文化高地的优势,组织搜集整理地方特色文献,引领高校师生与社区共同擦亮本土文化名片,推广本土文化,助力地方文化自信的树立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的破解路径

其一,针对阅读推广的“节日”现象,走好激发内在需求之路。仅仅依靠“节日”这类特殊时间节点来推广阅读往往只能收到某些短期效果,引导广大师生常态化阅读、把阅读内化为自己的主动需求才是阅读推广的长久之道。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对女儿的教育给我们以启发,当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买颜色最好看的书,把书放在她的身边;等她两岁左右的时候,我就把家里书架上的书拿下来,放在地板上,那么,她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些好看的书;孩子再大一些,我就给她增加一些书。后来,她就养成了习惯,离不掉了,现在即使我把书放得很高,她也会自己去拿。”当阅读成为习惯了,也就不需要推广之类的外在力量了。但前提是要根据个体成长的阶段性特点“润物无声”的做好引导,把书放到引导对象最方便的地方,慢慢地就会从中获得乐趣,从而使被动的偶发性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日常性的阅读。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多,而且是成年人,可以对此方法做点改良。针对不同学科、专业,从低年级起,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循序渐进。依托互联网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将读者需要的书推送到他们最方便“拿”的地方,帮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营造出“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以此避免阅读推广效果大起大落、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

其二,针对阅读推广的“偏科”现象,走好通俗化、趣味化之路。科技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喜爱理工科,从而营造全民创新的热烈气氛?笔者以为理工类文献在高校阅读推广中被冷淡,主要与理工的“高”“冷”有关,“高”指理工科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难以理解,“冷”指理工的知识缺乏故事,没有人情味。针对这两个特点,理工科的阅读推广应注意化“高”为“俗”,走好通俗化的科普之路,化“冷”为“温”,走好故事性与趣味性之路。

三是高校图书推广存在“封闭”现象。从校内外关联的角度来看,缺乏馆际合作、馆社合作。目前某些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的普遍做法是馆际互借,但调查图书借阅记录发现,馆际互借的面不广,一般是在某些做科研的教师急需的情况下发生,而且由于馆际互借的借阅手续复杂以及图书馆对某些书籍借阅范围与对象的限制,馆际互借行为在学生中很少发生。高校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图书室之间的联系也很有限。从校内角度来看,馆内各部门缺乏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与院系的联动。一般情况是每当临近阅读活动与活动期间,图书馆派出专门的或兼职的阅读推广人员去组织相关活动,馆内其他部门大多照旧做自己的日常工作,没有从图书馆全馆的高度协调各部门配合完成阅读推广活动,造成“冷热不均”的现象,推广效果自然不明显。而与院系的联系也是松散而浮于表面的,偶尔派个学科馆员去各学院各系调研,很难准确把握各学科各专业的急需,教学科研辅助功能也就难以落到实处。

In his next, second telegram, Leighton Stuart said that the Tibetans informed the Embassy that they would go to the United States via Hong Kong and Tokyo.

其四,针对高校图书推广“两头轻中间重”的现象,走好三阶段并重之路。阅读推广包括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要做好调研工作,侧重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中期做好阅读的推介工作,后期做好质量评估与读者的反馈工作,侧重对活动效果反思。中期的阅读推广活动固然重要,但没有前期的调研,不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中期的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没有后期的评估与反馈,就无法掌握中期工作推进的效果,也就无补于下一次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只有三者并重,才有利于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其五,针对阅读推广的“授鱼不授渔”现象,走好内容与方法兼顾之路。高校阅读推广既要为广大师生提供文献,更要为其提供阅读文献的方法。首先,文献的选择就存在一个方法的问题,不同的专业、兴趣爱好与学习动机对阅读内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眼前的急需,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着眼于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有差别的。其次,选择阅读的对象不同,阅读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经典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是属于“深阅读”的内容;指南类书籍则可以择要阅读,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做了解就行,属于“浅阅读”的内容。只提供内容而不引导其选择的技巧与阅读的方法都是“轻描淡写”的阅读推广。

四是高校图书推广存在“两头轻中间重”现象。高校阅读推广普遍重视推广活动本身,前期的调研与后期的评估反馈则轻描淡写,或干脆忽略。前期的调研可以很好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有利于阅读推广活动的针对性推进。后期的评估与反馈分析一方面可以使活动实施方及时掌握活动的有效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查缺补漏、完善推广实施方案,以便于下次阅读推广活动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高校“书香校园”建设是“书香社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理所当然要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从帮助读者养成阅读好习惯入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挖掘读者的阅读潜能,树立读者的阅读信心,是实现读者的阅

目前,云南铁路建设正从构建大通道、服务大战略的角度出发,完善枢纽和节点,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家区域性枢纽。

三、结语

其七,针对阅读推广的“硬塞”现象,走好新媒体、大数据之路。新媒体指的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网络、电子书、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影、网络博客、移动电视等[6]。当今网络时代,借助网络与新媒体的力量进行阅读推广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QQ、博客、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媒体,或智能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客户端。这些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拥有传播迅捷、沟通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借力于网络与新媒体的力量,可以快捷地进行阅读推广,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也可以节省时间、人力与成本,是高校图书推广的不可多得的途径。新媒体要发挥精准的阅读推广功能,还必须与大数据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做好大数据保存与分析是掌握读者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的好方法,用户(ID)使用了图书馆的网络智能平台(IE)或IOS系统的客户端,那么用户所有的阅读浏览信息都会保留下来,专门的数据信息将会一对一地保留下来,掌握越多的用户信息就等于拥有更多、更准确的读者需求[7]。这对于精准的阅读投放与读者阅读需求的满足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读理想、建设“书香校园”、引领社会迈入“书香时代”的必由之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将短期集中行为与长远持续效果相结合、馆内协调与馆际协调相结合、具象与抽象相结合、普泛化与特色化相结合、内容与方法相结合、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有创意、有实效的阅读推广之路。

其六,针对阅读推广“千馆一面”的现象,走好特色发展之路。无论从服务地方还是服务教学与科研来看,特色化是当前及今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地方文化传习室、地方文化影像室等都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特色化的很好路径。特色文化阅读推广对于高校科研水平与科研层次的提升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能力的增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助推作用。

[1]秋禾话书博客[EB/OL].2012-09-25[2016-08-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cb1e70100xqsz.html.

[2]吴高,韦楠华.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03):47-49.

[3]李宝琴,史惠媛.基于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125-127.

⑦ E.H.Gombrich,IconesSymbolicae:TheVisualImagein Neo-Platonic Thought,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vol.11.1948.p.165.

[4]刘彩娥.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几个误区[J].图书馆,2014(03):123.

二是改善供给。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2017年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计划》为指引,开发营养、健康、多元的饮料产品,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多元需求。以先进的质量保障技术、营养保持技术、风味保存技术和全食材加工新理念,大力提升饮料整体品质。

[5]梁春芳.大学生读什么书——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J].中国出版,2009(4):48-52.

[6]汪丽萍.浅谈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馆研究,2014(06):55.

[7]梁盟,李英女.“互联网+”视阈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31.

 
肖华,袁君煊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