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新时代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问题及改进策略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研究背景、研究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已经不单一地体现在经济的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的“硬实力”方面,而是进一步向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产品的渗透与输出等“软实力”方面进行转变。 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这样一个体现国家软实力的新战略高地的争夺中,竞争尤为激烈。 近年来,文化产业因其丰富的底蕴和巨大的潜力,已成为人类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被视为21 世纪的“朝阳产业”。[1]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单纯依靠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已经不足以傲居群雄,输出“文化产品”才能抢占发展先机。 世界各国纷纷抢抓机遇,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美国更是将本国文化产业视为其继续保持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重要抓手。 在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 近5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一直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提高3.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表现最为抢眼,营业收入7990亿元,增长34.6%。[2]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的需要”换言之是消费升级催生的新需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多元、高质、跨界的文化产品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刚需。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谋划好、发展好文化产业,不论是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来看,还是从满足人民群众新消费需求的现实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瑞塔·拉克斯在癌症治疗期间,她的主治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了一块组织样本,送给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细胞培养组的头乔治·盖伊并进行观察培养。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阴道出血天数、月经量、腹痛酸冷胀痛、面部浮肿、乏力等等症候评分均要比对照组低,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突出,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影响一个产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人力资源要素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 对于产业人才在文化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已经多有论述。

At the moment, the tangential instantaneous velocity of each particle on the stator surface is in the following

首先,高校作为目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体,要明确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要制订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培养方案,明确好传什么道、授什么业。 简言之,高校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马箭、陈子华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仍以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4]这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人力要素的贡献仍然不够明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仍旧任重而道远。

张秋月指出: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质量的要求持续升温,文化市场行情日益高涨,国际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市场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5]

最直接的协调生产方式就是成果利用型,即利用国情数据成果来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更新,或者反之。采用这种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从本质上看还是分别进行生产,仍然存在许多重复性工作和数据冗余。本文中融合生产方法其核心是将国情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兼顾两者需求的生产数据库,并围绕生产数据库进行更新生产,最终成果可从生产数据库中抽取。其实现技术流程如图1。

不难看出,文化产业是典型的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 “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文化产业人才、怎样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却鲜有论述。

林秀君对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的供给表示了担忧,她在《福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供给的总量不足、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及现状。[6]

创意与创造是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与灵魂。 同样地,培养出具有创意思维和创造性头脑的文化产业人才是抢占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高地的关键所在。 要想使得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培养出一个强大的文化创意人才阶层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动漫影视中卡通人物的塑造,到宣传广告中台词的构思,再到实景舞台中场景的设计与打造,无不体现着创新至上、创意为王的产业核心理念。 因此,培养好富有创意的高端文化产业人才,是在文化产业的全球性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获取产业链条中丰厚利润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在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文化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0%左右。 早在2001年英国的创意阶层占整个劳动人口的比例就高达37.3%,[1]并且,创意产业的从业人数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社会就业增长率。 在韩国,2011 年共有60.4730 万人从事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 2005—2011 年,年平均增加0.8%。[7]而根据数据统计,我国文化创意设计从业人员数量较少,北京、上海等地文化创意设计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8]文化产业就业人数总量和比重如此之低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总量不足的问题。 长期以来,“文化”在我国一直被视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但其作为一种产业的经济属性却一直被忽略,由此导致我国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时间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同时,文化专业领域缺乏师资力量,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等问题,[9]最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文化产业市场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错位的状况。

(二)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区别性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也欠缺针对性的培养规划。 因此,若要培养文化产业教育从业者,则需多进行理论性知识的教学;若要培养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则需多注重经营策划、市场营销、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若要培养创新型的文化产业人才,还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化复合型、国际化的视野,不仅要有专业技术更要有职业素养。 简言之,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要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而我国在目前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实际培养过程中,精英化的培养和技能化的职业培养很少,高校理论化培养占据了主要的部分。 这最终导致我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在不同生产环节与文化产业发展不同层次对于人才的区别性需求。

(三)人才培养力量单一

一个产业的健康成长和成功发展,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在产业发展的初期,由于自身力量十分单薄,外力的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 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国外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往往依靠多方力量的支撑。 在澳大利亚,作为非政府组织的澳大利亚理事会积极开拓市场,建立各种联系,[10]为澳大利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日本,日本政府设定了专门的方案和计划来培养文化产品创新和制作的专业人才,同时,日本政府还积极表彰和奖励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11]我国文化产业由于起步发展较晚,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早期对于产业人才培养还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政策支持。 同时,文化企业和社会中的文化类社会组织、团体对于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涉及更少。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主要依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支撑力量显得十分单薄。 同时,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各方单独的支持,更需要各方积极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发力培养我国文化产业人才。

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类型分析

第二,个人演唱会是流行歌手(含组合)的音乐才能与风格特色的展现与进一步宣传。演唱会的整场演出由歌手(含组合)一力承当。演唱会有时会邀请嘉宾助阵,或单独或与歌手共同演绎歌曲,以丰富演唱会的内容及形式,但嘉宾的参与程度纯属点缀与调剂。因此,这一类型演唱会仍以举办者为主,充分彰显其才艺及特色。

不像城里,矿区的小孩怕大人,不少矿工孩子,是大人喝着酒,劈头盖脸拳打脚踢打大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矿工的儿女最孝顺。小男孩乖乖地将他的“鞭子”——刮刀,递给陌生的大人,下了“马”——离开桦树。何良诸骑在滚圆的桦树上,举起刮刀,用手指抿刃口,小家伙的刀,磨得溜儿。何良诸将刮刀按在凹处,朝前推去,树皮薄,浮起刀刃,树皮厚,沉下刀刃,遇见疤节,闪开,嗤嗤嗤嗤响,一卷长长的树皮剥下来,青汁泛浆,馨香打鼻子。少年的生活,醉人哪!

(一)文化创意创造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因此,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应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党对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期望来开展进行,要勇于革新、大胆探索,打破旧思维、旧框架、旧体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二)文化产品制作人才

一个文化产品不仅仅要有独特而巧妙的创意构思,更需要精良的专业技能或技术,以便于将萌生在头脑中理性的创意思维转化为在文化市场中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品。 专业化制作技能的缺乏,往往会使一个优秀的文化创意展现于消费者面前时大打折扣。 从大型网络游戏中的3D场景,到好莱坞大片中的视觉特效,无不体现着文化产品制作技术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诸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出现,更是为文化创意能够原汁原味地转化为文化产品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因此,文化产品专业制作人才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 文化市场营销人才

仅仅有优秀的文化产品是不够的,还要让文化产品被文化市场中的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因此还需要熟悉文化市场环境的营销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优秀文化产品难以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容易忽视文化产品营销手段的重要作用,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确实缺乏深谙国际文化产业竞争规则和国外消费者心理的文化产品营销人才。 因此,加大对文化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鉴于我国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定位,我们不仅需要培养熟悉国内文化市场环境的人才,还要将文化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定位放宽到全球广阔的文化产业市场中。

(四)文化市场管理人才

再次,政府要带头对创意才华、创意思维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予以充分认识和肯定,打破旧思维,尊重文化创意人才的新思想、新看法,着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创意的文化产业发展大环境。

(五)文化价值传承人才

“文化”就其本身来讲,是一种符号与印记,是民族精神与风貌的一种载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缩影。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 但文化产业也是有别于农业和工业产业,具有相当程度社会服务功能的产业类型。 文化产品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要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滋养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因此,文化产业不仅要以经济利益为产业发展的导向,更要发挥好文化本身传递民族精神、塑造价值观、服务广大群众的社会服务属性。 诸如地方戏曲戏种、传统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故事、传统手工技艺等这些市场不愿意深入涉及,且并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的小众领域、小众市场,却是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和意义的。 这也需要我们培养专门的人才去继承、发扬和传承。 这既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要求的积极响应。

文化产业对产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取决于文化市场在实际运作中所涉及的不同的生产环节和生产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12]类比于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消费、再分配的市场运作流程,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统计框架中把文化活动纳入了一个由五个阶段组成的生产周期:创造、生产、传播、展览/接受/传递、消费/参与。综合上述评论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论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文化创意创造人才、文化产品制作人才、文化市场营销人才、文化市场管理人才以及文化价值传承人才。

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改进策略

(一)政府层面应发挥好“引领性”作用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在政策制定上予以一定的倾斜,充分满足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激励制度,充分激发高校和企业的培养热情。

其次,政府应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与输出工作”。 由于富有经验的文化产业人才在短时间内难以培养,我国政府应积极从海外引进深谙文化产业发展规则与规律的优秀人才。 美国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积极从全球引进文化精英人才,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积极引进文化产业优秀人才既有助于填补我国国内的人才空缺,也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能够顺利地接轨世界市场,为我国向全球输出文化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我国政府应对海外优秀文化产业人才放宽签证和移民的条件; 要在薪资和公共服务方面给予海外优秀文化产业人才一定的优待和便利,让他们能够安心扎根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要积极向国外派遣研修人员,积极地与国外同行交流,学习海外文化产业市场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

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时间晚,底子不牢,基础较弱。 而近些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较盛,大批原属于社会服务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转型,投身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市场。 也有原属于其他行业的公司企业转型发展成为文化企业,更有有志创业青年在文化产业白手起家。 同时,文化产品尤其是区别于传统文化产品的诸如影视、大型灯光舞台秀等新型文化产品,往往都具有较长的制作、准备周期以及较大的资金投入,但是富有经验的文化产业管理型人才却十分匮乏,这就导致在文化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难免出现市场定位不准、资金链断裂、文化产品难以被消费者认可、文化产品向海外输出过程中受到阻力等问题。 因此,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培养出能够辨别文化市场需求导向、通晓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能够掌控全局的经营管理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层面应履行好“传道授业”的职责

胡惠林指出:文化产业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表征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正是“文化创意和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而创意和创新则来自人的头脑。[3]这是对于文化产业人才重要性的总结性论述。

其次,要改进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以单一学院为课程教学主体的格局。 高校在课程设计上要意识到文化产业所独有的跨学科性和交叉性。 艺术设计、计算机工程、人文等课程都应在文化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 同时,要淡化以成绩为准绳的考核方式,更多关注学生创意思维的启发与引导,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创意性文化素养。

再次,高校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文化企业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引导“学业培养”。 着重加强专业技术,如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工艺设计技术的能力培养,培养出能解决文化产品制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进入11月,京津冀三地空气污染严重,污染物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均大幅反弹,雾霾反复出现。

(三)企业应抓好“实践培养”的环节

首先,文化企业要转变理念。 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培养环节中,文化企业应担负起主要的责任。 文化企业本身就处于文化市场的发展变化之中。 对于文化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文化企业本身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文化企业应明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理论性教学,优秀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企业应该树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培训和锤炼文化产业人才的观念。

其次,文化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对接,实现校企互补、产研结合。 文化企业应积极开辟与高校之间合作的“双通道”。 一方面,文化企业可以积极为高校文化相关产业学生提供实习与实践的广阔平台,使得高校培养的文化产业人才能够在文化市场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文化市场运行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从单纯的理论型人才向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提高职业素养。 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可以依托高校拥有先进文化产业理论的资源优势,让文化企业的员工再次回到课堂,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四)文化类组织、团体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非政府性质的文化类组织和团体要在我国独有的文化价值和文脉精神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要尽早选定文化传承人,做好文化传承人选的甄别工作。 某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和文脉精神的文化艺术形式市场规模较小,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因此要选定真正热爱该文化形式,愿意以传承该文化艺术形式精神价值为己任的接班人; 文化类社会组织、团体要团结起来,抱团取暖,通过举办展览展会、文艺演出,来为本领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在人才培养的教授与传承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技艺本身的专业性培养,更要注重对于文化传承人传承文化价值、继承文脉精神的责任意识教育,确保其继承好、发扬好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表现形式。

五、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要充分借力,依托好政府、高校、文化企业和文化类组织、团体四方面的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兼顾文化产业的社会服务属性,充分借鉴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优化改革,培养出一批既有文化素养又有产业技能的文化产业人才,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更好地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繁荣复兴的时代使命。

[ ]

[1] 郭强.比较与启示:从英国创意阶层的崛起看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16-21.

[2]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最新发布[EB/OL].(2018-01-3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1/t20180131_1579206.html.

[3] 胡惠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63-75.

[4] 马箭,陈子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文化产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9):108-114.

[5] 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50-52.

[6] 林秀君.福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12):16-19.

[7] 张志宇,苏锋,常凤霞.韩国文化产业的出口振兴政策和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当代韩国,2016(1):107-121.

[8] 卫学莉,张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困境与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5):68-74.

[9] 胡慧源.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经验与目标模式[J].学术论坛,2014(5):139-143.

[10] 王伟杰,王燕妮.澳大利亚能力型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2(2):404-412.

[11] 金晓彤,李茉.日本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3(4):69-76.

[12] 吕超.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2):72-74.

 
任宇航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