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信息时代教师技术适应特征及其分析框架构建

更新时间:2009-03-28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育政策的执行者与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时代背景下,要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就必须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正如教育部在201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开篇就指出的那样,“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自身的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使学生能力与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1]。其本质上是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前我们沿用已有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现场培训、校本培训以及混合式培训等在内的各种集中式培训,成为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集中式的培训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其优势在于: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一些知识、技能与方法能够迅速地被复制与传播,从而使得教师培训在短时期内、在较大范围取得预期效果,有效缓解信息时代教师数量短缺与质量偏低问题。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多年来的培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祝智庭教授在谈及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时指出,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已经达到“初步应用整合”的层次,下一步将往更高级别的“融合创新”层次发展[2]。不过这种集中式的培训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具争议的是把教师当作被塑造或被培训的对象,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在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体现,即教师无法根据自身教学工作实际与专业发展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与培训方式。因此,尽管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我们的预期还有较大的差距。能够体现教师主体地位的个性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由此得到人们关注。

个性化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强调教师主体性在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尊重不同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上存在的个体性差异。在自然界,生物能够依据外部环境的变迁不断调整形态、结构与生长习性,以更好地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生物的这种进化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把它称作生物的适应性。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人类也有适应性倾向。他认为,人类能够依据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实现自我调整就是一种适应性倾向[3]139。传统教学环境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信息化环境下每位教师也有适应技术环境的倾向。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外部专业发展环境带有显著的技术化特征,长期处在这种技术化环境中的教师必须持续做出系列新的调整,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不同的教师由于所处的专业发展环境不同,在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过程中必然会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而教师个体的这些不同特征能够为个性化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供直接支持。如何分析教师的个性化特征由此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技术适应特征理论界定

(一)适应与适应性

适应又称作“调适”,最初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各种生物在经历了自然选择或相互竞争之后所形成的可以适应其外部生存环境的一种生物性状,表现为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理机能能够相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看来,适应通常是指人能动地通过对自己的机体或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使其能够满足自然或社会环境对其生存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而所谓的适应性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调整自己的机体或心理状态以满足自然或社会环境对其要求的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特征。教育学也有对“适应”进行界定,如《教育大辞典》将“适应”理解为有机个体对外部生存环境的能动顺应,也就是说,个体能够按照外部生存环境变化的要求来对自身进行调整,以使自身能够与外部生存环境保持平衡的一种动态过程[4]215。不管是心理学上的适应,还是教育学上的适应,其适应的主体都是人。因此也有学者指出,人同时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但作为在社会环境下生存的人来说,我们更应该要关注他的社会属性。对于这种特定的适应主体,我们要更多强调对外部社会环境的适应。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将人的“适应”理解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个体的不断努力下,从而形成不仅能够满足个体需求,同时也能够符合社会环境的一种“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5]

(二)教师技术适应特征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其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相互交互与适应的过程,强调的是教师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该意义上来看,教师的技术适应是指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自我调节做出能动的反应,以使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认知特征、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能够符合技术环境变化要求,使得教师在个体与技术环境之间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而教师技术适应特征是指教师在与外部信息化教学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可见,教师技术适应特征包括六个关键因素:观念上的转变、心理上的调节、学习上的融入、知识上的具备、能力上的胜任以及行为上的体现。教师技术适应特征上述相互关联的六个方面,以及它们与外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教师技术适应特征结构模型,具体如下图所示。

教师技术适应特征结构模型图

转变教师对待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是要改变教师已有的对待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本看法与价值判断。教师对待教育信息化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新技术、新工具与新方法层出不穷,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对新技术、新工具与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抱有开放、积极的接纳态度,对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冲击要怀有积极实践与开拓创新精神,并在情感上积极关注,心理上产生认同[13]。其次,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普及的趋势与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有比较客观正确的认识,能够以全新视野对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进行审视,并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学习与掌握有关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与推动教学改革;能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所带来的重大变革持认可态度。最后,教师还需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作用与目的持有比较积极的价值判断,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变革,跟上信息时代步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取,进而不断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由此,我们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用于分析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转变的指标体系。

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专业人员,是因为他们具备与其职业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能够从事教学活动的前提基础,足够的知识数量与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如何丰富与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由此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本质上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开放性特征,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纵观整个教育发展的进程,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不仅使各领域原有的知识得到迅速的更新,同时也使各领域的新知识层出不穷。对于那些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教师来说,必须要不断完善、更新与发展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数量与结构能够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2.心理上的调节

目前,提高制动器压盘锥窝耐磨性能的主要方法为表面感应淬火,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感应器仿形性差、淬火工艺难控制。由于制动器压盘锥窝形状小而不规则,给感应器的制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的感应器多为“一字形”,窝头一侧涂覆上导磁粉,这种感应器仿形性差,加热效率低,从而导致表面硬度不足、淬硬层分布不均匀,若加热时间过长则容易过烧甚至烧熔。

为了更好地规范与指导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活动,以推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提升,教育部在2014年5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以及学习与发展五个方面[1]。该标准客观描述了信息化时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构,既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与衡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水平的基本依据,因此该标准能够为教师能力层面的适应特征分析提供借鉴。另外,美国学者米什拉(Mishra)与科勒(Koehler)提出的TPACK*TPACK知识 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知识框架深刻地解释了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知识的应然结构,是对信息化时代教师知识结构的一种全新界定[12]。教师只有在具备TPACK知识前提下,才能够将技术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才能更好适应信息化时代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可以从TPACK知识框架的七个维度来分析教师知识层面的技术适应特征。因篇幅有限,本文不再对上述能力与知识两个层面的内涵展开详述,下面重点探讨观念、心理、学习与行为四个维度的分析指标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是不断发展的学生个体与不断更新的知识信息,因此他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具有发展性、探究性与创造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同时也是特殊的成人学习者。相对于其他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教师更需要进行深入持久的学习,才能够肩负起职业所赋予的重任。教师专业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10]。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学习工具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师学习带来重大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包括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等在内的多种非正式学习方式成为教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满足教师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的切实要求;其次,教师不仅可以获得以文本为载体的信息资源,还可以获得以视频、音频或图片为载体的信息资源。这极大地拓展了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与范围,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获取知识的速度与效率;再次,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时间与步骤,使得教师学习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得到体现;最后,教师可以与来自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教师同行组成在线学习共同体,使得教师学习的交流范围变得更为广泛[11]。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当教师面临着有别于传统教育环境的学习方式之时,他们必然要经历从接纳到认可,再到实施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适应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信息社会报告》中所认为那样,“新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提出挑战,教师和学习者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来获得知识。为了应付这些挑战,教师须接受新技术,采用适当的信息通信技术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11]

3.学习上的变化

4.知识上的具备

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会在教育思想、教育形式、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给传统的教育带来巨大冲击。面对不可逆转的教育信息化大浪潮与不断变革的教育体系,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地对待教育信息化的观念,以迎接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总是趋向于依据自己的目的与价值来选择符合自己的行为[6]。这导致不同教师在对待教育信息化的观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支持教育信息化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价值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能够充分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对于质疑或反对教育信息化的教师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他们原有的教学与生活节奏被打乱,也使得他们多年累积起来的丰富教学经验受到挑战,因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漠不关心,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在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这不仅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不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当然,依据支持或反对程度的不同,支持教育信息化的教师可分为很多层次,反对教育信息化的教师同样也可分为很多层次。还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是持中立观点。观念对行为具有统领的作用,教师对待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决定教师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教师观念上的转变由此成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

从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已经内化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体现出一定的内隐性特征。它不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而是要通过外化为某种特定的形态才能够间接地对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外化的表现形态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被认为是连接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和学生发展的中介系统。如果教学过程中缺少了这样的中介,那么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在教学中得到体现,通过实施有效教学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同样道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具有内隐性特征,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实践的领域,教师只有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将内隐的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外化为具体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并通过教师的实践行动才能够让信息化教学真正地成为一种现实。由此可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行为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的载体,教师是否具备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的结果进行衡量与判断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行为上的体现由此成为我们衡量教师是否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的重要方面。

1.2.1 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入院宣教:向家属介绍患儿病情及注意事项。②饮食指导:根据患儿的年龄、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避免偏食。③运动指导: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掌握好适宜的运动量。④出院指导:真确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值及胰岛素用量,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需要有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支撑。如果教师不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即教师还没有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或者还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那么尽管他已经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信息化观念,并且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价值也是非常认可的,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实际行动上也会大打折扣的,甚至还可能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当作是一种口头时髦。由此可见,教师拥有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价值认同与信息化教学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形成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心理上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价值的认同以及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固然非常重要,但要把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需要的是教师在能力上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胜任。因此,能力上的胜任是教师应对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变革的基本需要,对于信息化时代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在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前提下,其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图书馆打造多维立体文化活动的创新实践,对于图书馆在空间功能上的拓展与融合提出了新要求,为图书馆在空间改造上的定位提供了启示。图书馆空间需要融合展览馆、艺术馆、电影院、研讨室、会议室的各项功能,创建多位一体的文化空间,从而适应各类形式文化活动开展的需求。

6、行为上的体现

5.能力上的胜任

二、教师技术适应特征分析框架构建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表明,如果把某个个体长时间地放置在同一种环境下去生活,那么该个体就会因为适应这种环境而在思维、行为与观念等方面形成一种固化状态,但如果把该个体转移到另外一个全新环境去,那么就会表现出一定心理适应问题,要求个体对自身进行适当调整[7]。在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的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巨大变革作用,迫使教师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着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这对于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与教学理念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些教师可能会意识到自己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这些新变化,包括压力、动机、自我效能感以及意志力等在内的教师心理因素必然会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而产生波动[8]。过重的压力能够给教师的工作与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容易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产生抵触情绪;过低的动机与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而意志力的强弱则决定了教师能否克服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可能碰见的各种问题与困难。因此,心理适应是教师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探讨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必须要充分关注与了解教师心理层面上这些因素的变化。我们所说的“教师改变”,通常是指教师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两个维度的改变,教师这两个维度的改变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环境的行为适应程度与心理适应程度。尽管它们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的,但却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心理过程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教师改变才能够真正发生,不然也只能算是一种表层的改变[9]

(一)观念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1.观念上的转变

这些年,改名后的中国美术学院包容性强多了,但既然还是被认为“绝大多数学生画得都像老师”,即便在一些新领域,譬如装置,不用画笔了,我们仍可以通过作品大概猜出其指导老师,那么是否可以由此推断,在培养原创力方面,其实普遍的进步并没有乃至远没有从外面看起来那么大呢?

 

1 观念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一级维度二级维度具体指标技术观念教师对新兴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认识教师对新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关注程度教师对新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接纳态度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普及的认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普及的支持态度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普及趋势的总体看法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价值的认识教师对信息技术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对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发展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借助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对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与变革作用的认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认识教师对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用的认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支持与参与

(二)心理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教师心理上的调节是指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变化与挑战,教师在心理层面上必将经历的不断改进、巩固与提高的主动调整过程。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持有自信、乐观的积极心态,面对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挫折与困难不退缩,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与使用愿望,是教师具有较强适应力的标志。我们据此从压力、动机与意志力三个维度来探讨心理层面的教师技术适应特征,并构建了如表2(见下页)所示的分析指标体系。在压力方面,要求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消极的或积极的影响都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挑战与挫折;在动机方面,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参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真正目的,积极参与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发展意识,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意志力方面,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持续性与长期性,对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可能面临的困难有足够准备,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长期保持兴趣。

自2005年10月深化改革,工商银行完成股改正式上市以来,工行在经营发展、客户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迪庆工行通过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完善法人治理、强化内控管理、利用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金融实力和服务能力,经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本次学术论坛是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承办单位举办的图书馆年度学术论坛,从2014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论坛通过发布选题并征文的形式,搭建交流平台,汇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业界同仁,引导馆员参与学术研究,辅助馆员撰写并发表科研成果。论坛通过专家通讯评审、论文作者现场交流、专家现场点评、优秀论文推荐发表等形式,旨在图书馆业界营造科研氛围,涵育学术成果,扶持学界新人。

 

2 心理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一级维度二级维度具体指标技术心理教师学习与应用技术的压力教师技术压力的主要来源教师在面对技术压力时的心理特征教师克服技术压力常用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学习与应用技术的动机教师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的意愿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教师学习与应用技术的意志力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持续性与长期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长期保持兴趣教师能够及时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三)学习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教师既是成人学习者,同时又是专业人员。这决定了教师学习同时具备有成人学习与专业学习双重特征。不过从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来看,教师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教师自我导向的专业学习[14]。这种学习必须是基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而发起的,必须要保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与主导作用,而不是由外部强加给教师,让教师被动地接受的。只有这样,教师学习才可能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达到优化教师个人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目标。与我们对学生所倡导的自我主导学习相类似,教师的自我主导学习不仅涉及诸如教师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期望以及学习结果等这些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同时还会涉及诸如教师对学习的认识、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教师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与策略等方面。依据教师学习过程可能涉及的这些因素,我们构建了如表3所示的分析指标体系。

 

3 学习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一级维度二级维度具体指标技术学习学习观念教师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对数字化学习方式内涵的理解教师对数字化学习方式价值的认同学习困境影响教师学习技术的主要因素教师技术学习困境的具体表现常用解决技术学习困境的方法与策略学习期望教师对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期望教师在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时对培训内容的期望教师在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时对培训师资的期望教师在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时对培训方式的期望学习行为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资源载体

(四)行为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总称。教师技术应用行为具体表现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频率、方式、阶段,以及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和解决困境时所采用的办法等,我们据此构建了如表4所示的行为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4 行为层面的分析指标体系

  

一级维度二级维度具体指标技术应用应用困境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困难教师在碰见技术困境时主要采用的解决方法应用频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总体频繁程度教师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类型教师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应用方式教师选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主要依据教师多媒体课件的主要来源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网络的主要用途应用情境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场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环节

三、结 语

教师技术适应特征能够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个性化发展提供直接依据。探讨教师的技术适应特征,对于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笔者基于生态学视角,深入探讨了教师技术适应特征的结构模型与分析框架。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技术适应特征具有动态性、综合性、个体差异性与整体性。动态性表明教师个体的技术适应特征是发展的,会随着外部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综合性表明教师技术适应特征的六个方面是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教师所呈现出来的技术适应特征是这六大方面的综合体现;个体差异性表明不同教师个体具有不同的技术适应特征;整体性表明教师技术适应特征六个方面是一个统一体,必须协调发展。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对本文提出的结构模型与分析框架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闫寒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5(9):5-10.

[2] 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3] 史忠植,余志华.认知科学和计算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 许峰.关于人的适应性培养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36-40.

[6] 靳玉乐,于泽元.文化—个人视角下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8-133.

[7] 王跃生,周振军,苑文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教师心理适应性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9):30-33.

[8] 郭小平,张文兰.从教师心理探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中国电化教育,2011(9):95-99.

[9] 尹弘飚.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心理变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1-154.

[10] 张敏.教师学习策略结构研究[J].教育研究,2008(6):84-90.

[11] 潘丽芳.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之历史演进[J].开放教育研究,2012(6):56-60.

[12] MISHRA P,KOEHLER M.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J].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108(6):1017-1054.

[13] 贾巍,杨晓宏.教师远程学习适应性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6):46-75.

[14] 何菊玲.数字时代教师学习观的变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61-169.

 
雷励华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