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粤西吴川市的语言资源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吴川市语言资源及研究概况

吴川市地处雷州半岛的东端,是湛江市管理的县级市,是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地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之一的地方话,吴川粤方言较为特别。例如:吴川粤方言在亲属称谓上,称祖父母为阿爹、阿奶,称曾祖父母为公祖、婆祖;媳妇称丈夫的父母为家君爷、家婆;丈夫的父母称媳妇为新妇;称自己的父亲为爸、老窦,亦存在称为叔、哥等现象;称母亲为妈、娜等;称父母的姐姐为女甫奶,称自己的姐姐为女甫;称母亲的兄弟之妻为妗,祖母的兄弟及妻为舅公、妗婆;称小孩子为仔儿、马骝仔,称已结婚的妇女为夫娘儿等。

吴川粤方言,当地称为白话。白话又分为吴阳口音(又称为吴阳土白话)、梅菉口音(又称为梅菉白话)、塘口音、长岐口音等。其中吴阳口音与广州粤方言差别较大,梅菉口音跟广州粤方言较为接近。有几个镇居民主要操闽方言,当地称为东话或黎话,主要分布在吴川兰石镇、覃巴镇、王村港镇。此外,在覃巴镇吉兆村等村少数老年居民讲一种海话,人数很少。吴川是吴化粤方言的大本营,它东接茂名市、电白区,西接湛江市坡头区、廉江市,南临南海,北接茂名市下属的化州,全市辖多个街道(梅菉、塘尾、大江山、博铺、海滨等),主要镇有:吴阳、黄坡、振文、樟铺、塘、长岐、浅水、兰石、覃巴、王村港等。

吴川讲吴阳土白话的人数占多数,以吴阳、黄坡镇一带口音为正宗。吴川语情有一个特殊之处,即吴川市今天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梅菉街道,然而民间一般意义上的“吴川话”指的却是吴阳镇、黄坡镇一带当地人所操的白话,并非梅菉白话。

组织好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前涉及吴川方言分布的论文主要有熊正辉(1987)[1]、张振兴(1986/1992)[2-3],伍巍、詹伯慧(2008)[4],甘于恩、简倩敏(2010)[5],不过这些论文主要是在面上对吴川方言分布进行概述,尚未细化到村。方言研究中涉及吴川方言的主要论著还有何科根(1997) [6]、李健(1996/2011/2014) [7-10]、韦树关(2004)[11]106-118、易轩[12]、邵慧君(2016)[13]等,这些论文多为吴川方言某方面特点论述。目前,暂未见以“吴川的语言资源”为题的论文或文章。

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宁波书城正延续着这座东方文明之都的文化脉流,传递着人文精神的温度。或许是常来常往的读客,或许是偶尔路过的书友,就在一次次的缘聚缘散中,宁波书城成为了一个个行者驻足的理由。

吴川方言分布示意图*引用并稍改动自张振兴《广东吴川方言记略》,刊于《方言》,1992年第3期,其中板桥镇已合并入塘镇,中山镇已合并入黄坡镇。

二、分述

(一)吴阳镇

以吴阳镇为代表的白话口音,是民间公认的吴川土白话的标准音。吴阳镇位于吴川市南部,鉴江出海口东岸海边,地处鉴江平原。吴阳是粤西著名历史文化古镇,清道光年间出了粤西唯一一名科举状元——林召棠。该镇有18个管理区,上百个自然村,总人口约7万多人。

(二)黄坡镇

1.塘片。塘话主要分布在塘?镇中心,如中华街、塘市场附近,还有龙村等,而靠近塘镇中心的村子,如杨屋村、翟屋村、鸡矢屋村、大洋村、上杭村、中堂村、香堂村等,即从低垌村往南直至黄坡镇附近的村子,和塘镇中心的白话口音有差别,与东莞粤方言接近*口音人口主要于明清时期自广东东莞迁移而来。

黄坡镇除了镇中心以外还有官江村、三柏屯村、水潭村、大院村、黄坡村、新屋村、塘禄村、岭头村、那罗村、马兆村、枚陈村、平城村、福岭村、蓼罗村、岭博村、牛路头村、上马村、大岸村、平泽村、盘石村、唐基村、林屋村、里屋村、端德村、中山村、郑屋村、乌坭村、稳村等村落,分布的基本都是吴阳土白话。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黄坡镇马台村较为特别,该村近一半村民操的是黄坡白话,另一半操的是与吴川平级的湛江市坡头区龙头话,或许与其移民来源有关。

(三)振文镇

覃巴镇位于吴川市东南部,东、西、北面相接于博铺、王村港、兰石,人口约8万人,下辖竹山、新村、覃华、覃巴、上榕、沙田、那梧、那碌、马路、龙田、六鳌、吉兆、环镇、高岭和对面坡等村。该镇居民讲梅菉白话、吴川东话和吉兆海话。

PNETs: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PDACs: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s; IPMN: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他们可不是什么残次品!”灯谜摊主的情绪有些激动,颤抖着伸出他的机械手臂,指了指墙壁上栩栩如生的历代开拓者的画像,又指了指洞里的机器人,“这一个个都是我们的孩子,只是——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而已。”

振文镇大部分区域主要是分布着吴阳土白话,而水口渡村委会边塘、湖塘村委会上林、下林等村讲梅菉白话。

(四)塘尾街道

原为塘尾镇,地处城乡接合部,于10多年前改设为塘尾街道。塘尾街道下辖新城、塘头、高杨、银岭、边坡、东海、麦屋等7个小区,人口约3万多人。其部分地区讲的白话类似博茂口音;部分地区讲吴阳土白话。

塘尾街道跟振文镇、黄坡镇居民都操白话,然而存在差异,据当地居民语感,三者比较起来,塘尾街道(这个地方主要分布着梅菉口音白话)口音较轻,振文镇、黄坡镇(当地居居操吴阳土白话)口音较重,易辨别。例如:“你冲凉没?”此句话,在塘尾话中发成[nei13 ho33 lia51 mak21],在梅菉白话发为[nei13 ho33 lia13 mei13]。在塘尾街道的村民们上至80岁老人,下至几岁孩童都会讲梅菉白话,就连在学校,老师有时亦会在授课时夹杂梅菉白话。

(五)大山江街道

大山江街道位于吴川市东南面,西接梅菉,东接覃巴镇,北接博铺,南至南海海边,辖下6个小区(分别为河东、良美、山基华、覃榜、东埇、岭圩),现有常住人口约2万多人。大山江街道主要流行博茂白话;岭圩小区(包括顿位村等)讲博铺口音白话;部分地区讲吴川土白话。该街道大部分居民讲梅菉白话,其口音与塘尾街道口音不同,例如:“你吃饭没?”这句话在大山江街道话发为:[nei13ʃet21 fan22 mei22],在塘尾话中发为:[nei33 hak21 fan33 mei22]。

(六)樟铺镇

樟铺镇位于鉴江下游,其东、南、西面分别与同为吴川的长岐、振文、塘等镇相接。该镇居民亦操白话,跟振文白话较为接近。

樟铺镇下辖樟铺、塘口、大路、龙塘、三浪、下村、车头、五和、南巢、金鸡等村委会。西北部分布着长岐白话,包括三浪村委会大部及以北的车头、五和、南巢村委会和下村村委会大部;东南部毗邻板桥、振文两镇的樟铺、塘口、大路村居民讲吴阳土白话;大路村委会姓王、大路上、大路下、上沙塘、下沙塘、碧山、谢屋、龙塘村委会上西坡、下西坡、三浪村委会塘、金鸡村委会石狗塘等村民操长岐口音白话-吴阳土白话混合口音;毗邻长岐镇和梅菉、临近鉴江的龙塘村委会和三浪村委会油头路、贵文、下村村委会荔枝塘、湾沟、金鸡村委会上金鸡、下金鸡、山口等村民操梅菉口音白话。

(七)塘镇、长岐镇、浅水镇

口音主要分布于塘镇,但其内部又有细微区别。

镇、长岐镇、浅水镇主要通行的白话主要为长岐口音、塘口音。

地处吴川市西部的塘镇,后合并了板桥镇。该镇约有20多个管理区及2个居委会。正在规划的粤西国际机场将建设在该镇。地处吴川市西北部的长岐镇,有12个管理区,有相当多自然村。处于吴川市东北部的浅水镇,周围分别与茂名化州市同庆镇,茂南区公馆镇、镇盛镇,吴川长岐镇相接。该镇有8个管理区,几十个自然村。

黄坡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该镇有17个管理区。2003年,中山镇被并入黄坡镇,该镇总人口约9万人。

学界多以为兰石镇只分布了闽方言。事实上兰石镇方言有两种:为兰石白话(粤方言)和兰石东话(闽方言)。兰石白话主要分布在与浅水镇、博铺交界的村落,而兰石东话主要分布在靠近茂名市电白区一带。

面团的基本配方:高筋粉1000 g,刺槐豆胶20 g,高活性干酵母10 g,黄油100 g,白砂糖200 g,食盐10 g,蒸馏水510 g。根据Wang P[9]的方法并稍作修改,面团制作完成后分切成50 g/个,-80 ℃下速冻25 min后-17 ℃冷藏。将上述制得的冷冻面团分别冻藏 1~8周备用。

3.塘上片。话音偏向于茂名化州市与吴川市交界的杨氏家族的新村、旧村等,然而其又与新村的话音不大相同,主要体现为塘上片话音呈往升调态势。据调查,塘上这一片居民祖上刚开始几代曾搬出去后又搬回来,这可能是他们话音改变的原因。

长岐口音主要通行于吴川东北部的浅水镇和长岐镇。有趣的是化州亦有一个长岐镇,其与吴川长岐镇相邻仅隔一个交通要塞。吴川长岐口音和相邻的化州长岐镇口音相近。吴川长岐、浅水镇均通行长岐口音。

(八)兰石镇、覃巴镇、王村港镇

吴川的东话(黎话)、海话主要分布在此3镇。东话(黎话)与雷州半岛雷州、徐闻一带黎话接近,均属闽方言。吴川市操东话的居民人数近10万人。

兰石镇位于吴川东北部,东部是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和电白区小良镇,南面为覃巴镇和王村港镇,北面为浅水镇和长岐镇,东南面为梅菉和博铺。该镇下辖6个村委会。兰石镇当地居民多数讲吴川东话,当地称为“讲东”,也许与当地居民早年由福建移民而来有关。此外,兰石镇兰石村居民主要姓梁、顿谷村居民主要姓杨,庄艮村居民主要姓林。此亦为兰石镇的三大姓。这三大姓居民都讲东话。而六庄村委会,五一村委会和博崖村委会,各村约4千多人,居民的住地靠近梅菉镇,主要讲梅菉白话,但亦会讲东话。

2.板桥片。板桥的话音偏向于吴阳土白话,包括冷水村、东岸坡、简村等。

有研究表明,FH对早发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损伤广和病情更加严重的特点,而且与普通的冠心病比较,早发冠心病并发FH患者的病变血管狭窄的程度更加严重[10]。因此,我们针对FH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按血管病变部位分析,FH患者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发生率均高于非FH患者;按血管病变数目分析,FH患者以双支病变为主(占67.57%),而非FH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87.23%)。这表明FH患者不但有早发冠心病的高风险,而且在血管病变部位和数目上与普通人群也有不同,其主要表现为多好发于左冠状动脉且以双支病变为主。

兰石白话跟其他地方的白话差别不太大,但兰石白话跟兰石东话却有很大的不同,如:“笑好针苦”这四个字。

兰石白话:笑ʃiu33|好hou35|针m35|苦fu35

覃巴镇西部、西南部居民讲梅菉白话,主要有马路、龙田、高岭、环镇、那碌、沙田等村委会。其中靠近大山江街的马路、高岭和沙田3个村委会讲博茂白话。新村、覃巴和上榕3个村居民约1万多人讲梅菉白话和吴川东话2种方言。该镇的东部及东北部是那梧、对面坡、覃华、竹山和六鳌等5个村当地居民讲的是吴川东话。位于覃巴镇东南部的吉兆,辖洪村、梅楼、吉兆3个自然村,有少数老人能说一种吉兆海话,该话性质至今存在争议,不过该话已基本不用于交际领域。

振文镇距吴川市中心梅菉有10多公里。振文镇的管理区主要包括沙洲、大桥、罗里、泗岸、山圩、振文、沙尾、郭屋、低垌、水口渡、湖塘、奇艳、加伦、三江、石碇等。

兰石东话:笑so33|好ho21|针m33|苦khiu21

王村港镇位于吴川东南部,东与茂名市接壤,西接覃巴镇,北接电白,南临南海。王村港镇下辖6个管理区分别为碌西、新梅、米乐、新港、王村港、覃寮。当地居民使用的方言为吴川东话。

如果是从网上的论坛或博客上面复制别人的文字而写成文章,这种情况下,论坛或博客上的内容一般是没有公开发表的,也就是说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是检测不到的,那么,就必须利用百度和谷歌两大搜索引擎来检测。其方法是,从文章中输入随机抽取一小段文字进行搜索。如果是该段文字是从网上复制过来的,浏览器上字体会显示红色。

该镇东话跟徐闻的黎话发音相近,例如

王村港东话:她i33|我wa21|好hou21|去khu33

虽然兰石镇和王村港镇均主要分布着东话,然而两者亦存在不同之处,例如:

兰石东话:你y21|吃tsa21|去khy33

王村港东话:你lu21|吃tsia21|去khu33

基于Creo 2.0平台,对厂房大门进行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如图8和图9所示.通过特征参数化,可以实现模型的快速设计与修改,提高了设计效率,利于标准化和系列化.

英语中,动词与介词或副词的搭配最为常见。该文将from、through、by和over、into分别输入“collocation”一栏中,左边的单词量设为0,右边的单词量设为4,所有的数据都以“relevance”排序,得到这些介词或副词与这组近义动词的搭配频率和相应的MI值,如表4:

上述为粤西吴川市的语言资源分布的大致状况,其中可能存在疏漏,有待同行另文补充探讨。地情调查对地方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就地理语言学研究而言,语言资源分布调查是重要的基础,对民俗学、移民史等亦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此外,吴川方言还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吴川白话为闽方言受白话的影响,逐渐白话化而来。目前,此观点尚未被证实或证伪。要推进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学界进一步的努力。

如果将整个网络系统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部分不到冰山的一角,最深层次的网络世界我们几乎很少接触,更不要说核心层面的。这一是由于技术的原因、二是需求的原因,总之之前未曾涉及到的层面,现在大数据下技术层面的问题已经解决,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我们在不断向更深处前进,作为工程造价而言,它所需的信息的深度目前大数据尚未完全满足。

(致谢:本文得到语情调查小组和李君同学的支持,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熊正辉.广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7(3):161-165.

[2] 张振兴.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方言分布[J].方言,1986(3):204-218.

[3] 张振兴.广东省吴川方言记略[J].方言,1992(3):195-213.

[4] 伍巍,詹伯慧.广东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2):109-116.

[5] 甘于恩,简倩敏.广东方言的分布[J].学术研究,2010(9):140-150.

[6] 何科根.吴化片粤语的语音特点[J].语文研究,1997(3):47-54.

[7] 李健.鉴江流域粤语的“儿”后缀和高升调[J].方言,1996(3):216-219.

[8] 李健.广东吴川吉兆海话的四种语音成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134-145.

[9] 李健.吴化粤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0] 李健.吴化粤语的历史形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107-110.

[11] 韦树关.广西勾漏话及广东四邑话、吴川话、化州话的归属问题[M]//朱方.广西语言研究:第3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 易轩.广东吴川粤语进行体标记研究[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126-131.

[13] 邵慧君.粤语“吴化片”商榷[J].方言,2016(1):29-38.

 
陈李茂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