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文化传承的含义

文化这种创造性活动是只有人才拥有的,是一种人们自觉的、有意识的、可以使用语言交流传播的行为与实践。 自然与世界被人们改造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 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这个概念做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诠释,他认为,若是从通俗的民族的意义去思考文化,文化是包含了个人在其为社会成员身份时所得到的能力和习惯等的一个复杂体,包含了信仰、知识、习俗等。[1]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文本。 文本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无论是国家那种庞然大物还是民族的文化都可能为文本。 传承指的是对过去的接续,是后世在过去基础上的沿袭创新。 文化传承指社会文化世世代代接连不断地被后代沿袭创新,是文化在世世代代延续的社会群体成员间纵向传递的过程。 文化传承对人类社会具有极高的价值,民族精神在文化传承中延续,人类社会在文化传承中不断积累知识、持续不断前进发展。[2]传承建立在接受者能够理解和应用所传递文本的基础上,当接受者、继承者理解并接受了传播者所传递的文本,这个文本就得到了真正的传承。

医生用一百个理由劝说伤口还没有恢复,不能旅行,但她一意孤行,最后医生叹了一口气,拿出一张我们称为“生死状”的纸,写明发生意外不能告医院,向蒙妮坦说:“签。”

文本理解就是读者在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去理解文本,实现与作者间的交流,从而拥有自身对文本的解读。[3]把文化文本和现在融合于理解之中。 诠释学认为,对一种文本的接受要以接受者的理解为前提,而接受者和理解者需要站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进行活动,这必然受制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情境。 在理解的过程中,涉及文本及读者二者所处的两个历史视域,文本代表的是之前的历史的视域,读者所有的是目前的视域,文本与读者的视域差距就是过去和现在的时间距离,正是因为这一时间距离,必须有理解过程中的视域融合。 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我们理解继承事物的基础和前提,但由于种种因素,它也会在理解的过程中形成一些阻碍。 我们在对携带着传统文化的文本进行理解时,需要发挥自身主动性,在与当今的视域融合的过程中,有选择地保留合理的前见,从而形成一种更高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又会成为传统的一部分。[4]

二、文化传承的运行机制

伽达默尔出生于德国马尔堡,他是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对话和理解,对诠释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都是他的重要研究思想。

河北省沿海区域的潮汐比较特殊,潮差非常小。平均高潮线、平均低潮线、0m线高程差较小,只有约30cm,通过无人机获取的DEM,虽然从测绘角度上满足1∶2000精度,但实际上无法对3条线(尤其是平均低潮线)进行正确、有效的提取。下一步应考虑开展海岸线附近区域LiDAR扫描工作,或采用LiDAR和水下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海岸带更加精细的DEM。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培育和践行都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到充足的养分。 第一,它的思想本身就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性、民族性、传统性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质,都说明了其内涵一定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互通。 由于中华文化和文明都不存在断裂或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已经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深深地扎根壮大。 它在符合现代文明基础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吸收表达,它既没有与传统割断,也并不会与现代脱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化成分和某些历史积淀或文化根脉的传统紧密相关,并能够保证它们的传递延续,就像是中华文明自身就是延绵不断的。 第二,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神大力弘扬。 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弘扬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伽达默尔认为传统构成了我们理解的视域,是理解的基础,伽达默尔所提出的效果历史原则就是为传统作辩护的。 历史文化境遇等原因,造就了特有的当代我国文化的视域。 而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也具有自己的历史视域。 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继承时,我国当代文化的视域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会因为时间距离和历史境遇的变化而具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跟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融合,当代文化会胜过本身所有的视域,并达到一个全新的视域。 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尽可能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国情、需要等有选择地继承延续。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实际上是与当代我国文化建立一种关系,实现我国当代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7]

从伽达默尔的观点看,文化传承中的文化文本和接受者间建立了一种理解、应用的关系。 效果历史在我们理解文本中起着沟通联系的作用。 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其实是一个“视域融合”过程中的“效果历史事件”——把现代化的视域融入传统文化视域中,不断地相互修正与连续性地补充。 这样,传统文化之于现代的意义才会越来越清晰,才会充分地显现出来。 而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扬弃”的过程,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对话”“融合”中,双方必然都发生了改变。 这是一个理解发挥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理解参与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融为一体。[8]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去掉自身不合理的成分而相互吸收了对方的精华,从而变得更加符合逻辑和时代的需要,也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的隔阂消失了,互通互融,共同发展。

三、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精神之所在、气魄之所在。 它在我国过去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里,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历史上都起过极其重要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不仅推动了当代我国社会的前进发展,而且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非常正面有益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具备这样的特征:反映中国文化健康的精神方向; 能够鼓舞人们前进; 具有民族文化认同功能; 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 至今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发展,是沟通我们民族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桥梁。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饱含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把人民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它承载的思想精华推动着社会民族延续发展前进。 民族精神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完整地体现出来,它在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不言而喻。

伽达默尔提出了视域融合理念。 两种视域贯穿着理解进程的始终,即文本视域与理解者视域。 他认为理解就是理解者在向文本的接近中,他本身所具有的视域和被理解者的视域逐步交互融合。 我们必然处于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在对过去的文本事物进行理解时,不可能扔掉我们自身全部视域而完完全全地进入对方视域,必然只能以现在的视域去看待历史。 也就是说,要在承认时间距离的前提下,通过我们本身所有的视域而对文本事物进行理解,从而使二者视域交互贯通。[5]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去掉自身不合理的成分而相互吸收了对方的精华,从而变得更加符合逻辑和时代的需要,也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的隔阂消失了,互通互融,共同发展。 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密切相关,它们二者都是伽达默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 “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 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 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 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 ”他表明,无论是对何种事物的理解,都只可能于效果历史之中进行。 “视域融合”是理解可以完成实行的基本的方式,而理解实际上就是一种“效果历史”; 由于时间间距的不可跨域,理解者必然带着“前见”去理解文本,而“视域融合”消融了我们和文本的“时间间距”,从而使得新的意义得以产生,“效果历史”也由此产生。[6]伽达默尔认为,时间间距并没有绝对地分隔文本和理解者,反而为理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源泉”。 在理解的过程中,理解者对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意见,这会使理解者思考比较前见且由此区分出自身前见的真假。 因此,时间间距本身即表明了理解事件的连续性,从而引出效果历史原则。 历史被看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流传下来的流传物,而不是单个独立历史事件的总和,而在历史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所产生的一切新因素都会影响、改变历史的流传物。 读者拥有的是在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他的经历实践等中形成的视域,流传物本身代表了一个曾经的,即流传物得以形成的视域,读者理解的流传物。 我们当代去接受并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这两个视域的相融,通过这一融合,自身本来所具有的视域就被提为有更高普遍性的视域,也就拥有更大的视域。

如果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的共识,扎根于我国人民的内心,三个方面至关重要:第一,核心价值观能否显示出我们的民族特性并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上,能否与整个民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心理相符; 第二,它自身是不是科学,它有没有顺应世界潮流,它能否体现我们民族的前进方向; 第三,它能否完美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可以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9]

优秀传统文化饱含中华民族厚重的思想底蕴,体现出中华民族特别的精神气质以及民族特色。 它是保持中华民族血脉延续传递、繁荣进步的精神桥梁与不竭动力,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延续、不断壮大的力量来源,是中华民族能够团结聚集在一起的精神上的连接桥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在当今国情、环境条件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发扬。 中国当代文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用了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原则及“效果历史”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际上是在传统优秀文化及我国当代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即当代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接受、应用的关系,并实现我国当代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 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国情、需要等有选择地继承延续。

2.4.2 不同性别的医务人员院感知识认知正确率比较分析 不同性别医务人员的问卷总体认知正确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问卷的7个方面逐一比较后发现,医院污物处理认知正确率男性医务人员高于女性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6个方面男女认知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1] 苗伟.从理解到解释:文化的哲学释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0(3):52-57.

[2] 张继梅.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J].齐鲁学刊,2013(4):63-66.

[3]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5.

[4] 宋艳华.从伽达默尔的传统理论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1(5):4-9.

[5] 孙红.理解与创造:通过伽达默尔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南京社会科学,2010(9):92-96.

[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62,390,438.

[7] 王威海.韦伯:摆脱现代社会两难困境[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92.

[8] 孙晓岚.视域融合对中西文化交流及文化建设的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2013(3):27-29.

[9] 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73-76.

 
张亚楠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