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路径期成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般认为,“话语研究”最初是在语言学(语言哲学)领域中展开的。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话语”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最早使用的。1952年,哈里斯在美国的《语言》杂志第28卷公开发表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的学术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哈里斯首次使用了“话语”这一学术概念。随后,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诗学领域和修辞学领域,后来又进一步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和领域(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文艺学等),并渐渐成为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对象,“话语”、“话语权”、“话语体系”等也逐渐成为这些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高频词汇”。在福柯看来,“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1]159,“历史文化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构而成。‘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159。显而易见,“话语”、“话语权”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程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已然成为我国理论—学术界的一项系统工程和重要使命。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呼吁提升储水能力,支撑灌溉农业。他在发言中指出,修建大坝水库是提升储水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要更加重视保护、适应自然,重视水库大坝安全,重视环境友好、社会可接受以及更加重视受影响人的利益和生态补偿,强调以可持续、平衡和和谐的方式促进储水设施的建设。

不断改革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助于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行进在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不在于要创造多少高深晦涩的学术术语和学术词汇,就连海德格尔也在晚期的讨论班纪要中说道:“荷尔德林使他领会到,自铸新词是无益的。”[3]52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铸造多少令人不易索解的“新词”其实并无多大裨益,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真正意旨乃在于切中并深入研究中国的社会现实, 传递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易言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光要有“中国特色”的“面子”, 更应当具备“中国特色”的“里子”,这样才能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举世公认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究竟何谓“现实”呢?这至少应当回溯到黑格尔那里。安东尼奥·葛兰西曾经这样评价黑格尔:“黑格尔在哲学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他的体系,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哪怕是以‘哲学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也好,能使我们理解什么是现实。”[4]86事实上,在黑格尔哲学体系当中,“现实”这一范畴是大有深意的,它既关乎“本质”,又关乎“理性”,而且还关乎“必然性”。稍微熟悉哲学史(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学者都应当知道,“现实”这一范畴——无论是在《逻辑学》还是在《小逻辑》均是出现在其间的“本质论”当中。例如,黑格尔在《逻辑学》(下卷)提出“现实是本质与存在的统一”[5]177这句名言。实际上,《小逻辑》中亦有类似的表述:“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或内与外所直接形成的统一。”[6]295关于“现实”与“理性”的内在关联,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7]序言11此外,黑格尔哲学中的“现实”概念还是与“必然性”勾连在一起的,“真实的现实性就是必然性,凡是现实的东西,在其自身中是必然的”[7]280

3.3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HPS的ddPCR方法,同时,利用ddPCR和qPCR这2种检测方法对HPS进行测定,就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测 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定量检测相同稀释度的HPS DNA时,ddPCR和qPCR的定量值呈线性正相关,且ddPCR方法的灵敏性优于qPCR。在实际运用过程中,ddPCR方法的检出率更加可靠。

从一定意义上说,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巨大贡献要归功于他“开辟了一条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8]113,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黑格尔并且富有远见卓识地预料到,今天的人们“仍然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8]113。尽管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有过太多激烈的甚至尖锐的批评,然而马克思依然是依循黑格尔的这一定向来“制订方向”的。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亦将“现实”领会为“本质与实存的统一”。诚如卡尔·洛维特所言:“黑格尔的原则,即理性与现实的统一和自身作为本质与实存的统一的现实,也是马克思的原则。因此,马克思之所以被迫双刃地对待现实世界和现存的哲学,恰恰是因为他想把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广泛的整体性之中。”[9]185就此而论,马克思正是沿着黑格尔所开辟出的“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往前走的。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中指出,即便在今天,如果欲探究社会现实的发展定向,仍然需要回归“老祖宗”——马克思。

我们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也好,话语体系建构也罢,无疑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2]众所周知,“社会性 ”、“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格,早在1845年春天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已经向世人宣称,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抑或是“认识世界”的层面上,而且更加致力于积极地“介入现实”与“改变世界”[10]57;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理论学术界通常简称《费尔巴哈论》)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盛赞《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11]213时至今日,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事实上,综观世界各国,我们便会发现,但凡具有划时代影响的、真正称得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基本上呈现出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2],尽管这些“成果”与“现实”的关系是以不同的形式(或显性,或隐性)显现出来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其实说到底乃是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与回应。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中国的学术研究及话语体系建构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还远远不够,往往理论层面的研究(“纯学理性”的研究)比较多,而对社会现实的探讨和关照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更加深入地切中中国的社会现实,直面中国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学理层面上开出“良方”。要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这就需要研究者适时地走出“书斋”,深入社会,向社会这所“大学校”学习取经,多做调查研究。毛泽东就曾经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并且指认“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还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同样地,笔者认为,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好,话语体系建构也罢,都需要中国学者“了解中国情况”,进而把脉社会现实。唯其如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这将不愧是“凤凰在烈火中的再生”以及“大海上又一次辉煌灿烂的日出”[12]11。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够真正建构起来。

其中:R表示航空技术领域知识集;r表示航空制造业领域知识的知识特征要素;n表示航空制造业领域知识的种类;j表示航空制造业领域知识的特征数量。

[16] [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以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明理论学术问题

“随着世界生产力、交往和分工的普遍发展,历史必然转向世界历史。”[26]55“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已然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现代化浪潮席卷而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22]34,因而我们断言,任何民族和国家游离于世界历史大潮之外而“孤芳自赏”均是不足取的。事实上,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2]58。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27]70。中共十九大亦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2]34-35可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当然也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国内,还应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

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理论要“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13]851,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呢?毛泽东认为,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3]851。毛泽东紧接着用了一个反问句谈到:“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13]851可谓一语中的。因为在毛泽东看来,倘若不懂群众的语言,其结果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群众不赏识”[13]851。而且,在群众面前,“资格摆得越老”,“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13]851因此,毛泽东告诫这种人说:“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13]851毛泽东认为,要实现大众化,首先就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倘若连群众的语言都不懂,那么“大众化”也就无从谈起,只有懂得群众的语言,让群众充分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否则,群众是不会赏识的。只有实现了同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才是毛泽东所极力主张和推崇的“大众化”。同样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也要善于向人民学习生动活泼的语言,也要同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亦有论者指出,“话语权就是社会利益的一种表达机制”[14]106,“利益是社会话语者行使话语权的根源于出发点,话语及话语权与利益息息相关”[14]106。毋庸置疑,利益尤其是社会利益——是需要表达的,表达则固然离不开一定的机制和渠道。美国学者西摩·马丁·李普塞特甚至认为,“建立正常的渠道使一些相冲突的利益得以表达,这有助于许多民族国家结构的稳定”[15]138。“从长远来看,它能巩固国家政权。”[15]138而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话语权”其实也正是社会利益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机制”。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也要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换言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从学理层面及时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而不能够一味地自我陶醉于“学术思辨”,进行学究式的“自我放逐”,这样只会使学术研究越来越“经院化”、“小众化”,学术研究变成“文字游戏”、“概念游戏”。

当下,有些学者为了“创新”而往往热衷于制造一些“学术概念”、“学术名词”,使人不知所云,甚至有些学者热衷于用一种“西方式”的表达方式来阐释学术问题。笔者认为如此这般的研究倾向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是极为不利的,其结果无非就是“它像泡沫一样飘浮在表面上,一掬取出来就破灭了。但是在表面上立刻又出来一个新的泡沫。有些人一直热心掬取泡沫,而另一些人不去在深处寻找现象的原因,却自作聪明,嘲笑前一些人白费力气”[16]29。这显然只是一种“虚假的学术繁荣”(“学术繁荣”的假象),或者毋宁说是一种“学术泡沫”。为了防止“学术泡沫”接二连三地被炮制出来,“研究经院化”、“内容小众化”、“话语西方化”的状况就必须加以根本性的扭转和改变,否则,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将无从谈起。事实上,“对于任何理论,群众只有听得懂才能接受”[17]70。因此,广大理论工作者应当转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力争用一种最能够为广大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大专家”也要多讲讲“家常话”,不断扩大受众面,提升话语影响力。这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兼具中国特色面子里子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增强自己的话语权,说到底还是要“在重大问题上多下功夫,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18]35。而“集成”和“总装”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18]3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变量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黑格尔断言,“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19]187。因为在他看来,思想本身内在地具有“这样一个环节”,即是说,思想本身“应当属于自我意识”。换言之,思想“应当是自己固有的东西”。因此,一个民族的思想也就应当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主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扎根中国的文化土壤,使其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就特别强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20]534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使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现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呢?这首先就要让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讲中国话”,要以中国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明学术问题,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学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其实也就是要真正形成一大批“说中国话”的并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这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养料和重要的思想资源。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创造和生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形塑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与民族气质,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精神标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文化基因密码。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也为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有学者指出:“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少不了‘活的哲学语言’,需要乐于扎根生活世界,接续中国思想文化传统。”[21]在笔者看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都需要“扎根生活世界”,同样也都需要“接续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接续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才真正具有中国的“精气神”,亦即“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当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尤其要以扎实的并且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作为基座。我们知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绝非易事,这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久久为功。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定向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22]43实际上,不仅是“文艺创造”,学术研究亦是如此,广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通常也称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都要坚持和恪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定向。“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逻辑起点是人的劳动。”[23]67或者毋宁说,发展是“表达人的实践性生存方式的超越性、价值指向性的哲学范畴”,是“彰显人的主体性的核心要素”[24]16。在某种意义上亦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哲学”。中共十九大报告曾四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三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在整个十九大报告中则更是一个“高频词”,多达两百余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25]176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5]160。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既是“源于人民”,又是“为了人民”,“人民”乃是学术研究的“源头活水”。

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归根到底乃是植根于人民的学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25]78一旦离开“人民”这一重要“根基”,所谓的“学术研究”也就变成了“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25]160,甚至可以说,脱离人民的“学术”只不过是“玄想家”的“玄想”罢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25]78可见,学术研究的“根本”和“关键”就是要扎根人民、扎根实践。因此,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我们应当“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25]78

当然,任何学术都需通过适当的“话语”来表达和阐发,故而,学术研究亦离不开“话语体系”的建构。换言之,话语体系建构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和根本点是要扎根人民,那么,构建其话语体系无疑也要坚持和恪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的定向。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还应具有国际视野的格局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以中国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明学理问题,而不能仅仅成为少数人文知识分子“茶杯里的风暴”。

习近平总书记亦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25]90按道理讲,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这一问题上,我们自己作为“局中人”应当是最具有充分的发言权的。然而,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却面临着重重困境,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5]90。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境地呢?这是摆在我们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首先,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5]86。其次,“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25]101。此外,还要勇于并善于提炼和创造一些“标识性”的话语,着力打造一些“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5]90。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不利处境,进而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通过油缸行程传感器得出截割头空间位姿,需要建立掘进机坐标系统,并通过D-H法解算才能得到截割头位姿检测模型。掘进机坐标系统及连杆参数如图2所示。

当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以中国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明理论学术问题,尤其是要勇于并善于切中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现当代中国的“精气神”。总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仅要有“中国特色”的“面子”,更应当具备“中国特色”的“里子”,这样才能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举世公认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用来做铅笔杆的木头最好是翠柏,翠柏也叫“铅笔柏”,是柏木的一种。这种木头质地细腻、枝节少、纹理笔直,非常适合用来做铅笔杆。

参考文献:

[1] 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法] F.费迪耶,等.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丁耘,摘译.哲学译丛,2001(3).

[4]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 [德]黑格尔. 逻辑学:下卷[M]. 杨一之,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 [德]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M].李秋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微小中含有伟大,自然中隐藏真理—玛丽安娜·穆尔动物诗歌中的自然思想与生态文化意蕴…………………朱新福(168)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杨筱刚. 马克思主义的“硬核”及其剥取[J]. 天府新论,1996(3).

“十三五”期间,西电东送新增加滇西北送广东5 GW电力,新增乌东德送广东5 GW,至2020年,外区送电广东容量预计将达到45 GW。在考虑已明确电源项目基础上,2020年广东无电力空间,2025年、2030年电力空间如表4所示。

[2]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N].人民日报,2016-05-19(02).

[14] 莫勇波.论话语权的政治意涵[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

[15]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林恒增,孙哲,侯力强,张同俊,译.竺乾威,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如图5所示,当微纳测头受Y向负载时,中心体会发生微小的Y向移动和转动。由于梁的长度远远大于其厚度,故可以忽略Y向移动,只考虑平面内的弯曲和绕梁中心轴线的转动[15]。

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也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同时,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17] 王松磊,胡亚云. 理论武装的群众路线:以“大众话”实现大众化的中国实践[J]. 云梦学刊,2017(4).

[18]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9] [德]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 贺麟,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经测算,机组90%THA、75%THA和50%THA负荷工况锅炉给水温度分别提高6 ℃、12.1 ℃和18.1 ℃;汽轮机热耗下降5、13和44 kJ/kWh;锅炉排烟温度升高1.5、3和5 ℃,锅炉效率下降0.05%、0.15%和0.25%。汽轮机回热系统优化后,各负荷工况锅炉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提升至310 ℃以上,有利于部分负荷工况脱硝系统的安全运行[16],确保SCR脱硝装置在全负荷范围内处于催化剂的高效区运行。

[20]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 刘梁剑.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N].人民日报,2018-01-15(016).

[2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一听这话,我兴奋极了,当天晚上一夜都没睡踏实。第二天,我见到了保安大队的队长。说是面试,其实队长就问了我几个问题,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就表示可以录用了。

[23] 刘钊. 论马克思“完整的人”:兼论费尔巴哈和舍勒的人学思想[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24] 李志军,杨哲. 论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民主体性价值[J]. 宁夏社会科学,2017(2).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6] 苏玲,段慧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交伦理思想内容探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27] 刘世强. 习近平的全球治理观:思想来源、理论内核与价值意涵[J]. 云梦学刊,2017(3).

 
王学荣
《宁夏社会科学》 2018年第02期
《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