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标志,中国人民开始进入强起来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代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新时代既有“变”的革命性因素,也有共产党人“不变”的永恒追求,是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展开和辩证统一。

做班主任,还得“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我的学生经常问我:“老师,你会偏心吗?”谁都很难保证自己会怎样,所以我笑着回答他们∶“看看你们的手指,发现了什么?”他们说有长有短。我又告诉他们:“对了,既然手指有长有短,老师也很难做到对你们一样,但是我会尽量做到对待你们每一个都一样。”他们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

(一)实现新飞跃,进入新时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最终得以实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1]。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名字一听就是有来历的,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但我无意探寻来龙山名的传说。我想探寻的,是一条上山的路,想沿着山路爬到山顶上去。

(二)进入新时代,完成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新认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进入新时代,根本原因是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获得巨大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对美好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和期盼,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是我们现阶段最大的国情,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同时,只有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我们才能很好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才能充分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实践内涵和理论之基。

(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使命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资源禀赋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一系列发展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决不能再走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机制,协调是发展的平衡机制,绿色是发展的持续机制,开放是发展的保障机制,共享是发展的分配机制,“五大”发展理念,涵盖了发展需要的方方面面,是新时代发展必须长期坚守的价值选择。

二是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氛围。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一定的隐性特点。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将隐性的文化显性化,强化红色文化氛围构设。一方面,通过建立校史馆、名人室、伟人雕塑等,形成校园红色文化窗口;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红色校园广播、组织红色文化活动等方式,使广大师生耳濡目染红色记忆,自觉浸润红色传统。

(四)进入新时代,形成新理论

在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八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佶屈聱牙的华丽词汇,没有抽象的理论阐释,而是直面现实问题,致力于回答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现实课题,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新变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阶段定位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走出初级阶段,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回答显然是否定的,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仍然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新时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的新的发展时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没有改变我们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安排,到21世纪中叶,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中高级发展阶段,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十九大报告关于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连续性。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邓小平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进一步明确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十九大报告在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既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的清醒认识,也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延续性、继承性和一以贯之的品格。

(五)进入新时代,需要新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伟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必须要有新的使命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伟大”的战略思想,明确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其中伟大梦想是引领,伟大工程是保障,伟大斗争、伟大事业的实践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六)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构成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三个重要环节,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确定后,基本方略对贯彻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指导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十四条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十四条基本方略,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之外,明确提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形成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三位阶结构,党的十九大报告应该是第一次,对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得知这一支舞是嘉琪自己编的时,所有参赛的选手包括评委都愣住了。大伙儿称她是:“街舞天才”“逆袭的传奇”……当她被人们围住时,她却拒绝了现场媒体的采访,“不好意思,我还要回家写作业。”

(七)进入新时代,确立新方略

新时代也意味着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蓝图做了“两个阶段”的规划。“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再奋斗1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再奋斗15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新征程充分考虑到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 既延续了党的历史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规划, 又兼顾实际可能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美好蓝图、 指明了发展方向。

(八)进入新时代,明确新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根生命线、幸福线,确立了治国理政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在此基础上,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建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国际关系、全面从严治党九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内容丰富全面,令人耳目一新,而又感到实现并不遥远,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十九大报告所确定的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不变

(一)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变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祖国统一的问题,并将其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说明解决台湾,推进祖国统一问题牵涉民族复兴的伟业,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当前,处理两岸关系,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回归正途的唯一途径,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由于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和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太阳能有资源丰富、清洁环保的优点,成为大力发展的新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电网适应性较差;光热电站配备大容量储热装置,实现发电功率平稳、可控输出,具有电网友好性,应用广泛[1-3]。光热发电站配备储热系统后,可以实现连续发电,提高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效率。目前在用的储热材料有熔盐、合金等,熔盐使用成本较高且凝固温度很高;合金使用成本较高。发展储热材料的关键是提高储能材料的热容、工作温度和工质的化学及物理稳定性,增强工质容器及输运管路的防腐能力[4-5]。

(二)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变

教师利用文具、玩具、食品和标价签等,创设了“有趣的超市”情境,请学生们分别担任营业员、顾客等角色进行游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游戏中学会了人民币换算、找零等,建立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

(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眼中有人民, 心中有敬畏, 权为民所谋, 利为民所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就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各种制度安排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切实改善人民名义上有权、 实际上无权的现状。2018年1月5日,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 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3], 体现了一切为人民的宗旨意识以及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敬畏意识。

(四)进入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对民族国家建构、凝聚民族精神和聚合民族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来自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来自于时代的需要。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既来自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和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型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气神。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告诫全党,为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规划和描述出来的,任何规划如果不去实施,不准备付出艰辛的劳动,就等于一张白纸,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具有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意义,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

(五)进入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不变

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推进改革开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万万不能的。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不但对改革开放意义重大,也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得失。所以,全面从严治党不但是党的建设的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绩,管党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也是为什么十九大报告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因。

(六)进入新时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一招。我们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向前;改革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面临一系列问题的总钥匙,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得以解决;改革是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改革使得当代中国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安全、更加保障有力,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不断上升。在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但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而且认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将改革开放放到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依法治国确立了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法治国家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重要论断,显示了新时代对法治国家建设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凸显了法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实现了法治从工具价值到目的价值的认识飞跃。

(七)进入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决心、意志不变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则,取得了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巨大成绩。当然,我们也看到,目前香港社会也存在一些杂音和噪声,个别一些人片面强调“两制”,淡化一个国家的认同,“一国两制”面临变形、走样的可能。面对香港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一国两制”,强调“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1]。全面管制权的提出,彰显了中央加强“一国”认同的决心和信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血肉联系的纽带,是任何时期都不能改变的。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虽然历经磨难,但永远牢记人民是力量之基、力量之源,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不懈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明确提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说明我们党在任何时期都不会改变与人民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的宗旨。时代可以变化、 社会可以发展, 文明可以进步, 但为人民谋福祉的信仰和追求永远不会变。

(八)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不变

当前国际形势多变,使得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但总体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发展主题,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我国的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为我国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发展,国际形势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加大了局部冲突的可能,对我国周边发展环境形成现实威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一些国家试图抛开WTO规则,另起炉灶,搞单边主义或小圈子,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的构想,进一步明确,在国家间关系上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坚持正确义利观, 树立共同、 综合、 合作、 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谋求开放创新、 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促进和而不同、 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1]; 在处理与邻国关系上, 坚持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坚持睦邻、 安邻、 富邻, 突出体现亲、 诚、 惠、 容的理念。中国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一带一路” 建设就是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理念的具体展示, 为处理国家间关系树立了典范,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参与, 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不变的辩证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变化是事物的本质,是永恒的,不变是事物表象,是暂时的,事物的发展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积极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我们党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夙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探索合乎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的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伟大梦想。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富变强,进入了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 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3]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自然延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一脉相承、不可分割。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相比,新时代既有“变”的元素,也有“不变”的主题,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精神;变化的是条件,不变的是初心。正是在“变”与“不变”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的心路历程和历史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某高速公路通车以来交通量逐年增加,部分沥青路面先后出现各种病害,尤其在连续降雨的影响下,路面病害的扩展速度显著加快,经研究决定,采用冷补沥青修补料对该高速公路发生严重坑槽病害的路段进行修补。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1.

[3]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04.

 
李保平
《宁夏社会科学》 2018年第02期
《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